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娛聞第一速遞
-
2 # 使用者5901463172
韓寒做的更多是內心的東西,看明白的人不多至少比不上郭敬明的電影多。但他的電影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看還能看進去。郭的電影玩的FEEL,各種現在受歡迎的FEEL都放到他的電影裡,所以喜歡看的人多,就像玄幻小說一樣。但回頭再看的話,真心靜不下心來看第二篇。
-
3 # 原來JJ
劇本:精明的郭少與傲嬌的韓少
郭敬明先發出場,《小時代1》與《小時代2》率先在2013年登陸大銀幕,隨後輿論迅速催促韓寒出場應戰。應當說,韓寒既是被郭敬明拱上擂臺的,也是被其背後的各方勢力推上擂臺的,這或許不是韓寒原本計劃的亮相時間,但這一定是資本、媒體、粉絲和市場最希望的出場時機。
兩位都是暢銷書作家,各自均有多本銷量在百萬冊以上的可供改編的暢銷小說,郭敬明選擇了《小時代》系列,該系列小說根據北京開卷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公開發布的銷量監測資料顯示,已經蟬聯了2010、2011、2012和2013四個年度的暢銷冠軍。毫無疑問,郭敬明選擇改編《小時代》是其粉絲們的眾望所歸,這一選擇能夠最大限度地將自己和作品的粉絲匯入到電影票房。對於一個新人導演而言,改編自己的暢銷小說是最安全的策略——即便電影的視聽語言、劇本敘事等有瑕疵,但是當觀眾帶著滿滿的閱讀回憶而來,怎會無法理解導演的表達,怎會做不到與主人公的感同身受呢?
在這方面,郭敬明的商人本色顯露無遺:其一是處女作即是一部系列電影,意味著將會是持續多次地在一個IP上有票房產出,完全堪稱一本萬利;其二是套拍,四部《小時代》電影只分了兩次拍攝,每次拍攝完成兩部電影,套拍的好處不言而喻,邊際成本較低,而邊際收益較高,郭敬明若是能早預見楊冪結婚還生子,恐怕會選擇一次直接套拍出四部吧。
韓寒呢?沒有選擇《三重門》、《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飛馳》等自己的暢銷小說,而是選擇了原創劇本。這是一次大冒險,一如他從作家轉行做賽車手一樣,韓寒似乎總是願意突破公眾的普遍預期而選擇“驚喜”。韓寒不僅在挑戰自己,更可以理解為是在挑戰常識——即便有過人的故事寫作天才,但編劇以及導演其實面對的都是全新的語法。這或許是韓寒慣有的叛逆,與郭敬明相比,他能夠在三十歲之後仍然保持這種冒險精神,實在顯得不夠“精明”。
我們不妨做這樣的分析:韓寒以及他的團隊深知自己是後發出場,如果選擇與郭敬明同樣的策略出戰,一方面會在牌面上顯得韓寒嚴肅、認真地對待了郭敬明這個“宿敵”;另一方面透過提高自己的競爭難度係數,則進可攻、退可守,若票房贏了,顯然會是大勝——難度大又票房高,若是票房輸了,則可辯稱不具可比性——難度不同,且在輿論上又有空間緩轉——自我挑戰的冒險家精神值得嘉許。
當然,或許韓寒本人並沒有如此的心機,更可能是出於性格使然。
宣傳:郭少千軍萬馬,韓少奇襲騷擾
《小時代3》與《後會無期》是中國產電影中鮮有的以導演為宣傳物料主要露出視窗的,《小時代3》尤甚。郭敬明就像是一個將軍一樣在自己的微博上第一時間指揮著這場宣傳戰,幾乎所有影片的宣傳物料都會在第一時間由郭敬明的微博釋出。
徐珂分析認為,“郭敬明的營銷這次多數以自己為釋放出口,不論是物料質量還是投放節奏都由其把控,並且所有人圍繞他作為轉發原點。而韓寒多數以不同人為發聲口,自己為二次轉發的節點,資訊出口較為鬆散。這種差異源於郭敬明團隊去年就開始了磨合,這次在創意策略的落實到執行端,配合度相對較高,而且個人比較自信。韓寒的團隊還在磨合期,是會有時間差的。”
兩者比較起來,郭少更像是一個微博宣傳的專家,在綿長的宣傳週期裡有用不盡的宣傳物料,而且章法明顯、秩序井然。劇照、海報的總量不計其數,連影片類的製作特輯、MV等也是多到簡直沒朋友,製作特輯有五支,先導預告片竟然就長達2分36秒(比終極預告片還長)、五支電影歌曲的不同版本MV、有連續閱讀體驗的“小時代3的100個小故事”等等,一如其影片本身所呈現的“奢華”,並以此牢牢黏住粉絲——幾乎就像是在寵愛粉絲一樣,要多少有多少。
這種規模的宣傳物料製作與投放恐怕在幾年內都難有中國產片能夠超越,一方面是執行力的問題,另一方面是價效比的問題。
與郭少坐鎮中軍、統御千軍萬馬的指揮若定相比,韓寒的微博宣傳雖然“大兵團”的作戰能力與郭敬明有差距,但是奇襲、騷擾做得還是相當的有聲有色。
郭敬明的小說《幻城》又搬上了電視,韓寒的《三重門》也要搬上熒屏。曾經的作家現在的工作重心似乎都在往影視方面靠,你們覺得他們兩個跨行做影視,誰更成功呢?
回覆列表
《小時代3》和《後會無期》同時上線暑期檔。都是講時代,都是講青春,都是講夢想,郭導與韓導誰更打動你的小心臟?
郭敬明與《小時代3》:不強求所有人喜歡,能陪你走一段已是難得
《小時代3》延續了前兩部的故事,4個好閨蜜從大學畢業,正式步入職場,開始了爾虞我詐又姐妹情深的新生活。
電影上映第一天,郭敬明連發8條微博,毫不掩飾自己對電影的疼愛。但電影在豆瓣網上的評分僅為4.2分(滿分10分),共有43000多人評價,其中44.9%的網友給了1分。對此,“不強求所有人都喜歡”的郭導並不感到意外,“可能《小時代》帶來了一些新的東西,新事物的誕生總難免伴隨爭議。但我覺得有爭議是好事,至少說明大家都在關注。”至於說他“數十年如一日地販賣青春夢想”的評價,他也覺得未嘗不好:“人生路漫漫,能夠在許多人的成長路上,用文字陪伴他們走一段已是難得。如果能有更長的陪伴,那當然最好。”
郭敬明說:“《小時代》展現出了生活於這個困惑時代中的年輕人的狀態。裡面的主角們選擇的解決辦法是對友情的堅持、對夢想的堅持。而對於現實生活中的年輕人來說,這種辦法只是選擇之一,真正的生活要靠每個人自己來過。”
韓寒與《後會無期》:這是一部關於男人的電影
《後會無期》的拍攝輾轉上海、四川西昌、內蒙古赤峰、浙江舟山普陀和東極島等地,講述了一起長大的幾個年輕人,在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中的傳奇經歷。
同樣是電影裡的男性角色,看《小時代3》,可能是男色,而《後會無期》,可能是男人。製片人方勵說:“這部電影是講男人骨子裡的東西——男人對女人的看法,男人對事業的看法,男人對生命的看法。”
一個80後作家、或者說賽車手,沒學過電影,第一次拍電影——沒有一項聽著靠譜。開機後,方勵跟了劇組5天,放心地離開了,因為“韓寒能處理好所有關係,和劇組所有的人都成了朋友”。劇組流傳著一個說法:韓寒和男演員交流,像在“搞基”;和女演員說戲,像在“泡妞”。
兩部電影僅相隔一週上映,方勵稱絕非“預謀”。“兩部電影的開機時間相差好幾個月,只是剛好做完了,又適合年輕人看,於是放在了暑期檔。”方勵說,“你看完電影后會發現,韓寒長大了。”
兩種青春:人不能因為自己處於更大的世界中,就否定那個較小的世界
《小時代》的故事發生在時尚的上海,它描繪的青春無比現實。主人公說著華麗卻殘酷的臺詞,“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虛弱的幌子,被風一吹,甚至不用風吹,緩慢走動幾步就是一盤散沙”;“這是一個以光速往前發展的城市。旋轉的物慾和蓬勃的生機,把城市變成地下迷宮般的錯綜複雜。財富兩級的迅速分化,活生生的把人的靈魂撕成了兩半。”
而《後會無期》的男主角造型粗糙,加上流浪、旅途等關鍵詞,註定這是一個和“世俗”無關的故事。他們用調侃的方式思考人生,“你連世界都沒觀過,哪來的世界觀?”“每一次告別,最好用力一點。多說一句,可能是最後一句。多看一眼,可能是最後一眼。”“喜歡就會放肆,但愛就是剋制。”“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小時代》從第一部開始,就被加上了“炫富”、“拜金”、“弱智”等標籤,但實打實的高票房卻證明了龐大觀眾群的存在。郭敬明有一個觀點,電影觀眾的年紀越來越小,在2012年就降到了21.5歲,所以一旦有符合年輕人的東西出來,就會成功。他說:“《小時代》對年紀大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場‘秀’,但對年輕人來說,那裡面也許有他們的情懷在。人不能因為自己處於更大的世界中,就否定那個較小的世界。”
曾有媒體報道稱,郭敬明的讀者年齡固定在15歲左右,這也是他2003年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時第一批讀者的年紀。同樣出身少年作家的韓寒,走向了另一條道路。除了作家,他頭上另外兩個最著名的標籤是賽車手和“公知”。“公知”形象更伴隨部落格、微博等網路社交媒體的興起而樹立。
兩種成功:《小時代》——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後會無期》——為什麼非要成功?
影評人楊春宇認為,兩部電影講的都是年輕人的困惑,中國近30年來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年輕人面臨著一個關於如何成功的嚴酷命題。“郭敬明的《小時代》教大家‘只要努力一定會成功’、‘富人一定有他成功的道理’;而韓寒的態度可能是‘為什麼要成功’、‘去你媽的成功,我只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兩部導演對成功的態度,和他們的經歷不無關係。當郭敬明從四川小城自貢來到上海上大學時,發現“周圍最矮的那幢樓都比自貢的高很多”。有次和母親在上海坐地鐵,因為不會過閘機而被工作人員用上海話嘲笑。儘管如此,郭敬明相信:“這座城市尊重成功的人,我要用才華、能力證明外來者的地位和價值。”如今,他買下湯臣一品的千萬豪宅,坐在天台的沙發上俯視上海。
所以,當《小時代》中的“時代姐妹花”踏著高跟鞋在寫字樓裡走得越來越穩時,韓寒卻讓3個年輕人開始橫穿大陸的征程,唱著“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也許,這兩種成功都是選擇。正如一位網友所說的:“下班後,在電影院看《小時代3》時,我睡著了,居然夢見回到了高中的課堂。散場後,我還得回去加班。”此處的《小時代3》替換成《後會無期》,是否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