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鍾銘聊科學
-
2 # 法海無涯亦有涯
病毒在人類不斷進化過程中起到促進作用。如果將挫折比作是成功的墊腳石,那麼病毒在人類進化過程中就類似於試金石的地位。
從生物學的基本知識中,我們知道,人類有免疫系統,相當於給機體設下結界,防止病毒侵襲機體,造成人類這個大機體裡的正常功能損害。
這個病毒呢,就很調皮,每每都會想刁鑽的辦法挑戰我們的免疫細胞。
這樣的作用就是,敵人不斷在我方邊界虎視眈眈,我們的免疫細胞,時刻也不敢掉以輕心,保持高度警惕,防止被敵人掠地。敵人屢戰屢敗,越挫越勇,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放大招,這免疫細胞一看不行啊,自己也不斷提高自己的防禦能力。雙方你來我往,彼此抗衡,人類的身體技能也不短進步,抵抗能力也不短增強。
而那些被敵人攻破的防禦系統,又會針對新敵人專門制定一個新的方案,產生新抗體,下次再遇到這種敵人,又能輕而易舉打敗它。
你看,你身體裡的細胞,不分白天黑夜的為我們機體的健康奮戰者,而我們中又有好多豬隊友,不僅不愛護好自己,還常常給我們的小夥伴——免疫細胞添麻煩,拖後腿。
拿這次新冠病毒來說,我們機體的免疫細胞此前沒有遇到過這等威力十足的侵略者,免疫國門很快被攻破,病毒大肆入侵,讓我們的免疫體統搓手不及,他們在想辦法圍追堵截這些敵人,但是還想不出新方案,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在家“坐月子”。
畢竟不是所有人的免疫系統都很強大,有些人不愛護,系統升級困難,免疫力下降。在沒有特效藥出現的時候,我們只能靠外界的輔助治療和內在的系統修復。免疫系統強大的人花了一段時候成功擊退病毒,產生抗體,而有些人則由於種種原因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駕鶴西去。
人類別那麼調皮了,盡給自己的免疫系統,也給同類惹事。
-
3 # 小小洛看電影
病毒算不算生命?這個問題一直是個爭議的問題,但我認為這是個閒得蛋疼的沒有價值的問題。我們太想一句話一句話定義完所有的事情,就像我們小時候總想搞清楚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但很可惜人性是複雜的。那麼進化了數億年的自然界顯然就是個比人性更加複雜的存在。因此,想要準確地畫一個界限分明的圈,圈裡就是生物圈外就是非生物是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的。我們只需要知道,這東西和我們經典定義裡已知的東西有什麼共性,因而我們可以用哪些手段去研究它,就足夠了。以我淺薄的知識,我不認為精確界定出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會對病毒研究或者其他什麼生物研究產生什麼巨大的推動。因此,病毒是一種與經典定義中生物有一定共性,依賴細胞生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玩意,至於一定要摳定義說它到底是不是屬於生物,這個問題沒有實際意義。
-
4 # 網抑雲文案
我從自身角度來說,說一說病毒跟人類的關係
1.首先說呢病毒,不是個壞東西,人類去招惹的他,病毒與人類是與生俱來的
2.人的身體裡,與生俱來就存在著一些病毒,比如說癌細胞,人一生下來,身體裡就存在著癌細胞,為什麼有些人得癌症,有些人不得癌症?那是因為你去招惹了癌細胞,比如說經常吃那些垃圾食品,油炸食品,過一些等等不規律的生活的人,所以你招惹到了癌細胞,所以你有很大得癌症的風險。3.病毒的大規模爆發,讓人類意識到了,它是我們人類的生存的一個敵人,所以我們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戰勝它,在如今這種高科技的時代下,我們能夠付出很小的代價,就能夠將它戰勝。4.防治病毒最好的方法是預防,出了事你要付出100萬,我提前去買個1000塊錢的保險,所以說重在預防。 -
5 # 伊洛風
按照基因分析推斷,最初人類和動物一樣屬低智商,偶然的一次病毒感染創造了高智商的人類,如果分析正確,徹底打破了達爾文的進化論。
-
6 # 樸之道
生物病毒的好處
1、噬菌體可以作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藥,例如燒傷病人在患處塗抹綠濃桿菌噬菌體稀釋液
2、在細胞工程中,某些病毒可以作為細胞融合的助融劑,例如仙台病毒
3、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作為目的基因的載體,使之被拼接在目標細胞的染色體上
4、在專一的細菌培養基中新增的病毒可以除雜
5、病毒可以作為精確制導藥物的載體
6、病毒可以作為特效殺蟲劑
7、病毒還在生物圈的物質迴圈和能量交流中起到關鍵作用.
8、病毒還可以用來治療疾病,比如癌症
病毒疫苗對人類有防病毒有好處--促進了人類的進化,人類的很多基因都是從病毒中得到的.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生命形態,它由一個核酸長鏈和蛋白質外殼構成,病毒沒有自己的代謝機構,沒有酶系統。因此病毒離開了宿主細胞,就成了沒有任何生命活動、也不能獨立自我繁殖的化學物質。一旦進入宿主細胞後,它就可以利用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以及複製、轉錄和轉譯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資訊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
回覆列表
我們知道,人類繁衍後代,是為了將自己的基因延續。但你知道嗎?人體內的細胞,只有43%屬於人類,其他的則是由其他微生物組成。甚至連人體內的基因,都只有一部分是人體自己的,還有8%是病毒的基因,它們影響著人類的進化和性狀表達,讓人成為了今天的人類。這是怎麼回事呢?
人體內的病毒基因?我們知道,大多數病毒的結構是:蛋白質包裹著核酸,當病毒感染宿主細胞時,會透過表面的蛋白質與宿主細胞表面的蛋白質相互識別,如果識別成功,宿主蛋白質就會讓病毒內部的核酸進入細胞。
當核酸進入細胞後,如果是具有逆轉錄的病毒,核酸就透過逆轉錄酶將自己轉基因到細胞核的DNA鏈條上。
我們知道,DNA鏈條上有非常多的基因,每一段基因對應著不同的性狀,比如:控制雙眼皮的基因,控制頭髮顏色的基因等。
病毒會把自己的RNA鏈條,逆轉錄成DNA單鏈條,然後這條DNA單鏈會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將其編入到DNA雙鏈中。
這段DNA雙鏈會透過轉錄,合成RNA,這段RNA會透過翻譯,會再合成蛋白質,該蛋白質就是病毒所需要的蛋白質。
此時病毒需要的蛋白質就形成了,當蛋白質與病毒RNA組裝之後,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病毒,然後重複以上的步驟。
當這個細胞內的病毒數量足夠多時,病毒就會透過溶解酶,溶解掉該細胞的細胞膜,進入到下一個細胞系內。
如果體內的有大量的細胞被感染,此時人類就會生病。
我們知道,病毒想要進入到細胞內部,需要和細胞膜表面的蛋白質分子相互識別,這種蛋白質分子叫做受體。
不同的細胞,擁有的受體不同,這造成病毒想要感染人體細胞時,需要與透過指定的受體才能進入。比如:艾滋病透過的受體存在於血液細胞中,所以艾滋病可以透過血液傳播。但是人體鼻粘膜以及口腔處的細胞沒有這種受體,所以不會空氣傳播。
所以,一些病毒只能感染特定的細胞,比如:乙肝病毒大多數感染肝細胞。
但在一些很罕見的情況下,一些反轉錄病毒會感染卵細胞,如果這枚卵細胞成功受精併發育成人的話,那麼這個嬰兒體內的所有細胞都帶有這種病毒。
如果這種病毒毒性不強,不會對人體形成較大的破壞,那麼等該嬰兒長大成人,並繁殖後代時,該病毒直接透過逆轉錄在人體內形成的遺傳物質會遺傳給下一代。就這樣,該病毒的遺傳資訊就會永遠存在於人類體內了。
如果這種病毒毒性很強,對人體形成很強的破壞,那麼這枚受精卵即使能夠發育成人,也會因病毒感染而死亡。該病毒的基因,就會從人類家族基因庫中清除出去。
還有一些病毒,逐漸與生物共生了起來,這些病毒基因在漫長的生物演化歷史中,擔任一些功能,比如:科學家發現哺乳動物中有一個Syncytin基因,該基因是一種病毒的基因,但最終成為形成胎盤的基因。
再者,對於人體而言,胎兒是人類最大的寄生蟲,因為胎兒的基因以及血型都與母親有著區別。但為什麼母親的免疫系統沒有攻擊胎兒呢?
科學家研究認為,這可能是哺乳動物的祖先,在演化中保留了一種病毒基因,該病毒基因將自己的抵制免疫系統攻擊的能力,給了嬰兒。這種病毒基因,可以遏制住母親的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肚子裡的寶寶,所以人類才可以透過哺乳動物的形式存在在地球上。
在我們人體內,由病毒組成的基因大約有10萬個,這些基因有的執行功能,有的不執行功能;有些功能能夠幫助人們生存,而有些則對人體有害。
但正是這些病毒基因,才組成了今天的我們。可以說,如果沒有病毒,人類或許不會演化成今天的樣子。
病毒與人類演化除了一些病毒基因直接組成了人類基因外,病毒還影響著人類的演化。
我們知道,生物在繁衍的時候會生育很多後代,但不是每一個後代都可以存活下來的,能夠生存下來的後代都是能夠適應環境的,這個環境,就包含病毒因素。
在人體演化歷史中,有一些病毒能夠對人體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比如:天花病毒,一旦感染了天花病毒很容易死去。然而有一些後代,由於基因突變恰巧演化出了對天花病毒免疫,所以當天花病毒爆發時,該個體就容易存活下來,並把自己的基因擴散開,久而久之,人類家族中就會有許多人攜帶這個基因。
其中有一些基因,除了能夠對某種病毒免疫外,還在人體內擔任著其他功能。
所以, 病毒也間接地促使著人類演化,讓人類一步步成為了今天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