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18歲了。
56
回覆列表
  • 1 # 健康運動中心馮春雷

    青春期的年齡劃分

    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年齡範圍定為10~24歲。

    中國一般把青春期年齡範圍定為10~20歲。其中10~13歲為青春前期,14~16歲為青春中期,17~20歲為青春晚期。

    青春前期:

    女孩出現月經初潮,男孩睪丸發育出現首次遺精,是進入青春期的標誌。在此以前兩年左右,女孩最早出現乳房發育,骨盆開始變寬,臀部變圓,身高及體重增長速度超過平均數;男孩睪丸、陰莖開始發育,身高、體重也迅速增加。

    青春中期:

    又稱性徵發育期,在身高劇增的同時,生殖器官及第二性徵發育成熟,由於內分泌功能活躍,使其產生性騷動。男子第二性徵包括長出體毛(鬍鬚、腋毛、陰毛)、變聲、陰莖和睪丸發育、精液分泌(射精、洩精)、骨骼變硬、肌肉發達、出現男性特有氣味等。女子的第二性徵包括長出體毛(腋毛、陰毛)、子宮及卵巢發育、月經初潮、乳房發育、骨盆擴大、皮下脂肪增加、出現女性特有氣味等。由於男女性激素的作用,發育成男女特有氣味等。由於男女性激素的作用,發育成男女特有型。

    青春後期:

    其特徵是性器官發育完全成熟,體格形態發展也完全成熟。青春中期,雖然性器官、第二性徵已發育成熟,但要到22-25歲才能完全成熟。人體的骨骼系統,經過青春期的突長之後,到25歲左右,骺軟骨停止生長,全部骨化,至此人體的高度不再增加,迴圈系統、呼吸系統也同樣,青春中期之後心臟的重量及外形接近成人,要遲至35歲左右才能發育完全成熟;就呼吸功能而論,也要到青春後期才能完善。

    青春期發育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在組織器官及男女性別間均有不同。器官、系統的差異,有人根據身體不同部位組織器官的

    發育分為4種類型:

    一:淋巴系統型別,包括胸腺、淋巴組織、扁桃體以及內分泌組織的發育。其特點為11歲時達高峰,發育量為成人的2倍。

    二:神經系統型別,其特點是6歲時發育已達成人的90%。

    三:其他系統型別,指身高、體重、骨骼肌肉以及消化、呼吸、迴圈等系統的發育。進入青春期後,女孩身高增長高峰在12歲,體重增長迅速,且脂肪所佔比重大;男孩身體增長高峰在14歲左右,體重增長迅速,肌肉所佔比重比女孩大。兩性呈現特有體型。內臟方面,到達青春期心臟的重量、容量、血管彈力發育接近成人水平。呼吸系統隨著胸廓的發育, 肺活量以每年300毫升以上的速率增長;女性的年增長率也可達250毫升左右。青春期是上述系統出生後的第二快速增長期;

    四:生殖系統型別。指男女的內外生殖器的發育型別,它只有一個快速增長期,即青春期出現快速增長。

    男女性別差異:在形態發育方面,不論是身高、體重、肩寬、骨盆寬等指標不同性別在發育高峰時間及發育量均有明顯差異。一般女性發育的突增期在9-11歲,領先於男性;而男性的突增期在14-16歲,此後男女間的距離拉開。形成身體高大,肩部寬闊、肌肉發達的男性體型和相對身材矮小,骨盆寬大、臀部豐滿的女性體型。在血壓方面,青春後期男性的收縮壓升高,脈壓增寬;女性則心率較快。在興奮時,男性容易出現收縮壓偏高,而女性多心動過速。呼吸系統有較顯著性差別。女性胸廓較小,呼吸道口徑稍窄,肺活量偏小,因而呼吸頻率快且多為胸式呼吸,紅細胞數及血紅蛋白含量的差別也在青春後期出現,男性高於女性。這種差別原因,主要起因於性激素的影響。

  • 2 # 輕輕愛淺淺笑520

    青春發育期是指青少年11到16歲的這一時間段,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身體和心靈的發育階段。

    少年期是個體生理迅速發育直至達到成熟的一段時期。該階段的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方面都出現顯著的變化,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因此也被稱為困難期或危機期。

    有學者指出,近幾十年來,人類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著全球性提前的傾向。這主要表現在青春發育期提前到來和青春發育期完成的縮短化兩個方面。從而使每一代人提早達到成人的成熟標準。這種具有時代性的發展加速現象受當代經濟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現代文明的普及以及全球氣候條件的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致。這種青春發育期普遍提前趨勢,給社會和教育帶來很多的矛盾和問題,也使青春期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和種種危機與困難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

  • 3 # 自由工作者的靈魂

    發育快的年齡,女孩子12到15歲,男孩子13到16歲。年齡一過,慢性發育,直到停止。小數發育晚,十八歲基本能看岀來,別相信那些24.25歲還能長的。就算能長一點,就因為你的鞋底漲了兩公分。這是實話

  • 4 # 娛樂小傻喵

    青春發育期是指青少年11到16歲的這一時間段,這個時期的兒童正處於身體和心靈的發育階段。

    少年期是個體生理迅速發育直至達到成熟的一段時期。該階段的兒童的生理、心理和社會性發展方面都出現顯著的變化,其主要特點是身心發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經歷複雜發展,又充滿矛盾的時期,因此也被稱為困難期或危機期。有學者指出,近幾十年來,人類在生物性成熟方面存在著全球性提前的傾向。這主要表現在青春發育期提前到來和青春發育期完成的縮短化兩個方面。從而使每一代人提早達到成人的成熟標準。這種具有時代性的發展加速現象受當代經濟和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現代文明的普及以及全球氣候條件的變化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所致。這種青春發育期普遍提前趨勢,給社會和教育帶來很多的矛盾和問題,也使青春期兒童身心發展的不平衡和種種危機與困難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青春發育期的生理迅速變化是由激素分泌量的快速增加所造成的。這個時期的身體變化可區分為整個身體的加速成長和性成熟兩個方面。兩者之間相互聯絡,並受激素分泌變化的調節。身體成長青春期是個體生長髮育的鼎盛時期,這個時期,身體和生理機能都發生急速變化,成為生長髮育的高峰期,也就是第二加速期。這個時期的兒童的身高、體重、肩寬、胸圍都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1.身高快速增長身高的快速增長是青春發育期兒童身體外形變化最明顯的特徵。據統計,在青春發育期之前,兒童平均每年長高3—5釐米,在青春發育期期間,平均每年長高約6~8釐米,甚至達到10—12釐米之多。2.體重迅速增加體重是身體發育的一個重要標誌,體重反映肌肉的發展、骨骼的增長以及內臟器官的增大等。青春發育期兒童體重年平均增長量達4.5—5.5公斤。生理機能青春期兒童的生理機能也迅速增強,肌肉與脂肪的變化,使男性肌肉強健,女性身體豐滿;腦與神經系統逐步發育成熟。經歷青春發育期的成長加速,少年兒童的體形和麵部特徵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透過這一變化,他們的體貌特徵開始接近成人。性成熟生殖系統是人體各系統中發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標誌著人體生理發育的完成。1.性器官發育生殖器官在青春發育期之前發育非常緩慢,一旦進入青春發育期,發育速度會迅速上升。2.第二性徵的出現第二性徵是指身體形態上的性別特徵,也稱副性徵。女性第二性徵主要表現為乳房隆起、體毛出現、骨盆變寬和臀部變大等;男性第二性徵主要表現為出現鬍鬚、喉結突出和嗓音低沉、體毛明顯等。第二性徵的出現,使少年男女在體徵上的差異凸顯出來。3.性功能成熟生殖系統發育成熟標誌著人體生理發育的完成,性腺的發育成熟使女性出現月經,男性發生遺精。月經初潮出現是女性少年身體發育即將成熟的標誌。初潮年齡約在10—16歲,平均年齡為13歲左右,但一般到1 8歲卵巢發育方達成熟水平。男性性成熟要晚於女性,首次遺精約出現在12~18歲之間,平均年齡約為14~15歲,但約4—5年之後生殖系統才能真正發育成熟。青春發育期的發展存在性別差異,女性比男性平均提早兩年。

  • 5 # 對話健康

    一、正常青春期發育

    青春發育期是從兒童過渡到性成熟的一個重要時期,最終獲得生殖能力,是兒童發育的最後階段,也是身高增長的第二個高峰期。以性器官和第二性徵的迅速發育及體格發育的加速為其主要特徵,並伴有心理和行為諸方面的相應變化。

    正常男孩10~13歲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最早徵兆是睪丸的增大,之後是雄性激素的增多,出現第二性症和生長加速;男孩整個青春期時間平均為4.9年,身高增長共約25~30CM,其中,青春期中期約1.5年,此期為快速生長期,年生長速率可超過10CM,之後生長速率銳減,直至完全停止生長。男孩下頜出現鬍鬚時,一般再無長高餘地。

    正常女孩一般在9~11歲進入青春期,青春期的最早徵兆是卵巢的增大(不做B超難以及時發現,因而常常以乳房出現發育為標誌),之後是雌性激素的增加,出現第二性徵和生長加速。女孩整個青春期時間平均約為4.7年,身高增長共約20~25CM,其中青春期中期約1年餘,此期也為快速生長期,年生長速率接近10CM。初潮出現後,生長速率銳減,繼續生長共約4~8CM。女孩初潮兩年以上,一般再無長高可能。部分正常女孩沒有明顯的快速生長期(由於快速生長期常常也是骨齡快速增長期,因而,沒有快速生長期也不一定是壞事。如果有快速生長期,1年長高10CM,而骨齡增長兩歲,並不比1年長高6CM,骨齡只長1歲更好)。

    正常青春期發動是個極其複雜的過程,是多種激素和許多神經遞質的相互作用的結果。目前認為青春期發動過程是受中樞神經系統控制的一系列神經-內分泌調控因子的網路性互動作用的結果。但關於青春期發育啟動的原因與機制至今仍尚未完全明瞭。

    1. 性腺穩定器學說

    該學說認為,下丘腦-垂體-性腺軸(HPGA)之間的負反饋聯絡在新生兒和嬰兒早期已經建立,但其抑制功能尚不成熟。此時,促性腺激素(Gn)呈高分泌狀態可似青春期水平,故稱為“小青春期”(minipuberty);1歲後,負反饋的閾值改變,敏感性升高,其負反饋作用逐漸加強。3歲後~青春前期呈高敏感狀態,GnRH分泌受抑制,Gn處於低水平。至青春發動前夕,負反饋的閾值升高,敏感性下降,下丘腦分泌GnRH及垂體分泌Gn開始增加。進入青春期後,GnRH的釋放頻率和幅度明顯增加,LH和FSH脈衝性分泌增加促使性腺發育。

    2. 中樞神經控制學說

    青春期的啟動可能與下丘腦GnRH釋放抑制機制的減弱有關。GnRH釋放的抑制性和興奮性因子之間的平衡是由中樞神經系統調控的。青春前期抑制性氨基酸如γ-氨基丁酸(GABA)神經元呈張力性分泌,抑制GnRH釋放;至青春發動時,其張力下降,減少了對GnRH釋放的抑制作用。同時分泌興奮性因子的神經元張力升高,興奮性介質如穀氨酸等刺激GnRH神經元,使兩者的平衡點向興奮性方向轉移,有利於GnRH的釋放,使下丘腦GnRH週期性分泌增強,導致青春期發育。

    3. 青春期的啟動與GnRH分泌方式的形成有關

    目前認為,只有當下丘腦開始脈衝性分泌GnRH時,青春期才開始發動。 GnRH的分泌節律由下丘腦弓狀核的“GnRH脈衝發生器”調節。這種脈衝式刺激是維持垂體分泌LH和FSH功能的必要條件。GnRH的這種脈衝式分泌開始只在夜間出現,導致夜間入睡後LH和FSH的脈衝分泌高峰。夜間Gn脈衝性分泌增加是青春早期的特徵,此時女孩先以FSH升高為主,繼之LH升高。隨著青春發育的進展,GnRH呈24小時脈衝式分泌,LH和FSH的晝夜釋放脈衝頻率及峰值均增加,兩者的比值逐漸過渡到LH/FSH≥1,此為青春期中樞調控完全發動的重要標誌。同時性腺對Gn 的敏感性也增加,呈現性激素水平升高。

    4. 瘦素(leptin)是生殖系統的代謝訊號

    早在70年代Frisch等發現,青春期發動及月經初潮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達到一個臨界體重和脂肪儲備達到一定閾值。近年來對瘦素(Leptin)的研究,證實其不僅具有調節機體脂肪代謝的作用,還是神經內分泌生殖系統的代謝訊號,與青春發育有關。作為青春發育的“允許因子”而非激發因子,與其它參與營養代謝調控的肽類,如神經肽Y、血管緊張素、谷丙肽等,經複雜的網路性調控作用與生殖軸的調控產生密切聯絡,而成為青春發動的中樞訊號。

    大量研究表明:無論男孩和女孩,在進入青春發育期之前,瘦素水平的增高先於FSH、LH及性激素。青春期的發動均需要瘦素的參與,但兩者有明顯的不同。男孩在G2期時,瘦素水平上升並達高峰,至G5期降至低谷。瘦素與FSH、LH、T呈負相關關係,隨睪酮上升瘦素水平下降,這主要是因為睪酮上升直接抑制脂肪組織瘦素的產生。說明瘦素在激發男孩初始發育後不再是其青春期發育全過程的一個必要因素。而女孩則從B1期到B5期,瘦素水平逐漸上升,隨雌激素水平的升高,瘦素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至B5期達高峰。瘦素與FSH、LH、E2呈正相關關係。說明瘦素不僅有助於女孩完成青春期發育,而且對今後維持正常生殖功能有一定作用。

    5. 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IGF-1)是青春期發動的重要訊號

    實驗證明,給培養基中離體鼠的下丘腦細胞加入IGF-1後,GnRH的分泌增加。因此提出IGF-1可能是青春發動的代謝訊號。對1-18歲兒童、青少年IGF-1的測定顯示:隨年齡增長,IGF-1逐漸增加,女孩在13歲、男孩在15歲達高峰,與其青春發育高峰年齡相符合。近年來細胞生物學研究證明,卵巢顆粒細胞和卵泡膜細胞是IGF-1產生及IGF-1受體及其作用的場所。IGF-1與促性腺激素協同在卵巢細胞的增殖,分化及性激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早在1955年,有學者證明青春期乳房的最初發育是由GH引起的。乳腺含有GH和IGF-1的受體 , GH能增加乳腺IGF-1mRNA的表達,單獨的IGF-1對鼠乳房發育有輕微作用,加入E2後則作用顯著。但E2對乳房發育作用是在IGF-1產生之後。可見GH、IGF-1對青春期乳房發育起主要作用,但乳房的完全發育需要兩者與E2的共同作用。

    6. 腎上腺皮質功能初現

    在"圍青春期"期間,即有腎上腺皮質雄性激素,去氫表雄酮(DHEA)和硫酸去氫表雄酮(DHEA-S)的明顯升高,隨後雄烯二酮逐漸上升。因此推測,腎上腺皮質的發動可能是HPGA軸成熟的先導。曾認為是垂體促皮質激素細胞產生的阿片黑皮質素原(POMC)和垂體分泌的腎上腺皮質雄激素刺激素(CASH)刺激腎上腺皮質網狀帶成熟或改變其酶的活性(17α羥化酶、17-20裂解酶活性增高)而使腎上腺雄激素合成增加。但目前認為腎上腺皮質功能發動與HPGA軸的發育成熟無關。

    二、有關性早熟的定義

    青春期發育啟動的年齡、發育速度、成熟年齡及發育程度不僅有個體間的差異,而且有明顯的種族、性別間的差異。即是在同種族、同性別、生活環境極為相似的個體間也存在差異。影響青春期發育的因素很多,如遺傳、營養、情緒、環境和社會因素以及疾病等因素。

    根據歐美一些國家的統計資料,近百年以來,青春期發育年齡大約每10年提前3-4個月。國內資料也表明女孩初潮年齡提前,如北京1963年平均初潮年齡為14.5歲;1984年為12.4歲;最新資料2004年為12.1歲。上海1978年為14.1歲;1989年則為12.5歲。1993年香港的調查資料顯示:有10%的女孩在7歲時已有乳房發育,認為7-8歲發育不應叫過早;50%的女孩初潮在12.5歲,比30年前的研究報告提早了6個月。因此性早熟的定義應根據不同的年代和地區進行調整,才是適當的。

    有學者提出:性早熟是指任何第二性徵出現的年齡低於該地區正常青少年出現該體徵的平均年齡-2.5SD(標準差)。目前教科書上一般規定女孩在8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在10歲以前月經初潮;男孩在9-10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並伴有體格的過速發育,稱為性早熟。

    三、性早熟的分類

    1GnRH依賴性性早熟:又稱為中樞性性早熟或真性性早熟。

    是HPGA真正的啟動,不僅有第二性徵的提前出現,同時有性功能的提前發育成熟,均為同性性早熟。其發育程式與正常青春期發育相同,其成熟過程呈進行性直至最終發育為具有生育能力的個體。

    2GnRH依賴性性早熟:又稱為外周性性早熟或假性性早熟。

    僅有某些第二性徵的出現,無性腺和性功能的發育成熟,即無性腺軸的啟動。可以是同性性早熟,也可是異性性早熟。

    3不完全性中樞性性早熟:又稱正常變異型青春發育或部分性性早熟。是指某種第二性徵單獨提前出現,是由於HPGA的部分發動,一般為自限性。

    包括:單純性乳房早發育;單純性陰毛早發育;單純初潮早現等。

    4. 青春期以育提前:女孩8歲之前出現性發育才算是性早熟。但女孩我們以乳房發育為最初發育跡象,與男孩以睪丸增大為發育跡象相比,不是很科學。理想一點來說女孩也應該以卵巢發育為最初跡象更合理,因為卵巢發育後性激素才會增加,之後才會有乳房發育,但卵巢在腹腔內,不做B超無法事先知道。且乳房發育距初潮時間不同人相差很大,有相差4~5年者,有不足一年者,因此不能絕對化。不論男孩、女孩,只在在青春期前出現發育跡象,如果預測成年身高較低,可下青春期發育提前的診斷,可以進行醫學干預。

    四、特發性中樞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ICPP

    是小兒真性性早熟的常見原因,約佔女孩性早熟的80-90%,男孩性早熟的40-50%。女孩明顯多於男孩,女孩多為偶發性,男孩則一般具有家族性傾向,可能為性聯鎖遺傳。

    (一) 臨床特點:ICPP是一種生長髮育的異常表現,其性發育過程呈進行性,是遵循正常的性發育規律進行的,但整個性成熟過程的時間提前。除第二性徵提前出現外,同時伴有身高和體重增長加速,骨骼成熟過快和骨骺提前融合,而影響最終身高。

    根據ICPP患兒從乳房發育到月經初潮進展的速度不同可分為三種情況,即快速進展型、緩慢進展型及生長遲緩型。快速進展型患者多在乳房發育後1.5年左右,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即月經初潮,隨病程進展,骨骼成熟加速、提前融合,明顯影響其最終身高;緩慢進展型患者的發育速度較慢,骨骼生長加速、成熟提前的趨勢較緩和,對其最終身高的不良影響相對較輕;生長遲緩型患者的性發育提前,但其骨骼的線性增長相對滯後,可能在骨骼生長環節中存在障礙,此種患兒最終身高明顯矮小,甚至不足150cm。

    雖然本症患兒沒有神經系統的表現,但有作者報告本症兒童可有廣泛的腦電圖異常。另外有作者報告,生前診斷為ICPP,死後尸解發現下丘腦錯構瘤。因此做ICPP診斷時應慎重,應儘可能尋找病因,除外器質性病變,並應定期追蹤觀察。

    (二) 兒童性早熟對孩子身心發育的不利影響:①由於發育成熟過早,使骨骼生長時期縮短,骨骺會過早閉合,而影響其最終身高。②患兒雖然性發育開始成熟,但其實際年齡,心理成熟程度卻與此不相一致,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礙,但幾乎不會有自發的性行為早現。③有報道,成年後乳腺等雌激素敏感的靶器官的腫瘤發生率增加,可能與個體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有關。

    (三) ICPP發病機制

    其發生機制不完全明確,認為青春發育的提早發動,是受多因子、多層次對下丘腦"GnRH脈衝發生器"的網路性激發過程的影響,抑制-興奮性因子間的平衡失調,共同啟動了性發育生物鐘的時間表。

    近幾年對ICPP女孩的研究發現,ICPP女孩血瘦素水平隨青春各期的變化,與正常青春期女孩相似。提示瘦素在性早熟青春期發動中同樣起促進作用。同時發現ICPP女孩血IGF-1的改變與青春發育的程序相平行。ICPP患者在性腺軸功能發動的同時GH-IGF-1軸的功能也被髮動,血胰島素水平也顯著升高,BMI增加,存在胰島素抵抗現象。

    (四) ICPP診斷標準的探討

    1. 女孩在8歲以前,男孩在9-10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按Tanner標準判定)。

    2. 骨齡超過實際年齡1歲以上。

    3. 生長速度增快>6~7cm/年。

    4. 垂體促性腺激素及性激素水平升高,達青春期水平;GnRH激發試驗支援中樞性性早熟診斷(GnRH激發試驗:靜注GnRH100μg /M2,最大量100μg,根據LH/FSH比值≥0.6~1,LH基礎值或峰值,女性>15IU/L,男性>25IU/L(RIA),有診斷意義)。

    5. 子宮、卵巢超聲波檢查符合性早熟表現(觀察卵巢容積>1ml,卵巢內卵泡的數目和大小,一般以任一側卵巢內直徑≥4mm的卵泡數達到4個以上時,即可認為其HPGA功能已經發動)。

    6. 排除中樞器質性病變及其它內分泌疾患者。

    、不完全性中樞性性早熟

    (一)單純乳房早發育

    乳房發育並不能完全代表是真正的青春期發育。單純乳房早發育(PT)是指女孩8歲以前出現的孤立性乳房發育。

    1. 臨床特點:①發病年齡小,以6個月-2歲女孩多見。②乳房多在B2期或B3期,呈對稱性或僅單側發育,不伴乳頭和乳暈的發育,無乳暈色素增深。③無生長過速及骨齡超前現象,外陰仍保持幼稚型,無陰、腋毛生長。④可有家族史。

    2. 發病機理:①與“小青春期” 的生理特徵有關。②HPGA功能暫時部分性被啟用,若做GnRH激發試驗,表現為以FSH佔優勢反應,刺激卵巢暫時性分泌少量雌激素。③血清性激素結合球蛋白增高,導致具有生物活性的、非結合的、遊離狀態的睪酮減少。還有作者認為,可能與DHEA分泌增多有關,其透過胞分泌方式在不成熟的乳房組織內轉化為雌激素增多,從而改變了乳房組織中雌激素/雄激素的比例,促使乳房發育。④環境雌激素的影響,如肉類中E類物質;植物雌激素,如異黃酮、豆雌醇等。

    3. 預後:目前認為本症不完全是一種對青春期沒有影響的自限性疾病。雖然大部分患者不再進一步發展或可自行緩解。但有部分PT患者可在無任何先兆徵象的情況下轉化為CPP。有作者曾隨訪100例單純乳房早發育患兒,其中14例發展為CPP。 因此,對診斷為PT的患兒需每3個月定期隨訪,若伴有生長速度加快及骨齡增速;GnRH激發試驗從以FSH峰值升高為主,轉變為LH/FSH≥0.7以上時,警惕患兒轉化為中樞性性早熟。

    因此推斷,乳房早發育和中樞性性早熟是隨著下丘腦GnRH神經元持續啟用,而呈現出的不同表現。主要是由於LH及FSH對GnRH神經元的反應不一致,只有高頻GnRH脈衝才能興奮促進LH的分泌。中樞性性早熟的臨床過程可能就是由FSH分泌佔優勢過渡到以LH分泌佔優勢的過程。

    (二)單純陰毛早現

    本症是指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呈現陰毛,多見於女孩。除陰毛髮育Ⅱ期外,還可伴有輕微的痤瘡,油性面板或有腋毛出現,無其他第二性徵。

    陰毛早熟,發育提前是腎上腺皮質機能早現的結果,與P450C17的功能失調有關,腎上腺合成雄激素增多,血DHEA、DHEA-S及尿17酮升高。腎上腺皮質成熟獨立於HPGA的成熟,睪酮和LH基礎水平處於青春期前狀態,並且不伴有對GnRH刺激的成熟反應,無LH脈衝分泌出現。

    陰毛早現亦常為不典型遲髮型CAH的唯一臨床表現,但多伴有骨齡明顯提前。需注意,陰毛早現的女孩青春期後發生多囊卵巢綜合徵的潛在風險增加。

    (三)單純月經早現

    機理不明,1-9歲女孩月經來潮,可持續1-6年自行停止,無其他性早熟表現。在正常的年齡開始青春期發育。應排除其他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如誤服避孕藥、卵巢囊腫、女孩生殖道腫瘤、炎症、損傷及陰道異物等。

    (浙江美福寶婦兒—婦產科醫生張國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供品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