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煙火燎
-
2 # 遊一
MG42是二戰中射速最快(1200發/分鐘,平均20/秒)的機槍,可靠性和壓制能力極高。換槍管非常方便,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
3 # 敬佩42707804
整部機槍構造簡單,主要部件由衝壓件製造,成本低,產量大,取決於槍機的設計,該機槍的射速達到了2000發每分鐘,是二戰中射速第一快的機槍,在東線和西線,分別給對方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並且其槍管能夠快速更換,其配置的槍架,可以在輕重機槍之間來回轉換,這是一款設計非常成功的機槍。
-
4 # 最討厭起名了1
對中國來說,馬克芯就行了,mg42射速太快,子彈消耗過大。而且相比於馬克芯,mg42精度並不怎麼樣。從整個世界來看,通用機槍的概念就是mg42來的,對後來武器的發展影響很大
-
5 # 王司徒軍武百科
MG42只能算是二戰最好的“通用機槍”,不過這把武器雖然優秀,卻也擁有不少缺陷。
例如射速問題,MG42擁有1200發的分鐘射速,比每分鐘600發的馬克沁要高出一倍,這種兇猛的射速為MG42帶來了威名,但同時亦帶來槍管過熱迅速、槍管磨蝕嚴重、子彈消耗過大等問題。一挺MG42需要一個專用彈藥手和一個兼職的彈藥手伺候,長期大量的消耗對後勤也是個壓力。
而且射速還帶來了MG42的戰術改變,安裝了重架的MG42無法像真正的重機槍那樣持續掃射,它只能照顧槍管的散熱問題,將射擊變成一個個的長點射擊,所以我們在MG42上基本看不到輕機槍的短點,也看不到重機槍的連續壓制。德軍要求MG42機槍手必須以長點射的扇形彈幕掃射敵軍,否則它打不了幾下就得更換槍管。這無疑對作戰需求產生了較大影響。
比如日本就是個用不起MG42的人,當年日本不是沒看到盟友如此犀利的機槍,但是一摸荷包頓時臉上羞紅。用這種機槍打一仗,對日本人來說根本是吸血。
故而德軍一直也沒有淘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MG08,也就是德制的7.92mm馬克沁機槍,二戰時這些武器仍然被配屬在很多地方,甚至有的德軍對MG08的感情比MG42要高的多。畢竟MG42打起來太膽戰心驚了,激烈的防禦戰中水冷機槍比動不動就紅槍管的通用機槍可能更靠譜。
此外還有些裝甲工廠企業很討厭MG42,因為槍管護套的原因,方形的MG42比原型的MG34通用性更差,在裝甲板上打方孔和鑽圓孔對那時的德國而言是用工不同的兩件事,因此許多裝甲車輛和坦克最後依然選擇了MG34。
另外MG42經常被士兵詬病的一個問題是“容易燙傷”,這款機槍的原始設計圖是德軍從波蘭的軍工廠資料中偶然扒出來的,德國金屬衝壓專家格魯諾夫博士將之與MG34機槍進行了概念融合才得以現世。這種早期的大量衝壓件設計異常粗糙,甚至被英法特工誤認為“德華人在拿垃圾造機槍”。
拋開這種劃時代的設計意義不提,MG42正是因為大量的薄金屬衝壓件,使得機槍在射擊後容易變得到處滾燙,士兵在轉移陣地時屢受其害。尤其是更換槍管,MG42需要扒開側面的銷子,然後拔下斜角彈出的火熱槍管,許多新人往往在這個時候因為生疏的操作手忙腳亂,極容易被燙傷不說,還因為延長了換槍管的時間貽誤戰機。比起擰了銷子往地上一倒就能取管的MG34,便利性和安全性差了很多。
上圖是MG42的側面槍管銷子細節,這個地方戰鬥中很燙,需要用專用的夾子幫忙拖出槍管,否則秒變紅燒豬蹄。美軍後來的M60就吸取了經驗,要麼別換,要麼就不要搞複雜。
不過這也得看人,德軍精銳士兵能在9秒內將換槍管和換彈一同完成,對他們而言槍管根本不是問題,而手忙腳亂的菜鳥換槍管卻要1分多鐘;要知道中學女生50米10秒及格,敵人衝過來甩手一個手榴彈你就完了。
也正因為MG42換槍管的頻繁性和複雜性,以及其射擊方式的侷限性,蘇軍和盟軍的步兵在戰爭後期已經學會了如何去對付MG42。蘇軍最簡單的做法就是硬莽一波,MG42根本不適合應付潮水般的進攻。美軍也做過類似的報告,MG42雖然兇猛,卻是德軍班組火力的核心,你把它打掉,德軍這班組的火力瞬間就會變得孱弱,打掉MG42的關鍵就在於找準它換槍管的時機。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裡就描述過一段靠MG42換槍管時衝鋒的情節。不過說歸說,戰場上MG42依然是令步兵心驚肉跳的武器,它的子彈密度極大,透過戰術動作躲避很難。而且德軍擲彈兵班組往往是兩挺成雙裝備,配屬機動作戰的裝甲擲彈兵甚至有3或4挺之多,互相配合起來不是你說反就能反的。
MG42的成功並非單單武器設計的優秀,主要還在於德軍當年軍事科技的進步。他們根據通用機槍設計了專門的步兵戰術,以機槍為核心進行機動作戰。這讓把機槍多定義為陣地戰武器的盟軍一開始很不適應。重機槍移動困難還不如德軍MG42瞬時火力猛,輕機槍乾脆懟不過通用機槍;加之德軍的通用機槍是相當普遍的班組武器,這確實造成了盟軍們的“撕布機”噩夢。
怎麼樣?還覺得MG42是“最強機槍”麼?它的劃時代意義非常重大,但本身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忽視。不過,這些都為後世設計機槍和應用機槍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
6 # 裙角澀女郎v
感謝邀請,個人認為MG42的確是二戰中最好的機槍。首先它是德國工業技術突出的最好說明,MG42通用機槍是德國工業工藝集大成的利器。無論在冰天雪地的蘇聯還是炎熱的北非沙漠,它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它那獨特的聲音更是盟軍士兵的夢魘,猶如魔鬼的哀嚎。其次,MG42射速快,能夠帶來強大的火力壓制,作為通用機槍,無論在坦克裝甲車上還是單兵使用,都由於它操作簡便,火力強大,深得好評。另外它不同於當時絕大多數機槍採用水冷降溫的方式,而是氣冷降溫,也可以隨時更換槍管,來保障射擊的持續性,對於在二戰中講究火力壓制來說,太重要了。以上本人觀點,不喜勿噴,感謝觀看。
-
7 # 戰甲裝研菌
MG42是二戰中最好的機槍嗎?當然不了,只能說MG42是一款很有特點的機槍。今天,咱們就來聊聊MG42的一些優缺點。
MG42相比起他的前輩MG34通用機槍,採用了大量的衝壓工藝,使得零部件加工變得更為簡單。但是相應的,MG43的射速太快了。一般來說,像MG34通用機槍那樣850發/分的射速,是最容易控制的。射速過快不僅僅是浪費子彈,而且還會給後勤帶來很大的負擔。而正是因為補給問題,德軍才兵敗斯大林格勒。
MG42傳承了德軍一向“機槍通用化”的原則。不過嘛,在筆者看來,機槍通用化這個原則,使得德軍的輕機槍過重。MG42通用機槍重達11.6公斤,作為輕機槍用無疑沉重了許多。而像捷克的ZB26輕機槍,就僅有9.6公斤;美國的勃朗寧M1918自動步槍,更是隻有7.25公斤重。以現代的標準來看,步兵班應當使用更輕的、主要供彈具與步槍通用的班用輕機槍,而不是使用一種通用機槍。
-
8 # 戰爭之王
凡是說到最好,往往是有不同的標準,MG42機槍也是如此,只能說其效能優秀,是一款不錯的機槍,但是並不能說是最好的機槍。
MG42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火力猛烈,高達1000發的射速能夠產生密集的火力,而被擊中計程車兵往往都是身中數彈,同時其壓制效果很好,一般而言需要數挺其他輕重機槍才能壓制住MG42機槍。
但是這個特點帶來了火力猛烈的優勢,也帶來了其他問題。高射速帶來了耗彈過快的麻煩,德軍步兵班組中除了機槍組外,其他士兵也要或多或少帶一些機槍彈鏈,不然實在是喂不飽MG42。但是絕大多數德軍的機械化程度並不高,因此這些彈藥對於士兵而言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而且由於射速過快、難以控制,對射手有較高要求,往往是老兵才能有效控制。到了戰爭後期,德軍甚至給彈鏈中加上彈殼,強制只能短點射,以此來防止射手殺紅了眼連扣扳機導致過熱而無法使用。
像德軍的高射機槍、重機槍等一般也採用的是MG42機槍,殺傷力無法和美軍常用的M2機槍、蘇軍的德什卡機槍等大口徑機槍相比,而且MG42面對輕裝甲目標無法產生有效打擊。
-
9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二戰當中有兩種機槍是最好的,一個是德國的MG-42,另一個是美國M-2。MG-42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好的中口徑機槍,而M-2則是二戰時期最好的大口徑機槍。這兩者直到現在美軍和德軍都一直在用。所以一款槍好不好可以看看士兵們的評價,還有一個就是服役時間。現在德國國防軍中用的還是那把,只不過把口徑改成了北約標準的7.62毫米,並且改了個名字叫MG-3。
要不是現在德國軍隊換了衣服,不然扛著MG-3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覺,還以為是二戰德軍扛著MG-42穿越了。至於為什麼說是最好的,那就是作為通用機槍的它是機槍發展方向的代表,德國的MG34/42誕生後引領了世界機槍的發展方向。而它在戰場上的表現對敵方士兵來說是致命。就好比一個學渣班突然來了一個學霸,你說這個學霸的腰間盤能不突出嗎?
不過它高射速優點也是它的缺點,它的射速既是它的優點也是缺點,射速太快子彈消耗太大,哪怕整個步兵班都在扛彈藥都感覺不夠用。士兵們:“lao子辛辛苦苦扛了2小時的彈藥你一分鐘不到就打完了?”所以現在德軍用的MG-3其實就是降低射速和改了個口徑的MG-42。
回覆列表
MG42稱作二戰時最好的機槍,這個說法可能會引起一些爭議,但是在個人心目中卻很認同這種觀點,結構簡單、射速快火力猛、非常輕便於轉移陣地、易維護、兼具輕重機槍功能,這些優點讓MG42成為德國步兵手裡的最核心火力輸出,也成為盟軍士兵心裡揮之不去的噩夢,因此有“希特勒的電鋸”的稱號。
一戰中德國的MG08馬克沁重機槍收割了無數英法士兵生命,成為英法士兵心裡揮之不去的噩夢,因此在《凡爾賽條約》中就限制了德軍裝備重機槍的條款。德華人為了繞過這個條約,於是以輕機槍的名義研發了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機槍:MG34,但這款機槍雖然火力不錯,但工藝複雜,造價也很高,且經常出故障,因此在MG34基礎上又開發出了MG42通用機槍。MG42拋棄了MG34之前那些複雜的工藝,使用相對簡單的衝壓、鉚接技術,有效的降低了生產成本和製造時間,而且工藝簡化後可靠性和維護性大幅度增強,成為一款名副其實的大殺器。
既然是通用機槍,MG42自然擁有輕重機槍雙重身份,當採用兩腳架時就作為班用輕機槍使用,配置50發彈鏈盒;安裝三腳架換用250發彈鏈箱時就變成了重機槍;還能裝在車輛上作為車載機槍使用。而且作為重機槍,MG42的一個巨大優勢就是僅僅只有11公斤的全槍重量,輕就方便轉移,輕就能節省人力。MG42的一個重機槍小組僅僅需要3~5人就能直接投入戰鬥,一個觀察員,一個主射手,一個裝填手,而且轉移陣地時並不需要其他人輔助;而作為班用輕機槍更是2人就能輕鬆駕馭。而同時期重機槍重量高達40~50公斤的戰鬥全重,比如日本92式重機槍轉移陣地往往需要10多人協同配合。二戰歐洲戰場已經是機械化作戰為主,對機槍的機動性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重機槍雖然火力壓制能力都很好,但在面對高強度戰場時,固定火力點很難長時間的生存下去,經常會在第一時間內被打掉,因此通用機槍較輕易於轉移的優點就體現了出來。
MG42的另一大優勢就是火力兇猛,其射速高達1200發/分,子彈打出去根本分不清聲音,連貫的槍聲像電鋸工作時的響聲,因此英美士兵稱其為“希特勒電鋸”,而東線戰場的蘇聯士兵認為更像撕裂布匹的聲音,因此稱為“撕布機”,如此高速的射擊依賴於自動機更短的迴圈。MG42採用一種槍管短後坐式的自動武器,其內部採用滾柱閉鎖,就是在槍機頭部兩側有一對閉鎖滾柱,這個即可張開也可合攏,當槍機推彈上膛到位時兩個滾柱向外撐開,卡入兩側閉鎖槽內從而實現閉鎖,而當子彈擊發後,槍管連同槍機後坐一段距離,而兩側的閉鎖滾柱受擠壓向內收縮,再次產生向後的壓力加速槍機後座,使槍機和槍管節套分離從而完成開鎖。當槍管後坐到位時,槍機還會繼續後坐,從而抽出空彈殼完成自動迴圈。而這種槍機的自動機迴圈時間非常的短,相比常見的迴轉閉鎖以及MG34槍機的偏移式閉鎖,這種開鎖、閉鎖的動作都更小、更迅速,再加上可以增加槍管後坐速度的槍管助推器,因此MG42理論上就可達到1200發/分的射速。如此高的射速,而且MG42並沒有快慢機設定,因此德國士兵往往一個短點射出去就會有12~15發子彈,只要打中盟軍士兵就會被打成篩子,很難存活,其慘烈得死狀對盟軍士兵心裡衝擊是非常大的。
由於MG42攻速快的特點,因此在火力上有著明顯的優勢,而且即使是作為輕機槍使用,MG42也是配備50發彈鏈盒,射速更快子彈更多,因此當一個德軍步兵班對上一個盟軍步兵班時,在對射中MG42的火力優勢就會明顯超過那些彈匣供彈、短點射為主的輕機槍。而作為重機槍,MG42同樣具備射速更快,火力更猛的優勢,而且易於轉移,但持續輸出能力方面則有些不足。
說了MG42的優點,下面說說缺點,MG42射速太快遠超其他機槍,而且作為重機槍時太輕穩定性不足,因此機槍手的要求非常高,要進行大量的訓練,機槍手戰死後,其他士兵往往無法有效操控機槍。第二射速太快也意味著消耗子彈過快,機槍手往往連續掃射2~3秒鐘就耗光了50發彈鏈盒,所以德軍機槍手們不得不精益求精的聯絡短點射,來節省彈藥。第三過快的射速導致無法持續做面掃射,因為MG42火力不能持續封鎖,對需要持續火力壓制的戰術非常不利。第四,射速過快帶來的缺點還有槍管過熱,往往連射設計300發就要更換槍管,雖然MG42更換槍管非常方便快速,但過於頻繁的更換槍管就會導致火力的持續中斷,從而影響到區域性戰況。
個人認為德國MG42通用機槍的優勢是明顯蓋過劣勢的,而且二戰後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通用機槍的優勢明顯更適合現代戰爭,所以德軍MG42的出現也是直接影響了二戰後各國對通用機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