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勇叔茶話
-
2 # 503111
不是
雲淡風輕 我之所求
但樹欲靜而風不息
總有人要把一些無辜的人都牽扯進來。
有些攪屎棍真的太會搞事情,女人太作,會壞了大事的,無奈啊。
逼的太緊,搞得楊秀暴露了自己,哎
-
3 # 大河灣
楊修的主要問題是有歪才,無正用,最後大禍臨頭,不乏引火燒身的原因。
楊修此人十分機靈,曹操在門上寫一“活”,楊修便悟出這是“闊”意,主動將門改建。曹操在酥糖盒子上寫“一合酥”,楊修便說這是“一人一口酥”,並未經許可,和曹植等分而食之。曹操對此固然口頭上讚賞,心中實不悅。
首先,曹操用人,不管怎麼愛才,終歸是要才為其所用,他不喜歡你反過來將他看透。你把他看透,那就是死路一條。你要按他的遊戲規則來辦事,而不是他按你的遊戲規則辦事。從知識分子的角度講,這確實是一大悲哀。但是遇到好的時代,知識分子可以選擇,在體制之內,讀取功名,讓自己的才能為國所用,效力於廟堂之上。你要是覺得折扣太多,或是主公失德,輔佐不過是一助紂為虐,那不如歸隱江湖,閒雲野鶴,讓你的才華蕪蕪雜雜放諸四野,長到哪裡算哪裡,這樣也是暢快豁達之人生。
楊修聰明一世,卻在這裡犯上了糊塗。他有些才華,但顯露的都不是個地方,都用在了“一人一口酥”、“絕妙好辭”這些雕蟲小技上,不能像諸葛亮那樣雄才大略建功立業。楊修最後是因妄自揣測“雞肋”一詞的意義,說曹操是要退兵,結果被曹操以擾亂軍心之罪殺死,其實他沒有想到,他的才華如果只是用來揣測曹操用心,無疑對曹操毫無用處。
楊修自己是一根雞肋。當過大小領導的人都知道,下屬有時候在你面前抖機靈,說出來的那些話你並非不知道,只是出於種種限制,某些事情不好辦不好改而已。非不知也,乃不為也。這時候下屬在面前顯露自己的聰明,只會招致反感。就你聰明,這種事還要你來說?楊修妄測聖意,繼而代行領導旨意,請大家一人一口,品嚐酥糖。
楊修的職位是“主簿”。這是個很尷尬的職位,相當於秘書,但純粹是文字秘書。我懷疑楊修有危機感,他力圖顯露身手,得曹操重用,可惜曹操更欣賞郭奉孝這樣能幫他打勝戰的謀士。
人活著有各種各樣的使命,謀士也是一個。想做一個謀士,得出謀劃策,興國安邦。出謀劃策有時候必須提出領導不曾想到的地方,而不是為了結其歡心而提出他能想到的地方。從這方面看,楊修是個蠢才。這樣的蠢才如今比比皆是。我親耳聽諮詢業內人士說過:“你得揣測對方領導的想法,然後你順著出主意便是。”今日的“主簿”亦即領導秘書們,津津樂道於自己如何能揣測領導意圖,領導嘴還沒有張,屁股還沒有挪動,就按照領導的意思,把一切都安排妥貼了。奇怪的是,而今楊修未必失勢。時代已經不同,領導已經不必像曹操那樣,去給自己打江山了。
回覆列表
不是,楊修是學問家,絕非題主所言,急功近利之徒。
楊修(175-219),字德祖,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東漢末期文學家,太尉楊彪之子,以學識淵博而著稱。建安年間被舉為孝廉,任郎中,後為漢相曹操主簿。後被曹操殺害,時年方45歲。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
《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 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曹植、曹丕等太子以下都願意與他交友,例如他曾贈曹丕王髦劍,曹丕對此劍甚感珍惜;而曹植更屢次寫信給他。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透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透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後漢書》記曹操問楊彪:“公何瘦之甚?”楊彪說:“愧無日磾(金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楊修著有賦、頌、碑、贊、詩、哀辭、表、記、書凡十五篇。
楊修一生著作頗豐,結整合冊的兩文稿已失,今共存作品數篇,其中有《答臨淄候箋》、《節遊賦》、《神女賦》、《孔雀賦》等。
《後漢書·楊震列傳》:“楊氏載德,仍世柱國。震畏四知,秉去三惑。賜亦無諱,彪誠匪忒。修雖才子,渝我淳則。”
《三國志?陳思王植傳》注引《世語》:“以名公子有才能,為太祖所器。”
《後漢書》贊:“脩雖才子,渝我淳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