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走在太陽底下
-
2 # 點兵論道
三藩之亂,吳三桂聲勢浩大,兵馬眾多,從康熙十二年底到十五年春,短短兩年多時間奪下江南半壁,卻也在很短時間內土崩瓦解。究其原因,總結為四個“心”,也就是野心、決心、軍心、民心。所謂野心,指的是吳三桂的戰略規劃他的野心不算小,也不算大,偏偏就是這種不大不小的野心,讓他進退維谷。縱觀吳三桂的一生,他根本不是非做皇帝不可。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京城,招降鎮守寧遠的吳三桂,卻因為李之愛將劉宗敏霸佔吳三桂家財和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憤而倒戈,歸順清朝。這說明他是看重自身的利益,沒有什麼覬覦天下的大志。
投清之後,吳三桂隨清軍南下,對故主明朝(南明政權)的攻擊不遺餘力,甚至追到緬甸絞死了南明末代永曆帝。憑藉這一功勞,吳三桂向朝廷討要了鎮守雲貴、開藩設府的特權,從此成為雲貴兩省的“土皇帝”。其實,吳三桂的野心也就這點了。他是要學明朝沐英,世代鎮守雲南。如果朝廷真的能滿足他,吳三桂斷然不會以62歲的年齡再去冒險造反。
可惜,年少氣盛的康熙看不得三藩尾大不掉,一紙撤藩令讓吳三桂的美夢化為泡影。老頭有點心理落差,這才起兵最後一搏,而且吳三桂本身,也就沒做過什麼一統天下的規劃。當叛亂開始,由於福建耿精忠、廣東尚之信、臺灣鄭經,再加上廣西、四川、陝西等三藩舊部的響應,讓戰爭打得出奇的順,大有飲馬長江直搗北京,將滿洲八旗趕出關外的勢頭。只不過當叛軍幾乎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時,老頭那顆做土皇帝的心又蠢蠢欲動了。他想的不是一鼓作氣奪下整個江山,而是佔據長江天險,與清朝劃江而治。這想法就很可怕了。叛亂這種事,也像逆水行舟一樣,不進則退。你想劃江而治,清朝不想!於是,第二個“心”就來了——清朝的決心。
康熙雖然年輕,因為經驗不足逼反了吳三桂他們,但也正是因為他年輕,初生牛犢不怕虎,看到吳三桂真的造反了,他反而也沒什麼可猶豫的了所以,雖然在戰爭初期,清朝一度陷入被動,但一旦回過神來,就立刻能組織起有效的反抗。
要知道,南方多漢族降將,很多人對清朝不滿,可是北方卻完全不一樣,光京城就有十多萬守軍,中原地區更是可以說“兵多將廣”,而且東北大本營還有當時戰力尚未退化多少的八旗鐵騎。常有人說,吳三桂的兵馬是清朝的兩倍,此言差矣!並不是吳三桂的兵力是清朝的兩倍,而是叛軍的總數是清朝平叛部隊的兩倍,叛軍並不全是吳三桂的部隊。清朝還有更多兵力並沒有投入到平叛行動中,而叛軍已經是傾巢而出。雙方的後續綜合實力對比,依然是清朝強、叛軍弱。這就要說到第三個“心”——叛軍的軍心。要知道,叛軍可不是吳三桂能掌握的,造反的人雖多,卻很難統一指揮,實際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我們雖然說“三藩之亂”,可實際上連“三藩”這個說法都不標準。康熙初年,割據南方的三藩是雲南平西王吳三桂、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但是真到舉兵反清的時候,尚可喜卻並沒有起兵。在清朝的安撫下,尚可喜麾下雖有不少將領反叛,但他本人卻堅守廣東,率軍平叛。由於尚可喜的堅挺,南方十幾萬叛軍被他牽制,此事也是弄得吳三桂十分惱火。後來尚可喜被兒子尚之信奪權軟禁,尚之信雖然一度舉起反旗,但基本是擁兵自重,在清朝的利誘下又經常反覆,對雙方採取觀望態度,後來看到叛軍不行了,他當然也就不敢造次。連三藩都團結不起來,其他勢力就更是不可能通力合作,甚至有些勢力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利害衝突。
比如臺灣鄭經,他要參戰就得跨過臺灣海峽從福建登陸,而福建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大本營。如果你是鄭經,你會選擇千里迢迢越過福建去其他省份打一塊“飛地”呢,還是乾脆就奪下幾個福建的州縣?如果你是耿精忠,你會認為鄭經的部隊能從你的領地經過而秋毫無犯嗎?所以,後來耿精忠投降清朝,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跟鄭經有矛盾。還有廣西將軍孫延齡,本就不是三藩的部將,而是清初另一個漢族藩王定南王孔有德的麾下,所以當孫延齡的妻子,也就是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耐心規勸後,孫延齡最終變換陣營投降清朝。吳三桂派孫子吳世琮殺死孫延齡,孫延齡的部將又殺了吳世琮留下鎮守廣西的將領,重新投降清朝。諸如此類的叛軍內耗,數不勝數。都是叛軍,誰能白白給你吳三桂作嫁衣裳?都想撈點好處,又都不願意冒險,畢竟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而在反覆無常的叛軍身上,沒有了點忠義之心,這些動物般的本能就更加明顯。最後是那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老百姓的民心。
吳三桂起兵之初如此順利,與老百姓的支援絕對是分不開的。明朝滅亡時間畢竟不長,加上清朝曾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剃髮易服等不得民心的行為,所以百姓也就選擇性地忽視了吳三桂曾經殺死永曆帝。想著只要你能恢復漢人江山,支援一下也無妨。但是,隨著吳三桂稱帝,這“反清復明”的遮羞布也就包不住了。而長年的戰亂,苦的是百姓,看到叛軍節節敗退,又還能有多少百姓繼續支援他們呢?
-
3 # 談史論心
心有餘而力不足
吳三桂飲馬長江,很大程度上佔據著先發優勢,清王朝前期戰爭準備不足。
其次,吳三桂年齡大了,爭霸天下的野心也不足,能夠劃江而治是最好的。
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各地軍閥雖然也揭竿而起,但是滿清天下初定,基本盤還不在中原,雖然有損失,但是很快能重新聚集力量,並且反攻。
清朝反攻的主要目標就是吳三桂,各地軍閥雖然宣佈脫離統治,但是保持中立,處於觀望態度。清朝在戰爭取得一定優勢之後,採取寬鬆懷柔政策,一步步降低了軍閥的威脅。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我個人認為吳三桂是不想反的,要錢擴軍更像是養寇自重。奈何康熙皇帝做的太過分了,不等人死就卸磨殺驢。
-
4 # 津城沐雨
吳三桂的失敗,最主要的是戰爭不得人心。
第一,當時,清朝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天下,經過多年的經營,人心思定,百姓不願再經戰亂。
第二,吳三桂曾經引清兵入關,並殺死了南明永曆皇帝,百姓、尤其是心向明朝的人憎恨吳三桂,不願支援。
第三,吳三桂取得一定勝利後,失去進取心,貿然稱帝,其目的不言自明,失去民心,部分將領也離他而去。
第四,康熙皇帝的英武果敢,正確的指揮和方略,最終平定三藩之亂。
因此,吳三桂失敗已是必然
-
5 # 絕筆歷史
卿本佳人,奈何為賊。這四句話道盡了吳三桂的一生!
吳三桂這個人物比較悲催,本來在歷史上應該能留下一定的影響力,但其卻做了三姓家奴,最後更可笑的是還打出了反清恢復漢人統治的旗號,殊不知把漢人江山送於滿清的卻是他吳三桂。而在康熙爺上位後,他乾的第一件大事情便是削藩,吳三桂的厄運來了,在康熙爺爺皇太極手裡都是座上賓的人物,在其孫子手裡卻成為了眼中釘肉中刺,但這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其實康熙爺的削藩把握了三個時機,而吳三桂無疑被大清卸磨殺驢了。在康熙年間,大清朝已經不是那個區區盤踞東北的滿族了,統治階級的力量已經根深蒂固,在老百姓的眼裡大明早已經遙不可及,改朝換代已經被很多人所接受,這裡面就包括數量龐大的漢人,他們認定了大清朝是新的一個王朝,而吳三桂首先喪失了天時,在很多人看來,他是個反賊,這是吳三桂失敗的第一個重要因素。
當然了,如果大清朝皇帝無能,國家是動盪不安,或許吳三桂還有一線可能,但可惜的是,大清朝才剛剛趨於穩定,正要向百年盛世邁進,他的兵變,別說滿人,就是其手下的一些官員也是心懷不滿,喪失了民眾的支援,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而在吳三桂起兵後,開始還比較順利,一路是攻城略地,但沒過多久,便是一路潰敗,這離不開吳三桂本身的因素,他這個人呢,用四個字形容在恰當不過,那便是——志大才疏。野心確實大,但能力卻有限,在還沒幹出成績的時候,便想當皇帝,這樣的人,面對雄才大略的康熙,失敗並不過分。
-
6 # 楚風說歷史
謝邀,吳三桂(1612-1678)字長伯,明遼東人,明末清初的政治家,軍事家。關於吳三桂,大家應該比較熟悉,衝冠一怒為紅顏,著名的大漢奸。吳三桂一生都充滿著傳奇,歷來也被史學家津津樂道。吳三桂本來是明朝的將領,後來投降了清朝,為清朝的統一做出了貢獻,被封為平西王。可是,後來由於吳三桂在雲南手握重兵,嚴重威脅清朝統治。康熙十二年,玄燁認為“藩鎮久握重兵,勢成尾大,非國家利”,下令撤藩。吳三桂表面上願意撤藩,實際上暗地裡準備起兵。這樣戰爭一觸即發,歷史上的三藩之亂開始了。那麼為什麼吳三桂會失敗呢?小編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師出無名,不得民心。
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口號起兵,這一點甚是好笑,吳三桂沒起兵之前,幫助清軍打明朝的殘餘勢力,去緬甸活捉永曆帝朱由榔,並親手處死他。現在又反清復明了,誰相信你啊!當大家是傻子啊,就像一個錦衣玉食的二奶宣稱自己是被迫的一樣,所以,他的起兵並得不到多少人支援。同時老百姓經過幾十年的和平都厭倦了戰爭,況且清朝前期政治比較清明,老百姓對大明都比較忘卻了,都想過好日子。
第二,就是吳三桂起兵時年齡太大了,不能抓住好機會,後期失去了進取心。
本來一開始吳三桂起兵還是比較順利的,由於比較突然。很快就打到了長江附近,再加上西北的王福臣也起兵,清軍來不及全力對付吳三桂。吳三桂這時形式一片大好,可是他卻不過長江,在松滋一停就是好幾個月,本來他可以揮師北上直搗京師的。這就是因為吳三桂年齡太大了,失去了壯志雄心,不是當年的所向披靡的關寧將軍了!
第三,吳三桂以西南一隅之力對抗康熙全國之力,財力人力,不夠。
雖然一開始動靜很大,全國好幾個地方響應吳三桂,可是除了陝西王福臣厲害點,別的地方勢力還是太小,所以當清軍收拾了王福臣,就集中兵力打吳三桂。西南之地經濟畢竟不比中原,戰爭打的是錢,糧食。你以西南這點地方,和全國之力相爭,註定會失敗。
第四,部隊戰鬥力不行,當年的關寧鐵騎雄風不再。
吳三桂起兵,號稱三十萬,其實真正的精銳也就幾萬人,剩下的都是臨時招來的,並沒有什麼戰鬥力。
-
7 # 宋安之
吳三桂這種三姓家奴反覆無常,又怎麼可能成功呢?
吳三桂不成功的原因在於得不到人心的支援。其次他以一隅之地對抗清庭,雖有三藩合力,但並非統一指揮,人心不齊,而且看上去剛開始一度勢如破竹,其實只是跟風加入的烏合之眾多,三藩的精銳部隊加起來最多也就是十萬左右,這樣的情況速戰速決直搗黃龍才有機會成功,而顯而易見的是吳三桂沒有做到速戰速決的。
首先於人心來說吳三桂是失敗的
吳三桂最大的特點是反覆無常,他在明清革鼎之際政治投機了滿清,覺得滿清有勢大有機會統一中國以後更是死心塌地的為其買命,為了表示忠心,他出師緬甸擒獲了南明最後一帝永曆帝,並且絞殺了永曆帝,徹底絕了當時漢人反抗的信念。
康熙帝撤藩時吳三桂利益受損,馬上騎兵反清,他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也就是說要反清復明,而可笑的是他雖然自稱朱三太子在軍中,卻自始至終別說什麼朱三太子都沒有找一個明朝皇族哪怕冒牌貨來撐撐場面以籠統人心,到了康熙十七年,隨著反清形勢不好,吳三桂也跟著病重,為了過一把皇帝癮,乾脆自己稱帝了。
吳三桂打著“興明討虜”的旗號,別說擁立一個明室皇族,最後乾脆自己稱帝了,是根本得不到廣大漢人的支援的,當時的官紳地主階級本來還在觀望之中,結果吳三桂一稱帝,就徹底暴露出這個三姓家奴的反覆無常,這樣一來就是漢人都不會支援這個所謂反清復明之人的。
再說說兵力問題
很多人認為三藩之亂中,吳三桂這方兵馬怎麼說也有幾十萬精銳,其實幾十萬兵馬是有的,但是精銳部隊來說,吳三桂還有其他兩藩加起來的精銳最多就是十萬左右,只不過是剛開始起兵造反時聲勢浩大,引來了很多烏合之眾,兵力才迅速增加。
從古到今見過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大局定了以後再剪滅異姓王暴露自己的野心,見過清朝入關打著替明朝報仇的旗號,然後大局初定以後拋棄這個旗號。這些都是成功以後才暴露野心。
沒見過吳三桂這種反覆無常的人會成功,先是力主殺了南明最後一帝。後來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造反,自始至終沒有擁立一個明室皇族,時局不穩以後更是自己直接稱帝了。如此鼠目寸光,如此反覆無常,他會成功才真是怪了!
-
8 # 鬼影問道化真身
世人從內心深處都不喜歡背棄國家,出爾反爾的人。而吳三桂身上就有這種歷史汙點,所以為社會上層所輕蔑。一個不受主流社會待見,也得不到廣大勞動人民支援的人,在實力不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造反,就是自尋死路!
吳三桂原本是山海關總兵,當北京被李自成圍困時,他接到朝庭的調令,卻以沒錢支付軍餉為由,百般拖沓,每一天向京城方向行軍不足兩裡,而崇禎帝殉難後,又不願向李自成投誠,一邊和闖王談判,一也撤回山海關,還勾搭滿清在做二手準備,結果被李自成抄家滅族,而他卻正好以這個理由降清。在降清後卻又打小算盤,想滿清替他打天下,而滿清更滑,故意讓吳三桂與李自成拼個你死我活,等雙方消耗得差不多了才參戰,一舉擊潰李自成奪下中原。
滿清立國後封吳三桂為王,可是他還不足滿,四處插手,收入居然高於清朝,還將勢力向全國滲透,最終導致了與清政府的矛盾總爆發。於是吳三桂就異想天開,下定決心想做皇帝。但是這樣一個不忠不義,出爾反爾之徒,不會受人信賴,天下人心也不會向著他,所以他很快就失敗了。
後來者應從吳三桂這一生的經歷吸取教訓,很多人總以為自己取得的成就,依靠的是個人才能,但是事實上,個人成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獲得的。一個人要取得成就,必須要有他人合作。一些有權勢的人總以為部下都是自己的人,會忠於自己,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所謂部下都是國家的人,領導為國家工作時,他們因為忠於國家而忠於領導,當領導為私利時,部下們沒人會心甘情願的去當炮灰,於是人心就散。吳三桂就敗在這上面。
順便說一句,家長給孩子取名時,也要多留個心眼。吳三桂是明朝大臣為一貴,後為滿清王候為二貴,再次造反卻被剿滅就再無三貴了。吳三桂諧音無三貴。
-
9 # 清水空流
吳三桂在公元1659年攻克雲南,並且就藩雲南,並且與耿精忠與尚可喜結成戰略同盟。並稱三藩,三藩一直持續到了康熙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73年。康熙為了國家一統開始撤藩,終於激反了吳三桂。應當說,已經叛崇禎再叛李自成的吳三桂已經不想三次反叛了,一是自己已經年老、61歲的吳三桂就希望永鎮雲南,和當年的明朝的沐家一樣,也算給子孫留下一份基業。但站在一代雄主康熙角度來看,吳三桂的存在嚴重地威脅了中央政府的安全,吳三桂不在於反不反。而在於他有實力造反就不行。
必須指出的是,就軍事指揮而言。在當時無人出其右者,從起兵開始,勢破如竹一直打到長江南岸,在和清軍做戰期間,吳三桂一再對康熙言講,只要康熙同意他永鎮雲南,他就立即退兵。但硬氣的康熙斷然拒絕。公開宣佈吳三桂是亂臣賊子,要天下共誅之。。
吳三桂的失敗絕非康熙英明神武,完全是康熙走大運。再就是吳三桂在於三個方面的重大失誤。第一就是,三藩之間沒有彼此合作,而是相互拆臺,就想自己當皇帝。就怕別人當皇帝,滿清康熙還沒有推翻呢,自己人先掐起來了。沒有擰成一股繩全力對付康熙。導致力量分散。第二就是軍事戰略失誤,吳三桂起兵之初,天下紛紛響應,並沒有因為吳三桂是漢奸而嫌棄,吳三桂起兵以後,各個地方紛紛響應,河南,安徽都揭竿而起起兵反清。吳三桂是被康熙逼反,一直希望裂土封王。如果吳三桂能夠攻取襄陽,掐斷運河漕運,滿清經濟立即崩潰康熙就得遠走遼東。而吳三桂年紀大了,沒有魄力和勇氣了。一直提議劃江而治。但隨著推移,時機和機遇已經喪失。康熙得以充分部署軍隊調整戰略。給予吳三桂各個擊破。第三個戰略失誤就是臺灣的鄭經沒有協助吳三桂,吳三桂多次邀請鄭經抗清。如果鄭經帶領水師直接攻取南京,康熙立即就得崩潰。但鄭經看不上大漢奸吳三桂。所以沒有出兵。實際上鄭經希望鷸蚌相爭,他自己漁人得利,所有的反清集團都還沒有成事呢,就存在私心,失敗就是必然的了。
還有一點就是吳三桂年紀有些大了,如果年輕十歲,或者有一個類似康熙那樣的接班人,吳三桂也有翻本的機會,但最有能力的吳應熊死於康熙之手,其他的兒子也拿不出手,吳三桂年老體衰在公元1678年病逝,時年66歲。唯心地說凡是定國號為周的國祚都不長。武則天的武周,宇文泰北周、柴榮的後周都是短命王朝。也許是映襯吧,吳三桂的大周都沒有上正史。應該說吳三桂如果成功,歷史對他的評價絕對是另一番景象。
-
10 # 李三萬的三萬裡
我們不如看看康熙為何會贏...主要有4點:1以武促統2剿撫並用3搶佔要地4選用良將。選用良將,靈活指揮 在戰爭之初,康熙主要選用滿族王公貴族擔任各個戰場的軍事指揮官,並以八旗軍隊為作戰主力。康熙十三年六月,康熙在給兵部的諭旨中對此解釋說:“所以遣王等者,非謂諸將才能不足,念諸王、貝勒皆朕懿親,指揮調遣,無可牽掣;守禦征剿,足增威重。”但由於這些王公貴族平日養尊處優,已經沒有了清朝開國時期滿洲將領的作戰能力和勇氣,因此屢次出現遷延不進,貽誤軍機的情況。如寧南靖寇大將軍順承郡王勒爾錦身為荊州統帥,卻無所作為,初至軍,言馬未肥,又言天熱多雨難行,以各種藉口來搪塞,遲久不前,以致常、澧相機皆陷。
在這種情況下,康熙及時調整用人策略,不再僅僅依靠王公貴族和滿族大臣,逐漸重用漢人將領和綠營軍隊。如康熙十四年二月,甘肅巡撫華善疏言:“逆賊王輔臣今據關山迤西、岐山迤北、黃河迤南,與蜀賊連線,加以西番土回乘隙屢犯,河西危甚,其得免於淪陷者,提督張勇之力。目前情勢非提臣不能守,非提臣不能破賊,恢復第事,權不重未免掣肘,請敕便宜行事。”康熙於是下詔授張勇為靖逆將軍,並諭部臣凡總兵官一下官員聽張勇調遣撥補。張勇果然不負眾望,在此後的作戰中屢立戰功,並被封侯,不僅如此,他屬下的總兵王進寶和他推薦的天津總兵趙良棟也都在平定三藩之戰中受到重用,成為一時的名將,封為子爵。魏源曾在總結康熙的這一不分滿漢的用人策略的成效時評說:“故一時張勇、趙良棟、王進寶、孫思克奮於陝,蔡毓榮、徐治都、萬正色奮於楚,揚捷、施琅、姚啟聖、吳興祚奮於閩,李之芳奮於浙,傅弘烈奮於粵,群策群力,敵愾同仇。”
儘管康熙隨時依據所報告戰場變化情況對各個 戰場的將領們的作戰行動下達諭旨進行直接指揮,但康熙同時也給予了將領們充分的自主指揮權和用人權,讓各路將領自己根據戰場實際作出決策。如張勇在康熙十四年三月取得一系列勝利後,康熙對其提出嘉獎,並下諭旨進一步增強張勇通兵作戰的自主權:“凡用兵籌餉,一切機宜,均專責任所屬,文武各官,毋違節制。”為了防止滿洲將領輕視漢人將領,導致莫洛激變王輔臣的情況,康熙十四年七月,康熙又給與張勇同在西北戰場的董額的下諭旨:“將軍張勇勞績甚茂,慎勿輕侮,致滋嫌隙。爾等殫心謀國,運籌制勝,尚期一德同心,早奏蕩平,以副朕倚毗至意。”這些舉措調動了各路將領的作戰積極性,保證了指揮排程的順暢。
-
11 # 談歷解史
吳三桂本是明朝的遼東總兵,負責鎮守山海關,後來李自成發動農民起義,攻破京城,逼死了崇禎皇帝。在得知李自成的部下擄走了他的愛妾陳圓圓,於是,吳三桂衝關一怒為紅顏,開啟山海關將清軍引進關內,並趕走了李自成。吳三桂降清後,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一方面對抗清的農民軍進行殘酷的鎮壓,另一方面對前明勢力趕盡殺絕,甚至進軍緬甸,逼迫緬王將藏身在那裡的朱由榔交出,並將其絞死。吳三桂為清朝初期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因此清廷將他封為平西王,令他鎮守雲貴地區,甚至兩地的督撫均受他節制,吳三桂在雲貴地區儼然成了一個小朝廷。當時三藩的勢力幾乎達到全國的一半,這對清廷來說一直如鯁在喉。 對於吳三桂來說,他本來並不想背叛康熙,畢竟以一隅敵整個國家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如果他想反叛,早在清朝初期立足未穩之時,就可以動手了,沒有必要等到清廷羽翼豐滿之時再動手。在清廷內部,當時的許多大臣也反對撤藩,擔心一旦強行撤藩,強大的三藩會立即發動叛亂,並大大動搖清廷的統治根基。而康熙認為,朝廷實在是無力供養三藩,三藩的存在,遲早會耗光國庫,即使現在不撤藩,以後吳三桂遲早也會反。吳三桂迫於形勢,假惺惺的請求撤藩,寄希望康熙能挽留他,令他沒想到的是,康熙順勢而為決定撤藩。於是,吳三桂殺死雲南巡撫朱國治,提出“興明討虜”,發動叛亂。 叛亂初期,許多地方紛紛響應,舉起叛旗,包括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廣東的平南王尚之信,陝西提督王輔臣,以及廣西的羅森、孫延齡和四川的鄭蛟麟、譚弘、吳之茂,甚至在臺灣的鄭經也在遙相呼應。由於吳三桂的軍隊常年經受戰爭的磨鍊,掃平前明勢力後便一直在雲南地區剿匪,而清軍入關以後,八旗軍養尊處優,久疏戰陣,因此一開始,叛軍勢如破竹,連克貴州、湖南等地,並擊斃清軍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重創清軍。甚至前來勤王的察哈爾王也趁機發動叛亂,一時間清廷人心惶惶。 1676年,王輔臣兵敗投降,此時局勢朝著清廷有利的方向發展。沒過多久耿精忠和尚之信也相繼投降,三藩只剩下吳三桂一家。孫延齡也被吳三桂的孫子吳世璠殺害。此時的吳三桂頓感勢單力薄,與清軍苦苦對峙。 1678年3月,吳三桂在衡陽稱帝。後來,吳三桂的夫人張皇后病逝,使他精神受挫。並且當時的吳三桂年事已高,再加上當時正值盛夏,他本人心煩意亂,肝火旺盛,遂得了中風,一時不能言語,並且太醫久治不愈。吳三桂將皇孫吳世璠召來衡陽即位,並且囑託後事。於是,吳三桂在只當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后便病逝了,享年六十七歲。吳三桂死後,叛軍群龍無首,軍心不穩,清軍趁機發動進攻,接連收復失地。直到1681年,清軍圍攻昆明,吳世璠兵敗自殺,餘眾投降,自此三藩之亂正式結束。 為何叛亂初期勢如破竹的吳三桂軍隊後來會迅速的土崩瓦解呢? 第一,政治上不得人心。當時天下初定,人心思安,而當時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發動叛亂。要知道,正是吳三桂將前明勢力趕盡殺絕的,百姓們都看在眼裡,這時卻又反清復明,但是稱帝時放棄了明朝的年號,這不得不令人們感到費解並懷疑其動機。 第二,軍事上過於保守。當時吳三桂軍佔領松滋後,並沒有對清軍乘勝追擊,而是與清軍相持,錯過極佳的戰機。後來,吳三桂低估了康熙鎮壓叛亂的決心,企圖裂土議和遭拒。這說明吳三桂的目標不明確,首鼠兩端,缺乏戰略眼光。 第三,實力懸殊。畢竟吳三桂是以一隅敵全國,財力和物力不能和擁有天下的康熙相抗衡,一旦戰爭曠日持久的拖下去,後勤補給和人員補充都是問題,拖也會把吳三桂拖垮。 第四,內部原因。雖然叛亂初期四處響應,鬧得轟轟烈烈,實質上叛軍內部各個心懷鬼胎。比如陝西提督王輔臣,原為吳三桂部下,叛亂初期他按兵不動,首鼠兩端,最後落到個畏罪自盡的下場。形勢對叛軍不利後,靖南王和平南王紛紛投降。而且眾叛軍之間缺乏統一排程,所有康熙採取分化政策,對叛軍各個擊破,最後孤立吳三桂。 終上所述,由於政治上的不得人心,軍事上的目光短淺,再加上內部之間各懷鬼胎,各自為戰,因此三藩之亂的失敗是必然的事
-
12 # 人人CEO
所謂成大事者,必須具備天時、地利和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吳三桂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三者吳三桂都不佔。
首先說天時,吳三桂造反的時候是滿清已經入關多年,天下已經大定,經過明末的饑荒和戰亂百姓好不容易才穩定下來,全國上下都在努力恢復生產,都不想再打仗了,因此吳三桂造反在天時上可以說是逆天而為,不得天時。
其次是地利,吳三桂在雲南稱霸一方,雖說是帶兵有方,兵強馬壯,但是雲南畢竟只是一個省,而且還是邊境落後之省,即使有尚可喜,耿精忠兩人幫忙,也不過是三省之兵,但是吳三桂要面對的確是整個大清王朝和八旗精銳,當時的八旗精銳剛剛入關不久,平時的操練還是十分得當,並不像清末時候那樣不堪一擊,所以吳三桂以一域對全國怎麼可能贏,而且吳三桂在雲南之所以能兵強馬壯,那是因為大清國在舉全國之力來養雲南之兵,現在吳三桂造反了,首先就是糧餉供應不足,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沒有了錢糧的保證怎麼可能贏,所以在地利上吳三桂又輸了。
最後是人和,當年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引清軍入關,親手滅了大明朝,更是一路追殺大明後代,將漢人的天下拱手讓給滿人,做了當時天下最大的漢奸,可以說這樣的一個大漢奸突然拉起大旗,說要恢復大明江山,怎麼可能有人跟隨。而他的對手——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是卻是雄才偉略,又能知人善任,愛惜百姓,在當時得到了全國上下的支援,尤其是清朝入關已久,天下思定,無論是百姓還是士兵都不願意再打仗了,所以在人和上吳三桂又輸了。
所以天時地利人和吳三桂一個都不佔,他怎麼可能贏。
-
13 # 新銳歷史
康熙十三年(1674年),吳三桂正式自稱為周王,廢棄康熙年號,稱周王元年。
一般認為,這是吳三桂造反過程中最大的失敗,吳三桂在造反初期,打出明朝後裔的口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自稱周王,無疑給世人野心家的感覺,而且反反覆覆,讓人失去信心。在檄文中,吳三桂曾明確表示立明朝後裔。這是吳三桂造反之路第一個重大的決策失誤。
這個失誤是不應該的,因為有一些門客已經指出,不應該改年號,應該奉明朝為正宗,自己仍然稱平西伯——這是崇禎皇帝封給吳三桂的爵位。門客還建議,應該像以前討伐李自成一樣,全軍縞素,昭告天下反清復明的決心,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得到普天下漢人的支援,更能得到明朝遺老遺少的輔佐。應該說,這個建議是非常好的,但是吳三桂出師順利,短短兩個月之間就拿下幾個省,以至於吳三桂集團的大多數人認為單憑武力就可以推翻清王朝,不必立明朝後裔,免得以後麻煩。這是典型為了省去小麻煩招來大麻煩。
後來,吳三桂禮聘明朝少卿李長祥,詢問他大計。李長祥讓他趕緊立明朝的後代,收攏天下百姓的心。“一定要立崇禎的後代,這樣效果最好。”李長祥說,可惜吳三桂不愛聽這話。
吳三桂的一些幕僚舉出項羽立義帝的例子,他們說:“當初項羽立義帝為主,最後義帝反而調兵遣將,讓項羽陷入困境。如果將來我們打下天下,那明朝後裔又該往哪裡放呢?總不至於殺掉吧?”
李長祥看到自己的計策得不到採用,心懷失望地離開吳三桂。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吳三桂沒有主見,在政治遠見這塊,他遠不如年輕的對手康熙。
吳三桂自立周王讓很多明朝遺老遺少感到失望,這些遺老遺少的宣傳能力又特別強,無疑他們會抹黑吳三桂。說實話,吳三桂也不是傻子,他也很想得到這些人的支援,可惜這些人不跟他合作,至少在他們眼裡,吳三桂這人野心太昭然了,哪怕你作作秀也好啊!
吳三桂曾經聘請明朝的遺老謝四新出山,謝四新給吳三桂留了一首詩:
李陵心事久風塵,三十年來詎臥薪。復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為紅顏改,青史難寬白髮人。永夜角聲應不寐,那堪思子又思親。吳三桂讀到這首詩,痛罵:“腐儒,書呆子,小人。”
這些人固然是腐儒,可吳三桂就沒有想到自己是不是太蠢,為何捷徑不走要抄遠路,Sunny大道不走偏要挑羊腸小道。
原明朝計程車大夫對吳三桂可謂是恨得牙癢,有說吳三桂大逆不道,有說吳三桂愚不可及。甚至在響應吳三桂的一些地方將領中,這事也產生了不小的消極影響。其實大家都知道,就算你吳三桂立明朝的後代,將來江山還是你吳三桂的,但姿態在政治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有了這個姿態,你才能給大家仁君的感覺,大家才會遷就你很多的缺點。
吳三桂出師之初,猶如秋風掃落葉,各地聞風而降,這種架勢彷彿吳三桂就是真命天子一樣。吳三桂迅速在湖南一帶站穩腳跟,將整個湖南納入勢力範圍。吳三桂的勝利就像一個衝擊波,所有那些對清朝不滿的人,紛紛舉起反清大旗。
襄陽總兵楊來嘉在谷城起兵,楊來嘉是福建人,以前是鄭經的都督,在康熙三年降清。隨後,鄖陽副將洪福帶領著自己的親兵投降吳三桂。更大的叛變還是在四川,吳三桂從起兵伊始,就對四川給予了高度的戰略重視。康熙對四川也非常重視,四川與雲南接壤,吳軍很可能進犯四川,康熙派重兵把守四川各個重要關口。
康熙的援兵還沒有到達四川,就傳來四川都督鄭蛟麟和川北總兵譚弘叛變的訊息。鄭蛟麟和譚弘以前都是明朝的舊臣,鄭蛟麟是明朝的都司,譚弘以前是明朝的總兵官。吳三桂封鄭蛟麟為總督將軍,譚弘為川北將軍。與此同時,四川巡撫羅森、總兵吳之茂也投靠吳三桂。
康熙急了,催促大將軍瓦爾喀火速進軍四川,同時安撫鄭蛟麟等人:“朕能夠理解你們的心情,你們完全是被吳三桂脅迫,身不由己,只要你們及時回頭,朝廷絕不為難。”
叛亂之勢迅速在全國蔓延,甚至蔓延到京城,清朝的統治危在旦夕。這一切實在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他萬萬沒想到撤藩會引起這麼大的連鎖反應,所以在平定三藩之後,他不僅拒絕臣子對自己的歌功頌德,反而當眾悔罪。從此以後,做出任何決策都顯得慎之又慎。其實,康熙的想法是這樣的,他認為天下太平,老百姓都不希望打仗,撤藩後,三藩就算叛亂也很難形成大的氣候。他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漢人的民族精神。
在京城,一個叫楊起隆的人,自稱是朱三太子,密謀在京城發生暴動。楊起隆和部眾約好,以放火為暗號,聚眾起義。這次起義雖然被鎮壓下來,但引起了京城百姓的不安,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騷亂,康熙只懲治了鬧事的頭目,對於其他人等一律從寬赦免。四個月後,又傳來河北總兵蔡祿密謀造反的訊息,康熙第一時間派遣阿密達到河北處理這事,阿密達先下手,將蔡祿全家拿住。平息了京城起義和粉碎蔡祿謀反的意義是重大的,這就等於穩固了後方,為康熙全力平叛奠定了基礎。
起兵三個月,吳三桂控制了雲南、貴州、四川、湖南四省,但是連鎖效應更大,福建、江西、浙江、廣東、陝西等地紛紛叛清,響應吳三桂。事實上,悄然之間,這場叛亂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已不僅僅是吳三桂跟清朝爭奪權力的鬥爭,而是漢族和異族統治者的鬥爭。
位於廣西的孫延齡因為娶了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掌管了廣西的軍政大權。叛亂髮生後,康熙對孫延齡寄予厚望,希望他牽制吳三桂的後方。但孫延齡這個人也對清廷不滿,為了日後和吳三桂共享富貴,孫延齡以議事的名義把一些忠於清廷的將領召集起來,然後一聲令下,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將這些將領一網打盡,手段夠狠夠辣。
孫延齡接著脅迫廣西提督馬雄投降,馬雄不從,兩人打了起來。馬雄雖然打贏了,但勢力不如孫延齡,聽說吳三桂的大軍已經來到廣西,寧願投靠吳三桂,吳三桂遂封馬雄為懷寧公。
吳三桂企圖化解孫延齡和馬雄之間的矛盾,可惜效果不大。吳三桂也是個惜才的人,他更加看重馬雄,因為馬雄還是比較能打仗的,而孫延齡仗著勢大,能力不怎麼樣。
在湖南打仗的時候,吳三桂讓孫延齡支援,孫延齡卻找種種藉口拒絕。吳三桂於是對孫延齡猜忌,讓人密切監視他的動向。
孫延齡是個左右搖擺的人,加上他的老婆孔四貞跟清廷的關係密切,在孔四貞的說服下,孫延齡又產生了歸順清廷的想法,這事也沒逃脫吳三桂的耳目。吳三桂派自己的從孫吳世琮前去做掉孫延齡,吳世琮來到桂林後,藉口找孫延齡議事,讓孫延齡來自己的大營,孫延齡不知是陰謀,前來議事,結果被殺死,胸膛被刺了個涼透心。
接著,吳世琮召見廣西巡撫馬雄鎮,作出禮賢下士的姿態勸馬雄鎮投降。哪知馬雄鎮剛烈忠貞,不僅不投降,反而對吳世琮破口大罵。吳世琮脾氣並不火爆,看自己無法說服他,便讓馬雄鎮休息,第二天又找能說會道的人勸降,置辦了盛饌招待馬雄鎮。可惜,馬雄鎮不吃這套,將桌子掀翻在地。吳世琮看招降無望,便將馬雄鎮的全家綁起來,當著馬雄鎮的面將他全家一一殺掉,當屠刀懸在馬雄鎮頭上時,馬雄鎮毫無懼色,依舊痛罵吳三桂,最後飲刀而死。馬家女-人也都是剛烈之輩,聽說男人們都被殺害,在家裡集體自盡。
殺害馬雄鎮全家後,吳世琮仍然覺得不解恨,將他們全家的屍骨暴屍四十餘日。就這樣,吳三桂控制了廣西。
在這個大動亂時代,有兩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影響到大局的走向,分別是平涼的王輔臣和甘肅的張勇,這兩人以前都是吳三桂的部將。吳三桂跟這兩人的關係都挺密切的,以前他們跟著吳三桂混的時候,吳三桂就非常欣賞他們驍勇善戰的本領。這兩人如果起兵的話,就等於可以控制陝西和甘肅一代,大西北就可以納入勢力範圍,加上兩人兵力雄厚,直接可以威逼京城。有了這兩人的支援,吳三桂問鼎天下應當不是什麼難事。
然而,令吳三桂沒有想到的是,昔日的愛將居然拒絕了他。理由其實並不奇怪,因為康熙對這兩人恩情也很深,比吳三桂還要深,在收買人心這塊,康熙比吳三桂更拿手。王輔臣不僅沒有背叛,還將吳三桂的使者押送到北京,交給康熙發落。
但考慮到王輔臣、張勇和吳三桂的關係,康熙仍然不是十分放心,派遣欽差大臣莫洛到陝西擔任經略,統領一切軍政大事。
然而,不久就發生了變故。吳三桂的軍隊兵分三路包圍了寧羌,康熙命莫洛前去救援。
莫洛到達寧羌州不遠的地方時,跟王輔臣的軍隊相隔不遠。兩軍莫名其妙就打起來了,王輔臣親自上陣,擊退莫洛。戰鬥中,莫洛當場死亡,王輔臣大獲全勝。
王輔臣叛亂的訊息傳來,康熙大驚,他實在不懂王輔臣為什麼突然叛變。所以他招來王輔臣的兒子王繼貞,問他原因。王繼貞也不知道,嚇得渾身發抖。康熙安慰他說:“你不用害怕,這事跟你無關,我知道你父親忠貞,應該不至於做出謀反的事情,一定是跟經略莫洛鬧矛盾了,所以才誤入歧途。你馬上回去,宣佈朕的命令,你父親無罪,殺莫洛罪在眾人。希望你父親能夠繼續殺賊。”
康熙讓人給王輔臣帶去一封信,在信中,康熙沒有一句責備王輔臣的話,反而誇他忠貞不二,一定是被叛賊脅迫,隨後,康熙又回憶了和王輔臣交往的一些細節,娓娓道來,就像是一封寫給老朋友的信。
王輔臣收到信後,非常感動,給康熙回了一封信,詳細闡明瞭自己叛變的原因。根據王輔臣的說法,他之所以叛變是因為莫洛排擠他,傷了他的自尊。
王輔臣的說法顯然不能盡信,莫洛排擠他可能是事實。但事實上,他已經收取了吳三桂的賄賂,聽說他起兵的訊息,吳三桂立即給他撥了二十萬兩白銀,王輔臣呆在西北這麼窮苦的地方,第一次有人這麼大方地給他撥款,他想不動心都難。康熙雖然一再承諾不追究他,但王輔臣始終心懷疑慮,擔心這只是康熙的權宜之計。尤其是自己殺害了莫洛,康熙能這麼算了嗎?莫洛是清朝貴族,康熙的心腹,難道康熙會讓莫洛白白死掉?
所以,王輔臣表面上歸附清廷,實際上跟著吳三桂抗拒清兵。西北越來越亂,叛將越來越多,隨後,王輔臣又攻打蘭州。在西北一帶,能夠撐起大梁的就是張勇了,為此,康熙封他為靖逆侯,將甘肅全省的軍政大權都交給他。
康熙十四年(1675年)十二月,寧夏發生兵變,張勇的得力助手陳福被亂軍殺死。張勇推薦趙良棟取代陳福的位置,張勇、趙良棟、李進寶被譽為“河西三漢將”。最終,這三人和王輔臣展開了激烈的戰爭,收復了陝甘,為康熙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吳三桂飲馬長江之時,沒有及時渡江與清軍展開決戰,這是吳三桂集團的第二個重大決策失誤。吳三桂做出這個決策一方面可能真是迷信,跟那隻神龜有關。但他也有自己的戰略考慮,吳三桂這個人一生求穩,一旦渡江的話,將會冒很大的風險。一旦受挫的話,後方的根據地雲貴很可能不穩。
吳三桂停止前進,給了康熙一個很好的喘息時機,與此同時也讓自己軍隊計程車氣低落,磨損了銳氣。
康熙從全國調集了二十萬兵馬,其中有很多是蒙古兵,和吳三桂展開了決戰。吳三桂的手中的兵力是二十萬,加上一些策應部隊,大概在三十萬左右。雙方都不可能輕易取勝,這再次證明吳三桂軍隊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強的,沒有趁熱打鐵實在是可惜。
吳三桂二十萬精銳部隊主要集中在湖南,吳三桂非常重視嶽州這塊地方,他把嶽州交給自己的侄子吳應期。吳應期是一員勐將,由他鎮守嶽州,吳三桂比較放心。就目前來說,吳三桂完全具備了劃江而治的資本。但霸業的根本就是不可能與人共享天下,偏安一隅的結果就是滅亡。
要麼得到所有,要麼一無所有。
說實話,清軍總司令康熙這時已經捉襟見肘了,到處都有請求增兵的摺子,但康熙手中已沒有多少兵了。康熙一再敦促統帥勒爾錦奪取嶽州,結果喊了兩年,勒爾錦還是按兵不動。於是,清軍和吳軍形成了荊嶽對峙之勢,清軍守著荊州,吳軍守著嶽州。
清軍在西北戰場上取得勝利,扭轉了局勢,圖海、張勇等人打敗王輔臣後,等於剪掉了吳三桂的一隻大翅膀。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全國戰場的形勢發生戰略性的轉折。清軍經過短暫的戰略性撤退後,很快就開始了全面反攻。西北戰場收服王輔臣,將四川叛軍逐回老巢。康熙十七年十月,耿精忠投降,福建平定,清軍進一步收復東南地區。
反攻的條件已經具備了,清軍開始對吳三桂進行戰略包圍。清軍選擇湖南的茶陵和攸縣為突破口,並迅速撕裂缺口,將戰果擴大。不久,清軍又攻克郴州、桂陽、興寧等城鎮,招撫了吳三桂的總兵王育民等人。
軍事上的失敗導致吳三桂內部軍心動搖、士氣低落,將領之間矛盾凸顯。吳三桂手下有一個智勇雙全的將領叫高大傑,此人打仗非常厲害,能攻能守,曾多次擊敗清軍。但是他和另一個將領韓大任有矛盾。韓大任這個人比較會玩關係,爬到高大傑的頭上,對他百般侮辱欺負,最後高大傑鬱悶而死。
韓大任鎮守吉安,結果被清軍擊敗,一路逃到湖南。途中,他聽從謀士的建議,帶領上萬精兵投靠了清廷。接著,清廷又招撫了韓大任的餘部近五萬人。可以說,韓大任的投降讓吳三桂承受了重大的損失。不久,吳三桂的水師將軍林興珠也投降。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六十七歲,造反整整五年了,吳三桂卻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境地。看到吳三桂的情緒一天比一天低落,部下為了讓他打起精神,建議他稱帝。吳三桂心裡清楚,自己很快就會走進山窮水盡的地步,稱帝不過是完成內心的一個願望而已,但他還是選擇了稱帝。
康熙十七年三月一日,吳三桂在衡州稱帝,建國號為周,改年號為昭武。吳三桂的這個舉動是毫無意義的,他放棄過江的機會,最終走到這步田地,不是因為戰術的錯,吳三桂打仗還是很厲害的。吳三桂的失敗是戰略的失敗。
決戰終歸是要來的。在長沙大戰中,吳三桂餘勇猶在,雙方總共投入了十幾萬的兵力,吳三桂大軍分成三路,和清軍展開廝殺。吳三桂三路都旗開得勝。
清軍也展開了對嶽州的進攻,可惜沒有半點進展。在區域性戰場上,吳三桂軍隊仍然表現出了驍勇善戰的一面,可惜大勢已定,縱是天神下凡也不能力挽狂瀾。
到了這時候,清軍還不敢跟吳三桂交戰,對他存著畏懼心理。
嶽州城強攻不行,清軍便將其圍困起來,嶽州城鬧饑荒。吳三桂派兵救援,可惜被阻回。吳應期沒辦法,只好派兵出擊,成功地突圍了出去。嶽州再次回到清軍手中。吳應期的這次逃跑,說得好聽點是突圍,其實是為吳三桂造反大業敲響了喪鐘。
回想吳三桂的一生,我們不必用意識形態的詞語說他是漢--奸-、賣國賊,因為他不是這樣的人。他是一個梟雄,一生轟轟烈烈,陰謀與大氣並存,金戈鐵馬,榮辱共存,他的一生深深地影響了後來的歷史。在當時錯綜複雜的形勢下,我們不能用簡單的是非觀來評價這個人。
吳三桂是一個生命力非常頑強的人,他始終在與命運抗爭,沒有坐以待斃,無論是當年保衛明朝,還是後來為自己的奮鬥,以及現在守住自己藩王的地位。
臨死之前,吳三桂也沒有選擇絕望,選擇消沉,他想進行最後一搏,至少這種愛拼的人生態度值得後人學習。在吳三桂去世前,他佈置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攻,他派遣胡國柱、夏相國帶領幾萬人分別進入廣東和廣西。這兩人也非常給力,奪取了大量城池,尤其在廣西,幾乎將廣西全境收復。
可惜,區域性的勝利並不能改變什麼,吳三桂的人氣指數直線下降,部屬們紛紛離他而去。六月份,他的結髮妻子張氏病死,吳三桂的精神再一次遭受沉重打擊。不久,他就病倒了。重病中,他讓孫子吳世璠來衡州,吳世璠是吳應熊的兒子,吳三桂將帝位傳給孫子。說是帝位,其實是個爛攤子。
吳世璠還沒趕到衡州,吳三桂已經病逝。康熙得知後,立即全面進剿吳軍。在清軍的威逼下,吳應麟帶著吳世璠從貴陽逃到雲南,接著,吳應麟在交水糾集兵力,打算廢掉吳世璠,自立為帝。大將郭壯圖得到訊息後,率軍到交水,誘惑吳應麟出城犒軍,將吳應麟當場勒死。
這次內亂還只是一個開始,接著,內亂越來越多。一些將領密謀擒拿吳世璠和郭壯圖獻給清軍,吳世璠得知這個訊息後自殺,郭壯圖父子也雙雙自刎。清軍進入雲南後,到處尋找吳三桂的屍骨,有一天挖出了十三具屍骨,全都焚燒成灰。其實,這些都不是吳三桂的屍骨,吳三桂的屍骨只有少數人知道。後來,吳三桂的侄子出面,供出吳三桂的屍骨所在。康熙對吳三桂充滿了刻骨之恨,將他的屍骨銼成灰,分發給各省。
歷經八年的削藩戰爭,康熙終於險勝,清帝國度過了最驚險的時刻,康熙仍然心有餘悸。所以,臣民們要求給他上尊號的時候,他斷然拒絕。這不是什麼帝王的品德,什麼謙遜治國,是他對過去所作所為的反思。他沒有想到撤藩會引起那麼大的危機,拋開將黎民百姓陷入水深火熱不說,他差一點就為自己的衝動葬送了清帝國。
至於說吳三桂為什麼不立即北上湖北,他是對的,湖南可以依靠水網,湖北多是平原利於清朝騎兵
如果鄭經不是背刺耿精忠,而是北上浙江舟山,如果尚之信早一點加盟,那麼局面都會不一樣
回覆列表
清康熙初年,封藩雲南的吳三桂舉兵反清,一度聲勢浩大,波及十餘省,兵馬數十萬,即所謂“三藩之亂”,最後卻由勝利而變相持,由相持而遭覆亡。
總結吳三桂敗因,一在其戰略嚴重失誤,二在無得力繼承人,三在臺灣鄭家和耿尚兩藩全在互坑隊友;而絕非滿清如何強大不可戰勝,清康熙帝玄燁又如何英明神武。
先看當時滿清八旗實力。薩爾滸之戰後兩年,八旗總男丁約6.9萬,當時以滿洲八旗為主。而到入關後,到順治五年的另一份統計,因為持續幾十年戰爭的損失,真滿洲只剩5萬、編入八旗的蒙古不足3萬,剩下26萬多,都是歷次戰爭中陸續俘虜、征服、歸順的漢八旗男丁,滿清稱為“包衣”和“尼堪”。統共加在一起,八旗總男丁不過區區35萬。按其“三丁一軍”的習慣,核心兵力不過10萬餘。
而且八旗進關後不到20年,拜天花和持續內鬥所賜,其宗王名將死了個精光,連“大宋名將製造機”完顏宗弼這水準的將領都再找不出一個。其八旗精兵更從明末的“滿萬不可敵”、野戰無敵手,腐朽到了人人畏戰,只能跟在漢軍綠營後面當督戰隊的地步。
李定國的衡陽之戰,鄭成功的鎮江之戰和廈門之戰,殲滅八旗數都在千人甚至數千,比之明末時砍幾百個清軍首級就是難得“大捷”,再不可同日而語。
其時吳三桂本部兵馬僅3萬餘人,(連同耿、尚二藩各9000人,總兵力不過5萬),以僻遠的滇貴之地對抗全國,竟能數月間便席捲半壁山河,正因得到無數原明軍降將的跟從。
據清廷統計,各省布政使以下文職,“從賊官”523員之多,許多還是正經的兩榜進士。足可見當時許多漢人文武官員對吳三桂的支援,並不因他殺害永曆帝事而介懷。
吳三桂對滿清“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的聲討,和“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恢復漢人王朝統治的政治號召,是頗得相當一部分漢人精英之心的。
對他們來說,比起滿清屠戮漢人之仇,剃髮易裳之恨,倒不如寧願跟隨一個漢人梟雄反清,哪怕他之前罪過甚大、人品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