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一樣的刺殺
-
2 # MAKE102421881
思想是至高領地,文化引領思想,只有正確的三觀才能達到天地人的統一,宗教服務的物件是社會,上下和諧,物人共融,淨化身心,平等愛人,溫柔忍耐……國內外歷史上都有利用宗教,搞偏邪思想言論以反社會行為。思想領域的教育引領是新中國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可輕視……
-
3 # 腓立比68
和尚不服兵役,不納稅,寺廟佔有大量土地,也不納稅。朝廷財源枯竭,兵源枯竭 。根本說是政教對立。所以佛教受到打擊。後來佛教再復興,佛教的神,這裡的神是靈魂,不滅論 ,還是有現實意義的。人需要這個。還有佛教主張節慾,息掙,也是有現實意義的
-
4 # 寧靜3660599016
“佛”有其遭際,有其苦難,如同人。在“人勢”熾烈時,權勢蔑視,責問佛:看我改變世界多徹底廣大,主宰多少人生死,你宣講如斯長久,天下可有太平?我能滅你,你奈我何!完全消沉者不信佛,一個個希冀破碎,“佛”也破碎;沉沉浮浮,悲喜交加者信佛,種植願望,祈禱災消禍滅。拓跋燾,他就是主宰。可憐拓跋濬雖聰穎卻“無力”,被各種勢力推搡抽提,豪氣鬱結為憤懣,歸結為無奈,“佛”是他想象治境,是他逃避心力交瘁之所(他懂了“人世”,向了“佛”,早早歸去)。荒原闢為城市,人類數量膨脹,我們可以對其它物種無疑是絕對“王者”,是“拓跋燾”,人,談笑間它們命斃,人,所到處它們開始滅絕。人類以科技創造為手段,使各種“獲取”走向輕而易舉,自詡要不斷繁衍壯大,移居到別個星球。人類在膨脹中狂妄。我堅信人類在其誕生時,就帶著“上帝”一個神聖使命:使地球充溢生機,萬物同歡!而現在他們以掠奪者屠夫去走向另一個星球繼續罪惡,“上帝”絕不容許。我們把“外星生物”侵襲當作災難,在“上帝”卻是欣慰,他將除去“人類”這個“卑鄙”,給自己擦去“汙點”,那時其他生命將和“上帝”一同拍手稱快,上帝也不再羞愧於自己過失,從此可暢談聖潔。人類連自己“家園”(地球)都毀滅著,有什麼資格去接手另一塊土地。人類只有在建設好自己家園後才配享有“託付”信任。
-
5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為何北魏太武帝滅佛???
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近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曾經歷了五次最嚴重的浩劫。不但令佛教文化遭遇空前劫難,更對中國眾多文物古蹟造成了嚴重破壞,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是中華文明的大劫難。
三武一宗滅佛
歷史上“三武一宗”的教難,是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後周世宗等四位帝王所帶來的四次大禍害。當時,無數的寺院、經書、佛像、法器等被焚燬、破壞,數以千萬的僧侶遭到殺戮,或被迫還俗。這一次次的打擊,使得佛教的發展遭到嚴重的扼殺,甚至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
一、北魏太武帝滅佛
北魏太武帝的滅佛,起因於武帝聽通道士寇謙之及宰相崔浩的讒言所致。
鮮卑族拓跋氏建立北魏,入主中原後,道武帝、明元帝都信奉佛教,並興建不少寺院。太武帝即位之初也信奉佛法,禮敬沙門。北魏滅北涼後,還帶回許多沙門到京師,當時對北魏佛教產生重大影響的沙門玄高、師賢、曇曜等人都是來自涼州。
北魏為了統一北方,鞏固在中原的地位,以全民為兵。那時,由於沙門歷來可以免除租稅、徭役,所以銳志武功的太武帝就在太延四年(四三八)下詔,凡是五十歲以下的沙門一律還俗服兵役。他還聽信宰相崔浩的讒言勸諫,改信寇謙之的天師道,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崔浩出身於著名世族,博覽經史,善於陰陽五行及術數之學,歷仕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帝,官至司徒,經常參與軍政機要,深受太武帝的信任;結識寇謙之之後,信奉道教,受其法術。寇謙之早年就熱中仙道,修持漢末張陵、張衡、張魯創立傳承的五斗米道,隨方士入華山、嵩山學道修煉,自詡曾有太上老君授他天師之位及《雲中音誦新科之誡》二十卷。在明元帝末年,寇謙之從嵩山入平城,結交崔浩,常通霄達旦聽崔浩談論古代治亂史,為之嘆美。後來,寇謙之把儒家學說和佛教經律論及齋戒祭祀儀式吸收到道教中來,重新改造五斗米道,期使北魏帝王容易接納。
太武帝始光初年,寇謙之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因而信奉道教,並派人奉玉帛牲畜去祭嵩山。太武帝又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並親受符籙,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號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太武帝的廢佛行動,始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的彈壓沙門,他下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供養沙門,並限期交出藏匿的沙門,若有隱瞞,滿門抄斬。翌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陝西黃陵)起義,有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在一所寺院發現兵器,懷疑沙門與蓋吳通謀,大為震怒,下令誅殺全寺僧眾。崔浩趁機勸帝滅佛,於是太武帝進一步推行苛虐的廢佛政策:誅戮長安的沙門,焚燬天下一切經像。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當時太子拓跋晃監國秉政,一向篤信佛法,再三上表,向太武帝勸阻,雖然都不被採納,但也由於如此,廢佛的詔書得以緩宣,而使遠近的沙門聞訊逃匿獲免,佛像、經論亦多得密藏;然而魏國境內的寺院塔廟卻無一倖免於難,史稱太武法難。廢佛後不久,寇謙之病死,崔浩後來也因撰《魏史》,書中蔑視胡族而遭腰斬,其族人被誅者百餘人。廢佛後六年,太武帝駕崩,文成帝即位,下詔復興佛教,佛教才又逐漸恢復發展。
-
6 # 願每一天都更好
拓跋燾滅佛原由及背景
歷史記載,太武帝時期有個名叫崔浩的宰相。他非常受太武帝的信任,參與國家大事。一次機緣巧合,他結識了有個叫寇謙之的人。寇謙之是道教的忠實信徒,一生都信奉道教。寇謙之向太武帝獻上道書,但當時朝野信奉者卻很少。崔浩於是上書勸諫太武帝,使太武帝信奉道教,排斥佛教,並漸次發展為滅佛的行動。
拓跋燾滅佛事件及影響太平真君六年,盧水的胡人蓋吳在杏城起義,聚眾十餘萬人。七年,太武帝親自率兵前去鎮壓,到達長安時,發現佛寺內藏匿武器。拓跋燾懷疑僧侶與蓋吳勾結,於是在太平真君七年下詔滅佛,並宣佈佛教為邪教,在各地焚燬所有的佛像和佛經,禁止佛教的傳播。。一時之間,舉國上下,風聲鶴唳。
不久,寇謙之病死,崔浩後來也因撰《魏史》,書中蔑視胡族而遭腰斬,其族人被誅者百餘人。廢佛後六年,魏太武帝駕崩,魏文成帝即位,下詔復興佛教,佛教才又逐漸恢復發展。
拓拔濬為什麼又要興復佛教?拓拔濬在位期間,幾乎每年都會到地方去體察民情。他曾多次下詔免除不必要的徭役賦稅,頗受百姓擁戴。當時的官場也是陣陣清風,頒佈眾多的條例,嚴厲整治官官相護,收受賄賂,一時之間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繁榮景象。
為了更好的安撫百姓,拓拔濬恢復了佛教。據說還把佛教高僧迎入宮中,奉以師禮,常常聽其訴談佛法。在這位高僧的建議下,建造了歷史上著名的大同雲岡。從此,佛教又開始日益興盛。
-
7 # 相忘江湖71941665
太武帝拓跋燾滅佛是看到佛教對國政的弊端,拓拔濬要興復佛教是他看到佛教對國政的益處。
太武帝拓跋燾滅佛的原因:太武帝是個軍事上頗有成就的皇帝,在位期間,親自率領大軍滅亡北燕北涼等割據政權,統一了北方,北伐柔然,使之從此不敢南侵,南伐劉裕,佔領河南,但是晚年變得昏庸殘暴,殺戮太重,聽信奸佞宦官宗愛誣陷之言(公元451年):說太子及手下意圖謀反,勃然大怒的太武大令整治太子府,並且殺了許多太子近臣。24歲的太子受到過度驚歎,驚恐成疾,因病死去。魏正平二年(公元452年)太武知道太子是清白被冤枉的,十分後悔。而這時奸佞宗愛怕被太武帝殺掉,就先下手弒殺了太武帝。而這一年拓拔濬年僅十二歲。太武帝二次滅佛,其中起決定性的二個人,第一位是當時太武帝最寵幸的重臣:“司徒崔浩“(北魏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戰略家史學家書法家精通陰陽之術自比張良,中國古代十大謀士之一,出身官宦家庭,祖上世代為官,他爺爺是著名的北魏司空崔宏)第二位是崔浩的老師:精通圖讖歷數之學,集道學方術之大成,被稱為天師的寇謙。太武帝言聽計從於崔浩,崔浩信服於尊寵信奉於道教的寇謙。
第一次:崔浩在太武帝初年被罷官,不久後被重新啟用並獲重用,位列三公之一的司徒,為了樹立自己政治上的權威,開始借力道教打擊佛教,並向太武帝不斷進言:佛教虛幻荒誕,浪費世間財物,損害百姓利益,應該全部清除滅掉。太武帝只是採納了部分建議,只是禁佛,並沒有徹底剷除佛教。
第二次:太武帝討伐叛民蓋吳來到長安後進入一座寺院,寺院的和尚請太武帝隨從將官喝酒,眾將官來到和尚住的房,間裡發現許多兵器,有人報告了太武帝,太武帝大怒:這不是和尚該使用的東西,一定是想和叛民勾結作亂,在下令全部殺掉和尚後在封存寺廟財產時又發現:不但和尚有釀酒工具,挖,得地下室裡面藏有女人,而且州郡牧守和富人還藏了數以萬計的東西,此時崔浩趁機建議太武帝,殺掉魏國全部的和尚,毀掉全部各種佛經佛尚,太武,帝同意後並下詔在全國範圍內滅佛,詔書意思是先歷數佛法的弊端,然後通告全國各部門和各地官吏,軍隊,凡是有佛像和佛經有關東西必須全部毀掉,和尚不管年紀大小都通通活理了。崔浩下令首先殺了長安全部和尚,焚燬了全部佛經佛像後又下令留守國都平城(今大同)的太子拓拔晃,通令全國,按長安辦法去做,太子信佛,幾次勸諫太武帝收回成命,太武帝不準,太子拖延時間,把詔書慢慢下發,讓得到訊息的和尚躲藏起來,倖免於難。有的和尚把佛經佛像藏了起來,魏國境內的佛塔寺廟全部毀掉了。
寇謙勸說為人強勢的崔浩不要這麼做,只可惜崔浩不聽,俗話說得好:做事七分好,留給三分給兒女。有張良之才,而無張良之德的崔浩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倒施逆行濫殺無辜,失策於進退之中,招致天怒人怨,在修國史時,被人抓住把柄,遭遇到群起攻擊,自已遭羞辱慘死不說,還被滅了三族。
拓拔濬(440一465)廟號高宗,諡號文成皇帝,逝後葬在雲中金陵。在位十四年,勤政愛民,勵精圖治,戒奢從儉,對外停止大規規模用兵,與民生養休息,對內澄清吏治,起用漢人儒生入仕,注重農業生產發展,在他因病去世的時候,北魏制度完善和漢化條件基本成熟,為孝文帝元宏打下堅實基礎。
文成帝興佛的原因:文成帝是太子拓拔晃長子,在太子冤死後,太武帝追悔莫及,封文成帝為高陽王常常帶在身邊,十分喜愛。太武帝被宗愛弒後,452年3月文成帝在羽林郎中劉尼,尚書賀源,陸麗,長孫渴候,高允等人支援下迎戰拓拔宮,並殺宗愛,賈周後,同年文成帝即位,當時北魏由於太武帝晚年連續用兵,國庫空虛,虧空嚴重,地方上的各民族矛盾也很大,文成帝為了進一步緩和名民族矛盾,安撫廣大百姓,解除了太武帝滅佛禁令,至此以後佛教日益興盛?北魏又成為事實上的佛教國家。
-
8 # 文史宴
北魏滅佛與興復佛教,主要是漢化過程中的一個反覆。
佛教在中國的大興,與五胡政權的扶持有很大關係。後趙的石虎出身於西域羯胡,為了與中原的儒家思想相抗衡,對祆教、佛教都予以大力扶持,石虎尊崇的高僧佛圖澄在中土開宗立派,收弟子道安等,佛教雖開始大昌。
後來前秦、後涼、後秦等政權無不崇奉佛教,道安、鳩摩羅什等高僧備受尊崇,佛教也因此在北中國大興。在南朝,則要到東晉後期才開始流行,在南北朝初期,南方佛教的興盛程度無法與北方相比,也不及南方的道教流行。
克孜爾千佛洞的鳩摩羅什大師像
那麼這種情況下,佛教和道教就成了外夷和華夏的象徵,尊崇佛教還是尊崇道教就有了華夷之辨的意義。北魏早期對佛教比較看好,但到魏太武帝拓跋燾時,已經開始有意推進漢化,與中原的世家大族結盟,推出五姓七家(范陽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為官宦家族。
其中清河崔氏的崔浩尤其是拓跋燾的謀主,為拓跋燾統一北方立下赫赫功勞,深受拓跋燾重視。崔浩與創立新天師道的寇謙之友善,為了推進漢化,想要毀滅佛教振興道教,加強北魏漢化的符號意義,寇謙之也很識時務的賜予北魏皇帝太平真君的神號,所以拓跋燾決定支援道教。
同時他與蓋吳作戰時,在佛教徒家裡發現了兵器,以為佛教要害他,所以下達了滅佛的命令。
但是隨著鮮卑與漢人矛盾激化,拓跋燾族滅了崔浩等漢人士族,不久自己也被宦官宗愛殺死,北魏政權的鮮卑化回潮,所以即位的魏文成帝拓跋濬就恢復了佛教。
-
9 # 笑容淡淡
佛曰普度眾生,可沒見過渡了誰。道曰獨善其身,可偏偏苦難時出手相助亂世之年,佛:封閉山門不問世事。道:率眾出山懸壺濟世 太平盛世,佛:普度眾生度化世人。 道:歸隱山林,參悟道法。邦外異教腐人心,圈錢糧。當誅!不見佛渡人,只見佛鍍金。當滅!不見和尚吃齋唸經,只見禿驢穿金戴銀。當殺!!!複製的,感覺說的有道理。
創建於2017.
-
10 # 史詩雜談
太武帝滅佛
北魏從拓跋珪始,其統治者大都敬禮沙門。拓跋燾繼位之初亦如此,但佛教發展過於迅猛,教徒人口迅速增加,在軍事戰爭中人力日益缺乏。其次,佛教進入中原後吸收讖緯學說,妨害到帝王的權威。加之在深通道教的寵臣崔浩慫恿與詆譭下,拓跋燾逐漸疏遠佛教。
438年,拓跋燾詔令五十歲以下的沙門皆還俗從徵役,解決戰役所需人力問題。444年,拓跋燾又下滅佛詔,指責沙門之徒,假西戎虛誕,生致妖孽,非所以壹齊政化。規定上自王公下至庶人,凡私養沙門及師巫、金銀工巧之人在家者,限二月十五日前遣送,不得藏匿。若過期不送,一經查實,沙門身死主人門誅,希望透過這樣來加強政治統治。
後更是在鎮壓蓋吳起義時,拓跋燾發現關中地區的佛寺竟藏匿武器,懷疑僧侶與蓋吳勾結,於是在公元446年下詔滅佛,宣佈佛教為邪教,在各地焚燬所有佛像和佛經,沙門無少長悉坑之,禁止佛教傳播,頗有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架勢,這使佛教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北方地區佛教勢力一時陷於衰落。
但以太子拓跋晃為首的上層人士多信奉佛教,他與拓跋燾在宗教問題上的矛盾也是之後宮廷變亂的誘因之一。文成帝復佛
太武帝在位時期,曾下詔滅佛,使佛教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文成帝繼位後,於興安元年(452年)下令復興佛教,使佛教逐漸恢復發展。興安二年(453年),文成帝下令建造雲岡石窟。
北魏在太武帝在位時期四處出兵,擴大疆土,國力空虛,再加上朝廷內部不斷髮生變亂,使朝廷官屬與老百姓都十分痛苦。文成帝繼位後,按照節令使老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安心種植,儘量減少高壓手段,實行懷柔統治,安撫遠近內外民眾,民心得以安定。
無論是太武滅佛還是文成復佛,都是出於統治的需要! -
11 # 煮酒君
公元426年,鮮卑拓拔人拓拔燾統帥的北魏大軍,終於結束了北方自西晉末年開始的16國亂世,統一了黃河流域,完成了自己的霸業。這個由鮮卑人建立起來的政權,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讓佔少數的鮮卑人統治佔多數的漢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拓拔燾將目光投放到了中原地區廣為流傳的佛教身上,想要憑藉佛教的來教化百姓,思想上統治老百姓。
在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的支援下,佛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以致於後來佛教的勢力越來越強大,甚至可以跟中央政府對抗。
公元445年,蓋吳為反抗太武帝的統治,在古城長安起義。在這場起義當中居然出現了大量的僧侶。本來就因為佛教傳播過快而準備壓制佛教的北魏太武帝拓拔燾,看到了這麼多僧侶參與叛亂更加生氣。
恰逢平叛的將士在長安城的寺廟中發現了大量藏匿的武器弓箭和刀槍, 在一些寺廟中還發現了和尚與民間女子淫亂的密室和大量的錢財珠寶。當太武帝得知這一情況,龍顏大怒,隨即頒佈了一道滅佛詔令:“先盡誅天下沙門,毀諸佛像。今後再敢言佛者,一律滿門抄斬!”
至於為何拓拔濬要復興佛教,主要還是因為經過了拓拔燾的打壓後,佛教的勢力有所收斂,又可以成為國家統治的工具。
回覆列表
佛教在西漢傳入中國後發展十分迅速,已經滲透到整個國家的方方面面,在晉末動亂中佛教卻愈發強大,很多皇帝喜歡重佛來穩定政權,其中典型就是後趙石勒。佛教佔用了大量土地,丁囗,甚至擁有不弱於高官的權勢,這已成為北魏大患。太武帝透過滅佛,一可以收回土地丁囗,加強財政控制,維穩;二,打壓親佛勢力,加強皇權。結果很明顯,他的舉措使北魏強大起來,至於繼任者為何要興佛,政冶鬥爭需要罷了,並非他選了立場,立場選了他而已,這和有宋一代王安石變法一樣,變法派保守派鬥爭延續到宋滅亡,政治鬥爭遊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