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三公子
-
2 # 哈尼175379736
謝謝悟空邀請,漢滅匈奴滅於竇太后,唐臣服突厥始於唐初,明初滅了北元,征服蒙古功虧一簣,縱觀歷史,最主要原因是朱隸不思進取,缺乏持續用兵予以剿滅,致使蒙古休養生息,經濟,軍事日益強大,進而導致功虧一簣…而唐臣服突厥主要原因是唐初突厥軍事實力選超唐朝,唐公李淵和李世民父子忍辱負重向突厥稱臣納貢12年,直至李世民繼位,任人唯賢任,知人善用;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注重經濟發展,增強軍事實力,唐朝統一後才騰出手來收拾匈奴,最終將其剿滅一蹶不振,漢滅匈奴從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傾全國之力,持續不斷的進行對匈奴進行圍剿,這就是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直至竇太后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力排眾議,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加之匈奴國力已遠不如之前,進而滅了匈奴,時間有點緊,語言組織不是太順暢,還請大家多多諒解,如有意瞭解那段歷史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資料,如有回答不準確,還請及時指出,謝謝親們支援(*^ワ^*)
-
3 # tang1884454
因為蒙古太強。當時蒙古好幾個汗國,戰鬥力還是很強的。明朝也不比人家戰鬥力強多少。打了好處也不多,勞民傷財。
重創蒙古明政府在建立之初,曾重創蒙古草原政權,基本過程如下。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七月,明將徐達等率軍攻佔大都(北京),惠宗北奔上都(錫林郭勒盟)。至正二十九年(1369年)常遇春、李文忠攻佔上都,惠宗北走應昌(今赤峰附近)。左副將軍李文忠等率東路出居庸關,直克應昌,惠宗之孫及后妃、諸王、官吏等多人被俘,解往京師。時元惠宗已卒,太子僅以數十騎敗走和林(近蒙古杭愛山),在和林即皇帝位,年號宣光,以明年為宣光元年。宣光元年(1371年),明軍十五萬兵分三路,出擊漠北。中路與東路為北元所敗,此後戰局陷入膠著。宣光八年(1378年),北元汗死去,廟號昭宗。其子繼任為元朝皇帝,稱烏薩哈爾汗,年號天元(1379-1388)。天元十年(1388年)三月,藍玉率師十五萬北進。四月,到捕魚兒海(今貝爾湖),奔襲北元汗帳。北元慘敗,烏薩哈爾汗帶著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來、丞相失烈門等數十人逃往和林方向,行至土剌河一帶,為其部將也速迭兒所縊殺。捏怯來、失烈門南下,投降明朝。 經此一役,烏薩哈爾汗的次子地保奴、嬪妃公主一百二十三人、官員三千餘、人口七萬七千多,為明軍俘獲。
至此,黃金家族對蒙古高原的統治已經暫時告一段落,明朝成功實現了對草原的去中心化。但同時,明朝也陷入了前代中原王朝的相同困境,如何在已經破碎化的草原建立有效統治?
首先,絕對不能放任不管。在內亞語境下,牧區的權力真空不會持續太久,總會自發生成新的權力中心,這在前代已經有所體現。如漢滅匈奴,而鮮卑興;唐亡突厥,則回鶻起。即使能剷除一個遊牧政權,很可能不到十年又會出現新對手。
其次,明又無力針對牧區進行直接統治。直接統治的核心在於控制人口和土地,而在牧區,這已經超出了明政府的能力圈(或者說知識儲備)。在農耕區,只要在交通要道建立城池,編戶齊民,統計耕地,就可建立起基層稅收、團練體系。但在牧區,各部落逐水草而遷徙,即使能被禁錮一時,但人可以逃亡,反正牧場到處都是。
最後,明代試圖採取了一種間接統治的策略。①修長城,戍九邊。
長城的目的有二,一是軍事防禦,二是貿易控制。允許對明稱臣的部族定期互市,並對敵對部族貿易封鎖。這點相當成功,不少部族為了取得貿易權,形式上嚮明朝稱臣,實現了和平共處。②廣封王,眾建以分其勢。極力避免草原出現統一的權力中心,力爭在牧區形成多中心的均勢體系。
明代的這一策略其實成敗參半。明代確實能透過貿易控制,在大多數時間實現了與蒙古(韃靼、瓦剌)的邊境安寧。另一方面,至達延汗(其實就是大元汗的意思)在1506年統一漠南蒙古(韃靼)後,蒙古高原還是重新形成了統一的權力中心。
至明末,達延汗重建的蒙古汗國傳承至林丹汗。林丹汗直轄察哈爾部,又是整個東蒙古(韃靼)的總汗。
後金(清)興起後,其征服蒙古(衛拉特部除外,明又稱瓦剌)的流程如下: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建立後金。林丹汗與明朝結盟,聯手遏制後金天命四年(1619年),後金在遼河大敗喀爾喀蒙古軍,俘獲喀爾喀、扎魯特的多位頭領。 天命六年(1621年),後金攻克明軍駐守的瀋陽,進而攻打遼陽。喀爾喀部乘機偷襲瀋陽,但被後金擊敗。不久,喀爾喀部臺吉古爾布什、莽古勒等率六百戶投奔後金,努爾哈赤將其女嫁予古爾布什。此後,對林丹汗心懷不滿的一部分喀爾喀、扎魯特臺吉投靠努爾哈赤。天命九年(1624年),科爾沁部首領奧巴向努爾哈赤稱臣,首先歸附後金。次年,林丹汗發兵討伐科爾沁部,努爾哈赤命莽古爾泰、皇太極等前往救援,林丹汗被迫退兵。天命十一年(1626年),後金徵巴林部、扎魯特部,掠其人口、牲畜而歸。天聰元年(1627年),柰曼、敖漢二部歸附後金。次年,喀喇沁部歸附,皇太極發兵徵察哈爾。之後,扎魯特部歸附後金。天聰四年(1630年),四子部落、阿嚕科爾沁部歸附。天聰六年(1632年)翁牛特部歸附。四月,皇太極再徵察哈爾,令喀喇沁、扎魯特、敖漢、柰曼、翁牛特、巴林、科爾沁等部前來會師。但蒙古各部多不願與察哈爾交戰。五月,後金進軍至歸化城,林丹汗南渡黃河,逃往鄂爾多斯。後金俘獲察哈爾數千人。次年,茂明安部、烏喇特部歸附。天聰八年(1634年),林丹汗病死於大草灘,察哈爾、克什克騰部眾相繼歸降。次年(1635年)四月,林丹汗之子額哲出降,獻元代傳國璽“制誥之寳”,察哈爾部滅亡。鄂爾多斯部、歸化城土默特一併歸降。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漠南蒙古各部王公臺吉來盛京朝覲,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大清諧音“代青”,蒙語可解“勇士”)。類似於唐帝對草原地區自稱天可汗,清主在漢地稱帝的同時,也同時聲稱繼承了蒙古的汗位,並得到了蒙古諸部的背書承認。但李唐對於草原地區就是簡單冊封部落首領官職,並對部落冠以州名,最後再加以外交制衡,避免出現獨大。其效果甚至不如明代的經濟制衡,突厥、薛延陀、回鶻、黠戛斯、契丹諸部競相崛起,唐在漠北獲得了一次次的戰術勝利,卻總是換來新的草原之主。清代另闢蹊徑,構建出了一套針對牧區的地方行政體系(盟旗制),將遊牧部落齊民編戶,禁錮在各自的小片土地上。實質上,是將前代的眾建分其勢的治理原則,予以制度化。
清廷採取了直接統治的策略,具體如下。①稱蒙古大汗,宣稱直接繼承了蒙古帝國法統;②奉黃教,籠絡蒙古各部的宗教勢力(據現有史料記載,雍正、乾隆兩帝似乎不信教,對薩滿、佛教、基督均視作迷信,但政治上採取實用主義);③對戰略要點建城並駐軍,由各路將軍統轄。④對蒙古基層採取盟旗制,離散部落、齊民編戶。
盟旗制大體如下清對歸附的蒙古部眾,按盟旗原則重新安置歸附的蒙古諸部,直至全蒙古部眾悉數被納入盟旗體制。其中,旗是清廷設在蒙古地區的基層行政單位,在法理上是清朝皇帝(也就是蒙古大汗)賜給旗主的世襲領地。旗經過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透過任命札薩克(執政官)而形成。盟為旗的會盟組織,合數旗而成。每盟設正副盟長各一人,由清帝派人兼攝。盟長的主要任務是充當三年一次的會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練兵、清查錢穀、審理重大刑名案件、監督屬下各旗等職責,但無發兵權。同時,清代嚴格限制各旗屬民越旗遊牧、耕種、往來、婚嫁。盟旗制下,蒙古諸部的經濟基礎實質上已從遊牧制轉變成畜牧制,實現了人口土地緊密結合,方便清廷統治。至此,蒙古舊地被分割成內屬、外藩共計262旗。其中外藩蒙古各旗主的權柄已形同西南土司,而內屬蒙古甚至已經實現“改土歸流”,由清帝直接派遣旗主。有清一代,牧區再也無法自發形成新的權力中心,或者說,清廷成功把自己打造成了蒙古高原的新核心。
匈奴是早期北方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從東周就開始與中原民族接觸。漢初,匈奴已經成了北方的大患。西漢時期與匈奴作戰,漢武帝時期不惜動用全國力量,經過多次戰爭終於取得了對匈奴的軍事優勢。
東漢後期,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相互攻戰不已。南匈奴單于率部附漢。東漢乘此時機,與南匈奴聯合夾擊北匈奴。89年,竇憲、耿秉率軍與南匈奴軍隊與北單于戰於稽落山,俘殺一萬三千餘人,北匈奴先後有二十餘萬人歸附。91年東漢軍又出擊金微山(今阿爾泰山)大敗北匈奴軍,北單于迫使其西遷,率殘部西逃烏孫與康居。
東漢抓住匈奴分裂機會,幾次大戰擊敗匈奴。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最終消滅了匈奴。
南北朝時期,突厥興起,552年完成統一,建立突厥汗國。突厥汗國東自遼海,西至裡海,南自蒙古戈壁,北至貝加爾湖,東西長萬里,南北五六千里 。
隋朝時期就同突厥發生多次戰爭,583年隋朝在對突厥的戰役中獲勝,誘發突厥內部分裂為西突厥汗國和東突厥汗國。東突厥於585年歸附於隋朝,之後隋朝曾幾次聯合東突厥對西突厥汗國進行軍事行動。
唐初東突厥甚至打到長安附近,唐太宗被迫贈予金帛財物。事後,他積極進行備戰,培養了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取得了恆安(今山西大同)、朔方(今內蒙古烏審旗)等進攻東突厥的基地。629年,唐太宗派遣李靖統領的10餘萬兵馬,分6路進擊,東突厥滅亡。
從唐太宗起,唐朝就開始了對西突厥的鬥爭,逐個擊破西突厥聯盟或附屬各部。到了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軍大將蘇定方統轄,兵分南北兩路,滅絕西突厥。
南宋時期,蒙古崛起,統一各部,西征廣大疆域,又南下滅了西夏,金,宋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驅逐了蒙古勢力。1367年,元順帝放棄大都,帶著10萬蒙古軍棄城而逃。1370年,徐達大敗擴廓部元軍,俘元郯王及平章以下將士8.6萬餘人,北元皇帝愛猷識理達臘逃到草原。1388年,明朝藍玉率軍突襲,在捕魚兒海(今貝爾湖)徹底消滅了北元。烏薩哈爾汗逃跑過程中被部下殺害,北元的皇帝正統已經不復存在。
明成祖朱棣時期,兀良哈三衛歸附,蒙古草原上分裂為韃靼和瓦剌兩部。朱棣五次北征蒙古,後來韃靼和瓦剌都臣服,明朝勢力達到頂峰。
東漢利用匈奴南北分裂一舉殲滅,唐朝分別對東西突厥用兵,最終征服。
明朝初期,蒙古分為三部,兀良哈三衛歸附,而韃靼,瓦剌分裂,正是征服的最好時機。可惜明朝沒有像漢朝,唐朝那樣幾代皇帝持續用兵。朱棣以後的皇帝缺乏進取心,征服蒙古功虧一簣。
降服蒙古人的是時代,是“俄羅斯、中亞、滿清”三方合力的結果。“和親”“宗教"都是末節,無關大局,緬甸也信佛,照樣把周邊國家乾的哇哇叫。(有人提劉阿姨,但本文是我幾年前看天涯地緣神貼,查了些資料攢出來的想法,和阿姨想法還有差距。補充劉仲敬的觀點——如果把大草原看作古代的大海,中亞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交通通道,但航海時代崛起,中亞草原失去了通道功能,蒙古各部失去了商路的收入,也失去了流入資金,衰落再所難免。俄羅斯攜歐洲的制度技術優勢,滿清有從漢人區掠奪來的資源,蒙古各部焉能不敗。劉仲敬的視野格局比我高明啊。)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民族的優勢,有兩方面—— 1、氣候嚴酷,部族眾多,競爭之下有軍事優勢。 2、可從中亞、歐洲輸入更多的軍事技術、組織技術。也可從東亞、印度等地輸入技術及資源。3、遊牧民族攻擊農耕民族是搶劫,有收穫。農耕民族攻擊遊牧民族,是損耗資源,虧本買賣。 4、可以流竄。千萬別小看這點。流竄就是可分可合,幾千人的部落融合擴張為十幾萬的部族也不難。
但到了16世紀,滿清崛起時,時代變了。 1、蒙古到了16世紀末已經位於俄羅斯、中亞、明、後金的中間,再長袖善舞也沒什麼機會 。地緣空間被新崛起的俄羅斯、滿清同時壓制。而之前只用是面對西面的中亞穆斯林和南面的漢人。(具體看我從貼吧盜來的圖)蒙古人再也不能從自己的北面、東面補充人口,也不能在暫敗時遁走。 2、遊牧民族面對火器和資源更多的農業國家,軍事優勢沒有之前那麼大了。 3、藉助土豆、玉米···俄羅斯、滿清的人口更多,耗得起。
蒙古各部大多位於西亞、東亞、北亞的中間,軍事優勢牛叉的時候正好方便擴張,而沒有了軍事優勢,很容易就成了四戰之地。所謂地緣,也沒有那麼邪乎,福禍相依。沒有了地緣優勢和軍事優勢的蒙古,其衰亡是必然的。
工業革命前,地理、氣候基本決定了一定地域的生產生活方式,蒙古高原此地降水不足,只適合遊牧生活。年頭不好聚眾下南方搶農民糧食,而農民除了防守,很難反擊飄忽的騎兵。就算是傾國之力的大反擊也只能摧毀某個部族,不可能改變地理氣候,也不能徹底滅絕遊牧民族。 水草豐美,殺了一批,自然又會有一批遷移補充。而處於高原寒冷地區的牧民先天就對農民有戰力的優勢,一旦農耕民族沒落,很容易就倒大黴。 滿清崛起與北亞,緯度和蒙古高原類似,氣候也一樣惡劣,蠻狠的滿人的戰鬥力不遜於蒙古人。 更無奈的是,遊牧民族維持了數千年的軍事優勢也被科技發展擊破,跑得再快一槍撂倒,衝的再猛一炮打翻。滿清綠營戰勝準葛爾,火炮在其中發揮了很重要作用。《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百炮齊發不是虛構。滿清對蒙古人的壓制應該放到世界文明發展的大歷史中來觀察,也應該放到更廣闊的地緣格局中看待。(聽起來格局很大,也噙滿雙方的血淚。可歷史又是那麼平淡,無數人的悲歡離合也就匯成這麼幾句話。 唉)
一、遊牧民族的流動、融合、聚集是全歐亞範圍的,這是遊牧民族在冷兵器時代無法徹底擊敗的真正緣由。 蒙古、中亞、俄羅斯、東歐、中歐·····在古代這些地方的遊牧民族時而互相攻伐,時而聚團流竄,今天是匈奴,明天叫柔然,後天叫突厥,大後天叫蒙古·······名字換來換去,盤踞點也各不相同,但都不改其本質。這些遊牧民族是可以在整個歐亞大陸流轉。你可以一時擊潰遊牧民族中的一支,但永遠防不住後來者的興起。不僅是古代中國飽受遊牧民族衝擊,東歐、西歐、甚至整個環地中海文明都飽受遊牧民族之苦。(以下圖片是從百度貼吧盜取的)
二、原本蒙古是位於東亞、西亞、北亞的中間,強大時可以方便擴張。沒落時就是四戰之地。東斯拉夫人興起,西亞波斯人復興,中亞各族造反,讓蒙古人在東歐、西亞、中亞都失去了影響力。整個蒙古族少了迴旋的空間。
蒙古人混著混著,和明朝、中亞各國、自己部族間···打打殺殺就到了十六世紀下半葉。形勢又變,隨著斯拉夫俄羅斯的興起,借哥薩克之手,透過半耕半牧的方式,慢慢的消滅了許多遊牧民族,尤其消滅了許多蒙古裔的汗國。越過西伯利亞一路挺進,終於到了蒙古高原。斯拉夫人的持續推進,導致蒙古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逼仄。而西亞波斯薩菲王朝的興盛、中亞各汗華人民造反,使得蒙古人日益孤立,活動範圍被限定在蒙古高原。
遊牧民族內部的攻伐實在混亂,各路大汗各領風騷幾十年。我也沒能搞清楚誰是誰,但這些無關緊要,看大勢即可。圖中的瓦剌是當年在土木堡胖揍大明的瓦剌後人,有“準噶爾、和碩特、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部,韃靼算是內蒙古,他們是還沒有被綠化的蒙古人。而葉爾羌汗國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化蒙古王朝。汗國的統治階級為帶有蒙古血統的維吾爾人,主要居民則是維吾爾人。汗國的政治體制既帶有草原遊牧民族的色彩,又吸收借鑑了南疆綠洲政治體系的長處。和當時許多穆斯林國家一樣,葉爾羌汗國也是靠“歐亞商路”獲得繁榮。
三、後金的興起,進一步壓縮了蒙古人的地緣空間。歷史再一次重複,隨著文明傳播,荒蠻中崛起一股力量,北亞迅速崛起了一股“漁獵勢力"——1619年女真人的後裔自立國號為“大金”,後人稱之為後金。與過去明朝被蒙古人騎在上面的被動地緣局面不同,後金基本與蒙古位於同樣的緯度,沒有地緣的劣勢。(北亞森林多,水多,更不利於蒙古騎兵縱橫)在與勃勃興起的後金較量中,蒙古人失去了地緣的優勢。經過十幾年的征伐,到了1636年漠南各部承認皇太極為可汗,內蒙古屬於滿清的了,喀爾喀蒙古(可以算是外蒙)也完全依附滿清。(1636年大金改國號為大清)
四、蒙古人最後的榮光——準葛爾漢國藉助新技術興起。1636年,清立。滿人同時掌握了北亞、東亞的地緣實力,又取得了部分蒙古人的認同,很快就要南下佔領漢人的花花世界。而俄羅斯藉著科技發展和哥薩克人,則又把勢力範圍推進了一步,美麗的貝爾加湖成了東斯拉夫人的領地。 但準葛爾蒙古卻因禍得福,透過與俄羅斯交流,學到了新的技術,成了蒙古人裡最強的一支。(開始經營農業、手工業、有金屬製造工廠) 1680年葛爾丹汗攻滅葉爾羌國,引起清朝重視,1690~1697年間被康熙打的很慘,期間他的侄子造反,葛爾丹汗內外交困,敗亡。繼任的正是他的仇人,侄子“策妄阿拉布坦”。準葛爾再次興盛,1717年奇襲拉薩攻滅和碩特汗國,喀爾喀蒙古迫於準格爾的擴張壓力,更加向清朝靠攏。準葛爾北拒羅斯,東抗滿清,一時志得意滿。
世事無情,一個東南西北都是自己強大敵人的國家,悲劇早已註定。興衰只是讓武俠小說和天朝電視劇添了些許佐料,東北亞地緣格局終究不會為此改變。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70來年攻伐,加上自己的內訌分裂,到了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大小和卓之亂”後,準葛爾汗國徹底滅亡,驕傲的準葛爾蒙古人幾乎被殺絕。可嘆,如果他們不是這麼倔強,一心追逐過去的榮光,早早臣服,也許還能留下更多的後人。( 準葛爾汗國最大敵人是就近的滿清。為了抗清,汗國對俄多采取聯合、忍讓的態勢。)
五、滿清的統治制度很特殊。對於順服的內蒙、西藏、新疆、雲貴邊區,基本是統而不治,但華北、江南、華南···等地則負責輸血供養滿清帝國。滿族有藏族、穆斯林盟友,然後有漢人的財物糧食·····蒙古準格爾到最後只能借重俄羅斯。
六、蒙古的榮光隨著馬蹄聲漸漸遠去,滿清和俄羅斯開始了直接的對抗。也許直到這些土地的後人都明白,有了市場經濟,最便宜的貨品往往來自遠方,他們的對抗才會最終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