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以一百塊的石英機芯對比一萬的機械機芯: 1.機械錶不準,機械錶一天幾秒的誤差,電子錶一個月才誤差一秒2.機械錶怕劇烈運動,打個羽毛球網球啥的很容易損傷3.機械錶怕磁化4.機械錶直徑大,厚度大,重5.貴幾十倍以上。
4
回覆列表
  • 1 # 木雞說電影

    你知道為什麼鑽石會被這麼多女人追崇嗎?

    其實道理很簡單。

    鑽石就是一個很簡單很普通的石頭,人造鑽石比天然鑽石硬度,造型方面都要好,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買鑽石。

    因為,洗腦做的成功啊!

  • 2 # 張帆上海

    不是沒有任何優點,而是互相有不可取代的優點。

    今天的機械錶,實際上早就不是作為計時工具、而是作為欣賞用的收藏、裝飾用的首飾以及用來把玩的貴重玩具而存在。低端的簡單表有可能慢慢會消亡,但是高階的值得玩味的機械錶,應該還會存在很久。

    也就是說:買機械手錶是為了好看、好聽、好玩。而且這些價值,目前還沒有其他東西可以取代。(本文陸續新增各種圖,都是隻有機械錶才有的美感)“好看”的某些方面石英錶可以做到一樣,比如簡單款的外觀,但是其他好多方面,石英錶也做不到。許多電子錶沒戲iphone也沒戲。

    所謂好看,比如錶殼錶盤外觀,比如機芯的視覺呈現,擺輪啦遊絲啦螺釘啦槓桿避震夾板輪系發條......包括打磨倒角......那些東西很好看的,石英錶沒那麼豐富好看的,“好聽”和“好玩”呢,石英錶就完全做不到取代。沒什麼可能取代。加上各種設計背後承載的故事、歷史和思想,真是百花齊放,太有意思。這些,電子錶怎麼取代?

    所謂好聽,比如機械錶擒縱發出的高振頻的嘀嗒聲,越是好手錶越好聽...比如上弦時大鋼輪發出的有力的回彈聲...比如三問表、自鳴表發出的優美的打簧聲......

    所謂好玩就更多了,各種年曆萬年曆,純機械方式的呈現,計時、追針、逆跳、共振、陀飛輪、卡羅素、三問、自鳴......其中樂趣,無窮無盡。

    加上收藏價值,二手買賣,有那麼多人都在痴迷於此,大家花那麼多精力金錢在裡面,跟古代錢幣瓷器一樣,沒有“使用價值”,但是有欣賞價值。

    有些收藏家追求三問,我個人最喜歡各種計時,尤其是古董計時,按鍵手感、計時針姿態、啟停方式與表現、機芯凸輪運轉動態......這裡面的好玩,一輩子也玩不夠啊。

    即使是對普通大眾,你買各家品牌各式各樣的機械錶作為飾品,各種風格尺寸材質功能造型,搭配各種衣著,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滿足,短時間內,電子錶石英錶都還沒能代替。

    這有點像照片沒有取代繪畫,電燈沒有取代蠟燭,領帶有用嗎?也沒有對吧。但是樂趣呢?美的享受呢?人活在世不能只為溫飽,更要為樂趣。

    對了。我們真的不是為了看時間而買,而是為了看時間呈現的方式、和它背後所體現的精緻絕倫巧奪天工,因為這些優美的逆天的存在,所以我還買機械錶。

    至於看時間,我當然是看手機更準更方便嘍。

  • 3 # 少數派視角

    石英錶怎麼裝逼呢?

    補充一下,看的人還挺多的,樓主我戴的是塊石英錶,不僅不用上發條,還不用換電池!

    太陽能的!

    吳彥祖同款的那一塊。

    買的時候售貨員小姐姐和我說十年不用換電池,現在戴了兩年多了,啥都沒管,照樣走。

    厲害了吧

    西鐵城光動能。

    為什麼買他呢,其實省事方便只是一個方面,低調務實也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窮。

  • 4 # 濟南杜老師兒

    手錶可以說是男人唯一可以佩戴的首飾(國際慣例)。作為人類手工和機械加工的最高水平代表,最起碼比黃金、鑽石、以及其它玉石要靠譜的多。

    男人天生喜歡複雜的機械,手錶早就不單純是簡單的計時功能的工具了。

  • 5 # L雨中漫步

    二三十年以前讀書的時候擁有一塊電子錶,那感覺都很奢侈,很寶貴。而成年人擁有一塊機械錶,都屬於嫁妝一類定情之物必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普通的人民不需要表了,因為人手一個手機,手機就有準確的時間。所以以前是為了時間而戴錶。

    而現在一般戴錶的人,代表都是一種情懷,一種身份的標誌。也可作為一種收藏。如果保養得當,用個幾十年隨隨便便。

    而現在一般的來說,現在戴錶的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為時間而戴,都是一種情懷吧!一和身份的象徵吧。說的不好聽,就是叫做裝逼。所以現在流行一句話,窮玩車富玩表。

  • 6 # 西北修表客

    電子錶大都不能體現身份和地位,也不能體現機械工藝。珠寶工藝的美感,說直白一點就是電子錶裝逼不好使,不好裝逼,意味著不符合相當一部分價值取向,你說的沒錯,在使用效能上來說,無論是走時精度,穩定性,對抗惡劣環境方面,電子錶遠超機械錶,不過隨著手機的出現,手錶的使用價值已經非常低了,不具有普遍性,世界的貧富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因而有很多人的錢是花不完的,那就必然有許多有形無形的商品來適應這些人,

  • 7 # 老鬼caca

    有句話說手錶是男人的珠寶,在手機如此普及的情況下,手錶看時間的功能已經很弱了,再準的機械錶也不如可以隨時網路同步時間的手機!手錶更多是一種裝飾品,就像女人的首飾。

  • 8 # 冬兔N51203201

    我強推薦電波表!時間走準!與GPS、北斗星一秒不差!原子鐘!不需要換電池!▓▓機械錶是有人炒的!價錢高,時間不準!機械手鐲!壞了修不起!

  • 9 # 徐不工

    在1976年,當整個鐘錶界邁向 LED 和 LCD 顯示和指標式石英機芯的時候,彼時在世的最偉大的鐘表匠George Daniels,受夠了這一切。“我厭惡電工“,他在1999年對時代週刊的 Norma Buchanan 如是說。“電工”一詞是 Daniels 對電子錶和電動手錶的擁躉者的蔑稱。“我討厭他們在鐘錶界趾高氣揚地說‘這即是未來‘的樣子。” Daniels 一怒之下決定一雪前恥。他回到了英國發明一種新的機械擒縱裝置。“Daniels 一生之中都在思考叉瓦式擒縱結構” , Buchanan 這樣寫道,“然而卻是石英革命真正推動他開始行動。他想證明機械錶不比石英錶差,甚至更好,因為它們不需要電池。”

    機械錶集團

    新興機械錶企業對於機械錶的復興至關重要,但是與由百達翡麗和勞力士領導的日內瓦機械錶集團相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在業界都在忙不迭地轉向石英的時候,他們在機械錶上的持續投入對於復興運動居功正偉。

    1979年,在百達翡麗的一個150週年慶典預備會上,董事總經理 Philippe Stern 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在這一年 ETA 推出了 1.95 毫米 Delirium 石英錶,以顯示瑞士可以在石英技術上與日本匹敵。而Stern 決定推出一款機械結構的百達翡麗150週年紀念表。這款表非同尋常:Stern 要求他的團隊研發出世界上功能最複雜的機械錶,超越當時仍然擁有“功能最複雜”頭銜的1932 年百達翡麗 Graves 手錶。這項計劃在1980年開始實施。

    萬國表公司在1985 年的巴塞爾展會上揭曉了一款被稱作達芬奇的腕錶,並開出了 25000美元的天價。若能保持持續上弦,這款表可以精確顯示時間、日期、月份、年份和月相,並且在 214 年內不需要再調節。萬國表的僱員們紛紛打賭猜測達芬奇表在展會上會售出多少個,很多人猜是 10 到 15 個,而萬國表最終售出了超過100個。達芬奇表的成功讓 Blümlein 確信,時代潮流正在轉向,而機械錶根本就不會淹沒於廉價的石英錶之中。

    獨立製作人

    與此同時,人們對於機械腕錶的興趣正在回漲。“在5年之內,復古機械腕錶市場強勢東山再起,” Norman Buchanan 在 1988 年寫道,“價格開始高漲,投機商們忍痛割愛,希望他們的”五大表“(百達翡麗、勞力士、卡地亞、江詩丹頓和愛彼)可以賣出五到六位數的高價。”

    復古表的繁榮重振了機械腕錶在人們心中的形象和興趣。而瑞士的反革命分子們渴盼的就是新型機械錶的湧現。在1985年,他們終於等到了。

    計時錶的狂熱

    如我們今天所瞭解的一樣,機械錶的復興始於義大利。義大利人鍾愛手錶,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們開始瘋狂追求機械計時錶。這種狂熱很快就延展到了整個歐洲,並最終衝擊到了美國,推動了整個機械錶行業的發展。在1988年,瑞士的機械錶產量實現了自1982年以來的首輪增長。產值增加了 17% 達到了12.3 億。瑞士的一名業內專家 Roland Schild 告訴我,“顯然機械錶的時代開始回來了。”

    89 型號機芯

    瑞士手錶行業對於微型機械加工技術的積極應用是機械錶復甦的重要一環。這對於瑞士傳統的手工生產無疑是錦上添花。這些新技術推動了 89 型號機芯出現之後的新一代多功能表的誕生。例如,在1990年,Kurt Klaus 和他的萬國表團隊揭曉了世界首個複雜功能計時錶。Blancpain 緊隨其後在1991 年推出了第二款。多功能表的繁榮期由此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白髮是血液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