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道夫939
-
2 # 陌離wyf
我的個人經驗是:在輸入(讀,聽)的同時要想著輸出,簡單說比如在閱讀的時候,目標不是“讀懂”,而是要儘可能同樣的句子能夠做到“輸出”,而且最好是口語輸出。我自己的做法首先是精讀,然後基本上任何閱讀過的英語文字都至少讀兩遍,最後如果某句話很“實用”,閱讀的時候就進行“微背誦”——讀了句子立刻閉上眼睛把這句話在大腦裡複述兩三遍,就像你在轉述該句話一樣。
首先,要學會知道音標,然後找一個喜歡的聲音,跟著學。這個很重要,因為你如果沒有老師在身邊指導,那就更要注意自己的發音問題,可以聽一聽電臺裡的英語發音,比如喜馬拉雅電臺等等,每聽一遍都更容易有所感悟。
控制難度,音標不會從音標開始,然後短句,一句好聽的話,再嘗試大片的文章。
確定自己很想說的更流利。一定要有足夠的理由堅持下去,要有一個目標,方向。
跟讀。不僅可以鍛鍊聽力,還可以培養語感,重要的是跟讀不僅要跟著說出單詞,句子,還要模仿句子的語調,是上升調還是下降調,這樣可以讓你的口語聽起來更地道。
精讀。不僅可以鍛鍊語感,還可以激發大腦思維,每日精讀,長期堅持效果不錯,讓你的大腦逐漸培養說英語的思維,才能將想法轉化為語言表達。
看英語電視劇或電影。可以熟悉英語文化,建議不要看字幕,選擇語速較慢的劇,如,並且模仿跟讀。
積累。積累一些地道表達,如lucky dog指幸運兒,rain cats and dogs指傾盆大雨,多運用於實踐
聽。其實,研究小孩兒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不難發現,聽和說是至關重要的,當你置身於一個外語環境中時,最快接受的也是聽和說,所以,不妨利用流逝於指縫的時間,如去吃飯的路上,去聽一些英語電臺,或者英美文化等
說。要克服自己的心理,不要找藉口,不好意思什麼的,方法永遠比藉口多,不好意思可以找些人少的時間地點練習,建議找個語伴,時間久了就習慣了。熟能生巧。厚顏無恥的練起來。要有夥伴一起練習。有的連讀怎麼都練不會,當你聽到有人當面說, 會有些幫助。
-
3 # 毛毛蟲Claire
單詞也好,語法也好,都是口語的基礎材料,就像磚和瓦,但是要蓋一棟樓,只有磚瓦是不夠的。那麼在具備了一定的單詞量和語法基礎之後,如何提高流利度呢?
1. 不怕犯錯。不怕犯錯的心理簡直太重要了。不要把每一次說英語的機會都當成是考試。以平常心去看待英語,英語是一個交流工具,沒有人總要考你。兩個人在對話的時候,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別人。說出來的句子裡有小錯誤,沒事,重要的是看看這個錯誤會不會曲解你要表達的意思。等交流完了,如果有心的話可以回過頭來想想自己說的是不是有錯誤,下次注意就好。
2. 重音和停頓。口語流利,絕不是指“說的快”。“流利”是指能像“正常人”一樣去交流,讓對方聽著“舒服”。這樣,恰當的重音和停頓是非常必要的。重音會突出你的重點,表達出你的情緒。停頓能讓聽著有時間去理解你說的話。機器說出來的英語的確沒有語法錯誤,但是沒人會覺得舒服,就是因為它常常使用錯誤的重音和停頓。
3. 口語思維。“英語思維“這個詞總被提起,懸乎又懸,但其實一點也不高大上,和你講中文的思維套路是一樣的。有的人參加口語考試之前,會整句整句背誦大量的”語料“來備考,但是這個方法是錯誤的,因為它違背了”口語思維“。正常的思維是:動機—>關鍵詞—>連線成句。人們首先是因為想要幹什麼事,才需要用語言去交流,以達成這件事,這就是動機。有了動機自然就會想到幾個關鍵詞,最後再用語法和其他輔助詞彙來完成一個句子。例如,我的動機是:我想租房,想和中介預約看房。那麼關鍵詞可以是“inspection(看房)”,然後再用這個關鍵詞來組成句子:Could you arrange me an inspection this week, please? 或者 Is there any inspection available next week? 這才是一個人說話前的正常思維。
所以,在練習口語時,切忌整句背誦。只准備關鍵詞即可,然後每次練習,都透過這個關鍵詞來現場生成句子。時間長了,說話的“正常思維”也就具備了。
-
4 # 初中英語誦讀
做為一線教師,我必須說流利的英語,但是我們國內沒有英語的語言環境,多年來,我摸索出一個決竅:自己創造語言環境,也就是自己和自己說,自己做自己的語言夥伴。
What did you do today? I went shopping. I bought a book, a big book. I spent 30 yuan on the book. Then I went jogging......
就這樣,像嘮家常一樣,不要覺得可笑,我們小的時候呀呀學語的時候,不也是一個詞一個詞的說嗎?很多人過不去這個坎,他的英語永遠也說不好!
加油!
-
5 # 木子鉛華
對於此問題,我引用一句名言“Practice makes perfect” 熟能生巧。 對的,就是個最簡單的方法,透過不斷的讀,不斷地去重複來提高自己英語的流暢水平。還有一種方法就是不斷地聽,聽錄音,去模仿。慢慢地,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口語水平正逐漸提高,想要提高英語的流暢度不難,從現在起,行動起來吧,張開你的嘴巴,大聲的朗讀,你終將會成為英語一流的人!
回覆列表
親,你的問題非常好,非常普遍。在回答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英語學習的變遷和程序是必要的。
上個世紀80年代,受恢復高考的激勵,中國大河上下,長城內外掀起了一股持續不斷的學習英語的高潮,並最終延續到了今天。那時的英語學習者絕大部分是自學者,最大的困難並不是怕吃苦,怕困難,但有一點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克服的,即,聽說。一個單詞,一句話,一篇課文,沒有老師示範,領讀,更沒有錄音,沒有視聽材料。每個自學者學習到任何階段都沒底,不知道發音準不準,不知道正不正確。可以說是,困難重重,無法深入。於是,大量的自學者放棄了,剩下的都最終變成了啞巴英語,直到今天,這一“光榮”傳統仍在延續。我們大家都聽說過這樣的評論:中國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在世界上是花得最多的,但效果是最差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羞於聽說!於是,在中國,有天量的人曾經學過或正在學習英語,但真正能夠隨心所欲地,獨立自如地與外華人交流的人太少太少太少。
今天,這種學習的困難已經不存在了。我們的英語愛好者有看不完的英語原版電影和電視劇,有聽不完的英語視聽材料。有各種版本的英語電子詞典。任何教材都有錄音,任何級別的學生不會發音任何一個單詞或者怪罪老師的發音不準都是沒有道理的了。所以,英語的發音並不是我們今天學習英語的最大障礙,最大的障礙或許應該是學習的方法。下面談談適合初中級英語學者的聽說學習和訓練方法。
任何語言都由三大要素組成,它們是:音,形,義。 音是第一位的,人類語言首先是先有彼此交流的音,然後才有文字元號。有鑑於此,我們學習任何語言都首先應該在聽說上下工夫。因此,在外語學院人人皆知的常識是:學習外語的五大技能,聽,說,讀,寫,譯,聽說領先,英語也不例外。
首先,我們認為;說是五大技能的基礎。因為,英語是拼寫文字,理論上,任何一個單詞,一句話,只要你能夠說出來,能夠發音,你就應該能夠聽得懂,寫得出來,讀得出來,翻譯得出來。當你記不住,忘記了某一個單詞的時候,首先應該是你忘記了它的發音,當然說不出來,寫不出來,聽不懂,讀不出來,不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說的基礎是模仿能力。我們說,某人的藝術天賦,語言天賦指的就是這個模仿能力,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所謂“樂感”或“語感”。這也是外語學院招生時,必須面試的原因,面試的主要內容是考察學生的模仿能力,而不是其它。考察這個學生有沒有學習外語的潛質和培養前途。一個人的模仿能力通常是先天的,它是學習英語效果好壞的決定性因素,儘管,後天透過練習可以改善和提高。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做什麼,學什麼常常遇到大量追求捷徑的人,但,我想明確的告訴你,作為初學者,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譯技巧除了模仿沒有任何捷徑,所謂“速成”都是騙人的,那只是個傳說。模仿,堅持不懈地,高頻率地模仿,大量地模仿單詞,句子,課文,演講,歌曲的發音,你就會慢慢接近Native speaker。說的練習方法很多,包括:對話,複述,或每天給自己設立一個Topic,說話人圍繞這個Topic以自己的語言展開說,儘量長時間的說,自己對自己說,對著牆說,進而對著聽眾說……!
說的好壞來自於朗讀效果。 對專業英語學習者而言,一篇精讀文章,老師通常要求學生朗讀不低於40—50遍,直至不卡殼,不氣緊,很從容為止.。朗讀的基本要求是:單詞發音準確,語音語調正確,越接近原聲越好。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除了大量模仿原聲,掌握基本的英語語音常識,比如,音變,母音的弱化,輕子音的濁化,連讀,失去爆破等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朗讀必須大聲,你自己都聽不到自己在說什麼,那不叫朗讀。
朗讀的基礎是聽。聽的能力取決於你的模仿能力,模仿能力越強你的聽力一定會越好。作為初學者,聽的的模仿首先是從電子詞典的單詞發音開始的,進而模仿句子和文章。單詞是組成句子的最小單位,所以,一開始,我們就必須高度重視單詞發音,勤查詞典,勤模仿,勤練習。另外,英語單詞的發音,從開始學習的那一天開始,就應該堅持學到老,糾正到老,因為你是非英語國家的華人,而英語的單詞量目前已經大於120萬個,且每天正以50-100個新詞的速度遞增。
最後必須指出,聽說直接關係到你英語學習的效果,或者是否能夠深入學習下去的前途。請記住,我們在聽說上下的功夫永遠不會白費,它一定是與你英語學習的進步成正比的。
聽說材料應該儘量選擇英國英語教材,避免選擇美語教材,因為,美國英語的發音太亂,太不規範,受其他移民語言的影響太大,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