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小曉生

    清朝陝甘總督沈兆霖,在歷史上之所以不怎麼出名,那是因為他英年早逝。而且他死的太無奈了,居然是被洪水給淹死的。

    其實沈兆霖這個人在清朝歷史上,地位非常重要。1851年太平軍起義的時候,清廷壓根就不知道怎麼應對,甚至將他們看成過去的白蓮教、天理教這種級別的起義。

    是沈兆霖第一個發現太平軍的戰鬥力和其他起義不一樣,所以也是他第一個提出訓練鄉勇,對抗太平軍。也就是說後來曾國藩在湖南訓練湘軍,是受到了沈兆霖的啟發。

    01沈兆霖書生出身,在軍事上卻有獨到見解。

    沈兆霖是道光16年的進士,在咸豐時期,擔任兵部尚書、軍機大臣,不過沈兆霖畢竟是一名書生,他沒有帶兵打仗的經歷。

    今賊專攻省會、郡縣城池,城既破,鄉勇亦相與解散矣。撫州如此,各省各府亦必皆然。”“乞飭直省當於練勇中精選十之二三,聯為鄉兵,統以練達有位望之人。遇本縣有警,互相救援。其外府、外縣仍不得調往,以免擾累。---《清史稿》

    很多人認為,即使他做了兵部尚書,更多情況也只是在紙上談兵。其實沈兆霖在軍事上,是有自己獨到的眼光的。

    比如說英法聯軍與清朝簽訂《天津條約》的時候,沈兆霖挑出了“領事駐京”和“內江通商”這兩條,表示堅決反對。

    為什麼呢?前者會將清朝的所有動向,都調查的一清二楚。後者內陸地區將被英法等國逐漸滲透,不利於將來的獨立主權。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以後,沈兆霖也沒閒著,他多次參與協商江西、安徽等地的軍事行動,他的建議至關重要,基本都被採納。英法聯軍進攻北京,在圓明園大肆搶掠的時候。咸豐皇帝撒丫子就跑路到熱河去了。沈兆霖卻堅決支援要對抗英法聯軍,拒絕跟他們和談。官軍作戰不力,那沈兆霖就在地方上組織民兵,對英法聯軍進行了一定的打擊。

    由於多次在軍事上的獨到見解,加上沈兆霖有過組織軍事活動的經驗,所以在陝西、甘肅回亂的時候,沈兆霖被選中前去平叛。

    02沈兆霖輕鬆平定回亂,卻在土返回途中被洪水淹死。

    沈兆霖前往甘肅平定回亂的速度還是非常驚人的,他當年的11月份出發,第二年的7月份,回亂基本就被平息了。

    到了8月份,沈兆霖一身輕鬆地從甘肅碾伯縣,前往西安。在路過永登縣城的時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瓢潑大雨。

    甘肅西寧撒回為亂,總督樂斌遣提督成瑞率兵討之,逗撓不進。樂斌用西寧辦事大臣多慧議招撫,亂久未定。上命兆霖偕尚書麟魁往按,盡發樂斌等瞻徇貽誤狀,樂斌戍新疆,成瑞、多慧逮京治罪。同治元年,命兆霖署陝甘總督,親督兵自碾伯進擊撒回,屢敗之,撒回乞降。七月,師還,次平番二道嶺溝,雨雹,山水驟發,兆霖及從行兵役並沒。水退,得兆霖屍,猶端坐輿中。---《清史稿》

    雨量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了山洪。沈兆霖是南方人,從來沒有經歷過北方如此強大的洪水。他認為縣城近在眼前,只要加緊時間趕路,就能躲過這場洪水。所以沒有選擇高地作為避險的地方。

    其實他不明白,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他們趕路的速度怎麼可能比得上山洪爆發的速度呢?所以沈兆霖的人馬壓根就沒辦法躲避山洪。

    據說當時沈兆霖把自己的管靴管帽都脫了扔進洪水裡,希望靠官威鎮住洪水,結果不管用。所以他又把自己的陝甘總督大印也扔進了水裡,可惜還是沒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陪同沈兆霖的三十多號人全都四散逃走了,可沈兆霖卻偏偏沒能逃脫。洪水一來,管你是陝甘總督,還是平民百姓,一視同仁地給沖走了。

    03陝甘總督被淹死了,這罪過可不小。

    很顯然,一名封疆大吏,在洪水中被淹死,這是千古奇聞。當時相關人等肯定都沒辦法脫離干係。

    沈兆霖的師爺知道自己難辭其咎,所以他便出了一些主意來減輕大家的罪責。他讓當地縣衙將當地的山神、土地公等等塑像給抬出來問責,認為是他們保護沈兆霖不利。而且還編纂了上面那段故事,說沈兆霖把管靴管帽包括官印扔進水裡,希望鎮住洪水。沈兆霖是進士出身,飽讀詩書,這種愚蠢的事情他做不出來。編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增添這件事的神秘色彩。既然是不可抗力和老天爺在跟沈兆霖作對,那麼師爺他們的罪過自然是減輕了。

    在史書中記載,這件事發生了5天以後,沈兆霖的屍體才在永登城門外被人發現。讓人驚奇的是,當時沈兆霖居然端坐在車裡,一點驚恐之色都看不出來,真是千古奇聞了。

    其實我們想想都知道,正常死亡的人,存放5天都不可能保持原樣。更別說在大水中被沖刷了5天的人了,所以說這也是為了保全沈兆霖美名的一種說法罷了。

    巡撫駐廬州,東北徽、寧、廣三屬,幾為巡撫號令所不及。事急則向浙江請餉,事平則洩沓如前,不加整飭,旋收旋失,糜餉殃民。臣察徽、寧二府,山川險固,地皆可守,民亦健奮,歙、休寧二縣,尤多富民。宜於皖南設大員,專轄四府、一州,庶以飭吏治,固民心。度險設防,皖撫得專心於江北,浙撫亦不至牽制於皖南。---《清史稿》

    堂堂陝甘總督,又是朝廷的心腹重臣,怎麼能夠這麼窩囊地死掉呢?沈兆霖是皇帝在地方上的代表,所以他應該有一些異於常人的地方,這就是封建統治者們常有的思維。

    總結:沈兆霖如果不死,或許在平定太平軍的事業中大展拳腳。

    對於沈兆霖的死,其實我並不很關注。因為這世上突發事件太多,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

    不過對於沈兆霖生前提出的方略,我認為還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太平軍在南方起義的時候,沈兆霖的提議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他看出太平軍專門喜歡攻打省會、郡縣的城池,這很要命,一旦打下來,大部分鄉勇可就都落入了太平軍手裡。他認為訓練鄉勇應該讓朝廷統一來搞,這樣方便排程,也不容易成為太平軍的口中之食。

    曾國藩能夠南下訓練湘軍,多虧了沈兆霖的這個思路。此外,因為安徽、江西等地大部分都被太平軍給佔領了,為數不多的地盤散亂不堪。所以沈兆霖認為應該在皖南地區設立一位封疆大吏,專門管轄這些地區,以便於光復丟失的土地。

    參考資料:《清史稿》

  • 2 # 菜園門看守

    常言道水火無情,如此簡單的道理,這位堂堂皇封大吏他不懂?這個故事以前也聽過。地點就在永登縣城西則,越過莊浪河山間便道,當地人叫小沙溝的一條山溝,此溝向西,直通數十公里到達大同河川。、

  • 3 # 好事者說

    這件事說來真是讓人想不通。一是甘肅本來就是一個降雨量偏少的省份,幾乎很少有洪災的發生,乾旱倒是連年不斷。二是堂堂一個陝甘總督怎麼會命殞洪水?即使發洪水,也是底層的貧苦百姓遭殃。不過這還是件千真萬確的事。

    甘肅是一個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千溝萬壑數也數不清,老百姓大多靠天吃飯。平日裡乾旱少雨,要說真的引發洪水,這讓人怎麼也想不通。可是這件事就是那麼蹊蹺,還偏偏讓總督大人碰上了。

    陝甘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階的封疆大吏之一。由於陝甘地域遼闊,又是邊疆重鎮,所以陝甘總督的地位非常重要。像年羹堯,嶽中琦,左宗棠等都曾任過陝甘總督。當時被洪水沖走的陝甘總督叫沈兆霖,號雨亭,浙江錢塘人,曾任吏部侍郎,督江西學政,兵部尚書,軍機大臣等職,是個名副其實的一品大員。

    同治元年(1862年)沈兆霖擔任陝甘總督,當時青海回部叛亂,沈總督用幾個月的時間平叛,七月班師返回蘭州,他當時走的方向是今永登的通遠鄉大沙溝往永登縣城。這個大沙溝,道路崎嶇不平,地表為細砂黃土層,旁邊是高聳的黃土大山。這條路是當時永登通往西寧的唯一一條主幹道。就在總督快要到永登縣城的時候。一場大暴雨突然襲來引發了山洪。大沙溝裡無險可避,沈兆霖和幾十名隨從只有各自逃命,結果沈兆霖被洪水沖走了。直到事發五天後,沈兆霖的遺體才在永登滿城北門一帶被人發現。

    真是意外無處不在!可憐堂堂一品陝甘總督竟然命殞洪水泥石流。如今從紅古區窯街鎮經過大沙溝到永登,一路上雖說道路曲折卻是平坦的柏油馬路,路邊油菜花香,綠樹成陰,誰能想到一百多年前竟然發生過洪水沖走總督的事情呢?

  • 4 # 天水農人

    這個問題簡單點說,總督大人的死與對地理環境,和當地民俗的不瞭解所致。在甘肅一帶遇暴雨切勿在樹林和溝渠處停留,就近尋找窯洞躲避最安全,窯洞是牧羊人和當地農民為躲雨而挖,挖窯洞的地方是他們經過多次躲雨證明是最安全的地方,有人家的地方儘量借宿,前不著店,後不著村,儘量找窖洞,在雨中停留非常危險,總督身邊沒有當地人嗎?如果有是總督不聽勸告,一意孤行那是自找死,有當地人如沒勸告,其中定有陰謀。如果選擇借宿,找窖洞,或儘量在雨末下之前趕往縣城,總督大人斷然不會被洪水沖走,留下千古笑談。這是甘肅農民的一點粗見。從當地實際情況所分析的,難登大雅,請勿見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對《特種兵王3戰天嬌》這部電影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