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三公子
-
2 # 地理愛好者
答案:挪威、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日本、南韓在北極地區都有自己的科考站,都位於挪威斯匹次卑爾根群島的新奧爾松地區,中國的北極科考站——黃河站,和其他科考站相鄰,中國也是第8個在挪威的斯匹次卑爾根群島建立北極科考站的國家。
2004年,中國北極黃河站終於建成。這是中國繼南極長城站、中山站兩站後的第三座極地科考站。
簡單回答,祝好!
自20世紀初起,許多國家的科學家相繼來到南極進行有規模的實地考察,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考察站。
最大:麥克默多站——美國
●規模最大的是美國麥克默多站,位於麥克默多海峽畔,1956年2月16日建站。站內各類建築200多棟,建有洲際機場、大型海水淡化廠、大型綜合修理廠、通訊網、醫院、電話電報系統、俱樂部、電影院、商店等。一到夏季,美國、澳洲、紐西蘭等地的許多遊客來這裡觀光,一時間車水馬龍,熱鬧非凡,就象一座現代化城市,故有“南極第一城”的美稱。
最南: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國
●唯一位於南極點上的科學考察站是美國的阿蒙森-斯科特站,以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位著名探險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花了12個夏天才建成。可以容納150名科學家和後勤人員,預計可以使用許多年。所有建築材料都用LC-130大力神飛機運送。考察站形狀像一個機翼,由36根“高蹺”支撐,距離地面10英尺,風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積。當雪堆積得太厚,液壓千斤頂可以再把建築抬高兩層樓。
最冷:東方站——俄羅斯
●建立在世界寒極的科學考察站是俄羅斯東方站,它是最靠近南極點的一個考察站,地理座標為南緯78度28分,東經106度48分,建於1957年。1983年7月21日實測最低溫度為-89.2攝氏度,被稱為南極的“寒極”。
最長:莫森站——澳洲
●南極大陸上的第一個常年科學考察站是澳洲的莫森站,也是南極圈以南開放時間最長的考察站,建於1954年2月13日,地理座標為南緯67度36分,東經62度53分。
最早:奧長達斯站——阿根廷
●最早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是阿根廷奧長達斯站,於1904年2月24日建成,位於南奧尼克群島蘇里島的斯科舍灣。地理座標為南緯64度45分,西經44度34分。
最小:捷克斯洛伐克站——捷克
●規模最小的是捷克人建立的捷克斯洛伐克站,建在南設得蘭群島得納爾遜冰帽上,站內僅有兩座不到10平方米的木板房,無水、電、通訊裝置,僅有2名隊員度夏和越冬考察。
最國際:世界公園站——無主權隸屬
●南極洲唯一不屬於主權國家的常年科學考察站是國際綠色和平組織於1984年建立的世界公園站,主要任務是監視監測各國南極站的環境保護。
1895年初,一支挪威考察隊首次登上南極大陸,登陸人員中有一名叫博赫格列文克的生物學家。1899~1900年.博赫格列文克又率領一支由9名英華人組成的探險隊重返南極,最先在南極大陸上建立越冬基地.第一次勇敢地在沿海岸度過整個冬天。英國探險家斯科特早在征服南極點之前已領導過一次南極探險,1902年他在羅斯陸緣冰西部也建立過南極越冬考察基地。今天.已由南極條約國協商會議決定,把斯科特小屋命名為“南極歷史紀念點”,供後人瞻仰。
夏季考察站和常年考察站: 20世紀50年代起,許多國家的科學家相繼來到南極規模的實地考察,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科學考察站。進行了空前南極科學考察站,是考察隊員賴以生存和開展科學考察的基地、大本營。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一般分兩種,一種是裝置、建築都較簡易的夏季考察站,僅供考察隊在南極夏季宿營和工作,在嚴寒的冬季就關閉。在南極洲約分佈有100多個夏季考察站。
另一種考察站稱為常年科學考察站或叫永久性考察站,是為了長期開展南極綜合性多學科考察而建立的。站址選擇要求高.建設和維持費用大,站上備有各種功能建築用房.如通訊室、發電站、科學實驗室、隊員健身房、倉庫以及油庫、車庫等。一個大的南極科學考察站有十幾棟甚至更多的建築.例如,美國麥克默多站有上百棟建築,夏季可容納上千人居住、工作,冬季也能容納 200人。
各南極考察國根據自己國家開展南極考察的需要和經濟實力在南極建站。第一個常年南極科考站是澳洲於 1 954年建在東南極大陸沿海的莫森站。到目前為止,已有18個國家在南極建立了40多個越冬考察站,其中維持站數比較多的國家是阿根廷、俄羅斯、澳洲、美國、智利等。
南極常年科考站絕大多數建立在南極大陸沿海岸,這是為了停靠考察船,方便補給。目前,僅有美國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建在南極點,俄羅斯的東方站建立在內陸南極高原上。這兩個站均靠飛機補給,每年維持費用十分昂貴,但其科學考察意義十分重要。
長城站和中山站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中國相繼在南極洲建立長城站和中山站兩座常年科學考察基地。
長城站建成於 1985年2月20曰。它實際上並不在南極大陸上,甚至也不在南極圈內。它位於靠近南極半島的南設得蘭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喬治王島上。其經緯度位置為南緯62度13分、西經58度58分,距離北京1 7502公里。由於其自然條件相對較好——夏季沿海低地基本沒有冰雪覆蓋,小小的喬治王島上群集了各國的8個常年考察站。
長城站三面環山.一面瀕海 (長城灣),自建成至今已進行過兩次擴建,能完全適應南極惡劣的自然條件和極地科學考察的需要。現站上有科研、辦公、生活、發電、通訊、文體和倉貯等建築十多棟,配備有較先進的常規科學考察儀器和實驗室,全天候衛星通訊裝置和各種適應寒區作業的運輸工具等。
建有直升飛機平臺。可開展常規的氣象、生物、地磁、地震、環境等學科研究和實驗室工作。近年來.為加強南極環境保護.站上還新建了一座汙水處理系統,利用生物工程技術將生活汙水淨化,這是喬治王島上第一座現代化的汙水處理裝置。站區最多可容納 40—50人食宿和工作。在積累了相當的建站經驗後.中國開始向環境更加險惡的南極圈內的南極大陸挺進。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啟用。該站坐落在東南極大陸普里茲灣東側的拉斯曼丘陵地帶,位於南極洲也是全球最大的冰川——蘭伯特冰川東側。其經緯度位置為南緯69度22分,東經76度23分,距離北京12553公里。
中山站的建築群採用 500多個6米長的大型集裝箱體拼接而成,其生活、文體、科研設施都較長城站齊全和優良.並備有向南極內陸冰蓋作長距離考察的先進雪地車輛。由於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該站是開展高空大氣物理學、極光科學、冰川學和地質地球物理科學的理想實驗室。
中山站以中國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站上還專設孫中山先生紀念室。
中國的極地考察為了瞭解南極、認識南極,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中國自 1980年開始,連續派遣科學考察人員參加澳洲、紐西蘭、智利、阿根廷、曰本等國的南極考察隊進行夏季千口越冬考察。1983年6月,中國參加《南極條約》,成為締約國。次年年底,中國首次自行組隊前往南極。1985年10月,中國成了<南極條約>的協約國,並於1986年6月成為國際南極研究科學委員會的正式成員國。
自 1984年以來,中國每年都要自己組隊奔赴南極開展綜合科學考察,並在長城站和中山站派駐越冬科考人員。近20年來,中國已有2000多人次涉足南極洲,在極地冰川學、氣象學、生物學、地質地球物理學、海洋學、測繪學、環境科學和寒區醫學等方面,特別在南極地質學、南大洋磷蝦生態學和高空大氣物理學三大學科上,取得了令世人讚歎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並同日本、澳洲、美國、烏拉圭、德國、法國、挪威、俄羅斯、波蘭等國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工作。
中國的北極科學考察工作始於 90年代初,主要是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領導下.由其下屬有關學會和民間組隊,多次赴北極開展地理、地貌、人文、環境、氣候和生物學科等方面的考察.為中國較大規模地開展北極多學科考察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已於1996年4月成為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的17個成員國之一。1995年4月24日一5月6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國科學院在民間資助下組織的首次遠征北極點考察隊,有了名隊員從北緯87度59分處徒步行走350公里登上北極點。
1999年7月1日一9月9日,中國第一次派出由1 24人組成的龐大的國家科學考察團,乘坐雪龍號破冰船遠征北極。雪龍船穿過白令海峽,經楚科奇海到達北冰洋,最遠航抵北緯75度30分、西經160度附近,創造了中國航海史上的最北記錄。全部行程14180海里.歷時71天,其中浮冰區連續航行2000多海里。考察隊在北緯75度附近的浮冰上建立了聯合冰站.在面臨冰裂危險的情況下,進行了長達7個晝夜的科學觀測。部分隊員還乘直升飛機飛抵北緯77度18分處,是為本次考察的最北點。
這是一次大規模、綜合性、高難度的極地科學考察壯舉,填補了中國北極考察和研究的空白,重新整理了中國極地研究的多項第一,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引起國際學術界的關注。
六大特色考察站1.伊麗莎白公主(比利時)
伊麗莎白公主(比利時) 長、寬、高分別為72.2英尺(22米)、72.2英尺(22米)和27.9英尺(8.5米)。
新伊麗莎白公主站是南極科考站中的精緻花朵:小巧、美麗、高效,只在夏季開放。新伊麗莎白公主站設立在南極圈內的毛德皇后地區,該區域地處南極大陸面向大西洋的部分,當地風力強勁,時速可達300公里。它是南極冰蓋上第一座零碳設施,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設計人員還為這座科考站設計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統。該系統能夠24小時監控科考站內的能源產出以及消耗,並可以按照需求自動安排能源消耗的優先秩序,充分利用它的52千瓦太陽能發電組和54千瓦風力發電組。站內每件裝置每個電源出口都被排號,根據優先程度供電。
2.康科迪亞站(法國、義大利)
康科迪亞站(法國、義大利) 每個鼓狀建築物的直徑為60.7英尺(18.5米),高度為39.4英尺(12米)。
康科迪亞站為極端條件下長期居住而設計,是少數幾個全年都有人居住的南極內陸科考站之一。其鼓狀的外形可以保證熱能的最充分利用。歐洲航天局(ESA)設計的廢水處理系統可讓淋浴和水槽中排出的廢水迴圈使用。航天局對康科迪亞考察站的興趣不止於廢水處理:由於南極這種隔絕、封閉、擁擠的生活環境類似太空飛船,歐洲航天局正在研究這種長期枯燥的生活對15名冬季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的影響。
3.諾伊邁爾Ⅲ科考站(德國)
諾伊邁爾Ⅲ科考站(德國) 該科考站長寬高分別為68米、26米和21.3米。
所有最新設計的南極考察站都建立在高高的支架上,遠離地面,以免被冬季厚厚的積雪掩埋。德國站的設計和建設上具有獨到之處,它被建在16根大型支柱上,透過液壓提升系統,可抬升整個科考站,從而使科考站避免被逐年增高的積雪所掩埋,大大延長了科考站的使用壽命。預計,該科考站的執行壽命為25年到30年。該科考站的大型支柱可以根據下面冰層移動不斷調節,防止結構變形。
4.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國)
阿蒙森-斯科特站(美國) 長寬高分別為124米、45米和12米。
儘管所在區域是南極大陸上氣溫最低的區域,而且補給線最長,但是美國站是南極內陸最大的考察站,可以容納150名科學家和後勤人員。阿蒙森-斯科特站是唯一建造在南極點上的科考站,海拔2900米。該科考站以最早到達南極點的兩位著名探險家阿蒙森、斯科特的姓氏命名,花了12個夏天才建成,預計可以使用許多年。所有建築材料都用LC-130大力神飛機運送。考察站形狀像一個機翼,由36根“高蹺”支撐,距離地面10英尺,風在考察站底下加速,可以防止雪的堆積。當雪堆積得太厚,液壓千斤頂可以再把建築抬高兩層樓。
5.哈利VI(英國)
哈利VI(英國) 長寬高分別為19.7米、10米和10米。
研究者在這座考察站連續工作了54年,並且在這一科考站取得了許多重大價值的科學發現,因人類原因所致的臭氧層空洞就是最先在這裡被發現的。哈利科考站的主要任務是對南極地區大氣、氣象、冰川、地震、地質等進行考察。跟蹤大氣層的狀況需要穩定的觀察地點,但是哈利科考站想保持在原位卻並不容易,因為布倫特冰架每年要移動半英里,好像一條輸送帶把它往冰海方向拖動。舊站位移太多後被拋棄。新站更像一輛巨型野營車:當冰架移動後,這些安裝有滑雪輪胎的小工作站可以被拖回原位。
6.薩納伊Ⅳ(南非)
薩納伊Ⅳ(南非) 總長175.6米(三個加在一起),寬14.8米,高10.2米。
南非國家南極考察隊研究站於1997年竣工,是新察站中最老的。但它的位置優勢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由於這個考察站建在海拔800英尺(243.8米)的冰原島峰上,島峰下面的空間像個大漩渦將雪吸進去,防止峰頂的考察站被積雪掩埋。此外,薩納伊位於內陸,距海約100英里(160.9公里),又建在堅固的岩石上,使之成為進行敏感的地震學和GPS研究的理想地點。多達10名科學家、工程師、技師和醫生在這裡進行為期15個月的科學考察活動,人們可以稱這個科考站為看得見風景的實驗室。
南極是地球上唯一迄今未開發的處女地,也是唯一沒有常住居民和未被工業汙染的潔;爭之地,是科學實驗理想的天然實驗室。同時,由於南極處於高緯度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氣候嚴寒、冰天雪地,而生物在低溫狀態下生長緩慢,形成了南極的生物種類不多且數量也少的特點。這使得南大洋食物鏈之間的相互依賴更緊密.也更脆弱,一旦遭受破壞,陣難以恢復。
近年來,世界環境問題倍受各華人民矚目。南極的環境保護問題也在歷次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上被提到了。 1991年10月4日,40多個南極條約國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簽定了《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要求對南極環境全面實施保護。有些國家主張把南極作為世界公園加以保護。
為了保護南極環境,人們在南極地區劃分了許多特殊保護區、科學興趣區、特殊管理區、歷史紀念點等等。考察隊員要進入這些特殊保護區工作,都要經過特別申請和批准。
為了加強南極環境保護,還規定各國南極考察隊都要設立專門負責環境保護的官員.要對考察隊員進行環境保護知識和措施的教育;各國考察船、考察站要建立汙水、垃圾、油汙和其它汙物的處理裝置.對各種垃圾、汙物進行分類處理;要特別注意對南極的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進行保護。不準把南極洲以外的動、植物種群引入南極,以免帶入病、蟲害。
今天人類在極地的活動方式,除了探險、捕撈和考察外.又多了一項旅遊。據 1997年英國南極調查局不完全統計,1996年度有16船次和多架次飛機運送約9000人次去南極旅遊.雖然遊客行為受到必要的限制,但仍不可能不對南極環境產生影響。1989年1月,阿根廷的客貨輪“天堂灣”號在南極半島海域失事,將1000多噸柴油和汽油洩入海洋,造成大面積汙染.而船上所載的就是去美國帕默站的遊客。
此外.一些貨船或旅遊船往極地海域扔垃圾,而且大多是不能被生物分解的塑膠垃圾.對極地環境破壞極大,考察人員曾親眼見到一頭海獅誤吞一大塊塑膠,結果窒息而死。所以,在 1997年第21屆南極條約協商會議上,各國代表一致呼籲,要抑制南極旅遊和非政府活動,並且要以經濟措施加強對南極旅遊的管理。
《南極條約》環境保護議定書已由各南極考察國政府批准,即:降生效,這是一部對南極環境及其生態保護最完全、最權威的國際性條約,它必將對進一步加強南極環境保護和促進南極科學研究顯示巨大作用。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地球只剩下最後一塊;爭土——南極!愛護地球。重視南極環境保護,就是愛護和重視人類自己。現在每一個來到南極大陸的人都要在這樣一份承諾書上簽字——“我將盡一切努力不對南極的環境造成汙染,不改變和破壞那裡的動植物.以此對保護環境作出貢獻。”
中國南極長城站
中國南極長城站建於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地理座標為:南緯62度12分59秒,西經58度 57分52秒。
長城站所在的喬治王島,是南設得蘭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北面鄰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的合恩角相距960公里;南面隔著布蘭斯菲爾德海峽與南極半島相望,距離約130公里。在該島上,除長城站外,還有其他國家設立的7個考察站。與中國站相鄰的有:智利的費雷站,俄羅斯的別林斯高晉站,烏拉圭的阿蒂加斯站和南韓的世宗王站。
長城站佔地面積約2.5公里。站區系火山岩組成的丘陵地形,呈臺階型,西高東低,平均海拔高度10米.地表由卵礫石和砂石組成,平均1.2米以下為永久凍土層。
長城站的氣溫據1985年以來觀測資料表明:夏季代表月一月平均氣溫為1.3℃,最高為11.7℃,最低為-2.7℃;冬季代表月七月份平均氣溫-8℃,最高為2.6℃,最低為-26.6℃。年降水量630毫米左右,以降雪為主。暴風雪頻繁是長城站的最大特點,每年大風((17米/秒)日數在60天以上,最大風速可達40.3 米/秒。
長城站現有大型永久建築10座,包括生活棟,科研棟、氣象棟、文體棟,發電棟,綜合庫,食品庫等。夏季可容納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越冬期間的主要常規科考觀測專案有:氣象、高分辨衛星雲圖接收、地震、電離層觀測。
中國南極中山站
中國南極中山站建成於1989年2月26日,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中山站位於東南極大陸伊麗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維斯托登半島上,其地理座標為南緯69度 22分24秒、東經76度22分40秒,距離北京12553.160千米,與北京的方位角為32度30分50秒。
中山站所在的拉斯曼丘陵,地處南極圈之內,位於普里茲灣東南沿岸,西南距艾默裡冰架和查爾斯王子山脈幾百千米,是進行南極海洋和大陸科學考察的理想區域。離中山站不遠處有澳洲的勞基地和俄羅斯的進步站。
中山站位於南極大陸沿海,氣象要素的變化與長城站差別較大,比長城站寒冷乾燥,更具備南極極地氣候特點。中山站年平均氣溫零下l0攝氏度左右,極端最低溫度達下36.4攝氏度;中山站地區受來自大陸冰蓋的下降風影響,常吹東南偏東風,8級以上大風天數達174天,極大風速為43.6米/秒;降水天數162天,年平均溼度54%,全年晴天的天數要長城站多得多。中山站有極晝和極夜現象,連續白晝時間54天,連續黑夜時間58天。中國在南極所建立的兩個考察站都設有氣象站,都已在世界氣象組織註冊,全年對各氣象要素進行不間斷的觀測。
中山站設有實驗室,配備有相應的分析儀器裝置,可供科學考察人員對現場資料和樣品進行初步分析研究。站上的氣象觀測場、固體潮觀測室、地震地磁絕對值觀測室、高空大氣物理觀測室等均配備有相應的科學觀測裝置和儀器。中國南極考察隊員在中山站全年進行的常規觀測專案有氣象、電離層、高層大氣物理、地磁和地震等。
中國南極崑崙站
中國南極崑崙站於2009年1月27日建成,是中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位於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崑崙站的主體建築內部由11個工程艙拼成的,科考站分為內部功能倉與外部保溫層兩部分,內部功能倉由若干個可獨立運輸的工程艙拼接組成。
中國南極崑崙站站區計劃總建築面積558.56平方米,本次南極考察主要實施建設236平方米的主體建築。考察站建成後,中國將有計劃地在南極內陸開展冰川學、天文學、地質學、地球物理學、大氣科學、空間物理學等領域的科學研究,實施冰川深冰芯科學鑽探計劃、冰下山脈鑽探、天文和地磁觀測、衛星遙感資料接收、人體醫學研究和醫療保障研究等科學考察和研究。
新建的中國南極泰山站 中國南極泰山站8日正式建成開站。這是中國在南極建設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 泰山站位於中山站與崑崙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海拔高度2600米,年平均溫度-36.6度,為南極內陸考察度夏站,可滿足20人度夏考察生活,總建築面積1000㎡,使用壽命15年,配有固定翼飛機冰雪跑道。 建設泰山站,一方面可以作為崑崙站的中繼站,為崑崙站的科學考察提供後勤保障支撐,進一步服務中山站—崑崙站內陸冰蓋斷面的各項科學考察;另一方面還可以此為基地,服務於格羅夫山地區科學考察。 目前,世界上有20個國家在南極洲建立了150多個科學考察基地,這些眾多的考察站,根據其功能大體可分為:常年科學考察站、夏季科學考察站、無人自動觀測站三類。從各國南極科學考察站的分佈來看,大多數國家的南極站都建在南極大陸沿岸和海島的夏季露巖區。只有美國、俄羅斯(前蘇聯)和日本在南極內陸冰原上建立了常年科學考察站。其中,美國建在南極點的阿蒙森一斯科特站、前蘇聯的東方站最為著名。
南極是一個冰雪世界,為了揭開這塊遙遠陸地的神秘面紗,不少國家在此修建了科學考察站,有的是季節性的,有的是永久性的。單從外表看,這些科考站外型奇特,有點像外星飛船,但他們的作用只有一個:在能源、資源利用方面最大限度地實現自給自足,保護環境。
比利時的伊麗莎白公主站長:72.2英尺(22.01米) 寬:72.2英尺(22.01米) 高:27.9英尺(8.50米) 比利時新建的“伊麗莎白公主”站是南極建築中的一朵奇葩,它小巧、美麗、高效,而且僅在夏季才會“開花”。這是南極的首座零排放科考站,它透過一個精密的能源管理系統,最大限度地利用由52千瓦的太陽能陣列和54千瓦的風力渦輪機組產生的有限能源。該站優先把能源分配給建築物裡的每個儀器和電子裝置。在能量分配方面,生命支援系統和研究裝置比洗碗機和行動式電子產品更加優先。也就是說,在沒詢問該站的負責人前,請不要把你的iPod插在電源上充電。
法國和義大利的協和站(Concordia)每個建築物的直徑:60.7英尺(18.50米) 高:39.4英尺(12.01米) 這是全年不斷進行科研工作的為數不多的幾座內陸基地之一,這兩個國家聯合建設協和站的目的,是在這個最極端的環境下,為科考人員提供一個長期居住地。這些建築物的鼓狀外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熱能,歐洲航天局研發的一個汙水處理系統,把洗澡水和水槽裡的水經過加工處理後,可以重新利用。該航天局對協和站的興趣不只停留在水管裝置上:由於這裡與世隔絕,而且居所有限、狹窄,跟長期的太空旅行所處的環境非常相似,歐洲航天局正在透過對在該站越冬的15人進行研究,確定這種生活環境會對人的身心產生什麼影響。
德國的第三代南極紐梅因站長:223英尺(67.97米) 寬:85英尺(25.91米) 高:69.9英尺(21.31米) 所有最新的南極考察站都是架設在冰雪之上,不過德國第三代南極紐梅因站做到了極致。這個重2500噸的第三代南極紐梅因站由16個基座支撐,每個基座裡都安裝一個受電腦控制的液壓千斤頂,當它下面的冰層移動導致它發生變形時,這些千斤頂會及時進行調整。當積雪更高時,這些千斤頂還能把該站抬升到雪面上。第三代南極紐梅因站非常平穩,它不停運轉,但是科學家只能感覺到一點輕微的震動。
美國的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長:407英尺(124.05米) 寬:148英尺(45.11米) 高:39.4英尺(12.01米) 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是南極最大的內陸基地,它面臨最寒冷的環境,溫度低達零下100攝氏度,並擁有最長的供應鏈。150名科學家和其他工作人員居住在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裡,該站會一直屹立在這裡。相關人員建設這座科考站用了12個南極夏天的時間,所有建築材料都是用LC-130大力神運輸機運來的。它由36根支撐物支撐,離地面大約有10英尺(3.05米)。該站的外形像個機翼。風加速從它底部穿過,防止積雪在它下面堆積。如果積雪堆積的太高,液壓升降機會把它再抬升兩層樓高。
英國的哈雷6號科考站艙長:64.6英尺(19.69米) 寬:33英尺(10.06米) 高:33.1英尺(10.09米) 這是大小不同、將要首尾相連的幾個艙中的第一節艙。研究人員已經在這裡持續進行了54年研究,並獲得大量極其珍貴的科學記錄。這裡是第一個確定人造臭氧層空洞的地方,因此聯合追蹤這種大氣情況非常重要。但是要把這裡的科考站固定在一個地方並非易事。布朗特冰架每年移動半英里,像個傳輸帶一樣,把正在悠閒喝茶的科學家送進南極冰海里。為了防止老科考站隨水漂走,英國建造了新站,用它取代被放棄的老站。這個新基地更像一輛休閒車,而非一個A形架:它上面的幾個安裝了滑雪板的支架會定期向後移動。
南非的沙奈耶4號科考站(Sanae IV)(三個合在一塊)總長:576.44英尺(175.70米) 寬:48.6英尺(14.81米) 高:33.6英尺(10.24米) 該站由3個尺寸稍微有點不同的建築物構成。南非國家南極探險隊的這個科考站在1997年建成竣工,它是這批新一代科考站中最老的一個。但其在技術上的缺憾會在地點(或所處位置)上得到彌補。它坐落在高大約是800英尺(243.84米)的一座冰原島峰上。該站下面的空間相當於一個零下大漩渦,用來吸收雪,避免該站被雪掩埋住。此外,沙奈耶4號科考站位於距離冰川大約100英里(161公里)的內陸,坐落在固體岩石上,因此它是用來進行地震學研究和全球定位系統研究的最佳之選。由10名科學家、工程師、機械師和醫生組成的一個科研隊,會定期在這裡工作15個月。他們把其稱作實驗室。
厲害了吧 人類征服世界 探索世界的力量真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