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秋葉枯
-
2 # 火山沒有山
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發燒,不同的疾病後果不同,發燒只是疾病的表現,而不是病因。人們通常只是總結這些疾病的共同表象——發燒,而忽略了發燒的病因。“燒壞腦子、燒傻、燒聾耳朵、燒得腿不能走路”都是相應疾病的後遺症,而不是發燒這一表象所致。
一般而言,發熱是機體對外來物質的一種排斥反應,在兒童時期這種外來物質通常是病原微生物。機體透過發燒來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對機體而言這應該是一個良性的症狀。發熱可以限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當機體正在限制病原微生物繁殖的時候,突然退燒就有可能給病原微生物以可乘之機,侵入到機體的深層次部位,如從普通感冒可能發展成為支氣管炎或者是肺炎。
對於發燒,最適宜的處理方法是透過物理方法降低頭部溫度,以減少大腦的興奮性。洗澡可以降低全身表面的溫度,也是可以的。不必追求降溫的效果,這樣的效果對機體常常是不利的。另外,少用退熱的藥物。一般的退熱藥物多是透過發汗來退燒,機體在發熱的時候本來透過體表蒸發的水分就增多,加上使用退熱藥物後大量出汗,很容易造成脫水。兒童脫水早期不易被家長髮現,等到體內環境惡化、出現更為嚴重的症狀被發現、搶救時,所付出的代價就大了。
-
3 # C咖啡豆子
發燒會“燒出病”嗎?
俗話說,“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任何戰鬥都有可能帶來一定程度的自我損害,發燒也不例外。
發燒時,身體除了發生上述有益變化外,也出現一系列生理應力性改變,包括細胞代謝增加導致耗氧量升高,心臟速率加快,心輸出量增加;炎症反應誘發的炎症因子可以增加能量消耗,加速肌肉分解,引發負氮平衡——這就是長期發燒容易導致嚴重消瘦甚至惡液質的原因。
同時,高燒對神經系統也存在一定負面影響,導致神經系統功能性障礙,包括反應性降低,表現為疲憊、無精打采甚至嗜睡;更嚴重時會發生譫妄和抽搐發作——就是通常說的“燒得說胡話”,和高熱驚厥。
但是,發燒的所有不良影響都是暫時性、功能性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單純發燒可以引發身體任何組織器官任何實質性損害。
有人或者會說,你的這個說法不對啊,高燒明明可以燒出病的嘛。比如,XXX因為感冒高燒,3天后燒成了肺炎;XXX家的孩子,高燒5天燒成了腦炎;再比如,XXX家的孩子發燒的時候多蓋了兩床被子,就燒壞腦子了嘛。
事實上,這裡存在兩個誤區:1),如前所述,發燒不是病而身體對某些疾病的反應。但是,有一些疾病在初期僅僅表現為發燒,並不會表現出其特徵性症狀、體徵。等到特異性表現出現已經發燒數日,因此會被人們誤以為這些實質性疾病是“燒出來”,較為常見比如肺炎、腦炎等。2)另一種情形就是所謂的超高溫。
超高溫
不同發燒的耳熟能詳,超高溫對於幾乎所有的公眾來說都是陌生的。
什麼是超高溫(hyperthermia)呢?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病理性狀態,指某些疾病狀態下,人體體溫調節的生理機制遭到破壞致使體溫失去控制而異常升高達到或超過40°C,甚至41~42°C及以上。
當核心體溫超過42°C時,人體的很多組織結構和生理機能會遭遇實質性、不可逆性的損害,這時就真的可以“燒出疾病”,甚至可以導致死亡。
但是,需要再次強調的是,超高溫完全不同於通常意義上的發燒,前者是正常體溫調節機制遭到破壞的病理性過程,而發燒完全掌控在體溫調節機制之下的生理性反應,發燒時下丘腦調定點溫度通常在36~40°C範圍內,偶爾會高過40°C、40.5°C,達到超高溫的水平。但是與病理性超高溫的最大區別是體溫調節機制仍然有效,可以透過生理性散熱機制使體溫下降,不會造成實質性損害。
如果舉一個例子,大家或許就對超高溫不再感到那麼陌生,那就是中暑中最嚴重的可致死的狀況——熱射病。
就是說,“中暑”熱射病就是一種超高溫。而且是是超高溫最常見的情形;其次是某些腦部疾病直接破壞了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導致。
上文“XXX家的孩子發燒的時候多蓋了兩床被子燒壞腦子”本質上是對於發燒錯誤的處理,破壞散熱機制而導致的熱射病,而非由於發燒“燒壞了腦子”。
綜上所述,發燒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人體對疾病的一種有益的、生理性反應,是受正常體溫調節機制控制的,不增加任何實質性損害。就是說,發燒本身燒不出疾病,更不會燒壞腦子。
-
4 # 那一刻134315913
孩子發燒 媽媽這5種做法是“幫倒忙”
發燒不是一種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種症狀,是人體的一種防衛反應,它對身體的影響主要取決於導致發熱的原因,而非發熱本身。所以,一旦孩子出現發燒,首先要儘快明確病因,不要幫倒忙。
倒忙一:過分關注溫度
孩子發燒了,體溫處在一個較高的溫度,很多家長希望孩子的體溫馬上降下來。發燒就好比孩子在山坡頂上一樣,讓體溫快速下降,就好比把孩子從山坡頂上推下來一樣,孩子能不受傷嗎?
正確方法:寶媽們不要過分關注溫度,應該關注的是,孩子是什麼病引起的發燒?孩子的精神狀態如何?只要孩子精神好、呼吸正常,沒有什麼異常情況,寶媽們就無需過多擔心。
倒忙二:發燒後不敢洗澡
孩子發燒了,家長們特別害怕孩子著涼,不敢給孩子洗澡。其實,孩子發燒後出汗較多,首先要給其喝新增橘子汁的白開水;其次就要用溫水洗澡。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發燒後洗澡會使其再次著涼發燒,其實這是一種誤區。
正確方法:讓因發燒孩子洗個溫水澡降溫,水溫一般要比體表溫度低一點,衝2-3分鐘就可以了;對於嬰幼兒,家長最好讓其坐在溫水澡盆中洗。另外由於秋冬季節氣溫較低,給孩子洗澡時要注意關好門窗,並隨時新增熱水保證水溫適中。
倒忙三:捂蓋厚棉被
孩子體溫上升後,手腳往往是冰涼的,家長髮現後就誤認為孩子受寒怕冷,馬上用厚衣棉被將其緊緊包裹起來再送醫院。
其實,兒童體溫上升四肢卻發涼,是因為四肢血量少於內臟,供血量不足導致了手腳發涼,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在急診中經常看到家長給孩子捂上多層棉衣,結果孩子本來體溫只有37攝氏度,卻因體熱不能及時散發,導致體溫越升越高,最後捂出了高燒甚至高熱驚厥。
正確方法:中國有句俗話叫“欲得小兒安,耐得三分肌和寒”,因此,當兒童出現發燒時,應先用體溫計給孩子測量腋下溫度,確定孩子發燒後給其穿一層薄棉衣就可送往醫院了。
倒忙四:亂吃藥
兒童發燒後,很多家長給孩子吃退燒藥,但是效果並不明顯。發熱本身是機體對抗感染和免疫細胞對抗病菌的過程,通俗地說,發熱時機體內的免疫功能被“啟用”,吞噬細胞活性增強,吞噬細胞要吞噬病菌、白細胞要將其處理,並傳遞給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再產生針對性的抗體。因此發熱可以說是兒童體內的一道“防護牆”。
如果此時家長不分青紅皂白使用抗生素治療,會對其免疫系統造成傷害。
正確方法:一般的高燒兒童可先服中藥,解表退熱。對於過高熱的患兒也可適當選用退燒藥,如泰諾林等,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倒忙五:吃好的
許多兒童發燒後,家長覺得孩子身體虛弱,因此會讓孩子喝牛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期間如果喝水太多的話會頻繁上廁所,影響休息、延緩疾病康復。
其實,人體在發燒時,代謝加快,產生的熱量增多,這時人體需要把多餘的熱量散發出去,出汗是人體散熱的重要方式,喝白開水可以加快出汗,人在高燒時,體內各種物質的代謝都會增加,代謝產生的廢物和有害物質就會增多,要把它們排出體外,多喝水可以通過出汗和排尿將這些代謝物質和熱帶走,此外,病毒侵入人體後,常會產生一些毒素,這時多喝開水,可以幫助人體把毒素排出體外。
正確方法:接受正規的兒科醫生的檢查,在排除了嚴重感染、惡性疾病等,診為普通感冒發燒時,即可用白開水退燒。每天多次讓兒童喝溫開水,促使多排尿,以利於降溫和毒素的排洩。
在生活中誤以為燒退了病就好了的家長大有人在,往往導致孩子再次發燒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誤治療。發燒只是某種疾病表現出來的一個單一症狀,燒退只表明機體產熱與散熱的調節機制恢復正常,並不等於疾病痊癒。只有祛除病因,從根本上糾正疾病的發病基礎,才意味著疾病治癒。
護理發燒寶寶的小妙招
1、保持室內適宜及空氣流通
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8一20左右,保持空氣流通,經常開窗換氣,以減少病菌在空氣中的濃度。儘量減少親友探視,以防止交叉感染,同時利於寶寶休息。
2、飲食以流質、清淡、易消化為主
飲食以流質、營養豐富、清淡、易消化為主,如奶類、藕粉、少油的菜湯等。待體溫下降後,食慾好轉,可改為半流質,如肉末菜粥,麵條、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餚。發燒期間暫時不要給寶寶吃雞蛋,因為雞蛋清中含有某種致敏物質,可能會引起一些寶寶的過敏反應。平時身體健康時有可能不發作,而發燒時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會有反應。
3、寶寶衣服不宜過厚
寶寶衣服不宜穿的過多,否則會影響散熱,使體溫降不下來,則要預防發生高熱驚厥,尤其對於新生兒體溫在38。5度以上時,一旦包裹的過緊,容易導致驚厥發作。因此對於新生兒體溫升高,要立即開啟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熱。
4、勤測體溫
建議媽媽最好每間隔4個小時就測量一次體溫,高溫寶寶則需要每1一2小時測一次。服用退熱藥後如果出現大汗淋漓,面色蒼白,軟弱無力等虛脫現象。可先喂一些含糖的稀鹽水或鮮榨的果汁,為寶寶補充水分。
-
5 # 寶貝多多lyx
能,我見過我的一個朋友家的孩子,發燒過頭,治療不當,孩子的智力受到了影響,所以我特別怕兒子發燒。
物理降溫方法:在孩子的額頭,頸子兩側,腋下兩側,腹股溝兩側(這些部位有人體的大動脈,冷敷可以有效降溫),天涼用溫水擦拭,或者洗溫水澡,可以降溫0。5°或以上,孩子就會舒服的多。 藥物降溫用藥需要間隔6-8小時,不足6-8小時,體溫上升,可以用物理降溫。 多喂孩子白開水,補充水分,加快毒素從尿液排出。 美林、泰諾林退高燒比較好。如果孩子發燒達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熱比較快,如果38到38。5之間用泰諾林比較好。如果是低燒這兩種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燒藥就可以。像一般酚黃那敏等寶寶感冒藥也都有退熱效用的。 泰諾林、美林用了之後仍然沒有效果的話,就要去醫院再診了,可能還有其他炎症。
-
6 # Sylvia狂熱的旅行媽媽
孩子一發燒爸爸媽媽就擔驚受怕,只怕燒壞了腦子,還有一些爸爸媽媽是孩子發燒了也不在乎,這都是不對的,其實孩子40度以上才是高燒,發燒是人體對抗疾病的一種反應,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來為什麼發燒,有些引起發燒的疾病就能引起腦損傷,所以單純的發燒並不會對身體的器官造成直接的傷害,所以發燒引起不適時就需要治療,如精神不佳,哭鬧,神志不清等,早日去醫院檢查,如果只是發熱,熱度也不高就
給孩子多喝水,物理降溫就可以,發燒其實是個好事情,它能幫助孩子擺脫感染,用積極正確的心態來應對,多關心孩子的病情發展,就沒問題。
-
7 # 石農之家
單純的發熱是不會對大腦有影響的。但很多疾病的初期表現只有發熱,如傷寒、結核病、腦炎、腦膜炎等,而這些疾病則可能對中樞神經系統存在潛在的影響,如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出現頻繁的驚厥等,這樣對腦細胞會有損傷,會對智力產生一定的損害。部分孩子發熱時會出現高熱驚厥,如果沒有及時處理而出現頻繁的驚厥或驚厥持續時間過長,可能對智力也有影響。
-
8 # DrX說
對於孩子發燒,家長一般有2種態度。
一種是對藥物謹慎至極,覺得“是藥三分毒”,就是不願意讓孩子吃藥。
還有一種是擔驚受怕,生怕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變成傻子。
發燒到底會不會燒壞腦子呢?
首先,必須要承認,發燒和不可逆的腦損傷有關!
但是發燒,並非是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下面2個:
1. 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腦炎,這是“燒壞腦子”的最常見因素。臨床上以高熱、頭痛、嘔吐、昏迷、驚厥等症狀為其特徵。
識別腦炎的關鍵,就是看看孩子有沒有神經系統的體徵。如果孩子發燒,沒有咳嗽、打噴嚏、拉肚子,而是神志淡漠、胡言亂語、肢體無力、精神障礙。這些情況下要非常小心,很有可能是出現了腦炎。
早期就醫和正規治療是防止腦炎併發症,“燒壞腦子”的重要方法!
2. 高熱驚厥,窒息缺氧
孩子高燒時,出現驚厥,肌肉抽搐,大腦缺氧。雙眼球凝視、斜視、發直或上翻,伴意識喪失。民間說法叫做:翻白眼。
缺氧的時間一旦超過3分鐘,或者多次發作,就很可能會產生大腦不可逆的損傷。
退燒藥不是萬能的
絕大部分熱性驚厥產生於發熱病程中體溫的快速上升期,即發熱初期。而退熱藥是在體溫高峰期和退熱階段發揮作用,這就決定了退熱藥不能預防熱性驚厥的發生。
另外使用退熱藥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降溫,而是緩解孩子因為發熱感到的不適,所以不應該因為對“燒壞腦子”的過度焦慮,而給孩子過量服用,不僅沒有用,還會產生許多副作用。
也就是說沒有辦法能絕對控制熱性驚厥!
孩子驚厥瞭如何處理?
1.保持呼吸道通暢
將孩子轉移到安全的環境,讓孩子側臥,或者平臥,但頭側向一側,注意不要彎曲頸部,保持呼吸道通暢。
2.嘴裡不要塞東西
一定不要試圖撬開口腔向口中放入任何東西,咬舌頭出血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而且即使出血也並沒有什麼大不了。而向口中填塞異物導致窒息的風險更高,所造成後果更嚴重。
3.不要用疼痛刺激孩子
在孩子發作過程中拿指甲掐或拿針刺人中的做法並不能減少當次驚厥發作的時間。
最後,在強調一次:
發熱是人體的防禦反應,發熱本身並不會“燒壞腦子”。
早期發現腦炎,妥善處理驚厥,才是不讓發熱“腦子被燒壞”的關鍵!
-
9 # 湖南醫聊
“護士,護士,我的孩子發高燒了,趕緊幫我處理,要不然腦子都要燒壞了!”
安靜的兒科病房裡傳來了家長焦急的聲音。
開春以來,常德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病房裡陸續收治了許多發燒的寶寶,大部分家長都有著同樣的一個疑問:發燒,到底會不會“燒壞腦子”?
答案毋庸置疑,當然是不會。
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單純的發燒可以引起身體任何組織、器官的實質性損害。
那些說身邊有真實案例的人,我想說,其實,那並不是單純的發熱引起的,而是他們本身可能就有病毒性、化膿性腦炎等顱內感染性疾病。
而發熱就是這些病症表現出來的症狀,如果沒有得到及時醫治,就會引起神經系統的損害,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燒壞腦子”了。
那麼,發熱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其實,發熱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出現發熱之後,我們在明確診斷的同時,針對發燒,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1.大量飲用溫開水,多出汗,多排尿,才會增加散熱。
2.保持室內溫溼度適宜,根據室溫增加減衣物。
3.低熱採用物理降溫,高熱遵醫囑給藥。
4.儘早就醫,查明原因,儘早處理。
(網路圖,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發燒也叫發熱,是由於致熱源作用使體溫調定點上移而引起的調節性體溫升高。發熱對人體有利也有害,發熱時身體的免疫能力會明顯增強,有利於殺滅病毒。
發燒會不會燒壞腦子?答案是肯定的,但一般的發燒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發燒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機制,也相當於是一個警報器,假如體內某部分出現了問題及時報警的作用。如果發燒到了四十多度的高燒,那一定會燒壞腦子。 高燒會消耗大腦大量氧氣,血液氧氣運載能力有限,所以會導致大腦缺氧,大腦缺氧就會造成腦細胞死亡,時間久了之後,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所以說發高燒不退一定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