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百寶箱
-
2 # 熊貓兒科
“晚上很難熬,孩子總是兩個小時醒一次”“不餵奶就大哭大鬧”“寶貝什麼時候能獨自睡覺?”寶寶的睡眠問題,總是困擾著年輕的父母們。如何讓寶寶擁有安穩的睡眠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寶寶睡眠時會經常出現哪些問題呢?
1、就是不願睡覺
如果父母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照顧孩子,讓孩子一直到困的時候才睡覺,孩子會經常熬到10點甚至更晚才睡。
應對寶寶晚睡的方法:
入睡前營造睡眠的氛圍。把家裡的燈光調暗,電視機關掉,大人也避免大聲交談,讓孩子明白該到了睡覺的時間。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系列睡前的準備工作,如洗漱、洗腳、整理床鋪等,對孩子產生心理暗示:到了睡覺的時間了。
睡前一小時避免做各類刺激大腦的遊戲。例如捉迷藏或者嬉戲打鬧。講講故事、哼哼兒歌,對於孩子儘快入睡是很有幫助的。
2、愛醒(哭鬧)
首先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看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
其次,孩子在媽媽的懷抱裡會有安全感,一旦到了床上,或是睡醒以後看不到家人會覺得焦慮,哭鬧就是他們緩解焦慮的一種方法。家長需要在孩子睡覺時給予足夠的心理安撫,讓孩子隨時感受到家長的關懷。
最後,也有可能是孩子餓了,可以適當餵奶。
3、睡眠中驚跳
新生兒比較多見。一種是生理性的。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成熟,隨著月齡的增長,神經系統逐漸發育完善,驚跳的現象會逐漸消失,不需特殊處理。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缺鈣,這會使這種驚跳現象增加或持續時間很長,這個需要醫生檢查以後確定。
4、睡覺出汗多
(1)小孩植物神經功能興奮性比較高,在睡眠的時候仍處在一個活躍狀態,當環境比較熱或者乾燥的時候,孩子出汗就會多一些。這種出汗有一個特點:前半夜睡一兩個小時就出汗,後半夜就少了,這種不用特別擔心。
(2)孩子營養素不平衡,缺鈣。
(3)睡眠中的呼吸暫停,阻塞。這個時候孩子處於一種費力呼吸的狀態,可能整夜出的汗都特別多。
如果家長不確定是什麼情況,而且孩子整夜出汗,一定要去看醫生。
讓你家孩子每天睡得香,其實沒那麼難!
1、先了解,寶寶每天睡多久合適?
初生-6個月:16-20小時
6個月-2歲:13-15小時
2歲以後:10-12小時
2、怎樣才能讓寶寶睡得更香呢?
舒適的睡眠空間。如果寶寶睡在小床、搖籃或嬰兒車裡感覺不舒服,可以在最初幾個月創造一個與子宮相當的環境。為了增加安全性,可以把寶寶包裹起來,或使用嬰兒睡袋。
控制溫度。太熱或太冷都會妨礙寶寶睡覺。
安撫的動作。在子宮中,母親休息時寶寶最活躍;當母親起身忙碌時,寶寶就會安靜下來,母親活動時的動作能安撫他。出生後,一些動作還是能起安撫作用。輕搖、輕擺以及輕拍,都能幫助寶寶入睡。
安撫的聲音。懷孕的時候,心跳、肚子的咕咕聲以及你的聲音,都會讓寶寶感到快樂和舒適。現在,沒有這些背景音,寶寶可能會難以入睡。可以製造一些白噪音,安撫寶寶入睡。
白天充分休息。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晚上好好睡覺,白天就讓寶寶醒著,即使寶寶很想入睡。這是錯誤的做法,過度疲勞的寶寶比休息良好的寶寶睡覺時更容易被吵醒。
3、幫寶寶養成規律的睡眠習慣,其實很簡單
最晚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應該培養他的睡眠習慣。每天傍晚,先洗一個熱水澡,然後穿上睡衣,在你的床上安靜地玩一會兒,唱首歌或朗誦一首童謠,即使是很幼小的寶寶,這些習慣都能讓他鎮定下來,進入睡眠狀態。
對於吃奶才能睡著的寶寶,可以在臨睡前哺乳,但對於那些已經可以自己入睡的寶寶,可以早一點餵奶。
4、別太早和寶寶分房睡!事關寶寶心理發育
什麼時候獨睡好,這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這既需要孩子有獨立的自理能力,又要對孩子的心理發育好。孩子在很小的時候,需要很安全的環境,來給他非常安全的感受。所以不建議在新生兒時期跟家長分房睡,這對孩子的心理發育是不好的。
有些孩子,小時候分房睡,到兩三歲以後絕對不再自己睡了,看了嚇人的電影、電視,夜裡就會想像他的房間裡面有什麼大灰狼,他就很害怕,就會跑到父母房間。
所以獨立入睡應該是長期的過程,在很小的時候給孩子足夠的關愛、安慰、安全感,到兩歲的時候逐漸能夠分離出來自己獨立睡了。
注意!和寶寶分房睡要看情況
把握分寸,循序漸進。當寶寶已經形成了與父母同睡的習慣,要分開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一定要把握分寸,循序漸進,讓寶寶逐漸適應。
堅持原則,不要放棄。當寶寶剛剛與爸爸媽媽分開房間睡時,會出現反覆現象,家長千萬不要心軟,要堅持把孩子送回去,陪伴他、鼓勵他重新入睡。堅持下來,習慣就養成了。
因事而異,靈活把握。當孩子生病或遇到挫折時,他們最需要爸爸媽媽的關心和安慰,這時,可以與孩子暫時同睡,滿足孩子的生理心理需要的同時也方便家長隨時照顧孩子。
一般嬰兒睡著了,大人怕吵醒都會輕聲細語地說話、走路,怕嚇到孩子。但距研究,孩子在媽媽子宮中聽到的聲音其實很吵,孩子已經比較習慣周圍吵吵的世界了,出生後過於安靜的環境反而需要孩子花更多時間來適應,不利於孩子發育,這是真的嗎?
回覆列表
我倒不這麼認為,小baby剛出生的時候,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還沒那麼強,中樞神經系統也沒有完善,經常會被突如其來的外部聲音刺激,受到驚嚇,影響睡眠。受驚嚇後,大多數小兒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不思飲食;有的夜睡不安、有的尖聲哭鬧。嬰兒受驚嚇後,大多表現為不吮乳、嗜睡或哭鬧不安。嬰兒受驚嚇後往往啼哭不止,這時要輕輕撫抱,溫柔的語言鼓勵安慰,或撫抱後輕輕走動,放點輕柔的音樂轉移注意力,常可使之安靜或漸漸入眠。但是,隨著孩子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增強,也不必苛求給寶寶提供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順其自然就好。睡覺的時候,家人的動作稍微輕一點,但也沒有必要隔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