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地知我心
-
2 # 呱啊呱啊呱啊
國情不一樣 咱也不敢亂說 但是能跟咱們一樣這樣控制病毒的 全球也就獨此一家 沒有咱們的全力幫助 其他國家很難像咱們一樣這麼快控制病毒 咱們的見效快 他們的見效慢 而且更容易造成人們的恐慌
-
3 # 張立功16
所謂群體防疫,就是不管了,任其傳染,死了就死了,總有活了的,活了的是自已產生抗體,消天了病毒,自愈了。這樣要多死很多人。
-
4 # 無為一生2
我覺得人類應該知道生物的進化就是弱肉強食的過程。全民免疫的辦法看起來是很殘酷的。但是對生活來說,本身就應該面對這種殘酷。人類作為生物的個體如果不能經歷這樣的殘酷考驗。整個系統也是一樣的脆弱。總有一天會被細菌和病毒蠶食掉。
-
5 # 東坡閒話
群體免疫,無非是提前投降,讓民眾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自生自滅,優勝劣汰。
這遊戲有點像俄羅斯輪盤賭,生死有命富貴在天。GOD with you!
13日訊息,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表示,將需要大約60%的英華人口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群體免疫力”。他還稱,新冠肺炎很可能“年復一年”捲土重來。
截至當地時間12日,英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增至590例,與前一天相比新增130例。不過瓦蘭斯認為,目前英國實際感染人數可能在5000至10000人之間。
至於病死率,天空新聞稱,儘管有人暗示冠狀病毒的死亡率可能在感染者的1%左右,但瓦蘭斯說,估算可能會有多少人死亡是“困難的”,因為可能還有更多的人還沒有被發現。而目前,英國已經有10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
瓦蘭斯說,需要大約60%的英華人口感染新冠病毒,才能獲得“群體免疫力”。
此外,瓦蘭斯將新冠肺炎描述為一種“令人討厭的疾病”,但他同時表示,大多數人只會經歷一種“輕微的”疾病。
-
6 # 小鵝是我
群體免疫是人性的災難。
1.群體免疫指的是即大部分人有了抗體後,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 這個假設前提是:大部分人感染並治癒。
2.新冠潛伏期長,潛伏期內也可傳播,且輕症患者比例較大,所以至少60%的人獲感,實際上應更多。
3.在這個過程中,獲感的老弱病殘幼會為這次“全人類”的事業首先作出犧牲。
4.一旦某個國家或者某幾個國家實施這一計劃,全世界都將無法倖免。
5.目前來看新冠致死率在1%-3%,也就是說到時候將有約一億人死亡,另一些人嚴重後遺症。
6.根據目前對武漢樣本的研究報告,病癒後男性性功能減弱,性慾下降嚴重。因此,地球人口在減少1億的基礎上持續銳減。
7.有人可能會說:“地球有60億人口,本就不堪重負,有這種‘人類清除計劃’給地球減負也挺好的啊!”
是的,地球很開心,人類滅絕了地球會更開心。
甚至對人類這一族群也是好事,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人均資源更多。中國如果只剩一半人口,人人都有房住,世界只剩一半人口,戰爭都會暫停。
但這是人性的災難。
中國新冠肺炎截止當前死亡3231人。它對我們普通人來說不過是一個數字,但對3231個家庭來說卻是世界的崩塌。看著那些人在網上白底黑字地陳述,你都能感覺到黑壓壓的痛苦與絕望。
人類的感情是共通的,造物主賦予我們同情能力讓我們為彼此分擔痛苦。所以在3/5的機率裡,你和你的至親大機率有感染,被病痛折磨,被後遺症折磨;所以在1/60的機率裡,你身邊一定有人因此死去,或許是親人、朋友、同事、鄰居,或者你本人。你會感到痛苦,我也會,全人類都會。
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科學的理論,“群體免疫”,四個簡單又魔幻的大字。
-
7 # 走進伊拉克
上週五,英國政府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在英國廣播公司第四臺說,“我們需要做的關鍵事情之一”是“建立某種群體免疫,讓更多人對這種疾病免疫,我們減少傳播。”
但週日,英國衛生和社會保障大臣馬特·漢考克強調,實現冠狀病毒的群體免疫並不是一項公開的政策。相反,他說“在未來幾周內”,70歲以上的人將被告知要自我隔離。這與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方針形成了鮮明對比,該指導方針建議每個人,無論年齡大小,都要保持社會距離。
他說:“我們將聽取所有可信的科學家的意見,我們將研究所有證據。群體免疫不是我們的目標或政策,而是一個科學概念。”
英國在社會疏遠指導的有效性方面面臨質疑——例如,在週四的一次新聞釋出會上,包括首相鮑里斯·約翰遜在內的政府官員沒有具體說明是否會取消包括足球比賽在內的大型公眾集會。
英國首席醫療官克里斯·惠蒂週四表示,推遲推薦其他國家鼓勵的那種社會距離是一個戰略決定,他認為“過早”實施這種做法將導致人們精疲力盡,不再參與其中。
但約翰遜此後表示,面對後來居上的態度和越來越多的確診感染病例,他將在未來一週內禁止大型集會。
與許多國家一樣,冠狀病毒大流行在英國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截至3月15日,英國已有1100多人檢測出病毒陽性,21人死亡。
因此,政府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宣佈一項更明確、更統一的抗擊病毒戰略,並暗示政府可能在未來幾天內開始公佈其戰略。
關於群體免疫的爭論
實現群體免疫的理由是,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冠狀病毒死灰復燃的風險,類似於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第二波。在一個成功的群體免疫方案中,一個國家的人口會被病毒感染,恢復,然後對病毒有免疫力,使他們對再感染有抵抗力。
根據英國的說法,群體免疫要想在他的國家發揮作用,病毒需要傳播到英國大約60%的地區。
英國有6600萬人居住在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這一戰略可能導致多達4000萬人感染。根據死亡率——這取決於能否獲得醫療保健和其他因素,但據估計全球死亡率為1%——提高免疫力的死亡率可能在30萬至100多萬之間。
這一現實導致200多名科學家和醫學專業人士在週六的一封公開信中反對群體免疫策略。這些專家認為,群體免疫“似乎不是一個可行的選擇”,因為它可能壓倒英國的國家衛生服務與非常病重的病人。相反,他們呼籲採取比政府目前建議的更為嚴厲的社會疏遠措施。
-
8 # 水水45516484
就是發生了瘟疫沒有疫苗,無藥可治任其發展等到百分之五六拾的人都染上病一些人老,體弱免疫力低下的都巳死亡,餘下不死的自然康復,體內產生抗體,瘟疫自然消失
-
9 # 2分鐘看世界
歐美踩著老人屍體,在群體免疫的道路上越行越遠,我們該怎麼辦?我們既沒有特效藥,
又沒有疫苗,
更不可能搞歐美國家草菅人命
大屠殺老百姓的“群體免疫”……
我們的壓力山大,
對手敢“清洗”65歲以上老人為“籌碼”,
我們既不能跟,也絕不能敗!
如何結局,
嚴防死守疫情倒灌,
中醫中藥漫灌,
加急疫苗和特效藥研製!
美國加州:近半數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來自養老院
歷史上很多文明都是由於瘟疫而消亡的。。。新冠病毒還會變異的,目前已經有跡象侵害幼童了,出現了10多起病例。西方躲避不了未來。群體免疫靠不住,抗體比例很低其實英國已經在群體免疫的路上狂奔了。我們要嚴防死守疫情倒灌,加急疫苗和 藥物研製。ADE是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縮寫,
中文翻譯為“抗體依賴的增強作用”。
ADE效應有兩種:
第一種ADE效應是如果你得了A型新冠痊癒了,
體內有了A型抗體,
不要以為可以同樣抵抗B病毒,
體內的A型抗體反而可以增強B型病毒的毒性,
讓B型病毒繞過你的免疫系統直接攻擊你,
這種效應會導致病毒致死力增加幾十倍甚至幾百倍。
第二種是患者之前被同一種病毒感染過,
產生了抗體,
遇到發生變異的同源病毒時,
免疫系統派出了之前的抗體,
但是由於變異了,
所以抗體失敗,
等於不設防,
於是後果比沒有抗體的人嚴重得多,
因為沒有抗體的人免疫系統會正常工作,
而不是被無效抗體欺騙了。
簡言之,
ADE效應是導致變異後的同源病毒在有原始抗體的患者身上,
將會產生倍數級以上毒性的原因。
ADE效應廣泛存在於SARS-CoV
(這次爆發的新冠被命名為SARS-CoV-2)
所以說群體免疫是在賭博!!!
羅馬瘟疫後被日耳曼取代,
歐洲鼠疫 後 (阿拉伯引入)文明覆興,
美洲印第安人被天花消滅白人佔據......
歷史上,
歐美大役 的後果 都是 當地人幾乎死絕,
文明消失,外來人人、被外來文明佔據
這就是群體免疫的下場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有些所謂的西方發達國家應對乏力,根本拿不出具體的可操作的應對方案,甚至誤導民眾,稱新冠肺炎類似於流感,極其不負責任。今日,英國搞起了群體免疫,這個群體免疫該怎麼理解?英國為什麼要搞群體免疫?
回覆列表
“群體免疫”通俗的來說…就是讓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人以順應自然方式(非人工干預)來獲得免疫力,說白點就是優勝劣淘,是屬於弱肉強食類的爭鬥!
所以“群體免疫”…可以認為是一個很殘忍的過程!最終剩下的…絕大多數可能都是強壯者或年輕者或有權、有錢、可獲得治療及藥物等的人居多;哪些老弱病殘、婦女、兒童或沒權、沒錢、不能獲得藥物和治療條件的…都可能會因此在這場“群體免疫”中而失去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