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隻叫胖胖的貓
-
2 # 中華醫學科普
很多人是得了胰腺炎後才去瞭解這個病,胰腺作為機體腹腔內器官,其發病與外界體位姿勢改變沒有直接關係。為什麼這麼說呢,下面跟你說下引起胰腺炎的原因是哪些?
急性胰腺炎是多種病因導致胰酶在胰腺內被啟用後引起胰腺組織自身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的炎症反應。大部分急性胰腺炎患者都會有急性發作的持續、劇烈的上腹疼痛,可能伴隨著噁心、嘔吐或者發熱。
總結一些可能引起胰腺炎的原因:
膽石
膽石可引起壺腹部機械性梗阻。尚不清楚膽石透過誘導胰腺炎的機制。目前已提出兩個因素可能為膽源性胰腺炎的觸發事件:一個是膽石透過時壺腹部暫時性梗阻導致膽汁反流進入胰管,另一個是結石或水腫(由結石透過導致)引起的壺腹部梗阻。
降低膽源性胰腺炎反覆發作次數的一個有效方法是當患者的膽源性胰腺炎初次發作時施行早期腹腔鏡膽囊切除術。
酒精
長期以來,酒精被認為是急性胰腺炎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酒精對胰腺的影響是劑量相關的:一個人喝的酒越多,風險就越大。大約10%的長期酗酒者發生臨床上急性的胰腺炎發作,在美國,大約30%的急性胰腺炎病例是由酒精引起的。胰腺損傷的確切機制、影響酗酒者發生胰腺炎的遺傳和環境因素及只有小部分酗酒者發生胰腺炎的原因尚不清楚。
吸菸
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吸菸都被認為是飲酒者急性胰腺炎的一個危險因素。而最近的一些研究則強調,吸菸是急性和慢性胰腺炎的獨立危險因素,其機制尚不清楚。
高甘油三脂血癥
血清甘油三酯濃度高於1000mg/dL(11mmol/L)可誘發急性胰腺炎發作,但是尚不清楚這種情況下炎症的發病機制。1%-4%的急性胰腺炎病例可能是由高甘油三酯血癥引起的。
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獲得性原因包括肥胖、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妊娠、雌激素或他莫昔芬治療、糖皮質激素過量、腎病綜合徵和β受體阻滯劑等。
侵入性操作後
在接受ERCP(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的患者中,有35%-70%發生無症狀性高澱粉酶血癥。若高澱粉酶血癥伴有嚴重的持續性上腹部疼痛(常伴噁心和嘔吐),則一般可診斷為ERCP術後胰腺炎。
除了上訴因素外, 高鈣血癥、基因突變、藥物、妊娠、感染、創傷等因素都可能成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
回覆列表
會有一點關係,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幾點。
1.膽道系統疾病 以膽管結石最為常見,此外,膽道炎症時,細菌毒素釋放出激肽可透過膽胰間淋巴管交通支啟用胰腺消化酶引起急性胰腺炎。此外,膽管蛔蟲,Oddi括約肌水腫、痙攣,纖維狹窄,畸形,腫瘤等均可造成膽總管下端及胰管梗阻,從而導致慢性胰腺炎。
2.酒精或藥物 長期酗酒可刺激胰液內蛋白含量增加,形成蛋白“栓子”阻塞胰管;同時,酒精可刺激十二指腸黏膜使乳頭髮生水腫,妨礙胰液排出。有些藥物和毒物可直接損傷胰腺組織如硫唑嘌呤、腎上腺皮質激素、四環素、噻嗪類利尿藥、L-天門冬醯胺酶、有機磷殺蟲劑等。
3.感染 很多傳染病可併發胰腺炎,症狀多不明顯,原發病癒合後,胰腺炎自行消退,常見的有腮腺炎、病毒性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傷寒、敗血症等。
4.其他疾病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合併胰腺炎的機會比正常人明顯升高。動脈粥樣硬化及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均可致動脈管腔狹窄,胰腺供血不足。十二指腸克羅恩病波及胰腺時,可使胰腺腺泡破壞釋放並激活胰酶引起胰腺炎。胰管阻塞,胰管結石、狹窄、腫瘤等可引起胰液分泌旺盛,胰管內壓增高,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裂,胰液與消化酶滲入間質,引起急性胰腺炎。少數胰腺分離時主胰管和副胰管分流且引流不暢,也可能與急性胰腺炎有關。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時,皮質素可增加胰腺的分泌量及黏稠度,導致胰液排洩障礙,壓力增高引起胰腺炎。
5.營養障礙 低蛋白飲食可導致慢性胰腺炎,多見於東南亞、非洲及拉丁美洲各國。近年發現高脂攝入與胰腺炎發病間存在相關性,動物實驗亦證明,高脂攝入使胰腺敏感而易發生慢性胰腺炎。歐美、日本的病人常與高脂攝入量有關。
6.遺傳因素 遺傳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較少見,屬染色體顯性遺傳。精神、遺傳、過敏和變態反應、糖尿病昏迷和尿毒症時也是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因素。
7.外傷與手術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見原因,只有在創傷嚴重或損傷主胰管後方可能引起慢性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