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秋後“吃蜜不吃薑,吃果不吃瓜”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入秋後飲食上要注意什麼?
8
回覆列表
  • 1 # 撲火的文子女俠

    秋過後,天氣依然以悶熱為主,所謂“秋老虎”說的就是這段時間。這時起,飲食應該開始慢慢過渡,為迎接秋冬的寒冷打好基礎。夏季主“長”,秋季主“收”,現在開始,飲食上應該注意。

    立秋後飲食應注意兩方面

    吃蜜不吃薑

    蜂蜜有潤肺養肺的作用,而秋季需要的就是固護肺陰。另一方面,要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這些食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分,食後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比如生薑,在古代醫書中就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

    除蜂蜜外,也可多進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止秋燥帶來的津液不足,常見的乾咳、咽乾口燥、肌膚失去光澤、腸燥便秘等身體不適症狀也能得到緩解。

    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果類”卻可以多吃。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葡萄可以預防疲勞,有益氣、補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除此之外,飲食更應注意這些細節

    忌暴飲暴食

    中醫認為,秋季是夏冬兩季的過渡時期,氣溫由熱向寒轉變,養生也應從“養陽”轉向“養陰”。此時人們要保持健康,飲食應有所禁忌,不可胡吃亂喝。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於氣候宜人,食物豐富,往往進食過多。攝入熱量過剩,會轉化成脂肪堆積,使人發胖。在秋季飲食中,要注意適量,不能放縱食慾,大吃大喝。

    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溼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

    另外,由於秋季天氣由熱轉涼,人體為了適應這種變化,生理代謝也發生變化。飲食特別注意不要過於生冷,以免造成腸胃消化不良,發生各種消化道疾患。

    忌吃過燥的食物

    中醫學認為,苦燥之品易傷津耗氣。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與秋季燥氣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許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往往從秋季開始復發或逐漸加重。所以,秋令飲食養生應忌過燥的食物,比如一些煎炸類食物。

  • 2 # 我的美味

    我週二跟方回春堂的周醫師請教過關於秋不食姜的問題,按周醫師的說法,秋不食姜,從天氣乾燥等環境因素來講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準確。

    生薑皮性辛涼,治面板浮腫,行皮水;生薑汁辛溫,辛散胃寒力量強,多用於嘔吐;乾薑辛溫,溫中煽動寒,回陽通脈,溫脾寒力量大,炮姜味辛苦走裡不走表,溫下焦之寒;炮姜炭性溫,偏於溫血分之寒;煨姜苦溫,偏於溫腸胃之寒。生薑辛而散溫,益脾胃,善溫中降逆止嘔,除溼消痞,止咳祛痰,以降逆止嘔為長。

    秋天是否可認吃薑,要根據人的體質來談,而不是泛泛地講。像我這種陽虛浮越(也稱陽虛火浮)的體質來講,生薑(乾薑)是重要回陽的糾偏藥之一,與附子、桂枝等組成方劑,以引火歸原。

    【關於“引火歸原”】:腎陽虛火浮治以溫腎助陽,引火歸原,選用腎氣丸加減,《醫方論》說:“附桂八味,為治命腎虛寒之正藥,亦導龍歸海之妙法。”張景嶽亦說:“又有寒藥治熱病而熱不愈,反用參、姜、桂、附、八味丸之屬而愈者,此即假熱之病,以熱從治之法也,亦所謂甘溫除大熱也。第今人之虛者多,實者少,故真寒假熱之病為極多,而真熱假寒之病則僅見耳。”方中附子和肉桂用量加大,為溫腎壯陽,引火歸原之主藥。附子回陽補火,通行十二經,其作用迅猛急烈,能追復散失欲絕之元陽,前人稱它能“救陰中之陽”。《本草匯言》曰:“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原,則浮游之火自熄矣。”用肉桂代替桂枝,因肉桂的作用和緩渾厚,能補下焦腎中不足之真火,善引上浮之火下歸於腎,以息無根之火,因此前人稱它能“救陽中之陽”,如《本草匯》雲:“肉桂,散寒邪而利氣,下行而補腎,能導火歸原以通其氣”。總之,肉桂、附子辛甘大熱,氣厚而下行通腎,峻補下元真火,能引上浮之虛火下歸於腎,使之復入其宅,這是疾病的本質,所謂治病必求於本;乾地、山萸、山藥滋陰益精,補陽藥中配伍滋陰之品有兩層含義:腎陽是受腎陰制約的,即所謂火在水中。只有充足的腎陰制約腎陽,這個陽才能在下焦起到溫化的作用,不致浮越,單用桂、附這樣的熱藥補陽就會傷陰。補陽傷陰之後,沒有陰的制約,就不能安居在下,就要妄動。這樣不但達不到補陽的目的,而且還造成了陰陽更虛的後果。一是因為補陽而灼耗了陰液,重用補陽藥而輕用滋陰之品,妙在制約補陽藥之辛熱燥烈之性;二是因為補陽必須補陰來保持二者的平衡;茯苓、澤瀉、丹皮的配伍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洩利水邪,腎陽虛衰,不能化氣利水,所以水溼內停,產生各種水邪;二是降洩通陽,引諸陽藥衝破陰寒直入坎宮,正如《醫宗己任編》中說:虛陽上浮,“欲納之復歸於宅,非借降洩之勢,不能收攝寧靜”,故用茯苓之淡洩,以降陰中之陽,澤瀉之鹹瀉,以降陰中之陰,丹皮之苦寒,導溼洩熱,利用“三瀉”的降洩之勢,使浮火直達於下,復歸於坎宮,而發揮其溫煦、生髮之生理作用,達到陰平陽秘的生理狀態。

    【關於生薑】

    營養價值:

    生薑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發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為姜油萜、水茴香、樟腦萜、姜酚、桉葉油精、澱粉、粘液等。

    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膳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蔔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鉬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薑辣素等成分。

    藥用價值:

    對消化系統的作用

    生薑是治療鹽酸-乙醇性潰瘍的有效藥物,其有效成分為姜烯,具有保護胃黏膜細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藥中,特別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類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藥的有效成分之一.生薑煎劑對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與興奮的雙向作用, 最初數小時內抑制,以後則繼以較長時間的興奮.生薑煎劑(10%)1.2mg/只給大鼠灌胃, 可顯著抑制鹽酸性和應激性胃黏膜損傷,用消炎痛阻斷PG合成後, 生薑的保護作用消失,說明其保護機制可能與促進胃黏膜合成和減少釋放內源性PG有關.

    生薑能使胃蛋白酶作用減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強.生薑可嚴重破壞胰酶中的澱粉酶,使胰酶對澱粉的消化作用顯著下降.還可抑制澱粉酶中的β-澱粉酶,阻礙澱粉糖化.

    生薑可作用於交感神經及迷走神經系統, 有抑制胃機能及直接興奮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腸還流法對磺胺脒的吸收促進作用進行研究,結果表明: 生薑的水提取物有顯著的吸收促進作用, 增強其生物利用度,充分發揮療效.

    生薑浸膏能抑制硫酸銅引起的狗的嘔吐.從生薑中分離出來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嘔效果, 最小有效量為 3mg,對中樞性催吐藥阿樸嗎啡引起的狗嘔吐及洋地黃引起的鴿嘔吐均無效, 故認為生薑有末梢性鎮吐作用.

    家兔經消化道給予姜油酮可使腸管鬆弛,蠕動減退.生薑是驅風劑的一種, 對消化道有輕度刺激作用,可使腸張力、節律及蠕動增加, 有時繼之以降低,可用於因脹氣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腸絞痛.

    實驗表明:生薑油對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治療作用, 能使血清SGPT降低;對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損傷有預防作用,並能降低BSP瀦留量.生薑蜂蜜封存液5ml/kg給大鼠灌胃, 對四氯化碳性肝損傷亦有治療作用,與對照組相比, 血清SGPT和SGOT明顯降低,肝小葉破壞、肝細胞脂肪變性和壞死亦較輕;對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損傷同樣有效.

    對迴圈系統和呼吸系統的作用

    生薑醇提取物對麻醉貓血管運動中樞及呼吸中樞有興奮作用, 對心臟也有直接興奮作用.正常人口嚼生薑1g(不嚥下),可使收縮壓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 舒張壓上升1.862kPa(14mmHg).對脈率則無明顯影響.

    生薑的水提取物能顯著減少人血小板標記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內的過氧化物的形成, 並有強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生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生薑油能明顯抑制小鼠自發活動,延長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 對抗戊四氮驚厥,鎮痛, 並能降低酵母致熱大鼠體溫.對中樞神經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機制可能與抑制興奮突觸的易化過程有某種聯絡.

    生薑油0.4ml/kg給大鼠灌胃, 對蛋清性足腫有顯著抑制作用,作用維持5小時, 強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給大鼠灌胃,可顯著抑制棉球肉芽腫, 並使胸腺萎縮,腎上腺重量增加, 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與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有關.生薑油0.25~0.4ml/kg灌胃,對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腫脹、組胺或醋酸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有顯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鮮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顯的鎮痛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薑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宋內痢疾桿菌、綠膿桿菌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其作用與濃度呈依賴關係.尤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生薑根提取物與 HBsAg 作用1~3小時可使HBsAg的P/N值顯著下降,但超過3小時後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薑水浸劑在體外對傷寒桿菌及霍亂弧菌有強烈的殺菌作用.在試管內對毛癬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莖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殺滅軟體動物和殺滅血吸蟲的作用, 可用於治療血吸蟲病.

    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 生薑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肥豬肉中加入5%~10%薑片煮沸1~4小時,可防止豬肉腐敗;用此法煮4小時的肥肉, 其過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與鮮肥豬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薑煮沸4小時的肥豬肉,在30℃的溫度下放置90日, 其POV和TBA幾乎沒有變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對亞油酸鉀酯的氧化作用也有顯著抑制作用.尚有報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劑或姜提取物, 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引起的DNA損傷;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產生和亞油酸的氧化.

    其他作用

    生薑泥和生薑浸出液對創傷癒合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生薑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細胞生長.在一些抗腫瘤藥物中加入生薑提取物能減輕腫瘤藥物的副作用.生薑在模擬胃液條件下對亞硝化反應有明顯阻斷作用,其抑制亞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對熱穩定, 在沸水中加熱相當長時間後,仍保持相當強活性.生薑提取物具有抗過敏的藥效, 能防止過敏性休克,預防某些魚類蛋白質引起的蕁麻疹。

    選方

    生薑瀉心湯《傷寒論》;桂枝湯《傷寒論》;生薑甘草湯《備急千金要方》;當歸生薑羊肉湯《金匱要略》;生薑半夏湯《金匱要略》

    用藥禁忌

    陰虛內熱及實熱症禁服。

  • 3 # 樂鮮果園

    立秋是秋天的開始,雖然短期內仍有“秋老虎”出現,但是天氣在逐漸轉涼,我們不能再像夏天那樣常吃生冷食物,應該開始以潤燥健脾為重點,慢慢過渡我們的飲食習慣。立秋後飲食應注意:

    1、吃蜜不吃薑

    進入秋季之後,天氣比較乾燥,養生的重點是固護肺陰。民間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說法,在古代醫書中還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姜”。因此,應不吃或少吃辛辣燒烤類的食品,包括辣椒、花椒、桂皮、生薑、蔥及酒等,特別是生薑,避免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應該多進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既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止秋燥帶來的津液不足,常見的乾咳、咽乾口燥、肌膚失去光澤、腸燥便秘等身體不適症狀也能得到緩解。

    2、吃果不吃瓜

    民間有句俗語叫做“秋瓜壞肚”。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夏季適當食用可以清熱解暑,但是秋季溫度較低,不宜多吃,容易損傷脾胃。但是一些“果類”卻有滋補潤肺、健脾益氣等作用,適合秋天食用。如,梨可潤肺、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夜間失眠者最適宜食用。

    此外,秋季養生還要注意不能趁著“貼秋膘”而暴飲暴食,要少吃油膩、煎炸、生冷、辛辣等食物,適當進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國讀研的途徑、流程和必要條件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