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幻數娛

    我想主要還是有三點。

    第一,CMOS感測器。對於拍照的數碼相機和手機,這個東西都是必不可少的。在照相機機領域中,我們知道有全畫幅和APS-C畫幅等劃分,而這個畫幅其實就是說相機的影象感測器的大小,就像老式相機的膠捲一樣,當然是畫面就更加豐富,質量就越好。

    手機拍照同樣也需要影象感測器,但是這個相對與相機來說就小得可憐了。所謂”底大一級壓死人“就是這個意思了。即使現在很多手機廠商說畫素有多高,但感測器依舊很小,不可能在手機中加很大的感測器的。

    第二點,畫素。這個也是決定畫質的重要因素,就像前面所說,由於手機無法無限制的加大影象處理器的大小。於是手機廠商可以採用提升手機畫素的辦法去提升畫質,畫素越高,則影象解析度就越高。在同樣的處理器下,畫素越高就畫質越好。

    第三點,鏡頭。作為相機的眼睛,鏡頭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點,相機上除了機身外,最重要的就是鏡頭了。好的鏡頭價格高的離譜,但呈現的效果也是非常棒的,一個好的鏡頭能夠使的畫面更加符合人的眼睛看到的效果,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相機況且如此,手機自然是這樣,看看如今市面上的各種多鏡頭手機就知道鏡頭的重要作用了,那些浴霸手機的鏡頭賣點可想而知。

  • 2 # PM宋先生

    數碼相機和智慧手機,都是人類為了記錄影像,留住時間才誕生的。

    從本質上來講,兩者最核心的需求應該是用來拍攝,而不是對比誰的畫質更好。

    畢竟99%的使用者拍攝照片,是為了在未來能夠透過照片回想起一些事情。

    只有1%的專業攝影師,才會認真去對比哪一款機器和鏡頭的細節和質量是最好的。

    因此當我們談論影象質量的時候,我們到底又想要談論什麼呢?

    單反、微單、卡片 三者區別

    實際上相機的原理,跟人類眼球看見事物的原理是差不多的,光線從瞳孔進入玻璃體內,照射到視網膜上,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轉化成電訊號傳輸到大腦,大腦解碼最後得到我們看見的影象。相機基本上也是這個原理:光線從鏡頭穿過照射到光線感測器上,感測器將不同顏色光線輸出為電訊號,透過晶片編碼再解碼,最後顯示到螢幕上。

    鏡頭就約等於眼球的玻璃體,光線感測器就約等於視網膜,影象處理晶片就約等於人類的視神經和大腦。而只不過相機還增加了兩個結構:光圈和快門。光圈就約等於人眼的瞳孔,改變大小控制穿過的光線。快門約等於人的眼皮吧,開合一次就控制一次進入光線的時間,這樣就可以拍攝照片了。

    2000年後,進入數碼攝影時代,過去記錄光線的膠片,換成了現在的光線感測器CCD和CMOS。於是乎誕生了三種產品:單反相機、微單相機、卡片相機。那麼這三種原理相似的機器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單反相機,俗名單鏡頭反光相機。簡單來說就是在CMOS前方放置一個鏡子,從鏡頭射進來的光線首先透過鏡子折射到上方的觀察窗中,拍攝者透過視窗控制好構圖和對焦等引數,按下拍照按鈕,鏡子倒下,光線透過快門射入CMOS上,留下影象。目的單反相機廠商主要還是被佳能和尼康兩廠佔據著。

    微單相機,其實就是“微型單反相機”,它的核心就是取消了單反相機的這個實景視窗,光線透過鏡頭直接照射到CMOS上,CMOS保持工作狀態將畫面顯示到顯示屏上面,使用者透過顯示屏來控制構圖和對焦等引數,按下快門記錄影象。所以微單相機機身比單反相機輕巧,但是增加了很多電子功能,因此更加耗電。卡片相機,其實是最早普及的數碼相機,因為整個機身就是拿傻瓜相機改過來的,把膠片結構換成光線感測器就可以了。卡片相機最大的優點就是輕巧。但是缺點就是鏡頭是不可更換的固定鏡頭。目前比較獨特的固定鏡頭相機,比如說富士、徠卡這些品牌。鏡頭和感測器直接決定了成像質量

    那麼決定一部相機真正成像質量的核心引數是什麼呢?還是鏡頭和感測器兩個硬體。

    鏡頭的內部結構複雜,並且核心技術是材料、打磨、鍍膜的工藝,考驗著廠商真正的技術實力。好的鏡頭,應該有很好的透光性,很低的色散和折射率,儘可能將最清晰的光線射到感測器上面。判斷鏡頭的好壞,可以透過邊緣畫質、紫邊、鬼影幾個要素來判斷,邊緣的畫質越高,紫邊越少,說明透光性強,色散低。鬼影則是因為光線經過鏡片產生了折射,折射的光線投射到感測器上,因此出現了鬼影。

    同樣的鏡頭,比如說爛大街的50mm定焦鏡頭,做工一般的,光圈較小的,材料鍍膜等工藝較差的,價格也就幾百塊錢;但是如果是做工好,材料鍍膜好,光圈可以到f1.4甚至更高的50mm鏡頭,售價可以到三千元左右。優質的鏡頭,可以十多年維持一樣的價格,比如說尼康著名的1424大牛頭,風光攝影師必備,推出十多年了,售價還是需要上萬元。這也就是很多人所說的鏡頭才是真正的保值的產品。

    華為做手機拍照,之所以要找徠卡合作,其實也是希望徠卡來調教自己的相機鏡頭。畢竟作為全球最頂級的鏡頭廠商之一,徠卡對於鏡頭的設計要優於其他廠商。最後的成果就是華為目前成為全球最好的手機拍照廠商。

    感測器也是一樣的,感測器作為相機接受光線的核心元器件,好壞程度直接決定了最終的畫質效果。而對於相機感測器來說,只有一個耳熟能詳的話:底大一級壓死人。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也並非是忽悠消費者一定要去買更貴的全畫幅相機。

    感測器尺寸越大,背後的邏輯其實是每一個畫素點的面積就可以增大,而單個畫素點的面積,是決定最終畫質的關鍵。因為畫素點面積越小,單個畫素無法有效採集更多的光線,自然也就沒辦法更好的還原出原本光線的屬性,從整個畫面來講就會丟失很多細節。尤其是在夜晚環境下,手機的感測器尺寸只有相機的十分之一,因此在夜晚的時候,相機畫面比較純淨,手機畫面已經是模糊一片,因為單個畫素點壓根就無非接受到充足的訊號,只能夠留下一片電訊號干擾的雪花點。那就是說如果你追求的是畫面的還原度,追求的是色彩,更大尺寸的感測器是肯定需要的。

    那麼把一個全畫幅感測器做成一百萬畫素,單個畫素點不就很大了嗎?但是考慮到實際運用,單個畫素點決定了色彩,但是高畫素決定了畫面的後期裁剪空間和細節,因此目前單反相機的感測器,基本上也就在3000W左右,其實還是遠低於手機的感測器的。

    相機與手機各有自己的特長

    我們總結一下上面的講的內容,其實就是三句話:

    第一是相機和手機,其實都是數碼相機,原理都相同,只不過手機相機類似於卡片相機;

    第二是決定成像質量的關鍵因素始終是鏡頭和感測器,鏡頭越好,感測器尺寸越大,拍出的照片自然也就越好;第三是手機鏡頭光學質量不如相機鏡頭,手機感測器尺寸不如相機感測器尺寸,因此手機拍攝的照片是不如相機的。

    決定相機畫質的核心就是鏡頭和感測器,使用更好的鏡頭,比如說佳能的紅圈,尼康的金圈;使用更大尺寸的感測器,比如說全畫幅,或者大畫幅機器,拍攝的畫質一定是更好的。

    同時如今的單反相機,尤其是索尼為首的微單相機,加入了很多電子功能,比如說電子快門、電子對焦系統、電子防抖系統,支援4K或更高的影片錄製等等。無論是功能的擴充套件,還是最後得到的內容質量,也都比傳統的單反相機更實用一些。

    這也就是為何最近幾年來,在相機市場,索尼的微單相機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增長勢頭,而佳能和尼康的相機市場份額停滯不前,甚至也都推出了微單來應對市場的變革。因此玩單反玩的就是鏡頭和機身,玩的就是錢......

    那麼回過頭來重點還是手機,因為手機採用的是塑膠鏡頭部件,並且感測器尺寸其實遠小於單反相機,因此鏡頭和感測器對手機重不重要?當然重要。但是不是決定手機成像畫質的最終因素?只能說佔一半半吧......畢竟空間上的限制,帶來的是物理上的壓制,手機的體積問題,決定了其無法放入更大感測器的事實。

    那麼這個時候,實際上決定手機最終成像畫質的,其實是影象的深度學習演算法。就拿夜景來舉例子:單反相機能夠接受足夠的光線還原細節,但是手機不可以,怎麼辦呢?首先可以採用影象堆疊的方式,延長曝光的同時多拍攝幾張照片,然後堆疊成一張,細節自然就豐富了。但是如果光線差到完全沒辦法分辨清楚呢?那就只能依靠語義渲染技術了,也就是透過千萬張照片訓練過的演算法,可以“腦補”出畫面中丟失的細節,然後給“P”出一張完整的圖片出來。

    得益於手機擁有更強的NPU演算法晶片,以及DSP影象處理晶片。手機廠商,誰的演算法能力更強,誰就可以在硬體相對比較弱勢的情況下,拍出相對較好的照片,這一點華為也衝到了前列,麒麟990的NPU跑分是全球最高的。華為的手機也一度出現了“月亮門”“星空門”的問題,拍(P)出來的照片吊打一眾單反相機......

  • 3 # 紫水晶9795

    首先,數碼相機、手機攝影,本質都是相機。

    先讓我們把目光回到膠捲相機時代,先假定相機使用的膠捲和衝曬等後期一模一樣,那決定相片影象唯一的因素就是鏡頭,這時,相機公司基本上是個純粹光學儀器公司。這裡再發散說個題外話,晶片生產一個最重要的裝置光刻機三個最重要的子系統之一是鏡頭,世界上生產高階的光刻機企業有三家,荷蘭的ASML、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尼康和佳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單反相機公司,那ASML怎麼回事,哈哈,它收購了蔡司(光刻機)鏡頭,蔡司的鏡頭,比尼康和佳能的歷史更悠久!~所以,只要涉及攝影的,首先第一要素是鏡頭!世界上著名的相機廠,首先必須生產出著名的鏡頭!大家最熟悉的有萊卡、蔡司,日本的尼康、佳能,我曾經是賓得粉,但被淪為小眾品牌被理光收購了,後來我也不清楚了……

    隨著上世紀80年代電子業迅猛發展,數碼相機逐漸代替了膠捲相機,膠捲漸漸退出了相機的舞臺!代替膠捲的是感光元件CMOS,膠捲是化學反應,而CMOS是透過感光二極體將鏡頭傳入的光線轉變為數字訊號,再用相機中的ISP晶片會將它們進行銳化、降噪、色彩最佳化等一系列處理,最終構築成一張曝光準確、觀感賞心悅目的照片。在工藝基本一樣的情況下,CMOS當然是更大更好,底大一級壓死人!對於數碼相機而言,除了鏡頭外,還需要一塊感光元件CMOS,此外,還需要對ISP晶片對數字訊號進行處理,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臺專用小電腦。這時的數碼相機,變成了光學鏡頭+CMOS+專用小電腦。就因為是這樣,德國的萊卡、蔡司,甚至包括日本的賓得,被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打得一敗塗地,淪為了小眾品牌,只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但與鏡頭都是自產不同,感光元件、ISP晶片並不一定需要自已生產,世界上感光元件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是索尼。相機廠可以真接去採購感光元件,術有專攻,感光元件必須屬於半導體業,現在三星的感光元件也趕上來了。

    智慧手機也是個數碼相機,但手機的大小決定了只能用黃豆大小的鏡頭,感光元件最大曾經有過一英寸,現在最大應該是索尼的1/2.8英寸的底。這是物理特性決定的,短時間是無法突破的!所以,任何手機的攝影是無法和單反、微單相機相比的!

    手機與相機公司不同的是,手機包括攝影,基本上都是整合的!僅有很少很少的企業自研!如蘋果的晶片中的GPU、CPU(ARM架構)和作業系統,華為是晶片中的AI晶片(NPU)、基帶、射頻中的開關和PA、電池晶片及音訊晶片、CPU和GPU(ARM架構),三星自研最多,晶片、螢幕、儲存、電池和CMOS等等,除上述三個企業的部分零件外,基本全是整合,包括中國小米、OV。在攝影中,除了三星自研CMOS外,全是整合。

    所以,比較手機攝影,同樣的鏡頭、同樣的CMOS、同樣的晶片、甚至是同樣的作業系統,卻一定要再分出個高低,只能是一聲嘆息!~於是,華為另劈途徑,用NPU、AI晶片(達芬奇架構)硬補,“月亮門”就是這麼來的!但是、但是,這是手機的必由之路!!!必竟,鏡頭和感光元件的物理特性是無法改變的,但晶片是可以改變的!說是“P”圖也不錯,但是,只要是數碼相機,就必須“P”圖,這是數碼相機的功能所決定的,只不過研發公司的技術選擇!只不過單反相機不這麼做,也不需要這麼做,這麼做也沒用!就象十幾萬的蘇哈相片,也沒有美圖的攻能,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談攝影影象質量,還是把手機歸為傻瓜相機這一類吧!手機攝影,僅僅是大眾攝影,攝影愛好者或專業攝影,還得從單反開始,哪怕是三四千的單反相機,談論相片畫質就有意義了!~買傻瓜相機還談畫質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癌熱點在靶向藥、免疫治療,氧療熱療血療等非常規療法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