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羊大叔沒文化

    關於殭屍,有的野史中記述,贏勾、後卿、旱魃、將臣一同誕生於人類未現的洪荒妖獸時期,直到中古才消失不見。但在中國古代神話體系中,四名殭屍始祖的中只有“旱魃”是黃帝與蚩尤大戰時出現,其餘的都是後面才出現(具體出現時間不詳)。因此,殭屍始祖是旱魃的可信度較高。

    關於旱魃,又稱女魃,據說曾經出現在黃帝和蚩尤的決戰中,女魃加入了黃帝一方打敗了蚩尤。相傳旱魃一出赤地千里。關於女魃在《史記》、《山海經》等古史上都有記載,內容不一,但有一個共識:女魃乃帝女。這個帝,一般認為是黃帝,但可信度不強,因為沒有相關記錄或傳說,在古史和傳說中提到女魃,都是說:帝女女魃從天而降,助黃帝打敗蚩尤,破法術而無力迴天。因為女魃即不是黃帝的女兒,應該也不是蚩尤的老婆。

    除了《史記》、《山海經》等古史上都有記載外,《詩·大雅·雲漢》:“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孔穎達疏》:“《神異經》曰:‘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杜甫 《七月三日》詩:“退藏恨雨師,健步聞旱魃。”等也有相關記載。到了比較近的清代記載殭屍者最多,首推袁枚的《子不語》及紀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

  • 2 # 醉眠芳草

    根據現有的史料和玄志記載,以及後世的演變和加工,中國的殭屍始祖也就是第一位殭屍是旱魃。

    旱魃最早出現在《詩經》中,《詩·大雅·雲漢》記載:“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旱魃出現,就會出現大旱。

    《山海經》原文中提到,“有人青衣,名曰黃帝女魃”,“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後人稱女魃是黃帝的女兒,就是從這裡推斷出來的,但文中並沒有明確的提出,只能證明女魃是皇帝陣營中的一員,與蚩尤分屬不同陣營,不可能是蚩尤的妻子。

    《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夫女妭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神異經》的記載有所不同,“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以後,經常把兩者的形象混為一談,如《新唐書·志第二十六·五行三》:“永隆元年,長安獲女魃,長尺有二寸,其狀怪異”,清袁枚的小說《子不語》第一次把女魃和殭屍聯絡起來。《續子不語》中有“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的描述,經過現代小說的加工和渲染,女魃逐漸演變成殭屍之祖。

  • 3 # 忽已捉妖記

    先看蚩尤老婆是誰,再看她是不是殭屍始祖。1、蚩尤的老婆是誰?

    有人說蚩尤老婆叫“要離”。

    這是根據《山海經》中的一句話:

    “蚩尤雲逐帝,爭於涿鹿小阿之濱,九隅無遺獸,五內並荒。赤帝大懾,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蚩尤內要離終不知所屬,或雲隱於北山。”

    這個“內”字就是內人的意思,所以“要離”就是蚩尤的老婆。蚩尤被皇帝殺後他老婆跑到北山藏起來了!

    然而這句話並非出自《山海經》,而是來自先秦著作《逸周書·嘗麥》。其原話是這樣的:

    “蚩尤乃逐帝,爭於涿鹿之河,九隅無遺。赤帝大懾,乃說於黃帝,執蚩尤,殺之於中冀,以甲兵釋怒,用大正順天思序,紀於大帝。”

    很明顯可以看出,第一句話是對第二句話進行了修改,而在第二句話中並沒有提到蚩尤老婆是誰,更沒提到他老婆去哪了。

    真正記載於歷史的要離是這位:

    根據《吳越春秋》描述,要離是春秋時吳國的第一刺客,十分矮小丑陋,不惜斷臂、滅妻、滅子,用苦肉計刺殺慶忌。

    還有人說蚩尤老婆叫“春姬”。

    傳說蚩尤戰敗後並未被黃帝處死,而是逃到婁底大熊山。蚩尤在那裡碰到了春姬,然後兩個人過起了沒羞沒臊的生活。在當地現在還有蚩尤文化體驗區和春姬峽谷等。但這個傳說中也沒提到過春姬和殭屍有半毛錢關係。

    所以在目前的文獻資料中幾乎沒有可考證的有關蚩尤老婆的資料,更沒有資料顯示他老婆是“殭屍始祖”。

    但蚩尤和殭屍始祖沒有一點關係麼?首先我們先探討一下殭屍的問題。

    2、殭屍是什麼?

    殭屍在中國是指僵硬的屍體。

    但隨著勞苦大眾的腦洞越開越大,原本僵硬待腐的屍體變的會跑會跳,會咬人會傳染病毒,會金剛不壞還會穿官服。而袁枚和紀曉嵐兩人在殭屍學方面做了非常深刻的研究,他們的研究成果分別記載在《子不語》和《閱微草堂筆記》裡面。

    首先《閱微》中提到了殭屍形成的原因主要分為兩種:突變和不腐。突變包括染屍毒、借陽氣、曬月光、黑貓過、被附身、魄未散、被雷擊等一系列生物和化學刺激。不腐的原因主要就是風水問題,比如傳說中的“養屍地”等。

    而《子不語》對殭屍的種類做了詳細的劃分,主要包括紫僵、白僵、黑僵、綠僵、毛僵和飛僵。這些殭屍根據顏色不同,毛髮量不同,能力不同分別作出歸類:

    紫僵:不會動,與普通屍體沒什麼差別,只是顏色比較奇怪;黑白二僵:稍微厲害點,可以動但行動遲緩,性格膽小如鼠,見誰都怕,不敢白天出來玩,小朋友可以在晚上隨便欺負;綠僵:這個比較厲害,跳的很快,不怕生人,但很怕太陽,只敢夜裡活動;毛僵:這個更厲害,行動向猴子一樣,性格無所畏懼,修煉了少林上乘武學之金剛不壞身;飛僵:千年才可修成,會法術,會飛起來咬人。殭屍這麼厲害,那殭屍始祖不是更厲害了麼?3、殭屍始祖是誰?蚩尤和它有什麼關係?

    自古民間有“打旱魃”的陋習,這個旱魃在這裡就是指不腐殭屍。古代民科認為天久旱不雨,必有殭屍作祟,需要把殭屍從墳里拉出來在太陽底下暴曬,或者直接燒掉。《明實錄英宗實錄》中有過這樣的記載:

    “山東人旱,即伐初葬者冢墓,殘其肢體,以為旱所由致,名曰‘打旱骨樁’。”

    什麼是旱魃?

    旱魃最著名的記載是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中。據記載天女旱魃被黃帝從天界召喚出來,對蚩尤召喚的風伯雨師進行了屬性攻擊,最終幫助皇帝殺了蚩尤。戰鬥結束後女魃發現自己再無法返回天界,只能遊蕩人間,但由於自己所到住處皆風停雨歇,導致天下大旱、赤地千里,最終被人四處驅趕,無處安身。估計旱魃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居然會落到如此下場。

    “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覆上,所居不雨…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

    在《詩經·大雅·雲漢》中也有對旱魃的能力有所記載:

    “旱魃為虐,如惔如焚”

    意思是說旱魃帶來的災禍,像木炭燒烤一樣。

    旱魃和殭屍有什麼關係?

    根據上面的文獻研究我們發現,“天女旱魃”和在民間被打的“殭屍旱魃”有著一樣的功能,那就是可導致天下大旱。在漢代所著《神異經·南荒經》中也對旱魃的這一功能進行了同樣的描述,但不同的是其形象描述從最初的一個“青衣天女”居然變成了坦胸露乳,頭頂有眼,行走如風的兩三尺高的小人:

    “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

    為何旱魃的形象發生了變化?難道說還有其他旱魃出沒?兩者並非一物?

    袁枚在《續子不語》中似乎作出瞭解釋:

    “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

    也就是說旱魃是殭屍進化的第一階段,在此可以判斷《神異經》中所記錄的三尺小人可能是殭屍進化的!而之後經過第二階段終極形態進化就變成了犼。

    順便提一下,鼎鼎大名的賽太歲金毛犼是就觀音菩薩的坐騎。

    金毛犼在《西遊記》中是這麼描寫的:

    “觀音這才喝了一聲:‘孽畜!還不還原,待何時也!’那怪打個滾,現了原身,將毛衣抖抖,讓菩薩騎上。只見這金毛犼四足蓮花生焰焰,滿身金縷迸森森,直向南海飛去。”

    如果袁老師的進化論成立,那麼被黃帝從天界召喚到下界,未經過進化的“天女旱魃”就是真正的殭屍始祖,殭屍界的祖師爺!

    但紀大煙袋在《閱微》中對殭屍能導致旱災似乎有不同的看法。他說《山海經》中的魃是一個能導致旱災的妖神,而人們說的旱魃是殭屍。民間雖有在乾旱的時候掘墳焚屍的做法,愚蠢的以為這就可以讓天下雨,但雨是天地之氣所化,破殭屍的一點邪穢之氣怎麼可能導致大旱?何況司雨的還有龍神,難道龍神幹不過殭屍?

    結論顯而易見,但龍神雖然能敵過殭屍,卻未必能敵的過皇帝召喚的殭屍始祖“天女旱魃”。所以說蚩尤和殭屍始祖不光沒有直系親屬關係,還是徹徹底底的死對頭。

    以上腦洞,僅做茶後笑談。

  • 4 # 小馬說易

    不是,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有著關於四大殭屍始祖的傳說。其中唯一的女性形象就是所謂的女魃。女魃又稱旱魃是傳說中黃帝的女兒。據記載女魃又被稱作赤水女子,她原本居住在崑崙山的共工臺上。後來女魃助戰黃帝,在逐鹿之戰中打敗了蚩尤。戰後的女魃就來到了赤水以北之地隱居。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女魃又被定義為旱神。

    根據記載因為女魃會給民間帶來了旱災,所以人們又認定她為旱魃。最早的時候女魃原本是一位貌美的女子,但在逐鹿之戰後卻變成了一位青衣禿頂的醜陋女子。民間還流傳著一段關於女魃和應龍的悽美愛情故事。太古之初,有神人各具威能。其中應龍控水,女魃擅長控火。原本屬性相生相剋的二位神人,也因此無法靠近。但誰知擅長控火的女魃喜歡了應龍。因應龍最早犯有過錯,便被黃帝用神索綁縛於崑崙山的神樹上。為了與應龍相見,女魃每日來到神樹下以甜美的歌聲來安慰應龍。女魃的歌聲也給應龍帶來了不再頹廢的希望。但因為女魃太過靠近應龍,也讓原本美貌的的女魃,面容漸漸變得醜陋。

    隨後時間來到了逐鹿之戰,為了對抗蚩尤大軍。黃帝就將應龍放了出來,讓他協同女魃等一眾神人來對抗蚩尤的大軍。最終黃帝獲得逐鹿之戰的勝利。但在戰爭中,應龍與女魃卻雙雙沾染人間的汙濁之氣,他們再也不能回到天上,被黃帝封為神靈。女魃為了讓應龍成為神靈迴歸天界,她便將應龍身上的汙濁之氣轉移到自己身上。隨後的女魃便失去神力,變得面目醜陋。女魃走到人間哪裡,哪裡就會發生旱災。為了不給人間帶來災厄,女魃便請求皇帝,將自己囚禁於赤水之中。因為對女魃深厚的感情,應龍也並沒有選擇隨著黃帝飛昇天界成為神坻。就這樣應龍一直滯留於人間,找尋變醜後女魃的下落。隨後時間又來到了大禹治水時期。尚在人間的應龍因善於控水,便被大禹找到,幫助大禹治理天下的江河湖泊,所以應龍又被民間尊敬為水神。

    還有一個關於女魃應龍的民間故事,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當年因為犯錯,被鎖在神鏈之樹。

    女魃為火,應龍為水。俗話說:“水火不相容”!但火之女魃偏偏愛上了水之應龍。女魃見不到應龍,只能每日來到樹下,用最美的歌聲安慰應龍。動聽的歌聲使原本已經頹廢、絕望的應龍有了希望。

    水火本來相剋!時間長了,因為女魃離應龍太近,原來嬌豔的容貌漸漸變得醜陋不堪。女魃為了心上人,寧願失去美貌,還是堅持天天唱歌給他聽。

    應龍被鎖在樹中,根本看不到唱歌人的樣子。但是能擁有這麼動聽歌聲的女子,肯定是一個美麗善良的人。

    涿鹿戰爭開始後,黃帝為了對抗蚩尤,把應龍放了出來。應龍感謝黃帝的知遇之恩,使出了渾身解數。

    他在長江上游蓄水,把南方的蚩尤大本營淹得一塌糊塗。黃帝軍隊趁勢追擊,大敗蚩尤。

    蚩尤戰敗後,退居南方,一連數月不敢出戰。後經高人指點請來了風伯、雨師,把二人待為上賓。

    蚩尤重整旗鼓,與黃帝在涿鹿之野排開戰場,殺的是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血流成河。

    兩軍激戰正酣,突然雲端出現兩個怪人。一個是雀頭人身蛇尾,手持一把芭蕉大扇,在空中搖來搖去。頓時狂風大作,飛沙走石,樹倒屋塌。

    另一個是蠶頭人身大蟲,弓著身腰,張著黑洞似的大嘴,對著黃帝軍隊吹氣。頓時烏雲翻滾,閃電雷鳴,大雨滂沱。

    黃帝計程車兵,有的被大風捲上天,有的被暴雨沖走,軍隊大敗而歸。

    應龍得到黃帝傳令,立即奔赴涿鹿戰場。兩軍正在廝殺時,風伯、雨師又站在雲端使用妖術。這時,應龍化作一條巨大的黑龍,在烏雲中昂頭擺尾,展開門扇似的大嘴,將那傾盆大雨吸入口中。

    風伯、雨師運功加大妖術,將巨龍颳得搖搖晃晃,難以在雲端駐足。就這樣雙方相持了一個多時辰。應龍漸漸體力不支,以至於耗盡功力不能歸天,灰溜溜逃到南方去了。

    黃帝在涿鹿城頭,一看應龍敗下陣來,剛想鳴金收兵。就在這時,突然遠處傳來呼叫聲:“爹爹且慢!”只見西北空中飛來一位女子,身著青衣,落在黃帝身邊說:“爹爹莫慌,看我破他妖術!”說罷,她從翅膀上拔出一根羽毛,放在手掌上用嘴一吹,變成一根火棍。霎時那火棍由細變粗,發出一道巨光,射向風伯、雨師。

    二妖被巨光射得手發抖嘴發顫。風伯的扇子滾落到了地上,雨師也閉上了黑洞般的大嘴。霎時風停了,雨也住了。

    蚩尤計程車兵一個個被火棍烤得渾身酥軟、大汗淋漓、口乾舌燥、步履難行。黃帝軍隊見機向蚩尤士兵殺去,把對方殺的是措不及防,立即四散奔逃,跑得慢的全部死於刀下。

    話說,應龍元氣耗盡不能回到天上,一個人蝸居在南方。女魃歷經艱辛,設法找到了他。

    為了使應龍振作起來,又為他唱起了動聽的歌!

    那段時間是兩個人最快樂的時光。應龍哪裡知道,女魃為了使他重回天界,暗中設法,將自己的功力一點一點地轉移到了他的身上。

    這一天,女魃不辭而別。她拖著神力盡失的身子,漫無目地走著,不小心受到邪惡的支配而禍亂人間,所到之處皆是大旱。

    女魃消失後,應龍不願一個人迴天界,他痴痴地在黃泉海邊等待。應龍永遠不會忘記,曾經有個叫女魃的女子,在他最痛苦的時候,拯救了他。

    時光飛逝,應龍雙翼漸漸變成黑色,肉體也開始化成細灰。他不知道女魃早已輪迴,變成一隻青鳥,在他身邊守護著。

    最後應龍拖著快死去的身軀,一步步走入海中,再也沒有回過頭來。

    大海上盤旋著一隻閃著金光的紅色青鳥,它不停地悲鳴著,彷彿訴說著故事的最後結局。

  • 5 # 劉敦傑

    根據現有的史料和玄志記載,以及後世的演變和加工,中國的殭屍始祖也就是第一位殭屍是旱魃。

    旱魃最早出現在《詩經》中,《詩·大雅·雲漢》記載:“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旱魃出現,就會出現大旱。

    《山海經》原文中提到,“有人青衣,名曰黃帝女魃”,“黃帝乃下天女魃,雨止”。後人稱女魃是黃帝的女兒,就是從這裡推斷出來的,但文中並沒有明確的提出,只能證明女魃是皇帝陣營中的一員,與蚩尤分屬不同陣營,不可能是蚩尤的妻子。

    《後漢書·張衡傳》記載:“夫女妭北而應龍翔,洪鼎聲而軍容息。”《神異經》的記載有所不同,“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唐以後,經常把兩者的形象混為一談,如《新唐書·志第二十六·五行三》:“永隆元年,長安獲女魃,長尺有二寸,其狀怪異”,清袁枚的小說《子不語》第一次把女魃和殭屍聯絡起來。《續子不語》中有“屍初變旱魃,再變即為犼”的描述,經過現代小說的加工和渲染,女魃逐漸演變成殭屍之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萬左右的車,分期3年,總共得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