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拍
-
2 # 這樣談戀愛
飲酒基因能夠遺傳
酒量大小、是否嗜酒絕非後天鍛鍊養成,而是由“飲酒基因”所決定。這種基因能影響人對酒精的反應,從而決定這個人是否能喝酒、愛喝酒。
但是後天練習也佔有很大一部分因素。
飲酒基因能夠遺傳
酒量大小、是否嗜酒絕非後天鍛鍊養成,而是由“飲酒基因”所決定。這種基因能影響人對酒精的反應,從而決定這個人是否能喝酒、愛喝酒。
但是後天練習也佔有很大一部分因素。
首先必須宣告,多飲酒必傷其身,適度飲酒有益身心健康發展...
然後,我的發表我的觀點,我認為酒量天生為主,練在其次...
最後,說下原因...
先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找的第一份工作是業務員,工作一個禮拜後,給同學打電話,同學問他業務員都做什麼,他苦笑:“這周啥也沒幹淨喝酒了,領導說練不出一斤的量,過不了試用期,就等著走人吧。”
大多數人喝酒後臉色都會發生變化,不是變紅就是變白,喝酒臉紅的人,往往很少被人灌酒,因為大家看到他臉紅了,就會覺得他“到量”了,不會再灌他;而越喝臉越白的人,人們會認為這人的酒量“深不可測”,於是使勁灌他。這種人也會被認為是天生酒量好,“能喝”的人,由此,人們認為酒量是天生的。
不過很多人對這個結論不服氣,“天生能喝有什麼了不起,我天生不能喝,但我天天練,就不信喝不過那些天生能喝的人。”這話聽起來很有道理,因為我們經常見到很多人在學生時代不會喝酒,但是一畢業,走向社會參加工作,前半年最明顯的變化就是能喝酒了。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酒量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練出來的呢?那些喝酒比較厲害的人,都是練出來的嗎?
要想知道酒量是天生的還是練出來的,我們先要知道醉酒是怎麼回事,當酒一口一口地被喝下去,人體發生了什麼反應呢?
人體中有血管,血管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支配。交感神經興奮時,血管會擴張;副交感神經興奮時,血管會收縮,但它被抑制時,血管會擴張。正常情況下,這兩種神經互相協調支配血管的擴張和收縮。人在喝酒時會攝入酒精,在酒精的作用下,交感神經變得興奮,副交感神經則受到抑制,因此血管會擴張。人臉部的面板比較薄,加上毛細血管很多,所以喝酒後臉會發紅。
那麼,喝酒後臉色發白的人,又是什麼原因呢?這個還得從喝酒臉紅說起。其實造成臉紅的原因,並不是酒精,而是乙醛。喝酒臉紅的人,體內有高效的乙醇脫氫酶,能迅速將乙醇轉化成乙醛,乙醛能讓毛細血管擴張,所以臉會變紅。
不過,還有一種酶——乙醛脫氫酶,喝酒臉紅的人體內是沒有的,他們體內迅速積累的乙醛遲遲不能代謝掉,才會漲紅了臉。根據經驗,這些人在喝酒一兩個小時後,臉色就會恢復正常,因為乙醛被肝臟裡的P450(特異性比較低的一群氧化酶)轉化成乙酸,然後進入TCA迴圈被代謝掉。
有的人喝酒後臉白,看起來很能喝的樣子,容易被別人羨慕。但實際上,這沒什麼好羨慕的,因為這種人身體裡既沒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也沒有乙醛脫氫酶。他喝進去的酒,都要靠肝臟裡的P450慢慢氧化。這種人雖然給人很能喝的印象,但越喝臉越白,往往喝到一個量,就突然不行了,然後爛醉如泥。他們身體裡沒有那兩種酶,而是靠體液來稀釋酒精,體形越大越能喝。我們常常覺得北方人比南方人能喝酒,也和這個有關。但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如果越喝臉越白,最好不要超過半斤白酒,因為如果體內酒精濃度超過了0.1%,人就可能昏迷,甚至會出現急性酒精中毒。
上述兩種人,不管是臉紅臉白,都是會醉的。但現實中的確還存在第三種人,這種人喝酒如喝水,一杯接一杯,根本不拿酒當回事,比如武松,景陽岡打虎之前連喝十八碗才微醉..遇見這種人,千萬不要和他拼酒,因為他就是傳說中的酒簍子。什麼叫酒簍子?人家體內既有高活性的乙醇脫氫酶又有高活性的乙醛脫氫酶,你能喝過他才怪。這種人很好辨認,他喝酒後會大量出汗,因為如果兩個酶都高活性,酒精就會迅速變成乙酸進入TCA迴圈而發熱,所以會出大量的汗。所幸,這種人大概只有十萬分之一,遇見你就知道了,普通酒量的人,十個八個也不是他的對手。
這下明白了吧,酒量是天生的,後天鍛鍊也沒用。有人還會站出來反駁,“怎麼沒用,我的’海量’就是練出來的!”其實那是你的錯覺,如果你在酒桌上身經百戰後發現自己越來越能喝了,那麼很不幸地告訴你,並不是你的肝臟中分解酒精的酶的能力提高了(因為這個是無法提高的),而是由於酒精的頻繁刺激,使你的身體變得麻木了,這種情況下,你若繼續豪飲,那麼傷的不止是你的肝,還可能是命了。
最後,在與朋友一塊喝酒時,注意以下幾點:
空腹飲酒容易醉。
人們的常識是,空腹飲酒的話,酒量會大減,也容易醉酒。觥籌交錯前,大家常會說:先吃點東西,墊墊肚子。
喝酒前先墊底兒。
飲酒前多吃有助於延緩酒精在胃腸道的吸收,能使大部分酒精與食物混合,降低單位體積內的酒精濃度。換言之,食物此時就像是緩釋膠囊---原本十分鐘就吸收一空,現在可能被緩慢延長了。
瞭解酒精吸收峰值。
酒精下肚,在5分鐘左右即可吸收入血。一般的,飲酒45分鐘內,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會達到頂峰,某些人可能再喝30分鐘才出現最高濃度。這就與酒精是否被延遲吸收很有關係。如果“肚裡有貨”,如肥肉、高蛋白和高纖維食物,就能延宕酒精在胃內被吸收的過程,延緩酒精濃度峰值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