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憶史官

    清世祖順治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也是清朝唯一一位舉行過兩次大婚禮的皇帝。順治八年,博爾濟吉特氏嫁給順治,八月被冊封為皇后;順治十一年,博爾濟吉特·阿拉坦琪琪格嫁給順治,五月被封為皇后。然而,這兩位容貌俊美、出身顯赫、後宮靠山強硬的皇后,知名度卻遠不如入宮晚、出身寒微的董鄂氏。

    董鄂氏之所以赫赫有名,除了她是一位絕世美女以及她與順治帝的千古絕唱外,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原因就是她的身世之謎。

    關於董鄂氏的身世,現在大概有四種說法,第一種就是正史所說的董鄂氏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滿洲正白旗人;第二種說法董鄂氏是秦淮八豔之董小宛;第三種說法董鄂氏是順治帝的弟媳;第四種說法董鄂氏是滿洲軍人妻子,那麼,這四種說法,究竟哪一種說法最靠譜呢?

    “明弘光末年,董小宛被清兵擄掠到京師並進入皇宮,賜姓董鄂氏,不久被冊封為貴妃。”

    但是據《梅影庵憶語》等資料可知:董小宛生於天啟四年(1624年),比順治大十四歲,19歲嫁給了江南名士冒闢疆為妾。清軍南下時,夫妻倆人雖顛沛流離,卻一直相依為命。不過,董小宛卻因長期勞累,於順治八年病死,當時年僅二十八歲。

    這表明,董小宛與董鄂妃不是同一個人。因為,順治帝娶董鄂妃時是19歲,董鄂妃18歲。如果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那麼此時她應當是33歲了,顯然年歲不符,況且董小宛是風塵女子,順治帝再戀也不會戀到一個風塵女子。

    那麼,為什麼會把兩位毫無瓜葛的人扯在一起呢?

    其一、倆人姓氏中都有一個“董”字;

    其二、倆人都是傾國傾城的絕世佳人,引人注目;

    其三、一些文人在編寫野史時,為了情節跌宕起伏,吸引眼球,故意張冠李戴的。

    綜上所述, 董鄂氏是董小宛的說法完全不可信。

    “弟媳說”

    董鄂妃原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後被順治帝納入宮中,成為寵妃。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湯若望傳》中的記載:

    “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摑。這位軍人於是乃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皇帝遂即將這位軍人的未亡人收入宮中,封為貴妃。這位貴妃於一千六百六十年產一子,是皇帝要規定他為將來的皇太子的。但是數星期後,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於其後不久亦薨逝。皇帝陡為哀痛,竟致尋死覓活,不顧一切。”

    從湯若望的記載中,可以得知,董鄂氏是這位滿籍軍人的夫人,但是這位滿籍軍人真的是襄親王博穆博果爾嗎?

    首先,博穆博果爾是皇太極最小的兒子,生於1642年1月20日,1655年被封為襄親王。根據史料記載,博穆博果爾之所以被封為襄親王,並不是因為他立過什麼軍功,而是他是先帝之子,史料上也沒有發現過其立過什麼軍功。

    其次,湯若望長期在皇宮工作,並且跟皇太后、順治的關係極為融洽。因此,他不可能不認識襄親王博穆博果爾,更不會將堂堂的一位和碩親王降格說成滿籍軍人。

    再次,根據《愛新覺羅宗譜》明確記載襄親王的福晉是博爾濟吉特氏,並且只有這位博爾濟吉特氏福晉,沒有側福晉。這位福晉是孝莊太后的四哥滿族習禮的女兒,與順治的悼妃是同胞姐妹。因此,襄親王的福晉根本就不姓董鄂。

    綜上所述,董鄂氏既不是董小宛,也不是襄親王福晉。而正史所說的董鄂氏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也是破綻百出。根據清朝 “八旗選秀”制度:凡滿族八旗人家年滿十三歲至十六歲的女子,必須參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選秀女,十七歲以上的女子不再參加。而董鄂妃18歲才入宮,不符合選秀女的年齡,所以她不可能是透過選秀女進入宮廷。而當時沒有被選上秀女的少女,一般就嫁人了。所以她很可能是嫁人後才被選入宮。由此看來,董鄂氏只能是滿籍軍人的夫人。

  • 2 # 閒話茶館

    董鄂妃與董小宛並非同一人,她們的人生軌跡也從未有過任何重疊,一個出生八旗大家閨秀,一個不幸流落紅塵。

    董鄂妃,清朝入關第一位皇帝順治的皇貴妃,滿洲正白旗人,其父親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清朝大將軍費揚古的姐姐。我們可以對比下董鄂妃和董小宛的人生軌跡,就可以得知董鄂妃並非董小宛。

    董鄂妃,生於1639年,順治十三年入宮,而在此之前,跟隨父親的任職各地輾轉,順治二年後,多居於江南地區,受到江南漢族文化的薰陶。董鄂妃其人天資聰慧,喜愛史書,多才多藝,這使得她形成一種獨特的氣質,婉約而又富有書卷氣。

    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宮,順治對其一見鍾情,入宮即封為賢妃,一個月又封為皇貴妃。其位份升遷之快,可謂絕無僅有。順治十七年,董鄂氏香消玉殞。董鄂氏一生美麗卻又短暫,令人惋惜。

    若說董鄂妃和董小宛有何相似之處,除了姓氏看起來相同外(其實,董鄂妃的“董”是滿語譯音,“董鄂”也有譯為“棟鄂”、“東古”、“冬古”、“東果”的。),便都是紅顏多薄命。

    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八豔之一,秦淮名妓,出生於1624年,13歲遭逢家中鉅變,15歲為了還債,為了有錢救治病重的母親,投身入風塵,一舉成名。

    19歲時,董小宛邂逅冒襄,從良嫁給冒襄為妾,此後,跟隨冒襄左右,夫妻二人感情甚篤,相敬如賓。直到明末戰亂,董小宛跟冒襄歷經了長達9年的顛沛流離,在順治八年病逝,一代紅顏從此與世長辭。

    董鄂妃於順治十三年入宮,而董小宛卻於順治八年病逝,兩人之間的軌跡相差甚遠。會出現董鄂妃就是董小宛的流言源於民間,一則因為姓名中皆有“董”字,一些文人在編造野史時為了使情節更離奇,富有吸引力而對二人進行同化,二則可能為了中傷清朝皇帝,清朝是滿人政權,漢文人藉此貶低清朝皇帝。

  • 3 # 不一樣的歷史課

    董鄂妃的身世是個歷史之謎,有兩個版本,傳的最多的是董鄂妃就是一代名妓董小宛,可能她倆都姓董吧,不過這很多都是出現在野史中,很多歷史學家都否決了,另一版本是據《清史稿》后妃傳記載,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內大臣鄂碩的女兒。我想應該是後一個版本真實可靠點。

  • 4 # 七追風

    不能認為名字裡都有個“董”,就是一個人,這個傳言有點扯。

    民間傳說,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在清軍入關後,被洪承疇搶到了府裡,但是人家董小宛不愛搭理他,寧死不從。洪承疇沒招,就把董小宛送進了皇宮,順治帝很喜歡她,立馬封為妃子,但是董小宛不想要這種榮華富貴,不久鬱鬱而終。

    這個傳說完全不可信。

    真實的董小宛,比順治大了14歲。董小宛很早之前就認識了江南名士冒闢疆,那時候順治剛出生沒多久。後來冒闢疆納董小宛為妾,兩人過著平凡普通的日子。

    直到清兵入關,天下大亂。冒闢疆丟掉一切家產,帶著董小宛往南方逃去了。之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粗茶淡飯,還時常餓著肚子。

    冒闢疆這樣的讀書人受不了了,大病一場,這次病的很重,董小宛日夜照顧著,不眠不休的陪在他身邊,小半年的時間冒闢疆才好。但是這時候,董小宛已經累垮了。

    之後冒闢疆又大病了兩次,這兩次董小宛也是精心照顧,不顧自己病弱的身體。就這樣,南逃6年之後,1651年,董小宛實在扛不住了,27歲的她永遠閉上了疲憊的眼睛。

    所以董小宛和順治沒有啥關係。

    至於董鄂妃,她是內大臣鄂碩之女,進宮之後深受順治帝寵愛,很快就被封為皇貴妃。董鄂妃22歲的時候病逝了,死後追封了皇后。

  • 5 # 釣友營地

    民間盛傳順治帝迷戀的董鄂妃就是明末秦淮八豔之一的董小宛,甚至有些清宮劇中也明確指出董鄂妃就是董小宛,我們似乎都願意看見帝王佳人的結合,尤其是董小宛這樣身世曲折的佳人和順治這樣結局傳奇的皇帝。

    但是,歷史上的董鄂妃真的不是董小宛。

    董鄂妃(公元1639年—1660年),又稱孝獻皇后,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大將軍費揚古的姐姐。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進宮,因賢良淑德深受順治帝寵愛,倆人度過一段非常恩愛的生活,董鄂氏也順利晉升為貴妃。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董鄂妃為順治生下一男嬰,順治非常高興,大有將這個兒子立為太子的勢頭。但是好景不長,這個兒子三個月後就去世了,董鄂妃因悲傷過度,也與同年病逝,年僅22歲。

    董鄂妃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江蘇蘇州人,與柳如是、陳圓圓等共稱“秦淮八豔”,民間有許多關於她們的傳說。董小宛身世曲折,年幼時家中富貴,後來父親病逝,母親身染重病,家道衰落。董小宛為救母親委身青樓為妓,但她織繡縫紉,彈琴唱曲,烹調茶道,樣樣精通,深得當時文人仕子追捧,秦淮河上名動一時。後來嫁給明末名仕冒闢疆為妾,明亡後和冒闢疆一起顛沛流離,同甘共苦直到去世。

    (董小宛影視形象)

    董小宛比董鄂妃年長15歲,比順治帝(1638年生)也年長了14歲,從年齡上看也完全不吻合。並且董小宛從未有過進宮的經歷,嫁給名仕冒闢疆兩人也未曾分開,直到董小宛去世。而董鄂妃生在官宦之家,18歲進宮一直到四年後去世。兩人感情生活都算美滿,只不過一個與當世帝王恩愛卻過早去世;一個與才子相愛卻身世曲折不得不委身為妾。

    但倆人確實不是同一人。

  • 6 # 黑句本

    這齣戲的精彩八卦程度絲毫不亞於現如今的清宮傳奇劇,戲的內容是:清軍南侵,秦淮名妓董小宛和她的如意郎君、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闢疆失散。降清的洪承疇得到董小宛後,為洩私憤,偽稱董小宛是清董鄂王之女,送入宮中。清世祖順治帝極其寵愛,董小宛不久被封為貴妃。

    之後就傳奇了。

    冒闢疆苦思佳人,當得知董小宛已入清宮後,他買通太監,混入宮中,與董小宛終於有情人相見。兩人幽會被皇太后、皇后發覺後,董小宛被賜死。

    順治帝因此看破紅塵,上了五臺山,入了佛門。

    不僅供大家娛樂的戲文上這麼說,民國初年的有些個文化學著也這麼說,其中王夢阮就是代表。他在《紅樓夢索引提要》中說,董小宛就是董鄂妃,一部《紅樓夢》全為清世祖和董鄂妃而作,兼及當時諸名王奇女。他還說,董小宛此事雖沒有明確記載,但冒闢疆詩文中關於董小宛結局的欲言又止、含糊其辭,其實已經表明了另有隱情。

    怎麼評價這種說法呢?

    戲文要的是迎合大眾心理,大眾在看戲時圖個樂,自然不會深究其中的破綻——你當清宮是哪家宅子的後花園呀,一個陌生男人使兩個錢就能混進去了,完了還能肆無忌憚地約會,單這一點就完全經不起推敲。

    至於民初的有些文化學者,跟現如今沒兩樣,標新立異,博大眾眼球罷了。

    最易流行的八卦都是有巧合可以發揮,有懸疑可以利用的。清末民初之所以有董小宛就是董鄂妃這種說法,一來是因為兩女人都姓一個“董”字,另一個就是由秦淮名妓到清宮貴妃,這戲碼太傳奇,太符合大眾胃口了。

    上世紀30年代,冒闢疆的後人冒廣生曾力辯絕無此事。史學家孟森在《董小宛考》中也明確指出,董小宛死的時候,順治才十四歲,董小宛大他十幾歲,此事絕不可能。

    根據清宮檔案,董鄂妃確有其人但不是董小宛,她原是順治帝的弟媳,與順治愛戀、病死後,順治因懷念她,抑鬱而死。

    這種說法之所以流行,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咱們上面說的有可以利用的懸疑。董小宛的最終結局,怎麼死的,確實沒有準確說法。

    一種說法是清軍南侵後,冒闢疆攜家自如皋往浙江海寧逃難,中途多次遇險,董小宛落入亂兵之手,受辱而死或下落不明瞭,也有的說,董小宛受辱後,冒闢疆又尋到了她。

    作為當時的名士,董小宛若是受辱而死或者下落不明,冒闢疆自然不好明說,只能用詩文幽幽地點到為止。

    若是受辱後又尋到了,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因為名士的女人失節是大事,非羞愧病死不可。

    冒闢疆本人就是這麼說的,二十七歲的董小宛是病死在如皋家中的,根本沒來得及逃難就死了。

    但是,後來發掘如皋董小宛墓時,墓穴中卻只有隨葬物品,卻並無屍骨。

    這說明,董小宛病死在如皋很可能是不實之言。

    林林總總地看,董小宛很可能是逃難過程中遇到了亂兵,奇禍是遇到了,傳說中的入宮傳奇則絕不可能。

  • 7 # 學之味

    董鄂妃不是董小宛。董小宛,名白,字小宛,號青蓮,江蘇蘇州人。早年家人經營一家小有名氣的蘇繡繡莊,一家人生活過得其樂融融。董白在父母的悉心教導下,能詩會畫,針線女紅也不差。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董白十三歲那年,父親惡疾去世,因家中沒有男人主持,繡莊的事只好全權委託給夥計去負責,夥計們卻趁機私下從繡莊獲利。兩年後,為避明末戰禍,董白一家算賬,不但沒有銀兩剩餘,反而欠下進貨錢達上千兩銀子之多。在被人逼債的日子裡,董白情急之下,經人引薦,來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畫舫中賣藝,改名小宛。秀麗的容貌,超塵脫俗的氣質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

    時值,江蘇如皋有一書生冒闢疆,聽說秦淮佳麗之中有位才色雙絕的董小宛。就在崇禎十二年的一個秋天(鄉試落地回家途中),特意去尋訪她。由於董小宛名氣太大,又經常陪同客人外出遊玩,所以,冒闢疆找得頗為費心費力。然好事多磨,幾次堅持不懈的努力,冒闢疆終得見這難得一見之美人,見面後,為她的美貌,歎為觀止。而董小宛此前在風月中也早已聽文人墨客多次說過冒闢疆的文才和美名,讓她想不到的是,冒闢疆竟俊到“乾坤之秀,靈氣獨鍾”的地步,情不自禁連稱“異人!異人!”從此他們二人開始交往,兩情相悅。

    崇禎十五年,董小宛遭遇禍不單行,先是母親去世,後又遭皇家外戚田弘遇逼搶,在既悲又嚇中,患了一場重病。冒闢疆到來時前,小宛已是奄奄一息。冒闢疆的突然出現,使董小宛感到欣喜與意外,兩人談到深夜才分手。也許是有情人的眷顧起了作用,一夜之間董小宛的病竟好了大半,第二天再見面時,董小宛已能起床。董小宛牽著冒闢疆的手說:“此番公子前來,妾身的病竟然不藥而癒,看來我與公子有宿緣,萬望公子不棄”。冒闢疆答應了。同年,冒闢疆在錢謙益、柳如是夫婦的幫助下,順利為董小宛贖身。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後,清兵在吳三桂的幫助下順利拿下京畿地區,又消滅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接著揮軍南明。在避難過程中,冒家家產丟得一乾二淨。戰亂過後,冒家日子變得十分艱難。就在這節骨眼上,冒闢疆卻接二連三地生了三場大病,先是痢疾加瘧疾,後又胃出血,再是背上生疽。在飲食難飽的日子裡,董小宛照顧了他一年多時間,等到冒闢疆病好後,她卻病倒了。由於體質極度虧虛,經多方診治,還是難以湊效。順治八年正月,在冒家做了九年賢妻良婦的董小宛,終於閉上了疲憊的眼睛,不再醒來。年僅28歲。

  • 8 # 亭殿閣

    清朝四大疑案中,第一個就是順治出家,相傳他是在自己的寵妃董鄂妃死後,悲痛欲絕,無心朝政,便拋下自己的江山到五臺山上做了和尚。清宮劇裡也經常出現相關的情節,而前年一部劇中更是直接道出了董鄂妃的名字是董小宛。雖然董鄂妃和董小宛這兩個名號都是以董開頭的,但是董鄂妃就是董小宛嗎?

    董鄂妃是清朝武將鄂碩的女兒,十八歲入宮,和順治感情甚篤,形影相依,一同研究詩詞歌賦佛法經典,寵冠六宮,但所生的皇四子出生三個月就夭折,這個打擊太大,她緩不過來,也跟著兒子去了,世祖非常悲痛,親自主持了後事,將其追封為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這基本上是歷史上可考的董鄂妃的相關史料。而她和順治悽美的愛情更多是後人的遐想。

    董白,字小宛,她小時候家境殷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德才兼備,本是大家閨秀,無奈闖王佔領北京,導致清軍南下,董家舉家逃亡,而她也在這過程中流落風塵,成為“秦淮八豔”之一,她的傳奇,在於她與冒闢疆的愛情,經理數百年風雨的洗禮之後,依然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一代才女淪為一代名妓,引來無數文人墨客的追捧,冒闢疆便是其中的一個,他們相識於未然,董小宛經常受人邀請登黃山泛舟西湖,而冒闢疆是秦淮岸邊一方名士,他聽聞了董小宛的樣貌才情之後多次尋訪,終於得見。董小宛愛冒闢疆的風流浪漫,但冒闢疆卻只是將董小宛當作過客,他在風月場上還有其它的追逐。董小宛在他們的愛情中只能主動,冒闢疆雖然猶豫許久最後還是將董小宛納為妾侍。

    董小宛和一般風塵女子的差別就是她良好的家教,嫁入冒家之後,她孝順公婆,體貼下人,和冒家上下相處融洽,和冒闢疆過著詩情畫意的生活,後來清兵南下荼毒江南,冒家也難逃厄運,只能舉家搬遷,七年的逃亡生活沒有拆散他們,但董小宛最後勞累過度死去使他們天人永隔。這段故事,雖然悽美,但董小宛執著追求愛情的品質讓我們動容。

    電視劇中將董鄂妃和董小宛認作一人,其實這不是個別現象,有很多文人認為董小宛沒有死,是被洪承疇搶去獻給了順治,成為後來的董鄂妃,冒闢疆是出於對皇帝的恐懼才謊稱董小宛死了。但這個謬論,連《辭海》的編委組都出來闢謠了,董鄂妃和董小宛不可能是一個人。

    首先,就時間上來說,董小宛死時28歲,當時順治只有14歲,兩人年齡差距較大,當時正值清初,滿漢不能通婚,如果董小宛為妃,他死了也絕無追封為皇后的可能。更何況,董小宛一生沒有到過北方,她是有骨氣的漢人,一生誓不降清,豈有在宮中當寵妃的可能。將董小宛和董鄂妃誤認為一個人,只是為了將兩個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拼湊到一起,讓它更具傳奇。

  • 9 # 後天你好5239

    很多人誤認為董鄂妃就是董小宛,這其實是個誤區,主要是清宮劇的影響。其實她們之間除了同是“董”姓之外,兩者之間並無太多區別。

    董鄂妃父親是內大臣鄂碩,弟弟是大將軍費揚古,其隸屬滿洲正白旗,是上三旗之一,可謂標準的“白富美”。董小宛原名董白,生於蘇州城內的“董家繡莊”。因其父母雙亡,無奈之下到南京秦淮河畫廊裡賣藝為生,後改名為小宛。一個是出身名門世家,一個是金陵名妓“秦淮八豔”之一。

    對於帝王,現代人都喜歡講一些風流韻事安裝在其身上,給大家提供無限的遐想而已。歷史上,世祖福臨確實寵愛董鄂妃。順治十三年,入宮後極受寵,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又加封皇貴妃。世祖為其舉行盛大的冊封儀式,並大赦天下。這也是大清三百多年內惟一一個因被冊封而大赦天下的皇貴妃,即使後來的任何皇后冊封也沒有過大赦天下。從側面也反映了世祖對董鄂妃的寵愛

    董鄂妃因皇四子百日而殤,加上本身體弱多病。順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董鄂妃香消玉殞與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世祖哀痛至極,他以超常的喪禮來表達對愛妃的哀悼,諡號:孝獻莊和至德宣仁溫惠端敬皇后。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有獨立諡號的皇后。

    董小宛出生於明末,後結識復社名士“渣男”冒闢疆,與其私奔。明亡後,隨其四處流浪,直至病史,對於他們的愛情故事,不多做墜飾,只是深深為董小宛的悲慘遭遇感到惋惜。

  • 10 # 代牧益州閻文平

    誰說董鄂妃叫董小宛了?董鄂是滿姓,又作棟鄂,和董姓沒關係,附會爾。

    再說董小宛比順治大15歲!

  • 11 # 小聰歷史客棧

    董小宛和董鄂妃都是清朝時期美麗婉約的奇女子,在歷史上很出名,因此被很多人誤以為董鄂妃和董小宛是同一個人,其實真實的歷史上,順治皇帝的愛妃董鄂妃並不是秦淮八豔之一的那位董小宛。之所以這樣說,理由如下:

    第一:董鄂妃和董小宛差別太大

    董鄂妃是大家熟悉的順治帝寵妃,1639年出生,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清麗婉約,有閉月羞花之貌,董鄂妃本來是順治弟弟博果爾的妻子,後來被這位多情天子順治皇帝搶了過來,進宮一個月就被封為皇貴妃,順治帝為了她,連江山都可以不要,可惜董鄂妃紅顏薄命,22歲就病逝了,她死後,順治萬念俱灰,也因為心情悲痛,看破紅塵選擇出家當了和尚。

    董小宛是明朝末時期江南有名的妓女,1624年出生在江蘇,“秦淮八豔”之一,姿色卓絕,舞藝非凡、神姿豔發,董小宛在1639年結識了當時的名士冒闢疆。明朝滅亡後後小宛隨冒家逃難,此後與冒闢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根本不會和順治扯上什麼關係。

    第二:順治帝和董小宛年齡懸殊太大

    順治帝是1638年出生,皇帝年齡肯定不會造假,董鄂妃是1639年出生,比順治小一歲,這可以說的過去,可是董小宛的年齡就有點懸殊了,董小宛1624年出生,比順治大14歲,也就是說董小宛16歲的時候,順治帝才2歲。

    順治怎麼可能把這位大自己14歲的阿姨納為妃子呢,董小宛願意,順治還不願意呢,古代平均壽命都很短,就算董小宛保養的再好,順治帝20歲的時候,董小宛都34歲了,人老珠黃,怎麼能讓順治動人呢?況且董小宛出生在南方,順治帝是生活在北方沒去過南方的。

    第三:董小宛的身份根本進不了皇宮

    皇宮規矩大過天,如果說出身滿洲鑲紅旗的董鄂妃是順治弟媳婦,被順治看上以後入宮的話,還說的過去,因為在滿人看來兄奪弟媳並不罕見,可是如果董鄂妃就是名妓董小宛,那就有點開玩笑了。

    當時後宮有順治的親媽孝莊太后坐鎮,孝莊太后怎麼允許一個江南妓女進入皇宮當皇妃呢,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讓人笑掉大牙嗎,況且當時大清剛入關,根基不穩,根本不可能因為這件事讓全天下笑話,就算孝莊同意,順治也是要臉的,因此董小宛不可能進得了皇宮。

  • 12 # 邊讀邊看話歷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若是出在帝王家,更會讓世人“八卦”不休。清代十二位皇帝,若說情之所鍾,愛到死去活來的,無過乎順治帝與董鄂妃。後世有人附會到《紅樓夢》中寶玉出家的情節,說這對皇家愛侶 就是寶哥哥林妹妹的原型。此外這一段佳話,又牽扯到幾樁清代著名的疑案。歷史遠比電視劇離奇,這些真實的歷史,且容我和您慢慢細說。

    董鄂妃?董小宛?襄親王福晉?她究竟是誰?

    關於董鄂妃的疑點有很多,比如董鄂妃其實是秦淮名妓董小宛,董鄂妃曾經是順治帝的弟媳,董鄂妃之死導致順治帝出家,乃至,董鄂妃不是病死而是被神龍島毛東珠所殺(《鹿鼎記》的神來之筆) 等。

    關於順治帝這位“三千寵愛在一身”的寵妃,差不多從她進宮開始就是輿論焦點,議論最多的是她的來歷——據說,這位董鄂氏並非滿人,而是秦淮名妓董小宛。

    故事有鼻子有眼兒,說董小宛是當日變節降清的洪承疇攻打江南時的戰利品,洪欲納之,而董小宛誓死不從,洪無法,只得將她獻給孝莊太后做女官,後來被順治帝寵幸。“董小宛”之說有著頗為廣泛的流傳,比如臺灣作家高陽在小說“曹雪芹系列”中,就採取了這種說法。電視劇《多情江山》也把董鄂妃和董小宛搞混了。

    謠言寫入小說、拍成電影的確能夠增色,不過謠言畢竟是謠言,因為有非常信實的董小宛傳記為證,傳記作者正是董小宛的丈夫——明末清初的名士冒闢疆。

    董小宛是蘇州人,曾為著名的“秦淮八豔”之一(其她還有陳圓圓、李香君、柳如是、顧眉生等),後嫁與名士冒闢疆為妾。冒氏傳記中不但有他與小宛相識、定下婚約、迎娶的整個經過,而且詳細敘述了小宛自十九歲嫁入冒家,到二十八歲去世的全部經歷。

    從中可知,在清軍大舉南下的那些年裡,小宛一直跟隨冒氏輾轉避難,根本沒有離開過冒家,更沒有被清軍擄去。

    更有趣的是年齡問題,董小宛比順治帝帝大十三四歲,即使是“姐弟戀”,這差距也太大了點;更何況,董小宛早在順治帝迎娶董鄂妃進宮前多年就已經去世,看來,要使此二人相遇,除非請湯顯祖再編個“牡丹亭還魂記”,或者,搞一回“時空穿越”。

    俗語“捕風捉影”,考究謠言之起,大約是因為二人的名字都是“董”字打頭,實則這兩個董字根本就是兩回事:董小宛的“董”就是董卓之“董”,可拆字為“千里草”;而董鄂妃是以“董鄂”為姓,“董鄂”是滿語的譯音,也可寫作“棟鄂”、“冬古”等,最早是一條河的名字——冬古河,生活在河邊的一個部落指河為姓,即為董鄂氏的祖先。

    董鄂妃不是董小宛,基本為學界所公認,不過,關於她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說她原先是順治帝的弟媳婦,順治帝異母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的福晉。

    故事大概是說,順治帝看上了弟媳,兄弟二人為此“掐架”,自然是順治帝贏了,襄親王一個想不開,尋了短見。於是很快,順治帝迎董鄂氏進宮封為賢妃,又很快,越級晉封為皇貴妃(相當於副皇后)。

    這說法雖然有不倫之嫌,合理性倒比“董小宛說”要高。因為,順治帝是清入關之後的第一代皇帝,還保留著不少遊牧民族的習慣性思維,“兄納弟媳”在他們看來不是一件多麼不道德的事兒,反而算是人之常情。

    “董鄂妃時代”的幸福生活

    不管董鄂妃是如何來到順治帝身邊的,但她的到來的確給這位少年天子帶來了一段很短暫的“幸福生活”。

    “漢皇重色思傾國”,如果皇帝的幸福指數是以後妃的“美色”為標準,那麼順治帝的“前董鄂妃時代”也算是有幸福的。

    清初有一種說法,“科爾沁出美女”,而順治帝的後宮就有著多位科爾沁美女(大概七八位吧),她們都來自孝莊太后的母家,都姓“博爾濟吉特氏”(以下簡稱“小博氏”,相對於太后的“大博氏”而言)。

    “皇后一定要是自己人”,凡是皇太后幾乎都是這麼想的,“大博氏”更是深謀遠慮,這麼多“小博氏”,即使有一兩位出了問題也沒關係,馬上就有替補隊員頂上。

    大概老太太還一廂情願地想,親上加親,自己滿意了,“小博氏”們都是美人兒,皇帝兒子也應該滿意,豈不是四角兒俱全,兩全其美?

    可順治帝偏偏不滿意。第一位“小博氏”皇后是他的表姐或表妹,據說既美麗又聰明,卻是典型的刁蠻女子,順治帝不堪忍受,不顧太后和朝臣的反對廢了她。第二位“小博氏”皇后沒那麼暴力,可也沒什麼魅力,順治帝雖然沒讓她下崗,卻一直“晾”在一邊。

    從心理層面上說,順治帝不滿意“小博氏”們,主要還不是因為容貌,而是因為她們統統是包辦婚姻,“強扭的瓜”。但董鄂妃為什麼這麼受順治寵愛?她又是怎麼死的?這就是另外一個更加離奇的故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情感包括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