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嘰歪哲理
-
2 # 錢生錢啊
去寺院做義工是大功德的事情。所以首先隨喜讚歎。不過在寺院修行福報很快,造作業障更快。避免造業的方法就是一定要把自己放到最低。一定要認知到在這裡我是最微小最該向大家學習的人,不要參與任何有關於團結、僧團、居士團等等之間的事情。單單做好自己就好。不要在寺院做了一段時間就認為自己已經瞭解了佛法。接著就是逢人便以居士身份自居,然後就好像老師一樣指導別人如何修行,要知道我們自身還有很多不足又如何去指導別人呢?在寺院不要爭高低,不要爭厚薄。一切要隨緣。這些如果能夠做到就會培福無量,否則雖然有福報,也會造業障。
到寺院做義工,有以下四點比較重要:1應該學習掌握基本佛門禮儀,學習在寺院飲食起居的一些規矩。影片網站有佛教常識,和佛門儀軌,比如過堂、早課晚課、如何穿海青、等等,搜來看一下。2.遵守五戒,到寺院做義工,無論是否受過五戒,都應該遵守,因為寺院是清淨道場,我們絕對不能在裡面做殺盜淫妄酒這些事情。3.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在寺院不能擅自動用法器,不能擅自動用出家師父的用具,不能擅自拿寺院的任何東西回家,這是很重的罪過。4.在寺院,還有一個要特別注意的,就是不能談論出家師父的任何過錯,這一點許多居士不注意。在寺院常常能接觸師父們,容易發現師父的過失。有些居士不懂,而隨便談論傳播出家師父的過失。這也是極重的罪業,請慎重!
-
3 # 青春勵志修身養性
做義工培福報的開始每次共修,看到大悲殿的觀音菩薩,莊嚴面相,兩耳垂肩,目光慈悲,下巴飽滿。我就想,這就是福報相啊。什麼時候能修到如此圓滿,也就成功了。
福報很關鍵。學佛要培養福報先,沒有福報,一切都免談啊。有的人,問學佛從哪裡學。佛法是高層建築,福報是基礎。如果沒福報的,就不要高談闊論佛法了,先培養福報先。
有的人看不起天人的果位,要升到天上,那需要多大的福報加上德行才可以的,不是學佛了就一定可以到天上的。天的意思,是清淨,自在,莊嚴,殊勝,光明。你看,我們能具足這五種功德嗎?需要大福報才行。學佛後一定不要偷懶,世間人為了吃好穿暖,都要努力上班,何況我們自稱佛弟子。不要覺得學佛的人都有福報啊,不努力培福報,結善緣,就想自己躲起來修,一樣越來越沒福報。
身體會隨著福報增損而改變。我見過許多大和尚照片,聖輝和尚、則悟和尚,還有許多。他們年輕時很瘦小,下巴狹長,隨著修行的增加。後來面相越來越圓滿了。只有福報增加了,相貌才能轉化。當然,也有的人,會越來越沒福報,在身體上就可以看出。
我們這個身,叫做業障身,缺少福德的業障身。所以會生病,會發脾氣,少智慧,多煩惱。要轉化這個業障身,要修福報和智慧才可以。福報越大,色身才能跟著轉化。有的人三天兩頭就生病,這就是沒有福報的表現。
比如說小孩子,有的經常生病,父母就覺得孩子營養不良,其實不是的,是孩子福報太小了。才天天跟醫院打交道。年輕是修福的最好機會,腿腳好,精力旺盛,才好做善事。不要等到老了想到做善事,想到修行,那已經太晚了。不行可以去老人院看看,老也是人生的大苦啊。腿不靈,眼昏花。如果年輕時,造了殺業太多,業障太重,越來果報越糟糕。年輕是培養福報的好機會。老了,就難了。
剛入佛門的人,我建議不是從誦經開始,而是從義工開始,從奉獻自己開始。學佛是學佛的心量,心量要擴大,要奉獻自己,做義工才是最關鍵的。無始劫來,常常為自己想,這個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了,正是因為常為自己想,福報才那麼小。
現在要改變一下自己。說到福報,我常常想起思斌師兄講過的一句話,千算萬算,最後都是算到自己。常常千算萬算的人,都是沒有福報的。最後把自己的福報都算小了。
沒有學佛的人,知道要吃飯,要努力上班,上班也是培養福報方式。不要羨慕不上班的人,不上班又不做事,這就是消耗福報,有什麼好羨慕呢。福報就像銀行的存款,大福報的存款多一些,怎麼浪費就是多,但是總有浪費完的一天。培養福報,莫過於珍惜福報,多做義工。
-
4 # 青春勵志修身養性
義工,積累福報!
很多人說到學佛,說到義工,總是說沒有時間。常常說,我要上班,要賺錢,哪有時間去寺院做義工,花時間做義工了,沒錢養活自己怎麼辦?所以,他們在世俗中很賣力的工作,也很少想到,為三寶做一些事情。或者覺得,等到有錢了再佈施,或者覺得心存好心就好了,在社會上好好做事也是一種修行。
一個人的財富,來自於他的福報。他命中有多少福報,就擁有多少財富。很多人覺得財富是來自努力,努力只是一個輔助的因素,而主要的因素,是來自福報,而福報的來源,是來自佈施。那些真正有錢的人,並不是每天都忙的累死累活的人,反而越沒錢的人,越是累死累活的。因為福報的問題。
為什麼三寶門中可以消除苦,因為在三寶門中,受苦時,就是培養大福報的時候,而在世俗中,受一份苦,只能培一份福報,在佛門中,受一份苦,可以培十分福報。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捨得萬文收。這個一文和萬文,不是錢,而是福報的大小問題。所以說常來寺廟做些義工給自己培養些福報,並不會耽誤你自己。
同時也感謝那些常做義工的菩薩們,你們不僅為自己培養了自身的福報.同時也是為自己的後人積累功德。阿彌陀佛,同時再次感恩那些無私奉獻的義工群體。
-
5 # 參禪悟性
有的,至於什麼福報我就不知道了,最根本的福報就是你增長了你的福德和消除了你的宿業,你的生活中或者修行都會有幫助,至於福德的大小是關於你自己了,如果帶有一定的目的的話,相對比一些發至於奉獻心,無私無我心,真誠恭敬的人,會小一些,功德也相對沒用麼圓滿。所以要以奉獻心,無私無我和真誠恭敬去待,相信福報更大,功德也相對圓滿。
-
6 # 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鑰匙上的小齒齒
一次,給信眾們做開示。
問:“你們家中有沒有鑰匙?”
答:“肯定有。”
“鑰匙上有很多齒齒,對嗎?”
“是的,師父。”
“如果你不重視鑰匙上的最小的齒齒的話,將會怎樣呢?—— 那最大的齒齒也不工作了,就是說,你家的鎖就打不開了。”
佛教事業是大家共同的事業,一個道場的護持,一場佛事的圓滿,其中只有分工的不同,並無職位高下之說。大家在“各負其責,統一協調”的原則中,完成的是“共同的功德”。
道場中的“小不點”,你的功德同樣無量無邊!
-
7 # 心是蓮花開
仁清法師:三寶之處福好求
記住,佛像你不管它有灰沒有灰,髒還是不髒,你打掃衛生擦佛像的時候,就像給這個佛像塑金身一樣,這個功德是這樣的。所以有一句話“三寶之處福好求”。三寶之處就是寺院,因為這些地方很多因緣都能讓我們去種福田。比如說我們唸佛,你口唸佛,這個手不能唸對不對?但這個手能幹活啊,當你念佛的時候,在寺院、在佛堂裡打掃衛生,唸佛的功德有了,打掃衛生是莊嚴佛淨土,這種功德也有了。
有些信眾都是願意自己在家修,如果有因緣去寺院護持的話還是去護持。為什麼呢?寺院有很多因緣都能成就功德。我給他們開了個玩笑說:“如果你到寺院幫忙看家,比如說一個寺院正在建設期間,僧人很少,居士也很少,你去幫忙看家,只是晚上去看家。好了,我說了一句話,‘這天晚上你打呼嚕都是一種功德。’”信不?你在寺院幫忙看家啊,哼哈哼哈地在那打呼嚕,哎,這是給寺院看家來。要在家呢,打呼嚕就是打呼嚕,差別很大吧?所以三寶之處福好求。
-
8 # 自由鳳凰123
很多很多很多好人被羨慕嫉妒恨的人串聯起來坑害的多了去。而壞心眼的人偽善招數害人的多了去了……狼狗真多。恐怖!白眼狼群也太多太多太多啦!恐怖分子!唉。垃圾桶垃圾堆太多太多太多了……無良無德烏心肝爛腸肚的垃圾桶單位無良無德黑心心術不正損人利已的禽獸不如蓄生生了小孩奇型病症無尾狗你們將會得報應的太多太多太多啦。。。恐怖!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9 # 貴州大博金工程機械
做義工是奉獻,去掉自己的私心雜念,心裡有為了得福報的念頭想法是不可以的!不求回報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幫了就幫了,做了就做了,老在心裡掛著不也錯了嗎?
-
10 # 愛我中華文明
寺院方丈送給義工的一句話:不見世間過
寺院裡新來了一位義工,一開始安排她在花圃裡幫忙。做了幾天,她一會兒嫌花工安排她的活多,一會兒又嫌一起工作的義工偷懶,要求換工作。
後來安排她到圖書館裡幫忙,她做了沒幾天,又開始嫌一起做事的阿姨太慢,或是嫌來借書的人沒有素質,總是亂放圖書。
於是又安排她到偏殿門口負責衛生,沒想到,她的抱怨更多了,嫌遊客亂扔菸頭,嫌孩子亂丟食品袋……最後,她帶著一腔怨氣找到方丈,要求重換工作。
方丈聽完了她的一番抱怨之後,問她:“你為什麼要到寺院來做義工?”
她答:“我想學習佛法。”
方丈又問:“學習佛法為了什麼?”
她想了一想,答:“學習佛法是為了做一個佛那樣的人。”
方丈微微一笑,然後寫了幾個字送給她,讓她悟了之後再來。
方丈寫的字,義工拿給朋友看,原來是一句偈語:“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義工請教偈語的意思,於是朋友告訴她這是六祖惠能《壇經》裡的句子,其大意是說一個真心想學佛修道的人,心地是清淨的,看不到世間的是非人我。
義工辯解說:“我的心很清淨啊,所以才會看到他們的很多不對。”
朋友只好又解釋說:“這個‘不見世間過’是讓你不要執著於別人的過失,不要把那些放在自己的心裡、口裡,不起怨惱,不四處傳播,而是先要自己做個好樣子,然後再以悲憫的心和智慧善巧的方便來幫助別人改過。”
聽到此,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一則民間故事:
有一個染布的師傅,同時收了兩位學徒。不過他為學徒立下了一個奇特的規矩:每個月底,學徒都要對他說兩個字。
第一個月的月底,師傅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飯香。”學徒乙說:“食劣。”
第二個月的月底,師傅依然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覺穩。”學徒乙說:“床硬。”
第三個月月底,師傅又問這兩個學徒:“你們心裡最想說什麼?”學徒甲說:“活輕。”學徒乙說:“事多。”
第四個月月底,當師傅再問同樣的問題時,學徒甲回答:“想學。”學徒乙卻說:“告辭。”
看著學徒乙揚長而去的身影,師傅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心中有魔,難成正果。”
結果,不出師傅所料,學徒乙此後又學過不同的技藝,但都未成功。而學徒甲卻繼承了師傅的染技,最終成為了一名出色的染布人。
顯而易見,學徒乙心中之魔就是“世間過”。由於這個心的作用,他的所行所見所感,都是生活中那些消極和不良的方面,所以,他就只能收穫那些怨懟,最終不得不辭別而去。
而學徒甲則是個樂觀的人,在他眼裡,世間是沒有什麼欠缺的,飯食粗糙一些沒關係,只要吃得香;床硬一些也沒關係,只要睡得安穩;活計再多再忙,只要想學習都不會成為負累。
“不見世間過”,這裡的“不見”,不是看不見,也不是聽不見,而是看到、聽見,但是由於心是清淨的,所以不執著、不計較、不放在心上。“世間”,不單單是指人世間,還包括動植物、社會、物理世界等。
我們所看到的這個世界有種種不淨,即是所謂的世間過,而佛視此世界如淨土,所以佛不見世間過。可以說,不是大路不夠寬廣,而是你的思想不夠包容;不是鮮花不夠鮮豔,而是你的眼睛只看到了黯然;不是Sunny不夠明媚,而是你的心靈太陰霾。
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就是指見或不見世間過,其根源都是我們的這顆心。如果心清淨,是善的,那麼我們的所見就都是好的;如果心不淨,是惡的,那麼我們的所見就都是醜的。
所以一切人、一切物的是非差別都緣於心的意識,而非外在的境緣。《心經》中說“觀自在菩薩……”其中的“觀”,就是強調要向內察看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向外去看他人的過失。
檢視我們自己的心,檢點自己的所作所為,即使看到別人的不善處,我們也要回過來反省—下,自己有沒有?
在生活中,“不見世間過”其實就是要我們學會以寬容和大度來包容一切,對於不如法、不如意的人和事,以慈悲之心,放下恩怨,放下計較,放下取捨。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這既是惠能大師悲心切願的真實教誨,也是引導我們契入佛菩薩境界的真知灼見。期待大家都能如實觀照,如實受用。
【視角】義工感悟:從做事中覺察不良習氣
離靜修營開營只有一週了,三寶樓住宿區要用的被子和床墊,由於連日陰雨,全部堆在倉庫無法曬。靜修營籌備組辦公室的工作,還有很多很多沒有準備好。平常來的師兄都在上班還未放假,義工尤其是男義工非常稀缺,而辦公室經常在的師兄只有兩位女眾師兄。任務繁重和瑣碎得難以想象。
三寶加持,善西在這個時候來到了西園。每天,他住在外面的賓館,早上8點左右到來,常常幹到晚上9點。“善西師兄,你有沒有空?”“找善西去幫幫忙……”善西不僅體力好,耐力也好,短短的幾天裡,不知跑了西園多少地方。搬、運、抬、扛,各種各樣的體力活、各種各樣細小和繁雜的事情,他不僅主動做,師兄找他時,他更是樂意做,任勞任怨。
法師開示,做義工,其實就是在檢驗和促進修學。做義工,不是說我們就是完美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義工行可能會留下遺憾,但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每一位義工可能都是這樣成長的。我們的義工行,有過煩惱,有過挫折,有過困頓,有過遺憾,但發心不變,心行一直在成長。感恩靜修營和所有的義工平臺,感恩所有營員和一切的眾生,為我們義工提供了服務大眾、成就自己的機會。感恩!
由於殊勝的因緣,我懷著無比快樂的心情加入2014年第九屆靜修營義工的行列。
今天是我來西園寺的第十天,雖然做了大量的事情,但也在做事的過程中深深地感覺到自己的一些不良串習在一點點地暴露,如我執、我慢、自我優越感等等。
我是9月24日提前來到西園寺的,由於當時是靜修營前,男眾義工人手緊缺,我被分配到靜修營的後勤辦公室,協助接待組做接待工作,具體任務是搬運、發放法寶和營員衫等。
其間,由於我執心的原因,有時會看不慣別的義工師兄做事的方式,甚至會指指點點,用命令的口吻讓義工師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看到有位引領組的師兄站在路邊,就上前說,你應該站在那邊比較好。該師兄就對我說,他只能聽他們組長的。但我還是沒能意識到該師兄的為難之處。最後,該師兄說:“求你了,不要再指揮我了好嗎?我已經被別的師兄用相同的話說了好多遍了,也移了好多次了。”我突然感覺自己太自以為是了,沒能覺察到師兄在太陽底下站著手舉指示牌的辛苦,以自我為中心,想讓別的師兄按我的想法去做,卻忘了要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情,忘了每個人都是義工團隊中的一顆螺絲釘。
由於對書院義工制度理解不夠,在靜修營開營前,有社會人員強烈要求參加做義工時,我就擅自做主安排他們參與接待工作,違背了書院做事模式歷事煉心、以身表法的初衷,也給接待組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
後來,我被調配到安全巡防組。有一次行堂時,想著自己是“安巡”義工,就在用餐後,提前私自離開,影響到整個行堂過程的出入秩序,給營員們造成了不好的影響。出來後,在放碗筷的時候,看見有一個大盆放在路中間,就順手拿到路邊去了。洗碗組有位師兄馬上過來說:“請不要亂放筷子盆。”我才知道,原來中間放筷子盆,兩邊走人是洗碗組師兄們的合理安排。
在宿舍區,由於沒將兩層床鋪固定牢,營員在上下床的過程中,發現有搖擺的情況。辦公室收到通知後,讓我前往處理。當時,在未向室內營員作出相關說明的前提下,就直接做事,用布條把相鄰的兩張床捆綁在一起以減小擺動。床的事情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只為了做事而做事,未能調整好心態熱情主動地與營員溝通,而是隻專注於事情本身,忽略了室內營員們的感受,使得一些營員產生了不必要的煩惱。
反觀這段時間的心行,自己每件事情太專注於結果,每個決定、處理每件事,都或多或少地帶有我執、我慢的不良串習,而在其間又未能及時覺察到,等到事情結束了,問題反映出來後才去反省、懺悔。通過幾天靜修營義工的生活,讓我學會了更多的尊重、包容和放下。要觀察當下自己每時每刻的起心動念,不停地重複正確強化正見,用一顆無我利他、無所得的心去待人處事。感恩三寶加持!感恩導師慈悲!感恩師兄們的幫助和包容!
-
11 # 睿臨安
義工利益他人,當然有福報。
我也說一個,供你參考。
09年剛入秋四叔過生日。先說一下四叔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堂哥,今年32,小的今年剛訂婚。好了,言歸正傳,那時候堂哥剛下學在縣城裡打零工,四叔過生日他就請假回家裡。我記得特別清楚的是那天吃完飯,堂哥就喊我去鎮子上山神廟旁去算命(那裡經常有集市,事後才知道是四叔知道堂哥上班不順心,告訴他那裡有個算命的特別準問問前程也好),堂哥見到了那個算命的,說問問事業方面,還有啥時候能結婚之類的,算命的是個六十多歲的女人,並沒有回答堂哥的問題,而是表情特別凝重,在我看來是一副惋惜的樣子。接著算命的說:“你先別問這個年輕人,你這三年以內,身體狀況特別不好,注意點吧”,然後又說了,在今年十二月份會遇見一個家離你很近的女孩子,訂婚結婚,女孩子家還是做買賣的,不會多要彩禮錢。而且很賢惠顧家,明年十月份會生個兒子。明年五月份你家會有一筆意外的收入,大約2萬左右。表哥哪有心思聽這個,一再問那個算命的他的身體怎麼了?算命的起身收攤走了。後來的接近十年時間裡,算命的話都說準了,09年十二月份認識了鄰村的一個女孩,也就是我現在的嫂子,彩禮只要了6千,家裡也是做買賣加工零食的。2010年五月份他家果園也賠了兩萬多塊錢,十月份也的確生了一個兒子,都被算命的說中了!今年剛五一大家堂兄弟們都回老家了堂哥又拽著我去山神廟那邊找那個女的算命。剛起卦,那個之前給表哥算過命的女的一臉驚愕緊接著又算了一遍說了一句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的一句話:“你怎麼拿死人的八字給我算?” 堂哥一臉茫然,說這就是他的八字,算命的又問他做了什麼大善事? 堂哥問懵了說就是給看不起病的困難家庭捐錢,每個月都捐個一兩百塊錢,捐了七八年了。算命的像是恍然大悟:你無形之中做了很多善事,行善積德的人只有老天爺才能安排你的命,你的命我算不了。
正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舉頭三尺有神明,洞察人間一切善惡。
人活著,多行善事吧。
-
12 # 應無所住心
我曾經在雲南雞足山虛雲寺做過兩個月義工,那個道場是我見過最清靜的道場。發心出家做義工可以去那裡。該寺的方丈惟升師父是虛雲老和尚的徒孫,佛源上人的傳法大弟子。
惟升師父為人非常低調,是一位真正值得親近的老修行。
-
13 # 心生領界
聽過助人為樂吧,可能就是義工的意義所在 曾 雪(Iris Zeng) 法學碩士 “七巧板”兒童生命發展專案講師
-
14 # 潭影空人心4
寺院裡舉辦法會,每逢初一,十五來做義工是件好事,是種福田,福報很大因眾生福溥緣淺,燒香拜佛參加水陸法會做義工等的功德是同等的,應該鼓勵積極參與不要有故慮,作為居士們應該從自己做起更有必要到寺裡聽經聞法開闊視野多接近善知識,多點感恩,少一點索取,同修,記住一句,有求必苦,無求自樂。保持一夥法喜充滿的學佛心態,精進無逸。阿彌陀佛。
回覆列表
我自己曾在寺廟裡做過半個多月的義工,首先我想說,做一些事情之前不要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才去做。去寺院做義工,我認為不是為了福報才去做義工的。存粹只是發心。
我個人是很喜歡做志願者,做義工這一類服務的。因為我覺得這能給我帶來快樂。在寺院裡做義工期間,帶領我的法師告訴我要給人歡喜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希望。我想也許這就是做義工的意義吧。在寺院裡的義工生活其實真的很累,但是很開心,當你和別人見面,看到別人都是笑盈盈的,互相吉祥問好,心情自然也很愉悅,而且大家都很用心地在做事,活在每一個當下,這樣純粹的開心是獨屬於寺院的,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心境。
“讓我在做事的時候,敬業樂群!
讓我有合群的理念,集體創作!
讓我有奉獻的習慣,福利大眾!”
炊事的義工們每天4點就要起床給大眾還有法師們做飯,攝影攝像組的義工也要熬夜剪片子,網信組的義工每天也要寫推文。大家累嗎?當然累,但是累的值得,累得開心。都說寺廟是一個靜心之地,真正去了才知道它是多麼能讓人靜心。當你全心全意為別人服務,給他人帶去方便的時候,你會發現內心真的很舒坦很充實,發現自己的價值。
這裡我並不排除有心存雜念,有為了福報而做義工的人。因為我也遇到過。但是怎麼說呢?我們不能改變他人,只是覺得這樣的義工少了一份純粹,這樣的福報,來的快,也消耗得快。
也許有人覺得福報這種東西略帶有迷信色彩,但是如果說真的要說有什麼實體存在的福報的話,我覺得就是個人的修養與能力的提升。做義工並不是很多人心裡想的一樣簡單,因為在佛門,很多東西,就比如生活方式,說話習慣都需要學習與適應。而且有時還要去學習自己原本不會的東西,挑戰自己,走出自己原來固有的樣子。在寺院做義工的這一段時間,我就很明顯的感覺到自己比以前更加會為別人考慮了,懂得慈悲與感恩。而且在攝影組,還學到了很多新的技能與知識。收穫這些成長,我覺得就是福報吧。
不過說實話,在做寺院做義工這段時間,很多事情都很順利。就比如之前申請的一些專案,都在我在寺院裡做義工的時候給我發來了錄取或者說透過的通知。有時候還是不能否認感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與好運。不知懂這算不算是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