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253102189658
-
2 # 文化點心
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家喻戶曉,對中國的政治、社會、歷史影響深遠,以致感動華人數百年,這絕非偶然。
根本原因在於一個“義”字。
“義”繁體字是“義”,羊在上,下邊人手持戈;羊,古代的意思是“善”和“美”,所以“義”的含義是為了正義的信仰而戰鬥、甘願犧牲。什麼是正義的信仰呢?主要包括,胸懷天下、忠君愛民、扶貧助弱、除暴安良、一諾千金、誠實無欺、父慈子孝、兄弟親睦、知恩圖報、與人為善等等。毫無疑問,這些都是真善美和公平正義,是一個社會和諧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是歷代人民的期盼和追求。在中國兩千多年綿綿的歷史長河中,仁人志士無不以此為己任,“捨生取義”(孟子語)在所不惜,他們考慮的不是自己而是國家人民,他們顧及的不是生命,而是對正義的信仰和追求,他們是真正的君子,真正的英雄。
所以,在華人心目中,“義”是最完美的道德觀、價值觀,是人生而為人的最高境界。《三國演義》故事中,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所做的事,無不合於“義”,為華人所欣賞、感動、謳歌也就不足為怪了。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胸懷天下的擔當精神。請看三人結拜時的誓詞,“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劉關張三人的相識和結為兄弟,不是為了小團體利益,也不是單純地出於友情,而是都懷著偉大的政治信仰和理想,那就是掃平戰爭亂、救民於水火、匡扶漢室。這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
二、忠於國家,忠於君王。當然,在封建社會,忠於國家是透過忠於君王來實現的。在這個方面,關張二人,特別是關羽那是盡人皆知了。長板坡一戰關羽被曹操俘虜,曹操為了收買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親送赤兔馬,封賞漢壽亭侯,對他恩禮有加,但當關羽聽到劉備的訊息以後,立即“掛印封金”,將曹操給他的那些好處一點不留地還給他,然後千里狂奔去找劉備,而且過“五關斬六將”,對曹操毫不客氣。張飛也經常說,“忠臣寧死而不辱,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兄弟兩人自始至終對劉備忠心耿耿,毫無二心。
三、愛護百姓。無論是戰爭紛亂之時,還是入蜀建國之後,劉備都把愛護百姓作為自己創業立業的根本。新野一戰,曹操軍盛,圍攻樊城,劉備問諸葛亮怎麼辦。諸葛亮說,速棄樊城。可劉備想著百姓跟隨自己多年,不忍放棄他們不管,執意要帶老百姓一起走,於是百姓“扶老攜幼”跟隨著部隊撤退,但由於軍民十餘萬,大小車數千輛,人們挑擔揹包,行軍速度很慢。眼看曹操的追兵越來越近,劉備手下建議 “暫棄百姓,先行為上。”劉備哭道,“舉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我,怎能棄之?”對此,後人有詩讚嘆說:“臨難仁心存百姓,登舟揮淚動三軍。至今憑弔襄江口,父老猶然憶使君。”
四、兄弟如手足,情深意長。劉、關、張雖為異姓,但情同手足,感情篤深,彼此互相關愛照顧。關雲長戰敗被殺,劉備不聽勸阻,誓要報仇,結果自己也死在了白帝城。張飛見二哥被殺,悲憤難過,報仇心切導致被殺,兄弟三人也幾乎同時死去,基本實現了當初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他們三人的手足之情,對後世影響及大,中國的結拜文化即“仁兄義弟”便淵源於此,他們當初的誓言,也成為中國“兄弟文化”中的常用語,流傳之廣,影響之深,至今人們耳熟能詳。
五、為了理想,英勇無畏,不怕犧牲。劉、關、張三人的一生,是戎馬的一生,大多是在戰場上廝殺度過的,特別是關、張二人任何時候都表現出了英雄氣概,為了自己的事業,把生命置之度外。關雲長單刀赴會,不僅是謀略與智慧,更是一腔熱血,一股英雄氣,一種捨我其誰的霸氣。張飛在長板坡一戰已經沒有幾個戰士了,曹操的軍隊卻如潮水般湧來,這時候,他沒有畏懼,更沒有退縮,而是手舉長茅,一人一馬,凜然立在當陽橋上,視曹操兵馬如草芥,大聲一吼,震天動地,竟然嚇得曹兵不戰而退,那有是何等的氣魄與膽略!
當然,他們的故事還有很多,如,不乘人之危的“三讓徐州”、禮賢下士的“三顧茅廬”、英雄相惜的“義釋嚴顏”等等,他們的故事所體現的,無不符合我們華人所崇尚的最理想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是做事做人的典範,人們喜愛他們,其實是期望自己的時代有更多這樣的人,這樣的精神。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我們從古以來,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人民期盼的正是這種脊樑!
-
3 # 森嶼君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的第一個故事,即使過了近一千八百年,這個情節讀罷仍然讓人心生豪氣,蕩氣迴腸,然而很遺憾的是,這個充滿感染力的故事並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宋元時期形成的民間故事。可是,為何對史學歷來嚴謹的華人會對這個故事充滿感情,以至於大有將此“虛事”取代“正史”的勢頭呢?
首先要明確,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如此廣泛,影響如此深遠完全得益於《三國演義》這本書,但《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志》,它不是正史而是一本小說,小說最重要的不是真實性,而是文學藝術性。那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桃園結義”又有何妙處呢?
首先,這個故事符合中國傳統道德中對“義”的推崇!劉關張三人素不相識,劉備已近而立之年卻無所成就;關羽因義憤怒殺豪強而流亡江湖;張飛頗有家資卻心有報國豪強。
這毫無關聯的三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便立刻結為兄弟,從此肝膽相照,共謀大業,從此便幾十年共同奮鬥,遇到艱困也不喪失信念,這個故事情節是非常吸引人的,更何況,這種“義”並不是哥們義氣的那種小義,而且共謀理想,共圖大業,為黎明蒼生重新創造一個安定世道的大義,在理想的加強下,這個“義”的內涵便極大的昇華了。
當然,如果文筆不夠的話,這種虛構的情節很容易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印象,可是,《三國演義》中對這個情節的刻畫極為精妙,首先劉備望著招兵榜而嘆氣,這種對自己“一事無成”的嘆息相當真實,不少人甚至會感同身受;意氣相投的三人恰巧遇見,這種巧合讀罷卻令人驚喜,而在三人嗟嘆一番後,豪情心聲,決定共赴大業,這個情節更讓人熱血沸騰。
也許在現實中,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後便被社會磨平了稜角,但是對於曾經的理想仍然會有一絲懷念,看到這裡,無疑豪氣再起,更何況羅貫中在此安排了很浪漫的細節,爛漫的桃花為背景,中山客商慷慨贈金表示支援,男人的浪漫與豪邁在此情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桃園三結義”,這裡的“義”是社會下層同甘共苦,肝膽相照的高貴品質;是悲歌慷慨,共赴理想的壯志豪情,這種真摯情義和高貴理想的結合,使得故事豐滿感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就是這個情節流傳至今的原因。
-
4 # 戰爭視角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結義"的歷史背景
在東漢末年間,也是戰亂紛飛的年代,這個時期的朝廷也是極為的腐敗,不僅有這些人為的願因,在加上災荒,可以說是讓一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如此動盪的年代,難免會出一些抱負遠大的霸主,而劉備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之下,想拯救百姓們,也想讓這動盪的局勢得到平復。在結識了張飛、關羽之後,三人可謂是一見如故,藉此機會,劉備便跟他們倆人結拜了。結拜的地點選擇在了張飛莊園的桃園裡面,而這場結拜也是十分的正式,還準備了青牛白馬作為結拜的祭祀品,然後三人便結拜了,按著長幼區分了輩分,劉備年長,成了三人之中的大哥,關羽是老二,而張飛是最小的三弟。
雖然以上是出自《三國演義》裡面的結拜故事,但是歷史所講究的是一種真實性,而正史裡面是如此嗎?在《三國志》裡面,說過:"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雖然在史料裡面,也沒有十分明確的提出三人之間結義的故事,而這裡是否真的有這樣的故事,也無從考證,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三人之間的情誼確實是非比尋常的。而也有部分歷史研究者指出,"桃園三結義"的典故在宋元的時候也是流傳甚廣。在一眾戲曲中也是經常出現。而這裡的結義典故也不單單是出現在《三國演義》裡面,在民間故事,戲曲裡面也是常有出現。
關於這個典故的真實性想必也不用在這裡做過多的分析,對於故事的真實性也確實是帶上了一些故事化的虛構色彩,但是,無論故事的真偽性,也無法否定一個事實,那就是歷史上確實有這麼三個友誼比金堅的歷史人物。
當然,關於"桃園三結義"的歷史背景的真實性,其實更多的還是故事的虛構。
他們三人之間的友誼結局
他們三人之間的友誼也確實是真實存在的,在正史中也多有描述,特別是在《三國志》裡面,曾描述過劉備,他是一個善結交江湖豪傑的人。而跟張飛他們建立革命般深厚的友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在《關羽》傳中也是如此,也形容他們三人之間的情誼已經到了不分彼此的地步。而三人之間也是十分的團結,一致團結對外。
分析了"桃園三結義"的一系列典故也分析了劉備三人之間的友誼。可以得出的是,他們三人之間是確確實實有著這樣的友誼的,但是,到了後期的時候,在劉備得到了勢力,在自己的地位得到了鞏固之後,就讓三人之間的情誼變得不是那麼的純粹了。其實這樣的原因,還是源自,自古帝王掌權者,都是需要有著冷酷的思考方式,而他們的這套統治方法,是不能被一些情誼給帶過去的。即使是親如兄弟,也始終有意見分歧的時候,畢竟高處不勝寒。
而以上的這些分析,也是從一些史料裡面得到的一些蛛絲馬跡,而到底是如此,還是另有隱情,也只能從更加具體的分析中得出來了。但"桃園三結義"裡的佳話還是一直值得我們傳頌的。 -
5 # 青山居士說
桃園結義是中國明朝由羅貫中創作的白話文小說《三國演義》中一個重要的故事情節。主要的故事情節是劉備,與關羽,張飛,因為意氣相投,理想一致,三人便結為異姓兄弟,開始了三人聯手打天下的故事。
很顯然,這個故事是作者虛構的。那為什麼這樣一個虛構的故事能夠感動華人數百年呢?作為中文系畢業的我認為,主要原因有:
1.劉關張的情誼完美地詮釋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什麼?我們已經很熟悉了,就是經常聽到的仁義禮智信廉恥勇,溫良恭儉讓等。這些深刻的內涵已經融入華人的骨子裡。人們也經常渴望有這樣的情誼。回顧下《三國演義》裡,劉關張三人是不是把儒家文化的精髓完美地演繹了?肯定是。舉個例子,在關羽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殺時,劉備那是氣炸了,立馬點齊兵馬直殺向東吳,根本聽不進任何人的勸說,連諸葛亮也勸不住。其實,以劉備的聰明智慧,他怎麼能不知道此去並不一定能勝?那時的蜀國國力根本不足以抗衡東吳,何況還要小心防範魏國的虎視眈眈。再說了,一國皇帝率兵親征,萬一失敗後果是很嚴重的。但是,劉備已經怒火攻心,非要為義弟報仇雪恨。結果被東吳陸遜所敗。蜀國從此一蹶不振。儘管如此,但是,劉關張的深情厚誼深深地感動了華人啊。在華人看來,劉備真是太仁義了,太有真情了。能不讓人感動嗎?
2.劉關張的桃園結義完美地闡釋了創業幹大事需要團結一致,不計個人得失的文化精髓。在劉關張三人未結義前,作為未來的主帥,蜀國的皇帝劉備,是個很落魄的普通人。普通到什麼程度呢?我們知道他只能依靠賣草鞋,編席子為生。這樣的窮酸落魄,何談實現理想抱負?恰巧是在認識了關羽和張飛後,劉備開始了帝王之路。關羽一身武藝,張飛也不差,而且還頗有錢財。為了劉備的輝煌大業,張飛耗盡了家財。關羽,張飛與劉備結義時,壓根就沒想過跟著一個貧困的劉備到底能幹出什麼事業。而劉備呢,作為主帥,他以仁心慈愛感化了關羽與張飛,他不嫉妒關羽的高強武藝,他能容忍張飛的暴脾氣。如此,三人才能團結一致打天下。中國古話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最終,在三人團結一致努力下,加上一個諸葛亮的強強聯手,建立了蜀國。也算是成就了一番大業。由此可見,團隊的重要性。
綜上,我認為儘管劉關張桃園結義是虛構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完美地闡釋了儒家文化精髓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對於華人說,就是標杆和學習的楷模。
-
6 # 不文不武88
虛構故事本身就帶有目的性,而且可以更好的設計內容,這就可以使故事想表達的思想更趨於人們的預期,同事也更利於人們傳播。
-
7 # 大棗33
桃園結義,一個虛構的故事,為何能夠感動華人數百年?
關注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的第一個故事,即使過了近八百年,這個情節讀罷仍然讓人心生豪氣,蕩氣迴腸,然而很遺憾的是,這個充滿感染力的故事並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宋元時期形成的民間故事。可是,為何對史學歷來嚴謹的華人會對這個故事充滿感情,以至於大有將此“虛事”取代“正史”的勢頭呢?
首先要明確,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如此廣泛,影響如此深遠完全得益於《三國演義》這本書,但《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志》,它不是正史而是一本小說,小說最重要的不是真實性,而是文學藝術性。那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桃園結義”又有何妙處呢?
首先,這個故事符合中國傳統道德中對“義”的推崇!劉關張三人素不相識,劉備已近而立之年卻無所成就;關羽因義憤怒殺豪強而流亡江湖;張飛頗有家資卻心有報國豪強。
這毫無關聯的三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便立刻結為兄弟,從此肝膽相照,共謀大業,從此便幾十年共同奮鬥,遇到艱困也不喪失信念,這個故事情節是非常吸引人的,更何況,這種“義”並不是哥們義氣的那種小義,而且共謀理想,共圖大業,為黎明蒼生重新創造一個安定世道的大義,在理想的加強下,這個“義”的內涵便極大的昇華了。
當然,如果文筆不夠的話,這種虛構的情節很容易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印象,可是,《三國演義》中對這個情節的刻畫極為精妙,首先劉備望著招兵榜而嘆氣,這種對自己“一事無成”的嘆息相當真實,不少人甚至會感同身受;意氣相投的三人恰巧遇見,這種巧合讀罷卻令人驚喜,而在三人嗟嘆一番後,豪情心聲,決定共赴大業,這個情節更讓人熱血沸騰。
也許在現實中,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後便被社會磨平了稜角,但是對於曾經的理想仍然會有一絲懷念,看到這裡,無疑豪氣再起,更何況羅貫中在此安排了很浪漫的細節,爛漫的桃花為背景,中山客商慷慨贈金表示支援,男人的浪漫與豪邁在此情節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桃園三結義”,這裡的“義”是社會下層同甘共苦,肝膽相照的高貴品質;是悲歌慷慨,共赴理想的壯志豪情,這種真摯情義和高貴理想的結合,使得故事豐滿感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這就是這個情節流傳至今的原因。
-
8 #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提到桃園結義,腦海裡想到的是這首《這一拜》:
“這一拜 春風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臺
這一拜 報國安邦志慷慨
建功立業展雄才 展雄才
這一拜 忠肝義膽 患難相隨誓不分開
這一拜 生死不改 天地日月壯我情懷”。
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中,描寫桃園結義的插曲《這一拜》,劉歡演繹得蕩氣迴腸。英雄豪情,忠肝義膽,兄弟同心,生死不改。
劉關張三人在桃園殺豬祭祀,正式結拜了,並且立了一段熱血澎湃的誓言:“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這一拜,此後就是不能同生卻甘願同死的生死之交;這一拜,英雄心中,義字當頭,丈夫志向,報國安邦。
劉關張桃園結義的故事,流傳已久。之所以深入人心,在於一個義字。忠義、仁義、義氣,華人崇仁尚義,大丈夫頂天立地,義薄雲天,一個義字,演繹出多少英雄男兒的浩然正氣!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崇尚“仁義禮智信”,“五常”是做人的起碼道德準則。
什麼是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事物為人,而不為己,發為惻隱之心,寬裕溫柔,仁也。
何為義?義者,宜也,則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當做就做,不該做就不做。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所以人發為羞惡之心,發為剛義之氣,義也。
劉關張桃園結義,因緣相聚,因義相交,因情相知,又在長期的征戰中,情同手足,同心同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為了兄弟捨生忘死,為了家國情懷,馳騁疆場。
在那個戰亂頻仍的年代,三兄弟有勇有義,他們從草莽出發,一路顛沛流離,一路相互扶持,終於逆襲成功,支撐起一方平臺,成就了三足鼎立中的一足,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已是難能可貴。
不管真實的歷史中,有沒有桃園結義這一事實,華人的心中,對兄弟情義、英雄義氣的“義”字的尊崇,從來沒有淡漠過。
-
9 # 雨落萍影
桃園結義在後世廣為流傳之因簡析:其一,桃園結義中所蘊含的價值觀——忠與義與中國傳統文化中長期佔據主導地位的儒家道德觀(仁義禮智信)相符合,使其在傳播過程中受到來自主流文化的抵制較少,並很好的符合了底層人民對於忠義的理解。
其二,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王朝對其中人物的提倡,促使桃園結義的故事隨之流傳。清王朝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其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情況,促使其為鞏固統治,不得不採取多方面的措施,而桃園結義中所呈現的忠義正好切合其需求,因而清王朝在其存在的兩百多年的時間裡對關羽的不斷的拔高其地位成為後世為人所知的武聖,桃園結義之故事也隨之廣傳。
其三,作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抑揚頓挫的劇情描述其發生的詳細經過,使讀者興趣大增的同時,讀者群體也不在侷限於豪門世家,底層民眾也能讀懂其中涵義,故而傳播深度得以擴充套件。
四,進入近現代以後,民智的開啟以及網路媒體的發展,特別是電子書籍的發展使得以往受限於紙質版的傳統書籍再一次得到更快的傳播,而作為名著《三國演義》中一部分的“桃園結義”也再次流傳天下。簡略述說,一家之言若有不詳之處勿怪!
-
10 # 唱響大中國
桃園結義,一個虛構的故事,為什麼能感動華人數百年?
開宗明義的先說明:“桃園結義”的概念並非羅貫中的首創,也並非明朝小說《三國演義》首次使用這個故事。
早在三國時代有殺白馬為盟的習俗。建安七年(202),曹操攻破南皮,殺了袁譚。袁熙的部將焦觸、張南背袁向曹,他們起事時,就是殺白馬盟誓。不過這只是盟誓,並不是結拜兄弟。後來,很多農民起義的頭領在起事結拜兄弟時就用這種形式。比如,元代劉福順等人的紅巾起義,《元史·順帝本紀》描寫他們結義的情況就是“殺白馬烏牛,誓告天地,欲同起兵為亂”。
“桃園結義”其實在宋元之際就開始流傳了。在赫經《重建廟記》中,已經出現了“初,王(關羽)及車騎將軍飛與昭烈為友,約為兄弟”的說法。《關羽戲集》中也引用了元末詩人的詩句“桃園一日兄和弟,俎豆千秋弟與王”。元雜劇就有《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劇集。再看《三國演義》其實是羅貫中借用(或者又演繹)了其中的故事。
華人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的情節根深蒂固。因此“桃園結義”的故事,並非感動了華人數百年,而是幾乎數千年。
但是,歸根結底“桃園結義”的故事是虛構的,但是,為什麼能感動華人數百年或者是數千年?這需要從華人的傳統價值觀說起。
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中,有“四維八德”一說。“四維”即禮、義、廉、恥;“八德”即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就是華人傳統道德規範和人生價值取向。義,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
同時,“忠孝節義”又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形態和道德規範。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忠”“義”一直以來是儒家道德,倫理觀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猶其自宋代以來在社會上特別流行。顯然,“忠”“義”中有“為君”而符合封建統治階級利益和皇權集中的一面,但在“忠”字中也包含著愛國、為民,以及忠於友情、事業等方面。其次,與“忠”同時存在的是民間“義”。說文解字“義者,宜也”。本來是一個浮泛的道德概念,但民間所謂“義氣”,則是有它專指,特別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幫助扶持和知恩圖報,是對朋友忠誠、仗義、肝膽相照同甘共苦。當然,這個“義”字裡面還有著正義、公道、不徇私情的一面。
“義”除了仗義疏財,扶危濟困之外,也包含著“恕道”在其中,反映人們對講求恕道,不以怨報怨的生活嚮往和追求。
再次,“忠’與“義”互為聯絡,往往包含著同心協力,救困扶急,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的精神,這與滲透民間理想的政治標準聯絡在一起,反映一種較為普遍社會群體的普遍心理,成為大眾道德和人格的崇高境界,成為華人對生命更為激情的一種理解。因為這種道德規範是他們生活中所尊尚的,不論其身處何集團,也不論其貴賤和性別,只要義不負心,忠不怕死,都一律加以頌揚和讚美。
因此,作為“義”的典型典故的“桃園結義”儘管故事是虛構的,但是,其反映的思想和精神卻並非虛構,且廣受華人接受和尊崇,所以能感動華人數千年。
-
11 # 林城—布衣
“桃園結義”的故事,不見陳壽《三國志》記載,而出於羅貫中《三國演義》的情節描寫,當為虛構。數百年來,劉、關、張的兄弟情誼感動著華人。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符號。
一個虛構的故事能感動華人並被傳頌,主要是因為它符合我們的價值觀念。關羽、張飛對劉備的忠義,劉備對兩位義弟的信任,兄弟間的患難與共,都是我們也希望擁有的人與人的真摯情感。
回覆列表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條妤漢三個幫,人在社會上做事,需要眾人扶持。桃園結義體現的就是這種"義氣“丶精神,所以久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