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ngelia富貴牡丹
-
2 # 矜持的小小狗
這得看孩子的年齡來吧,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理解能力和好奇心是不同的。首先,我不會刻意去跟孩子談論這個問題,我會被動去配合孩子,當孩子問及相關問題的時候,我才根據情況給予迴應。兒子小班的時候問我他從哪裡來,我的回答也很簡單,你從媽媽肚子裡來的,隨著年齡增長,上了中班,也有了弟弟,他問,我和弟弟沒到你肚子裡的時候,在什麼地方,我說,沒有你們,他很天真的說,不啊,我和弟弟在天上呢,我們是星星,然後掉下來,落在了你的肚子裡,呵呵,我沒有反駁,而是無意識的給他看了一些有關性的繪本。(現在有關性的優質繪本還是比較多的,比如小雞雞的故事,小威向前衝,性教育童話等等)
-
3 # 雨中的承諾2016
“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呀?”
幾乎每代人在小時候都問過這樣的問題,而得到的答案就是“撿來的”等各種各樣的答案。這種回答可能造成的直接傷害是孩子會因此失去歸屬感,產生不安情緒乃至心理陰影。
其實,孩子只是對自己從哪裡來產生好奇,而很多父母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正面告訴孩子,孰不知父母的遮掩回答,可能會對孩子心理造成傷害,甚至影響孩子對父母的信任。面對孩子問出這樣的問題,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真實坦率地把他們這個年齡所應該知道的事情告訴他們,無需遮掩!
你可以直接告訴孩子:
粑粑和麻麻結婚後,你是在麻麻的肚子裡成長的;
那時候你還很小,叫“受精卵”,一半是麻麻的,一半是粑粑的。因為粑粑很愛媽媽就把另一半給了她,這兩半結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受精卵。
後來受精卵分裂成許多細胞,你就逐漸長大,慢慢形成胚胎。
再後來,你就慢慢長出頭、頸、身體和四肢,你一直在麻麻的肚子裡給你蓋的房子裡,住了10個月,最後才從麻麻的肚子裡出來的。
-
4 # yy132492671
三四歲的熊孩子經常會問這個問題,我們小的時候也經歷過這個階段,我現在還記得我爸媽告訴我我是從垃圾堆撿的,外面抱回來的。我同事更好笑,他媽是醫生,告訴他從醫院三樓拐角垃圾桶撿的,還特意帶他去看了垃圾桶。他都相信了。我兒子問我從哪裡來的,我就告訴他有沒有看到路上有的阿姨肚子很大,因為她肚子裡就是小寶寶你就是從媽媽肚子裡生出來的,小豆子那麼小變得很大很大,因為媽媽很愛你。然後我兒子就摸著我的肚子很幸福的抱著我。他也沒有追根究底的問具體是怎麼回事,直到最近看了送子鳥的動畫片,自己想明白了,說肯定是媽媽愛我,送子鳥把我放在了媽媽的肚子裡。記得以前小S也說過,是因為爸爸媽媽很相愛,才有了你。
-
5 # 陸妍如
我女兒小的時候大概3-4歲的時候,有一陣她對從哪裡來、男女性別等這類的問題非常著迷。那個時候我是提供給她能夠理解的知識,幫助她建立好正確的認識與邊界。我主要是用過繪本的閱讀來讓她瞭解這這些問題的。其中《小威向前衝》、《小雞雞的故事》、《小孩從哪裡來》、《乳房的故事》、《呀!屁股》非常經典。其中《小威向前衝》是一本非常棒的兒童生理衛生課繪本,講述一個小精子變成小寶寶的過程,幽默生動有趣且勵志,我女兒很喜歡。另外,在與孩子進行性啟蒙繪本閱讀過程中,把和性有關的部位視為和身體其他部位一樣的部位,不去刻意它也不去迴避它。整個過程我始終保持平常語氣語調,這樣才能發揮繪本的功能,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
-
6 # 雞湯有毒0920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問這樣的問題,有個朋友家的女兒,問媽媽她是怎麼來的,媽媽告訴他是在垃圾堆裡撿來的,說的有模有樣的,孩子信以為真,十幾歲的時候自己存了不少私房錢,準備去找親生父母,媽媽怎麼解釋也不肯相信那是親媽。所以建議父母們,不要這麼跟孩子敷衍,不妨給他們多看看這方面的繪本,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他是怎麼來的。
我侄子很可愛,有一天看到家裡種玉米,問奶奶孩子是不是種出來的,先埋土裡,然後澆點水,就長大了。我當時被五歲的侄子驚到了。於是我告訴他,人和玉米一樣,都要澆水施肥才能長大,只不過孩子是種到媽媽肚子裡的,媽媽多吃飯多喝水,補充營養,孩子就會長大了,媽媽就會把他生出來。然後他說哇,好神奇呀。我也看到過一個朋友回答她女兒,說如果爸爸媽媽相愛了,爸爸的X基因加上媽媽X基因,就會形成一個女孩,她告訴孩子,你是爸爸媽媽愛的結晶,所以爸爸媽媽好愛你,孩子似懂非懂,但是那句爸爸媽媽愛你她懂了,一臉幸福的表情。
我覺得這位朋友做的很好,孩子對這個答案也很滿意。
-
7 # 伊寧玄雪
對於現在的成年人來說,小時候談到性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因為從大人的表情中可以看出:那是一種不好的事情。他們透過點到為止的生理課本、電視裡偶爾的接吻鏡頭和同學們之間模糊的傳聞提供的一點可憐的知識,學會了如何談戀愛,摸索著去找到各自的“性福”。也許性無知對我們的祖先來說是一種美德,可對現在的人來說,無知就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更多的父母開始意識到,讓孩子懂得更多的性知識,才能夠保護自己,生活得更美好。專家指出,性教育可分為幼童階段(0歲―6歲)、童年階段(7歲―10歲)和少年階段(11歲―14歲)。10歲之前的性教育,父母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後具有健康的性觀念和性行為,但自己摸索出來的東西如何傳達給孩子,對父母來說是一個難題。 有人說,比性知識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性榜樣的樹立。如果父母每天的言談舉止相親相愛、溫馨和諧、相互讚賞,無疑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因為孩子們理想中的異性原型對應的正是他們的父母。 但誰能保證自己是家庭中的完美角色呢?而且面對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問題,比如“我是怎麼生出來的?”、“為什麼男孩子有小雞雞女孩子沒有?”、“小狗為什麼騎在別的小狗身上?”等等,沒有經過專業知識學習的父母恐怕也很難回答。 幸好,現在專門研究孩子性教育的專家和學科都成熟起來,能給父母們提供一些可參考的經驗。
經典案例 案例1 我從哪裡來? 孩子在3到5歲的時候,都會問這樣的問題。這首先是他們對生命起源的強烈認知,但不同家長會有不同的答案。 錯誤回答一:從垃圾堆裡撿來的。 後果:大多數的孩子在十二三歲的青春期時會對父母產生誤解:怪不得你們對我不好,因為我是撿的嘛! 錯誤回答二:從媽媽肚臍眼兒裡生出來的。 後果:菲菲在得到這樣的回答後,經常摳自己的肚臍眼兒,直到有一天因為肚臍眼兒發炎發燒了,她說:想看看肚臍眼兒裡面有沒有一個妹妹。 錯誤回答三:現在問這些做什麼,等你長大就明白了。 後果:小藝上大學時和朋友談到這個話題,堅持認為小孩子全都是被剖開肚子拿出來的,被上醫學院的好友嘲笑半天。 點評:對於孩子的這種問題,可以直接告訴他,爸爸和媽媽相愛結婚後,除了擁抱和接吻,還要讓爸爸的精子細胞進入媽媽的卵細胞,在媽媽肚子里長成寶寶,從媽媽的產道里生出來。同時要告訴孩子生寶寶是一件很艱辛的過程,培養孩子愛惜生命、孝敬父母。
案例2 爸爸欺負媽媽 當你和愛人脫光衣服正在愛撫、擁抱時,一抬頭,看見門開著,孩子瞪大眼睛看著你們,而你們不知道孩子已看了多久。 錯誤處理一:立即把被子拉上,大聲讓孩子“出去”或者把他推出去,把房門重重關上。 錯誤處理二:不對孩子做任何解釋和安撫,任由發展。 點評:首先應該平靜下來,讓孩子先離開,然後立即去跟孩子溝通,弄懂孩子的思想。小的孩子一般都會害怕,認為爸爸在傷害媽媽。你要告訴孩子剛才的行為是爸爸媽媽相愛的一種方式,或者說這也是孕育孩子的方式。等孩子不困惑了,應該告訴他爸爸媽媽有時想單獨待在一起,當爸爸媽媽的房間關門時,要先敲門,得到允許才能進,讓孩子意識到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別人。性教育從認同性別開始 ,兒童家庭性教育主要應該注意以下四個方面: 1、性角色的認定。性教育的開始就要告訴孩子男性和女性是有區別的,一般情況下,男孩子在認同和接納自己的性角色上比較自豪,而女孩子則比較被動。現在有些男孩子在奶奶、姥姥和女教師的照顧下,出現“男童女性化”,安靜、講衛生、斯文、聽話,有的女孩子則因為嬌慣而比較自私和專橫,像男孩子,都是不好的傾向。 2、家長的家庭角色認定。家長在早期性教育中比較重要,父親應該有責任感、顧家、關心妻子和孩子、不抽菸不喝酒、語言文明、守時守信;母親應該熱情聰慧、勤儉持家、也要懂得美。父母要用自身為孩子做榜樣,使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家庭角色的認定。 3、要有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女孩子從小要培養擦屁股的順序,男孩子也要勤洗下身,知道保護自己的小雞雞。 4、解答好生命起源的問題。孩子問“我從哪裡來”或者“我是怎麼來的”這類問題時,也是對孩子進行正確性教育的一個好時機,可以培養孩子珍惜生命、孝敬父母的觀念。家長在回答時可以不講得那麼詳細,但一定要讓孩子清楚而不是隱瞞。 父母的行為和態度最重要 ,父母的行為方式和性態度是最重要的。費孝通曾說過,兒童懂道理不是聽會的,而是看會的,是一種觀察學習。因此父母間的關係,互相尊重,互相關心等行為都是孩子重要的性教育。 性的核心是人格教育、兩性關係,不能把性教育僅僅理解為性行為教育。中國父母很容易走入一個誤區,就是打架當著孩子的面,但親密卻總是避開孩子,正確的行為應該是反過來的,這樣更容易讓孩子領會男女之間應該怎樣正確對待。 其次是孩子會問到一些性問題,這種情況下,父母的態度最重要,應該用科學的藝術的解釋回答孩子。不用擔心解釋得太清楚孩子會模仿,其實孩子的思維很單純,即使模仿也是表面上的,而且是把它當作一種遊戲,10歲以下的孩子沒有那種動機和能力。 當然講解過程中應該告訴孩子責任和生命的重要性,所有的教育都不單純是知識教育,應該是科學和倫理、道德以及審美等的結合。 有的孩子有一些不太好的習慣,比如喜歡玩弄自己的性器官。家長首先不能大驚小怪,更不能訓斥。訓斥會使孩子產生不好的想法,認為自己是壞孩子,是流氓。家長首先要從衛生角度告訴孩子手不乾淨,容易帶細菌,會使自己的小雞雞生病,其次是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講他喜歡聽的故事,或者做他喜歡的遊戲,時間長了,孩子就會把不良習慣改掉
-
8 # 點燈人經典童書
向我小的時候,我問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他們也是一會說是別人送的,一會說是撿來的。我到現在都記得那時候不爽的心情。
真不知道是誰發明了這些答案!
當孩子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肯定是不能說是撿來的之類;反之呢,我覺得也沒必要太刻意的去拿著像《小威向前衝》之類的繪本,當成功課式的進行所謂的性教育。
我們家的回答是,從媽媽的肚子裡來的啊。以前,你就住在媽媽的肚子裡。
這樣回答不是很好嗎?
我們家孩子,有時候自己也說,我現在大了,不能住在媽媽的肚子裡了;或者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也會說,我真想再回到媽媽的肚子裡去。
-
9 # 盼寶的快樂時光
結合專家和自身的經驗,我認為有這麼幾點值得家長注意:
1. 家長態度一定要坦然——孩子問問題的時候一定是坦然的,在他們眼裡這個問題跟問空氣水是從哪裡來的是一樣的,所以,家長不要先不好意思起來。
2. 用簡短直接的語言回答——是什麼就是什麼,孩子往往不會打破砂鍋問到底,精確簡潔的語言說明,孩子就會滿意了。
3. 不要過多的解釋。
4. 孩子問什麼就回答什麼,不要延伸回答。
5. 心裡要明白一個道理,你今天給了孩子正確的知識,今後歪門邪道來的資訊就會被排斥在外,儘量少地汙染孩子的內心。
下面這本《我從哪裡來》是一本非常好的適合3-6歲孩子看的性及性別知識啟蒙的繪本。編輯做得很用心,值得推薦。
書名:《我從哪裡來》
選自幼兒科普繪本叢書——《我的第一套身體書》
出品方:袋鼠媽媽童書
華人往往羞於談論性,若是小孩子問起,更是避之不及。但事實證明,孩子越小接觸最正確的知識,越有利於他/她的心理健康。所以,做為家長,我們不應迴避。
可是,正面回答又該如何答?怎麼樣才能既有分寸又正確,既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又不過早地激發他/她的好奇心呢?
其實,家長完全可以藉助一些資源對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而圖畫書無疑是一種最合適的選擇。讓孩子在有趣輕鬆的閱讀環境中,瞭解關於性及性別的知識。
袋鼠媽媽童書今年推出的幼兒科普繪本叢書《我的第一套身體書》,其中這本《我從哪裡來》就非常適合對孩子進行性啟蒙教育。
我從哪裡來?我是從樹上結的果子裡掉出來的嗎?是和小海豚從水裡游上來的嗎?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還是從外太空降落下來的?什麼?都不是?那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和孩子一起翻開繪本,從一對孿生兄妹的故事中,你就會發現人類出生的秘密喲!
在繪本簡潔明朗、造型可愛的插畫中,細心的孩子還會發現很多幽默有趣的小小細節,比如,長頭髮的可不一定是女孩喲!男孩也會有害怕的時候……從這些細節中,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在於:雖然要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但並不贊成因性別而禁錮孩子的特點和興趣,女孩一定要玩洋娃娃嗎?男孩一定要喜歡車嗎?
-
10 # 松桑上
其實這個問題我很早很早就在想,如果有一天,寶寶問我的話,我會告訴她,爸爸給了媽媽一顆寶貴的種子,媽媽把種子吃下去以後,它就在媽媽肚子裡生根發芽,長出了一個乖寶寶,就是你啦!
可能有點幼稚,有欺騙小孩的嫌疑,但是我希望寶寶聽完會覺得媽媽懷著她不容易而且很珍惜她,他是爸爸媽媽最寶貴的最珍愛的!
回覆列表
告訴孩子,孩子是爸爸和媽媽一同創造的,因為他們有愛,有溫暖。就像種子有Sunny就會發芽,最後長成參天大樹一樣。每個爸爸的身上也藏著許多種子。只要爸爸種子放進媽媽的肚子裡,它在媽媽肚子裡吸收營養,慢慢長大。就像種子到了成熟期,到了時候,媽媽就會生出自己的寶寶。應該用類似於這類的回答,既要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對創造生命有著一樣的功勞,並且缺一不可。不能告孩子什麼你是垃圾堆了撿的,雖然是玩笑話,卻有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