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春開聊

    這種教育不值得被提倡

    3歲的孩子犯點兒錯誤很正常,大人還會犯呢,何況是孩子?

    要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以及為什麼不允許他那麼做。如果講過之後,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錯,可以施以必要的懲戒。

    但如果孩子一犯錯就打,不僅僅是暴力的問題,還是侵犯未成年人保障權益的問題。

    任何有意義的教育,都要嚴慈相濟。光嚴,孩子會逆反,會恐懼;光慈,孩子會沒有規矩,會挑釁並放縱自己。所以,不要一味地打,還要耐心地教。

  • 2 # 兒童心理諮詢師良耳

    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不會讓孩子“有出息”

    1.3歲的寶寶正處在第一逆反期,有了自主的意識,會透過與家長反著來彰顯自己的自主意識。家長如果不懂孩子的這一發展階段,認為孩子是故意和自己作對,抬手就打,對孩子的自我意識的發展是很大的挫敗,不利於孩子心理發展。

    2.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家長抬手就打,孩子在幼兒園或其他與小朋友互動的場所遇到不順自己心意的情況,也會採用打人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不利於孩子的社會互動能力的發展。

    3.經常被打的孩子,會膽小,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自卑甚至懦弱,內心積壓的壓力和恐懼,會在進入青春期以後釋放出來,到時候家長更難管教,孩子往往走上彎路。

    4.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心理發展,不要認為打怕了,孩子就會聽話,更重要的是不要以大人的對錯來評判孩子,不要有“非黑即白”的思想,遇事多和孩子交流,聽聽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一上來就評判孩子不聽話。

  • 3 # 心似一片海4

    純粹"瞎胡鬧!"。孩子那麼小,你就動手,是不是外面憋屈憋的慌就回來找“替罪羊、出氣包"來著?不會教就一邊待著去!幼兒靠引導,孩子憑榜樣。把引導和榜樣能有益結合,你就事半功倍:你說話和顏悅色,孩子也會和顏悅色回報於你;你孝敬父母,孩子長大後也會把你服侍的好好的。育兒是個耐心工程,象你這種火爆脾氣,教出來的孩子不是"炸藥",就是"地雷"……你願意麼?葉聖陶先生說:"教育無它,榜樣而已"。看似高難深奧的道理,其實就這麼簡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人對詩詞、散文已顯得近乎冷漠了,而粗糙的網路詞語卻氾濫了,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