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eslie的莙哥小鍋
-
2 # leslie的莙哥小鍋
《胭脂扣》
導演:關錦鵬
主演:張國榮 梅豔芳
李碧華的一部女性宣言,關錦鵬一種深藏的情懷,張國榮和梅豔芳的一次驚豔組合,使得在當年很多國際電影節上都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
三十年代香港的風月世界,青樓妓女如花愛上了人稱十二少的紈絝子弟陳振邦,二人交往直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由於身份地位懸殊,婚事遭到陳家反對。為了跟如花在一起,十二少脫離家庭與如花同居,兩人以胭脂扣定情,決定一起吞食鴉片殉情。如花在地府等了五十年仍然不見十二少,只有到陽間找尋,才發現十二少原來未死,在人間苟活了五十年,如花心恢意冷,交換胭脂扣,孤身一人回地府……《胭脂扣》整部影片幽暗悽絕,清冷華麗,結尾更是百感交匯,情動如潮,令人觸目愴然。
這部電影是張國榮表演的新高,他把一個痴情但懦弱的富家子弟“十二少”刻畫得入木傳神,角色散發著高貴氣質,有種讓人敬而遠之的華美。而在影片最後張國榮的出場可謂驚倒四座,老淚縱橫的十二少空茫地瞪著找回人間的如花,眼神中透露著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有後悔、有驚恐、有慚愧、有羞惱、有無奈甚至有憤怒。
張國榮也憑藉此片第三次被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卻莫名其妙地輸給了《七小福》中的洪金寶,著實讓人大跌眼鏡,不知所謂。此後,“十二少”的高貴成為張國榮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外在表徵,似乎他真是一個“入戲很深”的演員。
-
3 # 咖咖爆米花
《胭脂扣》一個老電影了,這是一個荒謬的愛情故事,講述的是一個有些讓人琢磨不透的故事:一個在1932年殉情的妓女,獲得陰間的批准,重返陽間找尋她的舊情人,期限七天。於是時間的進化以一個奇妙的形式在如花的眼裡得到見證,而那滿眼的繁華在她的眼睛裡終究是淒涼的。
當愛情的美夢破滅,她想與十二少殉情自殺,也料到了十二少怕死,所以暗中給十二少下了重份的毒,這是愛嗎?在我看來,他們的自殺行為玷汙了殉情這個壯烈的詞,殉情是心甘情願萬劫不復的篤定,如花和十二少不過是騎虎難下。如花愛得太自私了,她只想著自己不要一個人孤零零的,卻沒有把十二少的感受和對生命的留戀放在心上。結果如花輸了,十二少活下來了,她假戲真做,他迷途知返。
愛一個人沒有錯,十二少是有家有父母有未婚妻的人,他不能像如花那樣不計後果地去愛,愛情只是生命裡一部分,但,愛情對如花來說就是一切,是生命裡的全部,它必須是美好的。
都說如花是為十二少而死,我寧可認為如花是為了她所信仰的“愛情”而死。
如果她不回來尋找真相,還可以抱著一個美好的幻想再世為人,只怪她總是不放心,惦記著要回來找他,終於讓她看見了老態龍鍾面目全非的他。
生活無論多麼懷疑,都不要輕易捅破那層紙,如花的好奇心毀了愛,生活就是含糊糾纏著,日子就過了。
他們的愛,只有開始那段最美好,無論多麼濃烈的胭脂,總會褪色成斑駁的流年,誰都擋不住,唯有愛,是心中的謎團,一直一直懷疑著,惦記著。
張國榮,梅豔芳,看著鏡頭之後的他們,彷彿在看另一個世界的悲歡離合,他們雖然已不在人世,但他們永遠活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
4 # 掌燈江湖
多少柔情訴不盡,空餘一曲笑紅塵
世間最美好,莫過於在最美的年華遇見了你,哪怕一起漂浮於塵世。
能夠集聚兩大絕代巨星於一體的經典之作,恐怕只有李碧華的《胭脂扣》了。
在“哥哥”15週年忌日這天再回首這部作品,不禁讓人唏噓: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李碧華和嚴歌苓都是反傳統的典型:
一個擅長前塵往事、詭譎奇情,一個放眼社會底層、關注邊緣人。
她們都寫妓女,卻一反諷刺之味,未曾貶斥。
1
梅豔芳飾演的塘西頭牌如花,剛出場便以雌雄難辨的坤生裝扮驚豔了十二少: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
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小生繆姓蓮仙字,為憶多情妓女麥氏秋娟。
見倨聲色性情人讚羨,更兼才貌的確兩相全。
今日天隔一方難見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涼天……”
一曲《客途秋恨》綿延低轉,仿若Teana之音。
涼風有信,秋月無邊,思嬌情緒好比度日如年……
曾經張衛健版韋小寶將這句歌詞篡改成口頭禪,從他口中說出,總覺得像油滑的小痞子撩撥少女的思春行為。
但從如花口中唱出,眉目傳情卻“郎”情篤定:
“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耳畔聽得秋聲桐葉落,又只見平橋衰柳鎖寒煙。”
初次見面她使出“強攻”殺手鐧欲擒故縱,兩人都是風月場的高手,在臉貼臉的對視中,誰先膽怯誰就先輸。
很明顯,如花佔據主導位。
十二少一句“愁對月華圓”的接招,就已表明魚已上鉤,於是兩人心照不宣。
如花的高明之處在於,明明是她先撩的,卻在拋下一句“哪有那麼多愁啊!”之後便揚長而去,背影瀟灑走路帶風。
跨階級的戀愛從來得不到有效的祝福,吞食鴉片自殺成為他們的訣絕之路。
“名妓痴纏,一頓煙霞永訣;闊少夢醒,安眠藥散偷生。”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獨赴黃泉的如花苦苦在陰間獨守53年。
2
不得不承認,梅豔芳對如花的拿捏很有層次感。
身為青樓花魁,她風情萬種卻又人畜無害。
那慵懶的眼神牽動的是萬絲情縷,她的嫵媚只有在十二少身上才釋放得淋漓盡致,也只有十二少才看得到她“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的一面。
3
在我看來,如花和十二少猶如兩個極端的哲學範疇:
前者代表著前衛的存在主義,後者代表的是與之截然相反的虛無主義。
如花篤信十二少的愛與自己無異,所以她才能放下自尊,甘願冒著被貴族羞辱的風險,去和陳夫人談判。
一個風塵女子想要嫁入豪門,本身就是個門楣中的笑話,更何況她連個籌碼都沒有。
梅豔芳很喜歡這個角色,從某種程度上講,如花的顛沛流離和對愛情的執著、嚮往很像她自己的寫照。
在2003年她生前最後一場演唱會上,她為自己穿起婚紗,說出了一番肺腑之言。
擁有屬於自己的家庭,擁有愛自己的丈夫,有一個陪伴終老的伴侶。
這是她的夢想,也是如花的存在主義夢想。
如花在煙花塵世洗盡鉛華,一如她幼年時的賣唱生涯;
她遇門第奚落無所依靠,亦如她歌詞裡所唱“孤芳自賞最心痛”;
道德規範與真理的自相矛盾,使得藝術與愛情終不能兩全。
當十二少的玩世不恭、放蕩不羈在失去豪門蔭澤後,陷入了貧民階層柴米油鹽帶來的苦悶、孤獨與找不到出路。
這是屬於十二少的虛無主義煩惱。
他落入了與如花相倒帶的命運,如花在嶄露頭角以前摸爬滾打的悲慘童年,他此刻才剛開始經歷。
從衣食無憂到跑龍套討生活,命運的落差往往最消磨人心,而人的惰性最終將一代闊少蠶食成鴉片的奴隸。
索性他便醉生夢死在煙霧繚繞之中,麻木的消沉下去。
他怕死嗎?怕過,所以在吞鴉片時他會有幾秒猶豫。
如花一定是讀過《孔雀東南飛》的,她的不安全感在兩人不對等的情感付出中就早已註定。
4
原著與電影還是有幾處細微的差別:
比如原著中兩人約定的暗號是“3877”,在電影中變成了“3811”。
或許“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的纏綿悱惻,敵不過一生一世的孤獨感吧。
其中有一段驗鬼的橋段,原著與電影還是差別甚大。
阿楚因為男朋友帶了個“女人”回來,正吃醋,如花為了向阿楚證明自己不是人,好讓她吃下“定心丸”,帶她去了廁所驗明正身。
原著中阿楚道出了廁所中的實情:
"你不要知道嗎?好吧,告訴你,她讓我看她的內衣。我從未見過女人肯用那種勞什子胸圍,五花大綁一般,說是30年代,簡直是清朝遺物!"
而電影中這種驗鬼伎倆似乎並沒有太大的說服力,於是改成了如花把阿楚的手按在自己胸口。
這時阿楚才恍然大悟:原來如花真的沒有心跳,那不就是鬼嘛!
李碧華在《胭脂扣》原著中有一句話很耐人尋味:
若有所待便是人生,若有所憾也是人生。
人生本如戲,有所待亦有所憾,就像兩大絕代巨星走後留給後人的遺憾一樣,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胭脂扣》:
誓言幻作煙雲字
費盡千般心思
情象火灼般熱
怎燒一生一世
延續不容易
負情是我的名字
錯付千般相思
情象水向東逝去
痴心枉傾注
願那天未曾遇
只盼相依
那管見盡遺憾世事
漸老芳華
愛火未減人面變異
祈求在那天重遇
訴盡千般相思
祈望不再辜負我
痴心的關注
人被愛留住
祈望不再辜負我
痴心的關注
問哪天會重遇
-
5 # 一盞沉香流年輕拋
在有想看這部經典影片的衝動之前,是我的《文學理論》老師在講‘小說是虛構中的現實’這一要點時推薦的。她當時舉了“如花和十二少的愛情”這一例子,老師的ppt上有一組動圖,那是如花和十二少對視的一幕。我只看了這一經典的一幕,就喜歡上了孤傲、清冷的如花以及風流、俊逸的十二少。
影片主要講述了香港三十年代的石塘咀名妓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的感情糾葛,上演了一場人鬼情未了的淒涼愛情。張國榮飾演的富家子弟陳振邦結識了梅豔芳飾演的紅牌名妓如花,兩人相愛已久,卻因陳家的極力反對,對前路無望的情況下,兩人以胭脂扣作為定物,吞鴉片殉情。兩人約定好“3711”作為暗號,但死去的如花在地府並未找到愛人的身影……恍恍惚惚五十三年過去了,如花在陰界生不如死,等不下去了,便上來尋找十三少。
《胭脂扣》裡有兩個香港,一個是三十年代的,一個是八十年代的,這倆年代相互譏諷又相互印證。在影片最後,如花在片場裡找到了十三少,這時的十三少早已沒有了風流倜儻,頭髮發白,跛著腳,吐著濃痰。如花這一刻釋然了,她將帶了五十多年的胭脂扣還回。最終,她投胎去了,那個逆著光的背影充滿了對人世的譏嘲,也是對記憶和誓約的譏嘲,說好的三生三世黃泉路上見呢?全是一廂情願罷了。這般看來,女人可以把愛情當成生命,而男人對待愛情就沒有這樣重要。
-
6 # 淡泊佚名
《胭脂扣》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由關錦鵬執導,梅豔芳、張國榮主演。
影片主要講述了香港三十年代的石塘咀名妓如花與紈絝子弟十二少的感情糾葛。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不過十幾歲的年紀,思想不夠成熟,閱歷亦尚淺,對許多事物的理解都不夠清晰,彼時看至最後只是同情如花,她苦苦等了十二少五十三年,卻換得別人的苟且偷生。但如今再看這部電影我的想法略有不同,如花縱然可憐,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她的愛情太過極端,她其實是自私的,與其說她愛的是十二少,不如說她愛的是“愛情”這兩個字。她不能得到十二少,亦不願意讓別人得到十二少,死便是最好的辦法,只有死亡才能另他們永遠在一起,只有死亡才能證明十二少愛自己。但她一心只按自己的想法,卻忘了問一問十二少是否願意就此拋棄榮華富貴人世繁華,甘願在他最美好最年輕的年華中死去。這真的是一場殉情嗎?如果我們較真一些,這並不算殉情,這算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謀殺,只是殉情未果,謀殺亦未遂。
-
7 # 笑熬人生
作為一個電影愛好者,《胭脂扣》這部片子看過數次了,越看越覺得像《紅樓夢》,原本張愛玲李碧華亦舒等都深受《紅樓夢》影響,作品裡或多或少都帶點影子。
十二少和如花在石塘咀的倚紅樓一見鍾情,這是一個荒謬的愛情故事,嫖客與妓女發生了愛情,很多人被如花的痴情感動,李碧華大約是冷笑著寫出來的,她和瓊瑤是不同的。
《胭脂扣》是《茶花女》的香港版,如花應當遇見小仲馬,她是天性未泯的風塵女子,他是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子,這樣一對才不會將愛情詮釋成逢場作戲。
十二少畢竟久經風月場,他的真心有幾成,連閱人無數的如花都不放心,才在酒里加了安眠藥哄著、逼著她吞鴉片,他們的自殺行為玷汙了殉情這個壯烈的詞,殉情是心甘情願萬劫不復的篤定,如花和十二少不過是騎虎難下。
到底,她是愛他的,愛他的柔情蜜意英俊風流,當愛走到絕路時,他生出怯意,她一半因著愛,一半因著不甘心,才設下一個局,這是一局豪賭,賭注是性命,以死來證明愛。
愛是懷疑,一個人太令人放心了,大約就成了柴米油鹽的伴侶,親情大於愛情了。但凡愛,沒有放心這一說,愛一個人就會身不由己的患得患失,忐忑不安提心吊膽,含在嘴裡怕吞了,捧在掌心怕摔了。
後來如花還是賭輸了,十二少活下來了,他原本就沒有以死殉情的堅決,配合她演了一場戲,她假戲真做,他迷途知返。
如果她不回來尋找真相,輸得不會如此慘,還可以抱著一個美好的幻想再世為人,只怪她總是不放心,惦記著要回來找他,終於讓她看見了老態龍鍾面目全非的他,這是上蒼對痴情人的懲罰,愛足七分已經夠了,十全十美的愛是一個幌子,真相總是駭人的。
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開始的時候是愛,漸漸變了初衷,變成強求和固執,一定要撞到南牆,才知道走錯了方向,那半個世界的等待,並非全部因為愛。
關於一見鍾情,最好的詮釋是《紅樓夢》裡寶黛初見的一幕——這個妹妹我見過的。大觀園裡奼紫嫣紅,人人都是精明伶俐的姐姐,只有她是妹妹,他愛她,於是她在他心裡是妹妹,嬌小稚氣,需要疼愛呵護。
他們有木石前盟尚且不放心,越親密的人越容易生嫌隙,毫無保留地將心交出去了,就要各自為著各自的心,畢竟只有那麼一顆,總不能表錯了情。
愛是股票,永遠不知賠或賺,反反覆覆欲罷不能,婚姻是工資卡,有多少錢心裡有數,相比之下,有愛的婚姻還是好的,以防萬一。
無論多麼懷疑,都不要輕易捅破那層紙,如花的好奇心毀了愛,女人要有一種曖昧的姿態,即使知道男人在說謊,也不揭穿,男人也知道她知道,這樣含糊糾纏著,日子就過了。
想象不出還能有誰比梅豔芳更適合演如花,那種煙花女子的伶俐,薄柳之姿的媚意,生的苗條纖瘦,造成紅顏薄命的幻覺。她是很適合穿旗袍的女子,
身段修長單薄,抹著大紅的胭脂,靠在門上斜斜一個飛眼,就是一個好故事的開頭,後來見她穿男式長大衣,為其玉樹臨風的樣子心折。也沒有人比張國榮更適合演
十二少,一低頭一皺眉的優雅憂傷,一轉身一抬眼的萬種風情。
他們的愛,只有開始那段最美好,無論多麼濃烈的胭脂,總會褪色成斑駁的流年,誰都擋不住,唯有愛,是心中的謎團,一直一直懷疑著,惦記著。
-
8 # 娛樂美洋洋
《胭脂扣》這部電影我一共看過三次,足以說明我對這部電影的喜愛。《胭脂扣》,僅聽名字便讓人感覺色彩十分濃郁,而整部電影裡始終充斥著玫瑰色的氤氳。電影《胭脂扣》是根據李碧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由第四代著名導演關景鵬導演,張國榮和梅豔芳主演。《胭脂扣》是一個關於紈絝公子哥和紅牌妓女的故事。故事情節放到現在來說可能有些老套,公子哥十二少與妓女如花相愛,懸殊的家世使兩人的愛情得到十二少家人的反對,決絕的如花與愛人相約殉情,卻在死後苦等戀人不得,於是到陽間尋找愛人的訊息。卻得知十二少當年被人救活,在愛情與生死麵前選擇了懦弱。這部電影運用時空交錯,將如花內心的痴情、痴守表現的淋漓盡致,也將十二少的深情與愧疚一一呈現。
-
9 # 奕齊影業
《胭脂扣》講了一個俗套又絕望的愛情故事:風塵女子如花和富家少爺十二少相戀,無奈男方家人不同意,於是兩人約定自殺,而十二少未死成。50年後,如花化作鬼魂來到世間尋找舊情人,看到的缺失一個窮困潦倒的老翁,如花就此離去,為糾葛數十年的愛情畫上終點。
《胭脂扣》作者李碧華如是評價:“這便是人生:即便使出渾身解數,結果也由天定。有些人還未下臺,已經累垮了;有些人巴望閉幕,無端擁有過分的餘地。這便是愛情: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並無想象中之美麗。”
-
10 # 娛樂一起轉
你是否也錯看了《胭脂扣》,痴情絕情原來並無不同,皆為我心而已
李碧華名作《胭脂扣》,梅豔芳張國榮絕美演繹不一樣的人鬼情未了
作家李碧華,原名李白,祖籍廣東,香港長大,中學畢業。代表作有《霸王別姬》、《青蛇》、《秦俑》、《胭脂扣》、《生死橋》、《餃子》、《誘僧》等,其中多部被改編成電影。
《胭脂扣》是一篇八萬多字的中篇小說,發表於1984年。講述了三十年代香港石塘咀紅牌姑娘如花與富家子弟十二少之間的悽美愛情故事,兩人地位懸殊不能成婚,於是相約一起殉情,最後關頭十二少貪生後悔,如花死後等了五十三年,以犧牲轉世陽壽為條件換取七天時間回人間找舊情人,相見時十二少醜陋老邁,如花交還定情信物胭脂扣後飄然離去。
小說與電影對十二少的人設處理略有不同。小說裡十二少殉情最後一刻反悔,感動於如花的事情又貪生怕死,屬於臨陣毀約,想回到過去富家少爺的輕鬆生活裡去。電影裡十二少也吞了鴉片自盡,但屬於被人救活,之後沒有再次自殺,回家去娶妻生子。為什麼這樣處理?我想是因為原作者李碧華和導演關錦鵬的切入角度不同。
李碧華本想揭露的是所謂情深這件事並沒有那麼單純,如花會瞞著十二少在酒裡下安眠藥等同謀殺,十二少臨陣毀約貪生怕死,二人其實各有各的自私,都沒有愛到為對方不顧一切的地步。李碧華想透過五十年時空差距引起女性對自身命運與愛情的反思,報館編輯袁永定和女友阿楚之間也存在一定的感情困擾,阿楚顯然代表了八十年代香港職業女性的聰明、自立、平權、意識覺醒,但她和永定都不是能為對方殉情的人,愛情對他們來說已經與五十年前大不相同。
關錦鵬的處理使得十二少沒有那麼的可恨可惱了,因為他也是吞了鴉片並且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了如花給的摻了安眠藥的酒,他畢竟是付出了最初的勇氣和真心,決定和如花一起死,這個決定本身已經對得起如花的痴情託付。只是後來被人救活,沒有再次自殺追隨,這和一開始就臨陣毀約是不同的了。這樣的處理不是為了給十二少留面子,而是為了讓如花對舊情人可以少一點恨,多一點釋然。也讓觀眾唏噓有情人生死相隔的同時,不至於帶入憤怒的情緒,只留下憐憫同情理解和思考即可。
李碧華小說《秦俑》被張藝謀拍成《古今大戰秦俑情》,《青蛇》被徐克拍成同名電影,《霸王別姬》被陳凱歌拍成同名電影,《《餃子》被陳果拍成同名電影,等等。在李碧華的小說裡,女主角都是為愛奮不顧身的,甚至可能帶有某種偏執,撲火自焚的冬兒,水漫金山的白素貞,吃嬰胎餡餃子美容的艾青青,還有這個相約吞鴉片殉情又悄悄給情人下安眠藥的如花。
愛情在李碧華的小說裡只是表面皮囊而已,內裡是對人性的深沉思考,對生命本身的追問,小說本身當然不可能給出終極答案,那不是作家的事,她只是用故事導引出脈絡經緯,由讀者或觀眾自行帶入,自行探索,自行決定。
很多人更多看的是電影,電影比較形象化,拍的好會讓原著鮮活生動,比如八七版紅樓夢,除了陳曉旭可以說世間再無林黛玉。比如霸王別姬,除了張國榮,世上再無程蝶衣。在《胭脂扣》的故事裡,同樣如此,如花和十二少的選角與原著可謂天衣無縫,渾然天成。十二少的英俊瀟灑風流倜儻,骨子裡的世俗軟弱苟且偷安被張國榮演繹的不差分毫,如花做頭牌的時候風情嫵媚,溫順痴纏與做鬼之後的悽惶迷惘失望落寞也被梅豔芳傳達的惟妙惟肖。
有人說這是中國版的人鬼情未了,不錯,如花殉情死而不甘,十二少偷生苟活於世,他們的心底都有對五十多年前舊情的記憶,如花一直不肯去投胎轉世,又折損來生陽壽換七日人間找尋,如果她找到的是已經轉世忘卻了前塵的十二少又會怎樣?他或許是程蝶衣或阿飛,或許是張國榮,他們還能再一起嗎?五十多年前的情還一如往昔嗎?就算他們相信如花的話,又如何?如果十二少當時死了,也做了五十多年孤魂野鬼,來赴這3811之約,他們是一起去喝孟婆湯轉世呢,還是拉著手繼續做鬼呢?他們還能如往日一樣纏綿於榻吞雲吐霧,票戲喝酒羅帶同心嗎?
是不是隻有生生死死在一起才是愛情?是不是必須愛了就捆綁三生三世四海八荒?是不是隻要一廂情願付出到底就可以要求對方同等付出,否則就是吃虧、負義、寡廉,薄情?
如花將情定信物胭脂扣交還給十二少,也是這樣說的,她說:“十二少,謝謝你還記的我”,“這個胭脂盒我掛了53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這就是放下,了斷,儀式感的終結。情如萬物,有開始有結束,花開花謝,緣生緣滅,尋常人並沒有能力載動山無稜天地合的愛情,那只是一種比喻,一種願望,是情濃時的渲染、告白,是給瓶子裡鮮豔的玫瑰花瓣上撒水珠,但水珠並不能讓那瓶子裡的玫瑰永不凋謝。
在《胭脂扣》的故事裡,如花與十二少各有各的自私,一個是必須拉個墊背的同死,你不想死我下藥讓你死。另一個是你為我死我很感動,但是抱歉我還想活著回家去,哪怕娶個不愛的女人,哪怕辜負了與你的試驗。十二少在人間也落魄潦倒,兒子不認,可謂生不如死,但好死不如賴活著,苟且偷生的五十多年裡,他從沒有一次下定決心去赴約,去找那個二十三歲就為他殉情自盡的女人,他記得約定,卻不肯前往,他對如花的背影喊出對不起,依然沒勇氣立即赴死追隨。
《胭脂扣》已還,情緣已了,從此生生世世不見,無所謂見於不見,見不見都等於不見。
回覆列表
《胭脂扣》
導演:關錦鵬
主演:張國榮 梅豔芳
李碧華的一部女性宣言,關錦鵬一種深藏的情懷,張國榮和梅豔芳的一次驚豔組合,使得在當年很多國際電影節上都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
三十年代香港的風月世界,青樓妓女如花愛上了人稱十二少的紈絝子弟陳振邦,二人交往直到談婚論嫁的地步。由於身份地位懸殊,婚事遭到陳家反對。為了跟如花在一起,十二少脫離家庭與如花同居,兩人以胭脂扣定情,決定一起吞食鴉片殉情。如花在地府等了五十年仍然不見十二少,只有到陽間找尋,才發現十二少原來未死,在人間苟活了五十年,如花心恢意冷,交換胭脂扣,孤身一人回地府……《胭脂扣》整部影片幽暗悽絕,清冷華麗,結尾更是百感交匯,情動如潮,令人觸目愴然。
這部電影是張國榮表演的新高,他把一個痴情但懦弱的富家子弟“十二少”刻畫得入木傳神,角色散發著高貴氣質,有種讓人敬而遠之的華美。而在影片最後張國榮的出場可謂驚倒四座,老淚縱橫的十二少空茫地瞪著找回人間的如花,眼神中透露著難以言說的複雜情感,有後悔、有驚恐、有慚愧、有羞惱、有無奈甚至有憤怒。張國榮也憑藉此片第三次被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但卻莫名其妙地輸給了《七小福》中的洪金寶,著實讓人大跌眼鏡,不知所謂。此後,“十二少”的高貴成為張國榮現實生活中的一種外在表徵,似乎他真是一個“入戲很深”的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