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君君日常生活
-
2 # 愛美食的小慶卓
相似之處:
1,饅頭和麵包同屬於發酵面製品,兩者的主料均為麵粉和水,同時也都是以酵母的繁殖產氣使製品膨鬆。
2,饅頭和麵包都是將酵母加少量水活化後,加入到麵粉中,攪拌成麵糰,然後在一定的溫度、溼度下發酵,製成一定的形狀,醒發、成熟、形成成品、包裝銷售。
不同之處:
1,做饅頭的原料比較簡單,大部分地區只用小麥粉、酵母(或老面)和水;而製作麵包除了小麥粉、酵母和水以外,還需要加入油脂、食糖、食鹽及各種輔料和新增劑。
2,就營養價值上講,饅頭的營養價值中蛋白質效價要高於麵包,因為在烘焙過程中麵包中賴氨酸的損失要比饅頭損失的多,並且饅頭中所有澱粉顆粒基本上都已糊化,而麵包內澱粉粒仍未糊化,表明饅頭比麵包更易於消化。
-
3 # 袁Sir的生活
饅頭與麵包的區別之處
1)兩者的原料不同。
做饅頭的原料比較簡單,大部分地區只用小麥粉、酵母(或老面)和水;而製作麵包除了小麥粉、酵母和水以外,還需要加入油脂、食糖、食鹽及各種輔料和新增劑。就小麥粉的品質而言,饅頭比麵包要求寬鬆,製作麵包的小麥粉要求有較強的麵筋質,一定比例的破損澱粉含量;而製作饅頭的小麥粉筋力範圍較寬,筋力中等的小麥粉可以製作出質量較好的饅頭,小麥粉的蛋白質含量變幅可以比較寬,對破損澱粉的含量要求也較低。
2)兩者麵糰調製方法不同。
在和麵過程中,麵包麵糰微結構中蛋白質和澱粉顆粒分佈的變化與饅頭不同。麵包麵糰的加水量一般為麵粉用量的60%左右,在攪拌初始階段,蛋白質在吸水的同時被從均勻分佈於澱粉顆粒之間拉開而形成麵筋束;而饅頭面團的加水量一般在40%-50%之間,在攪拌初始階段,蛋白質沒有象麵包麵糰中那樣充分吸水,基本上仍較均勻地分佈在澱粉顆粒之間。隨著和麵過程的進行,麵包麵糰中的蛋白質逐漸形成均勻的網路,而饅頭面團中蛋白質還是均勻分佈於澱粉顆粒之間,這是由於加水量的不同才造成這種麵糰微結構上差別。
麵包和饅頭的區別?
3)兩者製品的熟制方法、製品口味、營養價值不同。
饅頭與麵包在熟制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饅頭坯在成形醒發後置於蒸鍋中經蒸汽蒸制,溫度大約在100℃,而麵包需要在烤爐內烤制,溫度大約230℃,這一差別對它們在結構、風味、營養價值和儲藏效能等方面都產生了很大的差別。饅頭用蒸汽蒸制,相對溼度高,所以皮軟、色白、內部結構較緊密;而麵包在高溫下烤制,其表面形成了一層金黃色硬殼,還發生了一系列複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包括美拉德反應的複雜過程,產生了很多特殊風味物質,麵包的結構比較膨鬆。在麵食加工過程中,維生素B1最易受到損失,它怕鹼、怕熱,也容易隨水流失。在製作饅頭時,發酵產生的二氧化碳使麵糰呈現酸性,保護了維生素B1;蒸制時,饅頭內部沒有受到高熱,也未被水浸泡,所以不會造成營養素損失。而麵包要在230℃左右的高溫下烘烤,除了損失維生素B1外,還會損失10%-15%的賴氨酸。
就營養價值上講,饅頭的營養價值中蛋白質效價要高於麵包,因為在烘焙過程中麵包中賴氨酸的損失要比饅頭損失的多,並且饅頭中所有澱粉顆粒基本上都已糊化,而麵包內澱粉粒仍未糊化,表明饅頭比麵包更易於消化。
-
4 # 孫大臉說美食
饅頭和麵包的區別在哪裡?
1、饅頭是中式的主食,麵包是西式的主食。
2、饅頭是蒸的,麵包是烤的。
3、饅頭一般不加其它輔料,麵包要加好多輔料。
4、饅頭一般沒有味道,麵包普遍加糖是甜的。
5、饅頭北方人吃的多,麵包全球人都吃。
-
5 # 安於現狀484
包子之所以稱為包子,並非以動詞“包”這個動作得名,而是以形狀“鼓包”得名。當然有餡的肯定是包子,沒有餡的做成半球形的稱為包子並沒有問題,當然稱為饅頭也可以。而“子”只是一個虛詞,不能理解成“餡兒”。
-
6 # 想去看海24
1.饅頭通常用中筋麵粉來做,麵包通常用高筋麵粉來做。
2.饅頭通常是蒸制的,而麵包通常是烤制的。
3.饅頭通常是做為主食,而麵包可作為小餐點。
4.製作饅頭時,通常只加入酵母,白糖,溫水就可以,而製作麵包就需要更多的材料,如:黃油,白砂糖,雞蛋,油,麵包改良劑,泡打粉,牛奶等。
-
7 # 寒江孤影183
麵包是用人工培養的酵母菌來發酵的,麵包的配方當中,通常都要放百分之一左右的鹽,加入少量的鹽可以增加麵包彈性和口感,調節發酵速度,麵包裡面還可以加入糖或者火腿腸等等,增加口感。
饅頭的配方比麵包的配方要簡單,它不用放鹽,也不用放糖。有低脂肪低糖的特點,不容易引起肥胖,特別適合減肥的人吃
-
8 # 鄉野阿蓮
饅頭和麵包的區別都是經過酵母發酵的食品,饅頭的做法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麵包製作起來比較複雜一些,因為它是烘烤食品,製作時溫度較高,那個製作過程的損失的水分較多,而和他儲存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一點,饅頭的話,製作過程中水分比較多蒸制,所以儲存饅頭會相對時間比較短
-
9 # 犟犟說美食
麵包的概念有兩個要素,一是發酵,二是烘烤。而至於味道和原料麵粉、有沒有奶,有沒有油之類,有千萬種變化,不作為區分和判斷是不是麵包條件。 而中國通常所說的饅頭,通常是蒸制的發酵麵粉製品。 所以,麵包和饅頭的核心區別在於,一個是烤,一個是蒸。 因此,中國的燒餅(烤制的發酵燒餅),發麵餅等,是中國的麵包,而饅頭不是。
還有方面呢
1.成本上說,專業麵包粉比普通麵粉貴很多。以我常用的麵包粉為例,是3.8元/500克(這是比較便宜的麵包粉),而普通麵粉大概是120元/50斤。請自行換算…… 2.原料上說,即使是最普通的麵包,除面和酵母外一般都含雞蛋、牛奶、黃油等,稍複雜一點的還要加肉鬆、水果、豆沙等等。饅頭只需要面、水和酵母。 3.做工上說,做麵包一般需要揉麵40分鐘以上(指麵包機揉麵,手工揉麵因手法技術不同而時間不一樣),發酵兩次,第二次發酵還有環境溼度有要求。饅頭揉麵幾分鐘,主要是麵糰需要餳一段時間,發酵一次。 4.只要原料沒用太差的,麵包一般情況下比饅頭好吃。
-
10 # 奔跑的小椰子
饅頭和麵包都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食物,其均屬於發酵面的製品,由於麵包中往往新增有多種的人工劑,因而從營養學的角度上說,麵包所具有的價值其實遠不如饅頭,除此之外,二者之間還存在有什麼差別呢?
饅頭和麵包有什麼區別?
1、這兩者的成分有著較大的差異。饅頭主要是以麵粉為主,再加入一些酵母進行發酵,基本上不新增其他的配料。但是麵包就不同了,其除了有面粉之外,還存在有奶粉、雞蛋、黃油等輔料,由此看來,饅頭的成本要遠比麵包低廉。
2、兩者製作上所花的時間也不同。眾所周知,饅頭做起來其實是比較簡單的,經過一系列程式後,其作需要的製作週期大約在一個半小時左右。與之相比,麵包製作不僅時間長且工序多,即使是比較簡單的麵包,又是哪怕兩個小時都不一定能做完。
3、兩者在揉麵工藝上所具有的差別也是比較大的。如果是饅頭的話,只要麵粉和水的比例較為適宜,最終將麵糰揉光滑,那麼所取得的效果往往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是麵包,不同的配方此時所要求的揉麵程度和手法都不一樣。
4、最為明顯的,兩者吃起來的口感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講,麵包要更容易促進人的食慾,而饅頭則較容易產生飽腹感。
相比較之下,麵包的口感會更好,其味道和製作的形狀也能夠進一步促進人的食慾。此外,很多人也會認為,麵包比饅頭更具有檔次,從價值的方面看來,麵包的價值其實是更高的,這是因為麵包中添加了雞蛋以及糖等多種原料。在平時的生活中,選擇把饅頭做為主食的人群會更加多一些。但是從營養的角度看來,饅頭的營養則應當要略高於麵包。
雖然饅頭和麵包都屬於發酵的製品,但是由於麵包是經過烘烤而最終制得,因此其色、香、味都是比較好的。但是其蛋白質的損失率是比較高的,與此同時麵粉中的維生素B1損失也比較多。
-
11 # AI智慧教育佈道者
饅頭又叫饃饃。是中國漢族傳統麵食之一。用小麥或者雜麵麵粉發酵蒸成的食品。形狀圓而隆起也有長方形的。北方人通常選擇饃作為主食。味道鬆軟可口,很有營養,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饅頭的樣式很多,有白麵饅頭,玉米麵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等等。製作饅頭一般是把麵粉加酵母或者老面和水或者食用鹼粉混合均勻,透過揉制醒發後,蒸熟而成。
一般我們可以根據風味口感,分為以下幾種。1,北方硬麵饅頭,如山東,山西,河北等地區的老百姓喜歡吃。2,北方軟性饅頭,如河南,陝西,安徽,江蘇等地的老百姓喜歡吃。3,南方軟面饅頭,增加了甜味,奶味,肉味等,有些以米飯為主食的南方人也喜歡吃。
麵包是以黑麥,小麥等糧食作物作為基本原料,先磨成粉,再加入水,鹽,酵母和麵,並製成麵糰,然後再以烘,烤,蒸等方式加熱製成的食品。通常我們提到麵包,大都會想到歐美麵包,夾餡麵包,甜麵包的等。有些麵包經酵母發酵,在烘烤過程中變得更加的蓬鬆柔軟。還有許多面包恰恰相反,用不著發酵。儘管原料和製作工藝不盡相同。他們都被稱為麵包。
你喜歡吃麵包,還是喜歡吃饅頭呢?
-
12 # 蒲城強哥
首先從營養價值方面講
饅頭營養略高於麵包,不過都是人們喜愛的主食之一。
其次,就是做法。
饅頭和麵包都是經酵母發酵過的食物。而饅頭的做法相對於簡單,麵糰發酵後,製成一定的形狀,然後醒發、蒸汽蒸制,然後成品,就是這麼自然。而麵包是經烘烤製出來,製作時放入色拉油、糖、起酥油、芝士、肉絲、牛奶和果汁等配料而成。
再一個就是兩者儲藏時間不同。
麵包是烘烤製品,製作時溫度較高,在烤制過程中損失水分較多,所以熟後的麵包水量較少,因此儲藏時間相對較長;而饅頭在製作過程中採用蒸汽蒸制,在此過程中饅頭水分損失較少,熟後的饅頭水量較多,所以饅頭的儲藏時間相對較短。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管是麵包還是饅頭,我喜歡麵包的香又愛饅頭的清淡。
我是強哥,一個不懂美食的農村小夥。感謝關注、分享。
-
13 # 安心是個胖紙168815177
自從我自己在家學習烘培以後,看到麵包成分表後就知道很多人為什麼吃麵包會胖!1.麵包裡多多少少要放很多黃油!不放口感不好!
2鹹味的麵包裡的糖粉就多的驚人,更不要說甜味麵包了!
3麵包裡有黃油,糖粉,煉乳,奶油,葡萄乾核桃仁這樣幾樣的麵包,如果你連續吃一週保證你胖10斤,不誇張,天生瘦子不算!
而饅頭沒有這些,那麼大大降低了脂肪糖粉的攝入,人也會健康的!
我做烘培前120斤,學習烘培後胖到145斤,現在不怎麼做烘培了,又瘦下來了!
-
14 # 傻瓜素材
麵包和饅頭都屬於發酵的食品,但是麵包是經過烤制的,色香味都要比饅頭好
麵包和饅頭的區別:
1饅頭與麵包的相似點
1)用料的相似之處。
饅頭和麵包同屬於發酵面製品,兩者的主料均為麵粉和水,同時也都是以酵母的繁殖產氣使製品膨鬆。
2)麵糰調製工藝的相似之處。
饅頭和麵包都是將酵母加少量水活化後,加入到麵粉中,攪拌成麵糰,然後在一定的溫度、溼度下發酵,製成一定的形狀,醒發、成熟、形成成品、包裝銷售。
3)飲食習慣的相似之處。
麵包和饅頭的區別?
2饅頭與麵包的區別之處
1)兩者的原料不同。
做饅頭的原料比較簡單,大部分地區只用小麥粉、酵母(或老面)和水;而製作麵包除了小麥粉、酵母和水以外,還需要加入油脂、食糖、食鹽及各種輔料和新增劑。就小麥粉的品質而言,饅頭比麵包要求寬鬆,製作麵包的小麥粉要求有較強的麵筋質,一定比例的破損澱粉含量;而製作饅頭的小麥粉筋力範圍較寬,筋力中等的小麥粉可以製作出質量較好的饅頭,小麥粉的蛋白質含量變幅可以比較寬,對破損澱粉的含量要求也較低。
2)兩者麵糰調製方法不同。
在和麵過程中,麵包麵糰微結構中蛋白質和澱粉顆粒分佈的變化與饅頭不同。麵包麵糰的加水量一般為麵粉用量的60%左右,在攪拌初始階段,蛋白質在吸水的同時被從均勻分佈於澱粉顆粒之間拉開而形成麵筋束;而饅頭面團的加水量一般在40%-50%之間,在攪拌初始階段,蛋白質沒有象麵包麵糰中那樣充分吸水,基本上仍較均勻地分佈在澱粉顆粒之間。隨著和麵過程的進行,麵包麵糰中的蛋白質逐漸形成均勻的網路,而饅頭面團中蛋白質還是均勻分佈於澱粉顆粒之間,這是由於加水量的不同才造成這種麵糰微結構上差別。
麵包和饅頭的區別?
3)兩者製品的熟制方法、製品口味、營養價值不同。
饅頭與麵包在熟制方法上也有很大的不同,饅頭坯在成形醒發後置於蒸鍋中經蒸汽蒸制
-
15 # 假裝愛吃的高子
雖然主要成分都是麵粉,但是饅頭和麵包,還是有著肉眼可見的區別。
1.從表面上看,麵包是烤的,饅頭是蒸的。
2.從內容上來說,雖然都是麵粉,但是饅頭只需加些發酵粉,而麵包,加的成分相對就要多些,其中要加雞蛋,白糖,黃油,牛奶,酵母粉等,和的面相對也更軟一些,這樣做出來的麵包才會蓬鬆煊軟。
3.從健康角度來說,饅頭沒有新增太多的東西,又是蒸熟的,所以更健康一些;而麵包,由於添加了白糖黃油,吃多了容易發胖,再加上是烤的,容易讓人上火,所以還是饅頭好
-
16 # 廖小姐你好
區別是:漫頭裡沒有糖,雞蛋,黃油,麵包裡有。另一個就是饅頭純樸一些,吃再多,不會膩,麵包吃過了會膩,過段時間不吃,也不會特別想吃那種。
-
17 # 蜜蜂de私房菜
大家好,很榮幸能回答大家的問題,把好的東西分享給大家!因為經常吃麵包和饅頭,非常瞭解它們之間的區別!
①一、製作方式區別
麵包和饅頭都是用酵母菌來發酵的。其區別只在於麵糰的配料不一樣,加熱的方式不一樣。
1麵包的配方當中,通常都要放1%左右的鹽。鹽對於麵包的筋力和口感是必須的,對風味有幫助,也有調節發酵速度的作用。中國居民不愛吃沒油沒糖的硬麵包,喜歡香甜柔軟的麵包,所以市售絕大部分麵包產品都要加入糖,還有不少脂肪。即便是切片主食麵包,通常也有4%以上的脂肪,柔軟香甜的各種花色麵包可達10%以上,而酥性麵包中所含脂肪甚至可高達25%以上。
2饅頭的配方就簡單多了。它不用放鹽,也不用放糖,相當純粹。這也正是它優於麵包的地方,因為低脂肪低糖的特性,按同樣多的麵粉來說,做成饅頭,其中所含的能量要明顯低於麵包。從控制體重角度來說,吃饅頭比吃麵包安心些。同時,正因為麵包柔軟香甜,稍不小心就會吃多,而且胃裡還沒什麼感覺。
3從烹調方法來說,饅頭只是100度蒸熟,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包括維生素在內的營養素損失也非常小。麵包烤制溫度在200度左右,其表皮部分會產生微量的丙烯醯胺,還會因為美拉德反應,造成蛋白質中賴氨酸的損失和維生素的分解。不過慶幸的是,表皮所佔比例很小,麵包內部的營養素損失是微不足道的。
②最後我來總結一下,麵包是烤出來的,饅頭是蒸出來的,它們一個是西方的主食,一個是中國的主食,在製作方法上有些很大的區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18 # 三三點一四
麵包和饅頭都是經酵母發酵過的食物。
而做麵包時通常是放入色拉油、糖、起酥油、芝士、牛奶等配料而成的,做出來比饅頭色香味俱全很多,但饅頭做法是沒有加入這麼多的材料,口感對比麵包會比較清淡。
回覆列表
饅頭和麵包的區別:
一、製作方式區別
麵包和饅頭都是用酵母菌來發酵的。其區別只在於麵糰的配料不一樣,加熱的方式不一樣。
麵包的配方當中,通常都要放1%左右的鹽。鹽對於麵包的筋力和口感是必須的,對風味有幫助,也有調節發酵速度的作用。中國居民不愛吃沒油沒糖的硬麵包,喜歡香甜柔軟的麵包,所以市售絕大部分麵包產品都要加入糖,還有不少脂肪。即便是切片主食麵包,通常也有4%以上的脂肪,柔軟香甜的各種花色麵包可達10%以上,而酥性麵包中所含脂肪甚至可高達25%以上。
饅頭的配方就簡單多了。它不用放鹽,也不用放糖,相當純粹。這也正是它優於麵包的地方,因為低脂肪低糖的特性,按同樣多的麵粉來說,做成饅頭,其中所含的能量要明顯低於麵包。從控制體重角度來說,吃饅頭比吃麵包安心些。同時,正因為麵包柔軟香甜,稍不小心就會吃多,而且胃裡還沒什麼感覺。
從烹調方法來說,饅頭只是100度蒸熟,不會產生任何有害物質,包括維生素在內的營養素損失也非常小。麵包烤制溫度在200度左右,其表皮部分會產生微量的丙烯醯胺,還會因為美拉德反應,造成蛋白質中賴氨酸的損失和維生素的分解。不過慶幸的是,表皮所佔比例很小,麵包內部的營養素損失是微不足道的。
二、營養價值區別
麵包和饅頭的另一個區別是營養價值有高低之別,這也就是麵包和饅頭哪個更好、更營養的問題。從營養角度來看,饅頭的營養價值略高於麵包。
麵包和饅頭都是發酵製品,所不同的是,麵包是經過烘烤製作出來的,色、香、味都比較好。烘烤溫度一般在200℃左右,使麵粉中的蛋白質、氨基酸和糖發生分解聚合反應,生成誘人的色、香、味物質。但烘烤過程中蛋白質損失率高,如賴安酸損失10%~15%,烘烤兩次的麵包幹維生素B1損失40%~50%。
用蒸氣蒸出來的饅頭,蒸氣溫度在100℃左右,蛋白質與糖不會發生反應,不產生棕色物質,所以蛋白質含量略高於麵包,維生素B1損失也較少。
由此可知,麵包和饅頭的區別並不太大。但相對來講,麵包會含有更高的熱量,這是因為在麵包的製作過程中,增加了鹽、糖和食用脂肪。而饅頭就簡單多了,價格也很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