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發兔冷知識

    只能說漢字博大精深!表音文字好學好寫但語法比較囉嗦而且還很長,相比之下表意文字雖然難寫難讀但比較簡潔凝練有視覺上的美感。

    漢字具有形象的特徵,每個漢字都代表著一種特定的含義,就是說每個漢字都是在為了表達一種意思而出現的!因為漢字就是從古至今幾千年不斷髮展、不斷更新,具有時空性。

    同樣一篇文章,用日語,韓語,英語,法語,德語等翻譯都要比中文長的很多,實在是太浪費紙張了。表音文字僅僅用幾個字母排列組合的文字藝術遠遠沒有漢語這種形象生動富有張力的文字藝術來得有魄力。

    雖然漢字是聯合國公認的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這也不無道理,要想讓外華人理解這平上去入的變化實在是比登天還難。

    漢字難就難在書寫困難,其音也完全沒規律可循。不像英語,韓語等,看見這一個詞就知道了它的讀音。如book是書之意,掌握b和k的發音即可拼出其音。再如韓語中的고기,即肉之意等。

    所以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還需要我們慢慢參詳琢磨,才能發揚光大,讓漢語永遠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閃耀著中國文明的古老魄力和跟緊時代步伐的科技張力以及法治文明的和諧社會!

    最後,“發兔”每天為你推送最有意思的科普知識,從日月星河到生活的點點滴滴~

    關注發兔,帶你看不一樣的世界,回覆關鍵詞【冷知識】既可獲得合集!

    聽說關注發兔,還有萌萌噠發兔表情可以使用呢~

  • 2 # 一老沈一

    準確的表述是: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語素文字,亦稱意音文字。

    真正的“表意文字”,通常是指象形文字。國際上一般認為,古埃及、古蘇美爾、古印度以及古代中國,分別產生了自己的原生象形文字。其實,還應該算上古代瑪雅人,在公元前後,他們也創造了自己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

    再往前推,象形文字是從結繩記事和由圖畫(巖畫)、花紋構成的簡單文字發展而來的。

    “結繩記事”,不僅多見於古代的記載,也有歷史實物的印證。中國的《易.繫辭下》就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結繩怎麼記事呢?古書的解釋是:“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 之多少,隨物眾寡”。

    結繩記事,和後來的文字,都驗證了中國的古話——應運而生。人類誕生以後,經歷了數百萬年漫長的進化和發展過程。直到距今一萬年左右,才有了跨越式的質的飛躍——人們製造工具更為嫻熟,狩獵更易成功,特別是發生了農業革命——剩餘產品多了,社會組織趨於雛形——這使人們需要記錄的事情大量增加。原來靠人腦記憶,明顯不夠用了,於是人們把繩子當作“隨身碟”——靠在繩子上打結記事。後來發現還是不行,因此有了簡單文字,後來又有了象形文字。

    (中國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有什麼特點呢?中國漢代的許慎做過很深刻的解釋,就是“依類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jíqū,等同“佶屈聱牙”的佶屈,就是把事物的輪廓或特徵描畫出來創造漢字)”,比如“日”字和“月”字。那麼,問題也就來了,這樣的文字,不可能有虛詞,只能是“實詞”,而且不是實詞的全部。因此,象形文字只能部分表意,做不到完整記錄人們口頭語言和充分表達人們的全部想法。下面的圖,是約公元前3400-3000年的古蘇美爾象形文字,刻在泥板上,記錄的是“在37個月裡,共收到29086單位的大麥。由庫辛籤核。”

    (蘇美爾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記事尚可,再幹別的,比如寫詩,肯定不行。中國的孔夫子(前551-479)整理了公元前11-前6世紀的“詩三百”——《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麼美的詩句,用象形文字是寫不出來也無法表達的。

    古埃及、蘇美爾、古印度象形文字,還沒等到進一步發展,就“死亡”了。瑪雅象形文字也“死亡”了。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地中海東岸北部(現在的敘利亞和黎巴嫩沿海),出現了很多腓尼基人的奴隸制城邦。由於處於現在所說的亞歐非交界處,而且臨海,商業一度非常發達。腓尼基人為了便於和異域外族的人進行貿易,逐漸摸索,於公元前1500年前後,創造出了22個字母的腓尼基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是以古埃及象形文字為基礎的,但又改變了文字與表達物件“依類象形”的對應關係。

    腓尼基字母的開創性功績,使其成為以後所有拼音文字的基礎。逐漸形成了四大拼音文字系統——主要應用於西方文明的拉丁字母文字系統;應用於東正教文化圈的西裡爾字母文字系統;應用於伊斯蘭文化圈的阿拉伯字母文字系統;應用於印度文化圈的婆羅米系字母文字系統。

    世界上,唯一在象形文字基礎上向前發展的,只有漢字。所以,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同源文字——“源”和“流”一致,始終未曾中斷。漢字的發展的大致脈絡是:結繩記事-圖畫字-象形文字-形意文字-意音文字。

    文字,是記錄語言(和思想)的符號。各種文字都和相應的語言相對應。目前,世界上有數千種語言(4000-8000種)。德國的《語言學及語言交際工具問題手冊》,統計了5561種。大約一半的語言有對應的文字。

    拼音文字對應的是各自語言裡的發音。一般是一個字母對應一個音素(語言發音的最小單位),大多不能表達語言的獨立含義。所以,用二三十個或更多的記錄音素的字母,拼寫成十萬、數十萬、上百萬單詞的文字叫做音素文字(或音位文字)。如英文、俄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西里爾蒙古文等等。日語片假名是音節文字。

    拼音文字具有表意功能嗎?這是個具有爭議的話題。但顯然,拼音文字即使表意,也是因為識字人展開了“聯想”。“laugh ”怎麼能看出是“笑”呢?“weep ”也難以看出是“哭”。有個祖籍法國的瑞士人索緒爾(1857-1913),被稱為現代語言學之父,他認為,文字是語言這種人的思維的符號的符號。這個說法,非常適用於拼音文字。他研究的確實是拼音文字,沒研究過漢字。

    漢字,和所有文字不同,其對應的是漢語的語素——漢語的最小語義單位(最小的音義結合體,最小的語法單位)。最早概括出這一特徵的,是被譽為“中國現代語言學之父”,同時也是中國現代音樂學之先驅的趙元任(1892-1982)。在這個意義上,漢字被稱作語素文字,但其確實同時具有表意功能。

    關於漢字的表意功能,不僅是指每個單個的漢字可以表意。更重要的,是指漢字與漢語最小語義單位的緊密結合——直接表示了語義單位的含義。漢字裡,有非常多單個字和語義結合的情況,也有片語和語義結合的情況。例如,“窈窕淑女”的“窈窕”,被稱作連綿詞,對應著漢語的一個語義。把兩個字拆開就不行了。還有口語詞中的“哆嗦”、“溜達”等等。音譯詞如“沙發”、“巧克力”等等也是。

    那為什麼又說漢字是意音文字呢?雖然有人不贊成這個說法,但自古以來研究漢字的主流學者都認為,漢字是“形、音、義”三者的完美結合。所有漢字莫不如此。

    東漢的許慎,用21年(公元100-121)寫了《說文解字》一書,收錄了9353個漢字和1163個異體字。幾乎是當時漢字的全部。這些字中,象形字只佔20%,80%是形聲字。就是說,至少80%的字都有表音的功能。這本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部成體系的字典。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許慎總結說,“文字”表示著漢字的兩個發展階段——“文”是“依類象形”,屬於圖畫階段,是早期;“字”是根據需要進一步造出來的漢字,後造出來的“字”,一般都同時具有了明義和標音的特徵。

    漢字發展到現在,基本遵循了這一規律。現在的漢字中,形聲字——既明義又標音——佔了90%以上。

    (仰韶文化彩陶)

    說到這裡,要稍微扯遠一點兒。國際上,主要是西方,認定中國也屬於四種原生象形文字之一,所根據的是中國的甲骨文。其實這個判斷不夠準確。甲骨文確實具有較明顯的象形文字特點,但同時也具備了漢字其他的“構字”方法。在目前已經解讀的2000多個甲骨文文字中,形聲字已約佔27%,而且有大量指事字、會意字。可見,甲骨文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記載漢語的文字體系了。這幾年,接連傳來的好訊息是,不斷有考古新成果出現,漢字的起源不僅時間上會大大提前,源頭可能也不止一個——中華文明是多地同步發展的。

    (賈湖遺址出土骨笛)

    還要接著說的是,西方認定文明產生的標準,大致包括城市的出現、語言文字的產生等條件。照此標準,中華文明的起始點,一下就被推後到公元前一千三四百年左右已發現的甲骨文的年代,距今也就三千三四百年。這是與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歷史事實及不相符的。最近,國內不少學者對西方學者制訂的文明標準提出了質疑。如《社會科學報》刊文指出:從九千年前,湖北醴陵彭頭山遺址、河南舞陽賈湖村遺址就發現了稻耕技術、陶器製品、房屋水系、建築設施,尤其是震驚中外的賈湖釀酒配方和“賈湖骨笛”精準定音技術,就可以判斷中華文明至少有上萬年的形成歷史。

    確實,我們不必盲目自吹自擂,但也應該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增強自信。其中就包括,在“文明”標準上爭取更大的話語權。這也是一種文化自信。

  • 3 # SeanWood52332991

    問題根本就不正確 只能說漢字是最成功的表意文字。

    世界上表意文字多的是,漢語漢字傳下來了而已。

  • 4 # 保哥講論語

    如此不專業的提問,看你還能問點兒啥?

    你問的應該是:為什麼說漢字是唯一的表意文字?

    這個問題是錯的,因為漢字不是唯一的表意文字,你比如咱們納西族的東巴文字也是表意文字。甚至準確的說,漢字還不是單獨意義上的表意文字,它不但表意,還表音,比如大量的形聲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女朋友說不合適分手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