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點穿搭秀
-
2 # 年糕媽媽
不可以。
鈉是人體所必需的成分。根據2016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不同年齡寶寶每日鈉的適宜攝入量如下:
注:1g鈉=2.5g食鹽。
不同年齡的寶寶都需要攝入鈉元素,但是補鈉可不等於吃鹽或者醬油等調味品哦。因為有很多天然食物都能提供充足的鈉。
0-6個月的寶寶以喝母乳或配方奶為主。由於母乳已經可以滿足寶寶對鈉的需求,配方奶的鈉含量比母乳更高,所以寶寶只要喝飽奶就萬事OK啦。
7-12個月的寶寶終於可以新增輔食啦。雖然現在寶寶對鈉的需求比之前高出了一倍,但小傢伙的美食版圖也在迅速擴張。所以媽媽們在製作輔食時,同樣不需要額外給寶貝新增鹽、糖等調味品。只要飲食均衡,寶寶完全可以從母乳、配方奶,以及其他天然食物中獲得充足的鈉(主要是動物性食物)。比如1個雞蛋含鈉71mg,100g新鮮瘦豬肉含鈉65mg,100g新鮮海蝦含鈉119mg。
而且這個階段是寶寶口味形成的關鍵時期。製作輔食時不新增鹽、糖以及各種刺激性的調味品,不僅能讓寶寶品嚐到食物的原汁原味,做個小小美食家,還能幫助他從小養成清淡的口味,降低兒童期、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
從表中可以看出,味精、雞精、醬油等調味料的鈉含量都高的驚人,在寶寶從天然食物中攝入的鈉已經足夠多的情況下,新增這些調味品只會給寶寶的腎臟造成極大的負擔。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別迷信“兒童醬油、兒童肉鬆、兒童泡麵”,有些兒童食品的含鈉量比成人食品還高呢。
-
3 # 四月微涼七月未央
沒讓吃過,原因如下:1.醬油裡有色素和鹽份,幼兒腸道發育不全,容易引起腸道菌群紊亂,造成腸道負擔。2.幼兒味覺敏感,母乳和奶粉清淡,醬油鹹味會使幼兒覺得母乳和奶粉不美味。
-
4 # 享育
8個月的寶寶並不適合吃醬油,一週歲內的寶寶都不適合吃醬油,哪怕是兒童醬油。1歲內的寶寶為什麼不能吃醬油呢?
1、醬油含鹽量非常高,有些兒童醬油沒有防腐劑,為了防腐,其氯化鈉含量比普通醬油更高。而有些兒童醬油的含鹽量比較低,卻添加了更多的防腐劑。世上無雙全法,醬油想長期不變質,少不了鹽和防腐劑。這兩樣東西都不利於未滿一歲寶寶的生長髮育,所以不建議給太小的孩子吃醬油。
2、一歲內的寶寶消化系統和利尿系統發育都未完善,吃的太鹹會加重腎臟的負擔,不利於生長髮育。還會破壞孩子的味覺,導致寶寶變得越來越“重口味”。
3、平常的食物中的含鹽量就已經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求,寶寶的食物不要再單獨加鹽或醬油來調味。小孩子的味覺其實和成人並不同,小孩的口味很淡,我們吃著一點鹹味都沒有的食物,寶寶也許吃起來鹹淡剛剛好。
除了醬油,也不要給寶寶吃其他調味品,如醋,寶寶2週歲以後才能吃醋。1週歲內的寶寶吃原汁原味的食物就好,不用擔心不好吃,寶寶愛吃著呢。
-
5 # 雲淡風輕205278180
看你怎麼養吧,我是窮人,我孩子三個月大就沒奶粉吃了,五個月不愛喝母乳,就給稀飯吃了,現在十六歲在讀高中,身體棒棒噠
回覆列表
1歲以內的
寶寶
不能吃醬油,1歲以上的可以適量吃一點。寶寶最好少吃醬油,一週歲以內的寶寶最好不要吃醬油。醬油中鹽的含量佔20%,與鹽相比,醬油的量更不好控制。嬰幼兒食品要注意
色香味
,有的家長出於,喜歡在食品里加很多醬油,這樣做出來的食品黑乎乎的不好年,會影響寶寶的食慾。當然有些菜可以少放一點醬油。1 歲以前的寶寶不能吃鹽和糖,鹽會加重寶寶
腎臟
的負擔,糖會損壞寶寶的牙齒,寶寶食品中應該不含有這兩項成分的,因為食鹽是由鈉和氯兩種元素構成的,而過多的鈉對嬰兒有害。因為嬰兒的腎臟發育尚未成熟,沒有能力排除血中過多的鈉,因而很容易受到食鹽過多的損害,而這種損害很難恢復的,其結果是孩子將來就可能發生高血壓
。嬰兒從6個月開始吃鹹味的食品,用鹽量隨月齡增加,從0.8—1.5克/天,滿一歲的寶寶食鹽量每天應小於2.0克。吃過
鹹食
物除上述的危害外,還會造成嬰兒不願吃乳類,偏愛濃味的食物,容易導致挑食的習慣。攝入的鹽分過多也會導致體內鉀大量隨尿排出,而鉀對於人體活動時肌肉的收縮、放鬆是必需的,鉀損失過多能引起心臟肌肉
衰弱而出現嚴重後果。有些人對此不太注意,嬰兒食品往往按成人的味覺定鹹淡,就產生了嬰兒攝入鹽分過多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