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東歷史

    漢朝的三公制度是經過一系列的變革的,具體的三公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名稱,也有不同的作用。整理了一下,整個漢朝三公的變化:

    漢朝的官吏制度,三公為最大,易中天在《品三國》的時候,更是多次提及各位風雲人物的背景,比如:四世三公等。三公這個名詞還經常出現。將簡單的介紹一下。

    初期

    剛開始時,漢朝沿襲了秦朝的制度。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大的文官,輔佐皇帝管理全天下的政務;太尉是最高的軍事長官,相當於三軍總司令;御史大夫,管監察,輔佐丞相監管一切政務的實施,相當於副丞相。

    變化:

    到漢武帝時期,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利,加強皇權。三公做了調整,引入了大司馬大將軍。將三公更改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相當於以前的太尉,大司徒相當於以前的丞相,大司空相當於以前的御史大夫。只是主要權利掌握在大司馬手裡,也就是大將軍的手裡。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霍光、王莽都做過這個位子,都是權傾天下。

    東漢初:

    東漢初年,沿襲了西漢,三公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劉秀在建武27年,劉秀再次弱化三公的權利,加強了尚書的權利(這時候的尚書,可不是明清時候的尚書,此時的尚書只是負責內廷事務,官階很低),劉秀是直接管理具體事務。劉秀省掉了大司馬,又恢復了太尉。這時候的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稱前面沒了大字。權利沒那麼大了。

    東漢末:

    漢獻帝初年,搞了一個大司馬,但是太尉還在。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大司馬在三公之上。太尉也沒有以前的軍權那麼大了,主要集中在了大司馬手裡。

    漢獻帝建安13年,漢獻帝省去了三公,設立了丞相。大家都知道啦,曹操來了。

    變通:

    漢朝的皇帝們發現,隨著時間的變化,三公不能滿足需求了。三公只有三個人,無法滿足安排的需要。另外,三公的權利太大,皇帝不安心,大臣們到了三公,也就再也沒有上升的空間了,沒進步的空間,也就不愛幹活,不愛上進了。更主要的是不能滿足一些權臣們的要求。

    因此,在三公之上,安排了更大的太師,太傅等。而且這些位置往往是虛職,既滿足了名譽需要,也有分權的需要,也滿足了位置不夠分的問題。

    劉秀的哥哥雖然頂了個大司徒的帽子,但是上面還有更大的上公王匡等人。

    順便提一句九卿,畢竟三公九卿一起提及嗎,九卿大概相當於三公的助手。類似於清朝經常看到的尚書和侍郎的關係。

    好了,三公到此結束。

  • 2 # 我們的三國

    三公:太尉

    《後漢書·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課,歲盡即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亞獻;大喪則告諡南郊。凡國有大造大疑,則與司徒、司空通而論之。國有過事,則與二公通諫爭之。世祖即位,為大司馬。建武二十七年,改為太尉。”

    從上文可以看出,太尉擁有考課武官的權力,並根據武官的表現,在年末的時候,奏請皇帝以進行賞罰。另外太尉在郊祀(郊外祭祀天地)的時候,負責亞獻(第二次向祭祀的物件敬酒);在大喪(皇帝、皇后、皇子的喪禮)的時候,負責在南郊向上天稟告死者的諡號。此外太尉還要和其他二公一起討論國家大事,規勸皇帝的過失。

    東漢初年以大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改大司馬為太尉。太尉為三公之首,太尉主天,司空主地,司徒主人。(《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陰陽不和,四時不節,星辰失度,災變非常,則責之司馬。)三公官秩為一萬石。(《漢書·百官公卿表》顏師古注:“漢制,三公號稱萬石,其俸月各三百五十斛谷。”)

    之所以司馬前面要加大字,是為了和軍中的官職司馬加以區分。《漢官儀》曰:“元狩(西漢武帝的年號)六年罷太尉,法周制置司馬。時議者以為漢軍有官候、千人、司馬,故加‘大’為大司馬,所以別異大小司馬之號。”

    太尉雖然名義上負責軍事,但手下並沒有直屬的軍隊,漢朝軍隊的指揮權都掌握在將軍、中郎將、校尉的手中。東漢末年,三公的權力更是差不多被完全架空,政務盡歸三臺,所以此處將太尉列入文官。其實如果要分辨某太尉是否是武官,只要看他有沒有將軍之類的加官,如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就可視為武官;而像漢末曹嵩之類,還是視為文官的好。

    一八八年四月,太尉曹嵩辭官。曹嵩是曹操的父親。

    一八八年五月,漢靈帝以永樂少府樊陵為太尉;僅過了一個月,樊陵就被罷免。

    一八八年七月,靈帝以射聲校尉馬日磾為太尉。

    一八九年五月,馬日磾被免官;靈帝以幽州牧劉虞為太尉。一八九年九月十二日,獻帝(其實是董卓,當時董卓掌握大權)以太尉劉虞為大司馬,董卓自封為太尉。一八九年十一月,(獻帝)以董卓為相國。

    一八九年十二月,獻帝以司徒黃琬為太尉。

    一九零年二月,董卓以災異(天災異變)為由,罷免了太尉黃琬和司徒楊彪。太尉主天,如果發生天災,有司可以奏免太尉。天災如大雨、冰雹、日月食等。司徒主人,國中如有大規模反叛,有司可以奏免司徒。《韓詩外傳·第八卷第十九章》:“三公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故陰陽不和,四時不節,星辰失度,災變非常,則責司馬。山陵崩竭,川穀不流,五穀不植,草木不茂,則責之司空。君臣不正,人道不和,國多盜賊,下怨其上,則責之司徒。故三公典其職,憂其分,舉其辨,明其德,此三公之任也。”這一制度廢除於魏文帝時黃初二年。《三國志·魏書二》:“戊辰晦,日有食之,有司奏免太尉,詔曰:‘災異之作,以譴元首,而歸過股肱,豈禹、湯罪己之義乎?其令百官各虔厥職,後有天地之眚,勿復劾三公。’”

    一九零年二月,獻帝(實際為董卓)以光祿勳趙謙為太尉。

    一九一年七月,趙謙被免官,太常馬日磾再度被任命為太尉。一九二年七月十三日,馬日磾被升為太傅。

    一九一年八月,獻帝以車騎將軍皇甫嵩為太尉。同年十二月,皇甫嵩被免職,以光祿大夫周忠為太尉。

    一九三年六月,因天降冰雹,太尉周忠被免官,以太僕朱儁為太尉。

    一九四年七月,發生日食,太尉朱儁被免官,以太常楊彪為太尉。

    一九六年九月,曹操掌控獻帝之後,太尉楊彪被免職。十一月,以袁紹為太尉,袁紹恥於位居曹操之下(曹操自任為大將軍),上表推辭沒有接受。一九七年,曹操遣孔融拜袁紹為大將軍,以暫時緩和與袁紹之間的矛盾。

    二零八年六月,獻帝(實際曹操)廢除了三公,以丞相、御史大夫代。

    三公:司徒

    王允

    《後漢書·百官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曰: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遜順、謙儉,養生送死之事,則議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省牲視濯,大喪則掌奉安梓宮。凡國有大疑大事,與太尉同。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由上文可見,司徒主要掌管民生,兼管教化,以及建立禮制。太尉擁有考課武官的權力,而司徒擁有考課地方官的權力。年末的時候,司徒會奏請皇帝,以根據地方官的表現對地方官進行賞罰。此外,朝廷在郊外祭祀天地的時候,司徒要負責審查祭祀用的牲畜,以及檢視祭器(祭祀用的器具)是否清潔;在大喪(皇帝、皇后、皇子的喪禮)的時候,司徒要負責看管梓宮(梓宮為皇帝、皇后、皇子以及個別重臣的棺材)。

    司徒的前身為丞相。西漢漢成帝年間,為了分化丞相的權力,漢成帝採取了大臣何武的建議,建立了三公制。漢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讓大司空、大司馬和丞相併列,並稱為三公;在三公制之前,御史大夫和大司馬的地位都要低於丞相,受丞相節制。《漢書·成帝紀第十》:“(綏和元年、公元前八年)夏四月,以大司馬票騎將軍為大司馬,罷將軍官。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封為列侯。益大司馬、大司空奉如丞相。”

    公元前一年,漢哀帝元壽二年,又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光武復國之後,延續了大司徒、大司馬和大司空的三公制度。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三公又更名為司徒、太尉和司空。董卓任相國期間,司徒仍舊存在。二零八年,曹操廢除了三公制,改設丞相和御史大夫。曹丕稱帝后(黃初元年,公元二二零年),又改丞相為司徒,並恢復了三公制。

    最後再提一下,漢末的上公和三公九卿都是有名無實,手上並沒有多少的權力。東漢中後期,宦官和外戚輪流著獨攬大權。漢末,雖然外戚和宦官集團相繼倒臺,但權臣董卓、李傕、曹操等人又相繼掌控大權,官吏的任免和升降全在他們的一念之間。此外,東漢時期,三臺(尚書檯、御史臺、謁者臺)的權力逐漸加重,也在另一方面削弱了上公、三公們的權力。

    一八八年九月,司徒許相被罷官,靈帝以司空丁宮為司徒。許相是十常侍的黨羽。

    一八九年七月,司徒丁宮被罷官。一八九年九月二十一日,獻帝(實際為董卓)以豫州牧黃琬為司徒。

    一八九年十二月,獻帝(還是董卓)以司徒黃琬為太尉,以司空楊彪為司徒。

    一九零年二月,司徒楊彪和太尉黃琬被免官(見上文太尉部分),獻帝以太僕王允為司徒。一九二年六月,司徒王允被李傕等人所殺。

    一九二年六月,獻帝(此時李傕等人掌權)以前將軍趙謙為司徒。同年九月,趙謙被罷官。

    一九二年九月,獻帝以司空淳于嘉為司徒。一九四年十二月,淳于嘉被罷免。

    一九四年十二月,獻帝以衛尉趙溫為司徒。一九五年左右,趙溫因觸怒李傕而被免官,淳于嘉復為司徒。

    一九六年九月,曹操進入洛陽“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罷免了司徒淳于嘉,再度起用趙溫為司徒。《資治通鑑第六十二卷》:“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皆罷。”

    二零八年正月,趙溫被免官。同年,趙溫去世。《後漢書·卷二十七》:“溫從車駕都許。建安十三年,以闢司空曹操子丕為掾,操怒,奏溫闢臣子弟,選舉不實,免官。是歲卒,年七十二。”

    二零八年六月,曹操廢除了三公。

    三公:司空

    曹操

    《後漢書·百官志一》:“司空,公一人。本注曰:掌水土事。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則議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凡郊祀之事,掌掃除樂器,大喪則掌將校復土。凡國有大造大疑,諫爭,與太尉同。世祖即位,為大司空,建武二十七年,去“大”。

    司空掌“水土事”。什麼是水土事?上文交代得很清楚,為修建城池、整治水利、修造陵墓、構築工事。四方負責水土的官員都要受到司空的考課,年末之時,根據他們的表現,司徒會上奏皇帝以進行賞罰。此外,在郊外祭祀天地的時候,司徒要負責清潔祭祀用的樂器;在大喪的時候,要負責為陵墓選址。

    公元前八年,西漢漢成帝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建立三公制。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公元五十一年),大司空省去大字,改名為司空。二零八年,曹操廢除了三公制,又改司空為御史大夫,省去了司徒和大司馬,置丞相。曹丕稱帝后(二二零年),又恢復了三公制,重新改御史大夫為司空。

    一八八年九月,原司空丁宮被升為司徒,靈帝以光祿勳劉弘(和劉備的父親劉弘不是同一人)為司空。

    一八九年,董卓進入洛陽,他以水災為由,罷免了司空劉弘,自己取而代之。司空主地,凡地震、水災、旱災、饑荒之類,有司可以奏免司空。(見上文太尉部分)董卓任司空期間,強徵名士蔡邕為自己的軍師祭酒,蔡邕不久後升任為侍中。蔡邕是蔡琰的父親。

    一八九年九月十二日,司空董卓自封為太尉,十三日,以太中大夫楊彪為司空。

    一八九年十二月初五,獻帝(實際為董卓)以司空楊彪為司徒,以光祿勳荀爽為司空。荀爽是荀彧的叔父。

    一九零年五月,司空荀爽去世,五月十三日,獻帝以光祿大夫種拂為司空。

    一九一年七月,司空種拂因地震而被免官。獻帝以光祿大夫淳于嘉為司空。

    一九二年九月二十九日,司空淳于嘉被任命為司徒,以光祿大夫楊彪為司空。

    一九三年十月,司空楊彪因長安地震而被免官,二十七日,獻帝(此時李傕、郭汜掌控大權)以太常趙溫為司空。

    一九三年十二月,趙溫因地震而被免官,二十七日,以衛尉張喜為司空。

    一九六年九月,曹操進入洛陽後,司空張喜被罷免,二十五日,獻帝以曹操為司空。

    二零八年六月,曹操廢除了三公,自封為丞相。司空被改為御史大夫。

    二零八年八月二十四日,獻帝(實際曹操)以光祿勳郗慮為御史大夫。二一四年到二一六年之間,御史大夫郗慮被免職。《三國志·劉邵傳》:“御史大夫郗慮闢劭,會慮免,拜太子舍人。”

    二一六年左右,劉艾為御史大夫,劉艾應該是最後一任。《裴注三國志·魏書一》裴松之引《獻帝傳載詔》:“今進君爵為魏王,使使持節行御史大夫、宗正劉艾奉策璽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華歆沒有擔任過漢朝的御史大夫,只擔任過魏國(漢朝的諸侯國)的御史大夫。《資治通鑑第六十七卷》:“六月,魏以軍師華歆為御史大夫。”《三國志·華歆傳》:“魏國既建,為御史大夫。”

  • 3 # 腳踏一枝梅

    三公是指,丞相,文官之首。太尉,武將之頭。御史大夫,監察百官之頭。丞相相當於總理,太尉類似軍委主席,御史大夫,相當於中紀委書記。

  • 4 # 農人電商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為秦王嬴政接受李斯建議所制,以皇帝為尊,下有三公,分別為太尉,管理軍事;丞相,協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並理國家監察事務。

    九卿對丞相負責,按其職能,行使權利。

    九卿其實並不止此數,但按韋昭所說的“漢正卿九”,用秦時的官名分別為:   奉常,掌管宗廟祭祀,和國家之禮;郎中令,負責皇帝禁衛;衛尉,負責皇宮守衛;太僕,負責皇帝車馬;少府,負責皇帝財政;廷尉,負責司法;典客,負責外交和內部少數民族事物;治粟內史,負責糧食和財政;宗正,負責皇室事務。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結構從秦朝一直沿用到兩晉,直至隋文帝創三省六部制。從三省六部制的結構上來看,也無處不有著三公九卿制結構的影子。此後,一直到明代,明世祖皇帝朱元璋廢掉中書省、尚書省及門下省,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中國封建歷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級制度才算壽終正寢。三公九卿這一制度沿用約達800年,並從結構上影響三省六部制,並左右中國封建中央官制約達700年。可以說,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秦朝的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三公,三公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輔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軍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記事,其地位相當於副丞相,主要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設御史中丞,掌管圖書秘籍,同時監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書;監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負責監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設九卿,作為中央行政機關分掌具體行政事務,如祭祀、禮儀、軍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廟禮儀,地位很高,屬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宮殿警衛;   

    (3)衛尉,掌管宮門警衛;   

    (4)太僕,掌管宮廷御馬和國家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審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務;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務;   

    (8)治粟內史,掌管租稅錢穀和財政收支;   

    (9)少府,掌管專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澤之稅。

  • 5 # 趙燕雲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崇的三個官職的合稱

    根據文獻資料,夏商周三代時就設定有“三公九卿”。

    《禮記》:“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

    殷商也設定三公九卿。(伊尹曰:“三公調陰陽,九卿通寒暑。”)。

    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通典·職官一》),也有的說三公為司馬、司空、司徒(《韓詩外傳》曰:“三公之得者何?曰司馬、司空、司徒也。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以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為九卿。

    秦初變周法,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荀悅曰:“秦本次國,命卿二人,是以置左右丞相,無三公官。”)。秦朝以丞相取代三公, 天下之事皆決丞相府。又設太尉管理軍事、御史大夫(掌邦國刑憲、典章之政令,以肅正朝列),為丞相副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確立皇帝尊號的同時,總結了戰國以來各國的官僚制度,在中央行政機關實行三公九卿制。

    秦代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 。 以奉常、廷尉、治粟內史、典客、郎中令、少府、衛尉、太僕、宗正 為九卿 。

    其中“三公”的職責分別為: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事務,是皇帝的助手。從秦開始,丞相正式成為官職,為中央政府中皇帝之下的最高長官;太尉,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御史大夫,為丞相的助手,掌圖籍章奏,監察百官,是皇帝的耳目。三公 之間互不統屬,直接隸屬於皇帝,便於皇權集中。

    西漢初承秦制,設丞相輔佐皇帝治理天下庶政,設御史大夫監督百官,設太尉管理軍事。但太尉不常置。

    漢武帝時期尊崇儒術,倡導禮制。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稱為三公。

    但西漢古文經學家根據《周禮》認為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今文經學家則據《尚書大傳》、《禮記》等書以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

    漢武帝晚年,想方設法限制丞相權力。到昭帝時,霍光以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輔政。以後的重臣張安世、史高、王鳳等人均擔任過大司馬大將軍。於是大司馬權力超越丞相。

    漢成帝綏和元年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將大司馬、大司空的俸祿到與丞相相等,基本確立了大司馬、大司空與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漢哀帝元壽二年又改丞相為大司徒,和今文經所說的三公名稱完全一致。

    不僅如此,又將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師、太保置於三公之上,位高而無實權。

    西漢未年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王莽建立新朝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光武帝即位時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27年後才改大司馬為太尉,並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稱司徒,司空。司空的職能已經從往日的監察“改行”去管“營城起邑,浚溝洫、修墳防之事”。

    三公各置秩為千石之長史一人,又各置掾屬數十人。三公府當時簡稱為三府。三公仍以太尉居首位。

    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大將軍開府置官屬,位在三公上。

    三公不僅受制於尚書,而目還要俯首聽命於外戚、宦官,有的甚至成為他們的黨羽和親信。

    按照經學家的解釋,丞相輔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如果出現各種怪異災害,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責。東漢時,一旦怪異災害皇帝就將罪責推給三公,所以當時每有水旱等災害,三公常被罷免。此時的三公或許是史上最悲催的三公了。

    東漢末年哲學家政論家仲長統就直接指出三公有名而無實,“備員而已”。

    到東漢末年董卓自為相國,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直接罷去三公復置丞相、御史大夫,自為丞相。從此,兩漢實行了兩百年之久的三公制暫時中止。

  • 6 # 一正文客

    三公為古官名,其說法各異。

    《尚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竟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春秋公羊傳》:“天子三公者何?天子之相也。天子之相則何以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一相處乎內。”兩相印證,三公是天子之下的最高管理的稱呼,輔佐天子。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禮記》:“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設四輔及三公,不必備,惟其人。言使能也。”又《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德韶者居之);“或說司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是為三公”(才高者居之);或說“丞相主民、太尉主軍、御史大夫主法”(德才兼備者居之)。

    據杜佑的《通典》記載:

    “夏、商以前,雲天子無爵,三公無官。

    周以太師、太傅、太保曰三公。

    秦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

    漢以丞相、大司馬、御史大夫為三公。

    後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魏、晉、宋、齊、梁、陳、後魏、北齊皆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後周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隋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大唐因之。

  • 7 # 爾朱少帥

    各時期稍有稱呼的小變化:

    司空 (御史大夫)類似:中紀委、 司馬(太尉)類似:國防部長、 司徒(丞相)類似:總理

  • 8 # 老龍故事會

    漢朝的三公制度是經過一系列的變革的,具體的三公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名稱,也有不同的作用。整理了一下,整個漢朝三公的變化:漢朝的官吏制度,三公為最大,易中天在《品三國》的時候,更是多次提及各位風雲人物的背景,比如:四世三公等。三公這個名詞還經常出現。將簡單的介紹一下。初期剛開始時,漢朝沿襲了秦朝的制度。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最大的文官,輔佐皇帝管理全天下的政務;太尉是最高的軍事長官,相當於三軍總司令;御史大夫,管監察,輔佐丞相監管一切政務的實施,相當於副丞相。變化:到漢武帝時期,為了削弱丞相的權利,加強皇權。三公做了調整,引入了大司馬大將軍。將三公更改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馬相當於以前的太尉,大司徒相當於以前的丞相,大司空相當於以前的御史大夫。只是主要權利掌握在大司馬手裡,也就是大將軍的手裡。畢竟槍桿子裡出政權。霍光、王莽都做過這個位子,都是權傾天下。東漢初:東漢初年,沿襲了西漢,三公為: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劉秀在建武27年,劉秀再次弱化三公的權利,加強了尚書的權利(這時候的尚書,可不是明清時候的尚書,此時的尚書只是負責內廷事務,官階很低),劉秀是直接管理具體事務。劉秀省掉了大司馬,又恢復了太尉。這時候的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名稱前面沒了大字。權利沒那麼大了。東漢末:漢獻帝初年,搞了一個大司馬,但是太尉還在。三公為:太尉、司徒、司空。只是大司馬在三公之上。太尉也沒有以前的軍權那麼大了,主要集中在了大司馬手裡。漢獻帝建安13年,漢獻帝省去了三公,設立了丞相。大家都知道啦,曹操來了。變通:漢朝的皇帝們發現,隨著時間的變化,三公不能滿足需求了。三公只有三個人,無法滿足安排的需要。另外,三公的權利太大,皇帝不安心,大臣們到了三公,也就再也沒有上升的空間了,沒進步的空間,也就不愛幹活,不愛上進了。更主要的是不能滿足一些權臣們的要求。因此,在三公之上,安排了更大的太師,太傅等。而且這些位置往往是虛職,既滿足了名譽需要,也有分權的需要,也滿足了位置不夠分的問題。劉秀的哥哥雖然頂了個大司徒的帽子,但是上面還有更大的上公王匡等人。順便提一句九卿,畢竟三公九卿一起提及嗎,九卿大概相當於三公的助手。類似於清朝經常看到的尚書和侍郎的關係。

  • 9 # 大秦鐵鷹劍士

    三公九卿制度源遠流長,從夏朝開始就有三公九卿的說法,但是三代不同制,各朝都有各自的官制,因此三公並不是固定的官職。漢朝的三公特指丞相(國務院總理)、太尉(國防部部長)、御史大夫(公檢法最高長官)!漢朝的丞相是政府的最高行政長官,有一個秘書處十三曹,下轄九卿;太尉則掌管全國軍隊的訓練與後勤,調動軍隊需要皇帝的聖旨與兵符;御史大夫相當於副丞相,職責是管理圖籍、奏章,監察文武百官!

    公是古代的一種高階爵位,其地位僅次於王爵,先秦時代的爵位高低依次是王-公-侯-伯-子-男,天子稱王,諸侯最高爵位是公,通常爵位是侯。秦漢以後爵位高低依次是皇帝-王-公-侯-伯-子-男,天子稱皇帝,王爵是皇族子弟才能取得的爵位,異姓重臣最高只能取得公爵。比如漢朝第一丞相蕭何的爵位是酇侯,韓信因為姓韓不姓劉,故從齊王變為楚王,最後由楚王變為淮陰侯。大名鼎鼎的關羽取得的爵位是漢壽亭侯,如果曹操姓劉,那麼他當魏王的阻力就會小得多,當魏公更不在話下。

    《周禮》以為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他們的職責是協調陰陽、溶通天地、聚合民心,夏商周三代的三公位高權重,國家內外大小事務,包括王族事務,事無鉅細他們都有權過問!春秋戰國時代,三公成為最高榮譽職務,不再處理具體政務,而變成高爵虛職。比如秦孝公在變法之初進行了人事調動,將主管內政的上大夫甘龍升為太師,主管軍事的左庶長嬴虔升為太傅,他們的軍政大權全部交給新上任的左庶長衛鞅。秦漢以後太傅、太師、太保三公明確沒有事權,只是高爵虛職,太傅後來演變成了太子的老師,太保則變成了太子的軍事長官。

    戰國時代卿慢慢由虛職變成了實職,到了秦漢之時卿則成了國家重臣。秦朝的九卿分別是: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他們在丞相府的總領下分別掌管天下大事。奉常的職責是掌管宗廟禮儀,地位高、權力大;郎中令則是皇帝的近衛軍將領,比如蒙毅將軍就是郎中令。廷尉的職責是掌管司法審判,大秦丞相李斯在廷尉一職上幹了很多年;少府則相當於建設部長,秦末名將章邯當將軍前就是少府!典客則是外交官,他們迎來送往,出使各國;宗正則是負責皇族內部事務的長官,他必須是皇族內部德高望重的老者才能擔任。

  • 10 # 沅汰

    “三公”是中國古代最尊貴顯赫的官職合稱。始於周代一直沿用到明清。不同時期的三公官職名稱不同,職掌也不同。

    周代司馬、司徒、司空為三公;另一說是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燮理陰陽,官不必備,惟其人。”

    西周初,周公姬旦擔任過太傅;召公奭擔任過太保。西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東漢以大司馬為太尉,與司徒、司空合稱為三公,又叫“三司”。唐宋沿用漢制,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明清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

    “丞相”這個官職始設於戰國時期,為百官之長,也叫作“相邦”,西漢初期叫作“相國”,後來又改為“丞相”,西漢末再改為“大司徒”,東漢複稱“丞相”。三國、晉、南北朝時有或改為“司徒”、“相國”、“大丞相”等。

    “尉”這個官職始於春秋時期晉國的軍中,是武官的名稱。戰國時趙國設“中尉”,負責選練舉賢,任官使能。秦國則以“國尉”為武官之長。西漢“太尉”是中央執掌武事的最高官員。

    御史大夫在漢代是僅次於丞相的中央最高長官,主要職責是監察、執法以及掌管重要文書圖籍。後來改稱為大司空或司空。

    也就是說,東漢的司徒相當於西漢的丞相;東漢的司空相當於西漢的御史大夫;東漢的大司馬相當於西漢的太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商家利用馬蓉來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