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湖北人15

    湖北人路過。我家鄉這貨叫幹狗。小時侯經常吃。肉成一絲絲的。非常緊實。那真是美味無比。幾十年過去了。這味道正留在記憶深處。今生如有幸在嘗一次。此生在無憾事。

  • 2 # 鬼書生2

    說來可能諸公不信,豺無論從體型,力量,速度,耐力,爆發力等等遠遠不為百獸之翹首,只因成語發聲的四階有關,豺—(一聲) 狼/ (二聲) 虎ˇ (三聲)豹\(四聲)。

  • 3 # power97743056

    豺狼虎豹原來是這樣的,我一直以為豺狼就是狼。直2017.10.17--00:15分我才知道它們不一樣,真是感覺失禮了。有沒有老鐵和我一樣經歷……

  • 4 # 有個人YGR

    三天前剛剛有幸聽一五十多歲的同事說他在八十年代東北老家見過豺。三隻大狗圍著它叫不敢靠近。它低頭走自己的睬都不睬。

  • 5 # 問道154720498

    我家好多年前有一條不大的狗,是黃色的,眼珠是綠色的,非常兇狠,就連大狼狗和其它的大型犬都怕它,在當地號稱小霸王。大家來猜猜這是一種什麼犬種?

  • 6 # 南陵文旅

    虎是"獸中之王",但在猛獸的名次排列中卻位居最後,原來人們對猛獸名次的打分,是由兩個標準進行的。一是依居動物危害人類的程度打分,雖然井陽岡有老虎吃人,引出了武松打虎的故事,但老虎吃人的事件很罕見,而豺狼活動範圍與人類很近,吃人的事時有發生,加之對人飼養的家畜、家禽危害也很大,於是人們對它們打了高分。另一個依據是這些動物在大自然角鬥場上的表現而定。

    豺又名紅狼、馬彪、馬老虎、斑狗和亞洲赤犬等。它比狐狸略大而小於狼,外形象狼但毛色發紅,體重不過二+來公斤,看樣子並不可怕,要說它比虎、狼勵害恐怕沒有人會相信。然而,在自然界裡,凡豺出沒的地方,虎、豹、狼全得讓位。

    豺是一種集體性很強的動物,無論獵食或戰鬥,都是以多取勝,在互相呼應和"配合作戰"上更是無獸可比。成群的豺敢從虎口奪食。據記載,在印度曾發生過數起孟加拉虎血戰豺狗的事例,每次都是在老虎咬死、咬傷許多豺狗之後,想逃出重圍但逃不出去,終於在精疲力盡時倒地不起,被豺狗們咬死。

    據說豺藉助於快跑,能躍過五、六米寬的距離,也能跳過三米高的障礙。難怪在五+年代,莫斯科動物園得到一對青海豺狗,養在一個露天的圈內,外面雖有四米多寬的壕溝,壕溝外還有一米二髙的石牆,再外還有一道一米五高的鐵絲網,不料把豺剛放進去,那隻雄豺便一躍而出,到莫斯科繁華的大街上游覽了一番,嚇得人們到處亂跑。儘管後來在三公里之外的地方被"緝拿歸案",但這已成為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了。

  • 7 # 中介何衝

    淨是一些胡說八道的,“豺”跟狗和狼有些相像,不過比這兩種動物,它更兇猛,戰鬥力也更強,特別是叫聲更是尤為滲人。

  • 8 # 機神2000

    雖然大家的回答都在說豺是最牛逼的最兇殘的所以排第一。但我倒覺得估計只是順口吧?就如琴棋書畫,估計琴未必是最重要的吧?筆墨紙硯估計筆也不是最重要吧?所以也就是讀的比較順口。

  • 9 # 夜之風16

    在動物園見過,怎麼說它的樣子呢,像狼,又像狐狸,身材比狼瘦小點,比狐狸高大,嘴巴尖尖的,在籠子裡不停的跑動,小碎步。不是紅色的,是灰色的

  • 10 # 歷史檔案館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遠去的猛獸“老大”——豺,現如今成群的已難得一見

    “豺狼虎豹”是猛獸的代表。與後三種動物相比,作為老大的“豺”令人倍感神秘。雖然翻開辭典隨手就能找出幾個有關豺的成語,比如“豺狼當道”、“豺狐之心”、“蜂目豺聲”,但現實中沒有幾個人見過野生的豺,陝西關於豺的記錄也是屈指可數。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遠去的物種……

    俗稱“紅狼”

    但身體靈活性像貓

    豺,也叫亞洲野犬、豺犬、紅狗或紅狼,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食肉目犬科豺屬中的唯一物種。犬科的動物在中國共有4屬,即犬屬、狐屬、豺屬、貉(音hé)屬。從外觀上看,豺就像是灰狼和赤狐的混合體。在基因關係上,豺屬與犬屬關係很近,但在身體結構和行為上仍存在顯著不同。豺的軀幹和四肢結構更類似於貓科動物,這使它們具有極高的靈活性和行動能力。

    在中國動物園協會組織編寫的《動物園設計》中曾特別提及豺的展示區設計:“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室外露天展示環境的圍牆之間的夾角不得低於90°,尤其對於紅狼(豺)來說,它們善於藉助夾角‘飛簷走壁’。對於大多數城市動物園相對狹小的空間來說,建議紅狼的室外展舍用金屬網封頂。”

    豺的主要獵物是中型和大型有蹄類,比如各種野羊、鹿、野豬和野牛。豺擅長以群體合作的方式捕獵。在捕到獵物後,豺群會讓幼崽先進食,這和狼群中由地位最高的頭狼首先進食的做法截然不同。

    由於豺的獵物種類與亞洲的其它大型食肉動物重合度較高,它們不得不面對種群間競爭的壓力——虎和豹與豺的種群間競爭尤為激烈。因此,只有面積廣闊、食草動物種群數量豐富的棲息地,才能維持豺種群的存續。

    “老大”地位

    或源自兇殘捕獵場景

    含有“豺”字的詞語常帶有貶義,這可能與豺捕獵的方式有關:豺群盯住目標後會接力追逐獵物,追上後,一隻豺咬住獵物的口鼻部位使其不能逃跑,其餘的豺則重點攻擊獵物的體側和後軀,往往將獵物的腹部和肛門咬破,場面鮮血淋漓,令人不忍直視。在這樣的攻擊下,大型獵物需要近一刻鐘才會死亡,而豺群已經迫不及待地開始進食了。如此場景,很容易使古人認為豺是一種極其兇殘的動物,從而成就了其在“豺狼虎豹”中“老大”的地位。

    不過,豺的形象也並非全是負面。古時,人們見到豺群大量捕殺野獸,將獵物堆在一起以備過冬,將這種行為附會為豺在進行祭祀,並以此作為狩獵季節開始的標誌。許多古籍都對此進行了記敘,比如《禮記·王制》:“獺祭魚,然後虞人入澤梁;豺祭獸,然後田獵。”《漢書·貨殖傳序》:“育之以時,而用之有節。屮(音cǎo,通“草”)木未落,斧斤不入於山林;豺獺未祭,置網不布於壄(音yě,通“野”)澤;鷹隼未擊,矰(音zēng,意為“短箭”)弋不施於徯隧。”從以上詞句可以看出,古人將“豺獺之祭”作為自然物候的代表性事件,藉由這些捕食者的行為來判斷獵物是否充足可以捕捉。這體現出一種原始樸素的生態保護意識,可以說是早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分佈區域已縮減四分之三

    歷史上豺曾廣泛分佈,從中亞到華南,從貝加爾湖畔到蘇門答臘島,都能發現豺的蹤跡。但到了現代,豺已經完全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退出。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官網上給出的資訊,豺已經從它們歷史分佈區域75%的範圍內消失了。目前全球估計只有4500-10500只豺,其中只有949-2215只成熟的能繁殖的個體,因此豺被列為瀕危(EN)動物。在中國,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包括俄羅斯、蒙古、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烏茲別克和阿富汗在內的一些國家,已有30多年沒有豺的確切記錄。在中國東北和北韓半島,有關野生豺最後的記錄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研究者傾向於認為豺已在中國東部地區絕跡。而在華南地區,特別是曾經豺狗成群的江西省,進入21世紀以來只有兩筆未經證實的記錄。

    對於一種被認為成群活動的食肉動物來說,群體數量減少很可能是由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以為生的獵物密度太低,捕食者不得不縮減群體大小;二是其本身數量太少,無法組成足夠大的群體。中國的豺可能同時受到這兩個因素的影響,加之它們如今所處的高海拔棲息地的環境限制,不太可能有很高的密度。

    那麼現在中國哪裡還有豺呢?根據近10年野外調查的結果,中國只有6個省(自治區)有豺的確切記錄,它們基本都環繞在青藏高原邊緣,分別為甘肅(鹽池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陝西(秦嶺南坡)、四川(黑水河自然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雲南(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新疆羅布泊野駱駝國家級保護區)和西藏(墨脫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雅魯藏布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由於對豺長期以來極度缺乏關注,中國關於豺的野外觀察研究和監測資料很少。根據國外的觀察結果,豺一般三五成群或十隻八隻一起活動,甚至有四十隻的大群被報道,但迄今為止,中國記錄到的豺數量最多的是甘肅鹽池灣保護區的一群九隻,其餘的地點大都只拍到一兩隻而已。

    昔日“豺老大”的真實處境,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實:即使是令我們耳熟能詳、屢見不鮮的生物,也有可能陷入瀕臨滅絕的境地。類似的中國本土物種還有云豹、金貓、熊狸、大靈貓、小靈貓、水獺、中華穿山甲等……它們已經悄悄從山林溼地中消失,僅靠為數不多的幾個保護區支撐著最後的一點小種群。在不遠的過去,我們的祖輩還與它們朝夕相處,而如今,它們在我們的步步進逼下退無可退。是時候給它們多一點關注與幫助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套護膚品,裡面的面霜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