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玉名
-
2 # 價值漫步
嚴格意義上講,沒有隻漲不跌的神股。股票價格每日都在波動,即使如騰訊、貴州茅臺這樣的長期大牛股都是有漲有跌,儘管長期看來一直在漲。
中國最著名的白酒股票貴州茅臺,自2003年上市以來漲了100多倍。現在貴州茅臺總市值為7815億元。但貴州茅臺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白酒塑化劑事件、反腐政策期間股價都曾有過大跌,但是這些意外事件並未影響股價長期上漲的趨勢,因為公司的業績每年都在增長,這是股價上漲的最主要原因。
中國市值最大的醫藥公司恆瑞醫藥,自上市以來也是漲了近百倍。目前市值1831億元。恆瑞作為抗癌藥物研發製造公司,非常有可能成為中國第一家市值上萬億的醫藥公司。中國的醫藥公司目前整體實力偏弱,與美國歐洲等國大型的醫藥公司差距不小。
格力電器,股價漲了300多倍,現在市值2632億,長期上漲的牛股。
萬科自上市以來股價漲了4000多倍,現在市值3200億,未來極有可能成為市值萬億的房地產公司。
雲南白藥,中藥文化為除了白酒文化之外中國的另一大文化傳統,雲南白藥為中國絕密配方,不過雲南白藥的主要收入卻是來自雲南白藥牙膏,實際上雲南白藥是一家日用品公司,目前公司也在開發衛生巾、頭髮護理產品等。
伊利股份,中國乳製品巨頭,目前總市值1845億,股票價格漲了近300倍。不過當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伊利市值跌了80%,一般人估計是承受不了如此大的跌幅的。可見投資需要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
美股長期上漲的神股莫非香菸股票菲利普 ·莫里斯,總市值1645億美元,是美股中長牛股票。股價漲了千倍。
可口可樂,巴菲特愛股,總市值1958億美元,股價漲了幾千倍。
麥當勞,快餐公司居然也是長牛股票,巴菲特也投資過麥當勞,總市值1371億美元,也是漲了幾百倍。
高露潔 製作銷售牙膏公司,總市值600多億美元。
巴菲特的伯克希爾,股價漲了一萬多倍,總市值2100多億美元。
輝瑞製藥公司,總市值2181億美元。
強生公司,總市值3745億美元。
以上都是長期股價漲了百倍、千倍、萬倍的公司,未來中國很多行業估計也會出現萬億市值的公司。
大多數長線牛股基本為消費醫藥行業股票,滿足人類基本需求,醫療、菸酒、日用品等公司的股票。正如巴菲特所說你的嘴巴在哪裡,就把你的錢投到那裡。
騰訊控股近日持續攀升,7月31日尾盤時股價最高觸及316港元/股,續創歷史新高,漲幅達3.67%,總市值達到30014億港元,不到1年時間騰訊股價從200漲到300,趨勢毫無變化,和上市時比更是已經漲了數百倍。還有哪些“神股”像騰訊一樣幾乎只漲不跌?
回覆列表
這樣的個股其實並不少,而且中資科技股,如網易、阿里巴巴、陌陌等一批個股如此。不僅如此,美股的科技股走勢更猛。美股節節走高,持續8年的牛市,依然漲不停,非常奇怪的是,這期間沒有出現過泡沫危機,依然被資金看好,甚至連巴菲特都開始高調增持蘋果,並對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公司給予肯定,為自己錯過行情而懊悔不已。這是怎麼了?資料方面或許能夠給我們啟示。同時,透過對於A股近一年多走勢分析,已經可以明確找到龍頭行業,以及龍頭股,供股民參考。
美股的權重股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在十年前有誰能夠想到蘋果會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很難想象,在人們思維模式中,只有金融、能源等公司才配得上第一大市值公司,沒想到蘋果這樣一家科技公司可以獲得這樣的桂冠。如今蘋果依然是全球唯一一隻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的公司。其總收入的63%來源於蘋果的旗艦產品——iPhone,11%為Mac電腦、10%則為iPad,蘋果產品不斷地更新換代,就能夠實現業績的持續攀升,科技點亮世界,蘋果的智慧手機點亮了生活。
與谷歌和Facebook依賴廣告收入不同,微軟收入更為平均,主要來自於軟體和服務。2016年微軟收入850億,利潤170億。最大一塊收入是Office軟體和服務,不過也僅佔比總收入的28%,雲服務在內的服務業務佔比22%,遊戲、作業系統、廣告等分別佔比11%、9%、7%。
亞馬遜是讓巴菲特很後悔錯過的一隻個股,在今年巴菲特股東大會上,他還對此耿耿於懷,懊悔不已,6年前他投資了沃爾瑪,但在去年末開始大幅拋售離開,因為他當年雖然看好亞馬遜,但並沒有想到電子商務對傳統消費巨頭有如此大的影響,如今開始糾錯,轉而投向蘋果、亞馬遜等科技企業。亞馬遜72%的收入來自於電商,媒體業務、雲服務等也分別達到18%和9%。
正是科技股的不斷崛起,實現了美股這一波持續8年的牛市,而且即便如此,依然很難說其有泡沫,因為其持續的增長能力是事實,是有實實在在業績支撐的,而且科技變革可以製造無限的需求,這是傳統行業無法比擬的。實際上,不僅美科技公司如此,中資科技公司,騰訊、百度、阿里巴巴、網易、京東等都得到了全球資金的追捧。
如果說科技是美股的龍頭行業,那麼如今A股有哪些龍頭行業呢?接下來將重點分析,A股方面那些跑贏指數的行業,以及行業中的龍頭股,借鑑全球股市科技浪潮,哪些行業龍頭值得我們珍惜呢?尤其是在這樣一個殘酷的個股股災時期,只有一些行業領軍公司能夠給予我們希望,堅守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