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OT雜談
-
2 # 豫大象資訊
《放逐》這部電影很明顯地延續了杜琪峰導演1999年的代表作品《槍火》的風格,甚至在演員陣容上都極為相似,可以說是續集,如果說《槍火》的後半部分是以呂頌賢飾演的阿信成功逃脫為幸福的結尾,那麼《放逐》則是承接《槍火》後半部分的另一種悲壯結局。
-
3 # 低碳阿斯看電影
一生跑路的殺手,最終實現利益最大受益者的女人,沒有家的兄弟,構建發展成了一個灑脫且寂寞的武俠江湖;影片以幾場群戲為核心,渲染著遊俠式的悲情城市以及進行廝殺之後沒有塵埃落定的虛無感,無論是慌忙逃脫的女人,還是一種冷峻的兄弟之間的感情,都可以讓江湖俠義之情如曇花般絢麗綻放。激烈的血肉橫飛,最終都變成了生活平靜泛黃的照片,因此當那些“殺手”變成“英雄”,或許當他們透過放逐在人生近處之時,彷彿中像是玩一場惡魔間的遊戲,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成為決定選擇自己的命運,;然而問題值得人們慶幸的是,即便到了很多時候“人在這個江湖,都是身不由己,”也依然存在愛恨分明的。在現如今的社會很難或者說很少有這樣的兄弟情了!
每一場槍戰、每一次氣氛的擺弄、每一個動態瞬間、每一首配樂,都令人痛快豪爽、蕩氣迴腸。老杜的攝影、場面排程和人物性格塑造都是同類導演中的絞絞者。幾個帥氣的老男人給大家帶來了一部經典的作品。
-
4 # 廣西大傻
這就是男性主題的浪漫最完美的詮釋。不講兒女情長,不為愛情送命。只講義氣,只談江湖。是兄弟,我們可以打,可以鬧,可豁命,可以不要一噸黃金,可在江湖上,只能談江湖的規矩。“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混江湖終究最終還是塵歸塵,土歸土。
-
5 # lazy牧童
《放逐》這部電影如果讓我給它打分我會給它五顆星,這個電影很明顯的延續了之前《槍火》的風格,如果之前沒有看過《槍火》建議先去看一下再看這個,評價也同樣要把兩部電影聯絡起來更能凸顯影片價值。
首先主題講的是兄弟情誼,甚至在兄弟矛盾的凸顯上也還是《槍火》中吳鎮宇的想“保”和黃秋生的想“殺”的對立,而且這兩種型別的對立其實是有更深層次的用意和內涵在裡面的,因為無論是《槍火》還是《放逐》,吳鎮宇的“保”都是單純地為了兄弟義氣保個人,而付出的代價則是拉上更多的兄弟遭遇被殺的風險,就如同張耀揚在《槍火》裡對呂頌賢所說的“你一個我們四個,你走了我們都得遭殃”一樣,吳鎮宇對個人的“保”則是對黃秋生林雪張耀揚三人的“殺”,而黃秋生則是一直在顧大局,他對呂頌賢或者張家輝的“殺”更多地是為了“保”剩下的三個兄弟,這就是矛盾所在,而這兩種做法最後的結局則要將《槍火》和《放逐》兩部影片放在一起來看,在《槍火》裡吳鎮宇的選擇是對的,既保護了呂頌賢也保全了大家,而在《放逐》裡則是錯的,非但沒能保全張家輝,反而搭上了剩下四個人的性命。
其次在細節和畫面上也致敬了前作,比如黃秋生在《槍火》裡是被兄弟捉弄抽了做了手腳的香菸,而在《放逐》裡則是被捉弄吃了帶子彈彈殼的飯;在《槍火》裡兄弟五人無聊時是踢著紙球打發時間增進感情,而在《放逐》裡,黃秋生四人為了兄弟的妻兒赴鴻門宴的時候,也是在踢酒罐子。
再次在畫面上兄弟槍戰的站位美學更是延續到《放逐》裡,很多畫面都十分強調一種遠近高低相協調的美感,並且這兩部電影裡的槍戰都極其講究策略,圍點打援,心領神會的走位配合,既能表現戰況的激烈,也強調了黃秋生幾人之間的默契。
最後,再提一個小的方面,就是《放逐》中杜琪峰對於林雪的角色有了更多的偏愛和刻畫,雖然每次做決定的都是黃秋生和吳鎮宇,但很多時候更是細心的林雪在牽動劇情走向,比如在爭奪被摔在地上的張家輝時,是林雪第一個想到用布將人捲走的;在幾人坐汽車走的時候是林雪第一個發現車漏油下來走的;在河邊喝水的時候也是林雪第一個發現了觀音山的,林雪在電影中的表現更像是一個有著極為出色的判斷能力和想法的人,但他甘於並尊重黃秋生和吳鎮宇的選擇,包括最後跟著他們去赴鴻門宴,這就比較感人了。
回覆列表
被放逐至放逐之地,于海洋深處尋求海洋。男主的打撈實際上是一種使被放逐之物得以重現的過程,是對淹沒一切的遺忘之流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