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5
回覆列表
  • 1 # 北派三叔

    寒露意深秋,天冷多添衣。這幾天,我們也明顯感覺到一天比一天寒涼襲人,不少人拿出秋褲,穿上了小棉襖。但是古人也說了,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下可就就人猶豫了,是凍著哪還是不凍著哪?

      北方的秋天,早晚溫差較大,土話說就是一頭早晚比較涼,而有的人在早晚也穿得非常單薄,甚至在冷空氣來臨之際,仍恪守秋凍的信念,結果染上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其實秋凍不能簡單的理解為少穿衣服,應該“科學地秋凍”。

      一,聽天命、順天時

      初秋時節,暑熱未消,氣溫偏高,氣候變化比較平緩。此時,少穿點衣服,使身體略感涼意,適當“凍一凍”是有益健康的。

      晚秋時節,氣候變化較大,早晚溫差增加,一旦有強冷空氣活動,氣溫急劇下降時,就應及時、適當地增衣保暖。此時若再一味強求“秋凍”,就會適得其反。

      二、一頭早晚要保暖

      氣溫比較寒冷,上班的路上也要增加衣服,注意保暖。

      ,當太陽公公下山後,你會感覺到溫度急劇下降,工作一天後身體又略顯疲憊,正是外邪入侵的時候,一定要保暖。

      三、幾個部位要保暖

      腹部

      上腹受涼容易引起胃部不適,甚至疼痛,特別是有胃病史的人更要加以注意。

      下腹受涼對女性傷害大,容易誘發痛經和月經不調等,經期婦女尤其要加以重視。

      雙腳

      腳是人體各部位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而腳部又彙集了全身的經脈,所以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

      全身若冷,機體抵抗力就會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虛而入。

      脖子

      這個部位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肩膀

      肩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相對比較脆弱,容易受傷。

  • 2 # 東直門醫院焦勇大夫

    總說要“春捂秋凍”,那麼“春捂秋凍”到底咋回事?

    春天的氣溫變化很大,乍冷乍熱,所以倒春寒的天氣還是非常多的。這個時候,如果我們過早地、過快地脫了衣服,就容易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得一些傳染病,還有流行性感冒等病。

    所以我們提倡春天要適當地要捂一點。那麼秋凍,秋天是由熱轉冷,寒冷的空氣刺激,增強對寒冷的耐受性,以便應付更為殘酷的嚴冬。

    如何才能正確的做到“春捂秋凍”?

    ●如果春天到了15℃以上,維持兩週的時間,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脫掉冬天衣服,換上春季的衣服。

    ●秋天呢,如果氣溫降到15℃以下,兩週以上,我們就可以穿上秋冬的衣服了。

    除了從溫度上來判斷,在春秋換季的時候,我們應該遵循穿衣服要儘量做到上薄下厚,就是底下,足部、腿部要保暖。肚臍不能露,腳、關節這些都是不能露的!

    春秋換季時候,穿衣服應該一層層地遞減或遞增。在晝夜溫差超過8-10攝氏度的時候,也要適當增減衣物。

    而且,有一類人群,只適合“春捂”,並不適合 “秋凍”。比如說,老年人、小孩,體質虛弱的人,包括像冠心病的病人,你要是給他凍,血管收縮以後,供血就會減少,就可能會突發心梗等疾病,這是大忌。另外,像糖尿病患者、有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也都是不能凍的。

    溫馨提醒:雖然“春捂秋凍”確實可以增強抵抗力,但還是要根據自身的身體情況來判斷。想要提高抵抗力,更重要的還是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多參加鍛鍊,保持良好的心情,注意合理的飲食搭配。

  • 3 # 小貝保險

    晚風褪去燥熱,樹葉落地,萬物驚秋。

    隨著氣溫下降,秋意漸濃,很多小夥伴已經被一早一晚的“冷勢力”安排地明明白白了。

    “天氣你慢點冷,我還沒錢買秋褲”“先別降溫,我壓箱底的秋衣還沒曬”……

    當然,也有很多無畏嚴寒的勇士堅持“古訓”,表示一定要走完“秋凍”的程式。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這條“八字真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從老一輩人的口中聽過。

    那麼關於“秋凍”你瞭解多少呢?這句“古訓”靠譜嗎?

    小貝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秋凍”背後你所不知道的事,主要內容如下:

    “秋凍”有依據“秋凍”有講究“秋凍”有限制一、“秋凍”有依據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現在都講究科學嘛,“秋凍”也許就是封建迷信,不靠譜的。

    這樣想可就錯了,“秋凍”是有中醫和現代醫學兩大類醫學依據的。

    從中醫角度講,人與大自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當人體與自然規律一致或同步時,人體會保持一種健康狀態,當平衡遭到破壞時,就會形成各種病症。

    “秋凍”的目的其實就是固護陽氣,讓身體適應季節的變化,以保持人體的健康狀態

    從現代醫學角度講,“秋凍”有助於鍛鍊身體的耐寒能力。

    在溫度逐漸降低的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機體的產熱效率,增強對低溫的適應能力

    適當秋凍,衣服逐漸加厚,能使人體慢慢地適應氣溫下降,有助於增強自身的防寒抗寒能力。

    所以,“秋凍”並不是沒有依據的空話哦。

    二、“秋凍”有講究

    看到這,可能有小夥伴覺得“秋凍”這麼好,然後立馬就去感受“秋凍”了。

    先別急,“秋凍”也是有講究的,別傻傻地幹“挨凍”。

    “秋凍”的原則是:使身體略感涼意,但不感覺寒冷

    具體點,就是氣溫不低於20度,適當讓身體承受一下冷凍,能起到“秋凍”的目的。

    如果氣溫降到15℃以下達兩週以上,就要穿上厚衣服保暖了。但也不要穿得過於厚重,把自己捂得嚴絲合縫的,要使身體感覺到一絲寒意為宜,避免出汗,陽氣外洩

    此外,還要注意這4個部位千萬不能凍:

    1、肚臍——肚臍秋凍易腹瀉

    秋季溫差大,如若不注意肚臍的保暖,白天的時候可能沒有感覺,但是到了夜間,寒涼之氣容易透過肚臍侵襲到人體內部,刺激腸道,易引發寒性腹瀉

    2、腳踝——雙腳秋凍易引寒入身

    人們常說“腳冷,則冷全身”。腳被稱為人的第二心臟,彙集了全身的經脈,神經末梢豐富且敏感,尤其是腳踝

    我們的腳踝,皮下脂肪極其薄弱,很容易受到冷空氣侵襲。長期暴露在外,易造成血管僵硬、收縮,出現充血、水腫症狀,導致血液不能正常回心,引寒氣入體,誘發感冒、發燒。

    3、脖子——脖子秋凍易感冒

    我們的後腦勺和脖子極易受風。後腦部位和頸部分佈著豐富的神經和毛細血管,這倆部位一旦受涼,向下容易引起有肺部症狀的感冒,向上則會導致頸部血管收縮,不利於腦部供血

    4、膝部——膝部秋凍易炎症。

    深秋是關節炎的始發期,很多人的關節在這時開始怕冷、怕風甚至出現刺痛。膝關節長期暴露在外面,很容易患上關節炎

    所以,“秋凍”也是有講究的,不是想怎麼凍就怎麼凍,也不是哪都能凍哦。

    三、“秋凍”有限制

    “秋凍”雖好,也不是人人都適宜。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體內的陰陽狀態也不一致。

    除老人、孩子、孕婦外,還有四類人也不適宜“秋凍”。

    1、支氣管炎、哮喘患者

    這兩類病人對氣溫、溼度的變化極為敏感,而且體質虛弱,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造成氣管、支氣管等痙攣,從而導致疾病的發作或加重

    2、心腦血管疾病患者

    晝夜溫差較大的天氣,會使人的面板、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加大血管阻力,導致血壓升高,也會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極其不友好

    嚴重時會導致冠心病患者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症狀,甚至還可能誘發中風,危及生命。

    3、胃腸病患者

    人體受寒冷刺激後,胃腸氣血執行不暢,易發生痙攣性收縮,使原有胃腸疾病再次發作。

    4、關節病患者

    風寒溼邪是造成關節病變的主要誘因,寒性凝滯,導致氣血執行不暢、引起疼痛,俗稱“老寒腿”。

    這幾類人,保暖對他們來說很重要,要隨著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以免舊病復發,影響身體健康。

    小貝有話說

    適當“秋凍”可以增強身體抗寒能力,固護陽氣,促進身體血液迴圈,對身體好處多多。

    但凡事都怕過猶不及,秋凍也是一樣。不要拘泥於“秋凍”之說,就一味追求“秋凍”,也要因部位而異、因人而異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看完文章後,你學會如何“秋凍”了嗎?快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們吧。

  • 4 # 雨哥帶你看

    我認為是有必要的。

    “春捂秋凍”這可以說是老一輩人,在生活中總結出的經驗,是經過實踐檢驗的。

    首先,現在春天氣溫是比較多變得,今天十幾度,明天可能就零下了,在溫度變化幅度這麼大的時候,為了漂亮過早減少衣物,就會讓身體受涼。

    一般就發燒感冒,可能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感冒,不過春天的冷會帶著寒氣進入人體,在中醫上來說,寒氣入體如果不解決的話,隨著年齡增大,關節病、風溼都會出現,這就是年輕債了。

    同理,秋季也是一個不明顯的季節,有時候就感覺昨天好熱,今天一下子就到冬天了,適度的冷一下,可以在這個季節中有一個過渡,到了冬天身體才會更好。

    有人也許感覺那還有冬泳的,不是更冷嗎?你要知道,冬泳是非常好,不過在下水之前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不然直接下水會抽筋的。

  • 5 # 使用者冬天一枝梅

    雖然24節氣中的立春已過去,但二三月份的天氣,就像孩兒面說變就變。

    就說前幾天吧,颳了幾天的南風,風停了,驕陽似火,氣溫突然飆升到了二十幾度,小年輕們有的穿起了短袖衫,有的穿起九分褲。亦然一份初夏景象。

    大概過了兩天吧,說變就變,北風一倒,我天,一直跌下來十幾度,不得不又把洗過放在衣櫥的棉衣穿上。老天爺啊?您老能不能正常點?這咋穿衣服?

    初春萬物復甦,人們的汗毛孔也張開,體感溫度還是比較低的。一不注意容易凍感冒了。所以大家還是看天氣增減衣服哦!

  • 6 # 青木愛發呆

    很有必要!

    啥是“春捂”

    “春捂”就是說在春季,

    氣溫剛轉暖時,

    不要過早脫掉棉衣,

    使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

    處於相對的平衡狀態。

    春捂的益處

    有利於調節人體的恆定溫度

    因為無論季節如何變化,人的體溫總要保持在37度左右,人體保持恆定的溫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縮和面板的出汗來調節;二是靠增減衣服來維持。如果過早地減掉衣服,就會破壞人體恆定溫度的調節,影響身體健康。

    “春捂”有利於抵禦風寒

    人體也同自然界一樣,在春天開始復甦,原先處於“冬眠”的面板細胞開始活躍起來,毛孔張開。這時當冷風襲來時,就能長驅直入,使人感到寒冷。

    “春捂”有利於適應季節的變化

    在初春時節,經常有寒流和強冷空氣南下,導致氣溫急劇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捂”著點兒,就很難適應這種冷暖的變化,許多人甚至可能會患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怎麼“捂”

    對於春捂,重點照顧好“首足”兩頭。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

    “捂”多久

    一般情況下,立春後最短也要捂10天—15天。

    這是因為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

    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

    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

    “捂”的標準

    1把握時機

    冷空氣到來前一兩天未雨綢繆。醫療氣象學家發現,許多疾病的發病高峰與冷空氣南下和降溫持續的時間密切相關。比如感冒、消化不良、早在冷空氣到來之前便捷足先登。

    2把握氣溫

    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而需要“春捂”的人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3注意溫差

    日夜溫差大於8℃是捂的訊號。春天的氣溫變化無常,前一天還是春風和煦,春暖花開,剎那間則可能寒流湧動,日夜溫差大於8℃時是捂的訊號。

    春捂小技巧

    上薄下厚,脫衣遞減

    脫衣不是一步減到位,要遞減,一件一件地脫,尤其是身體虛弱的老年人,先減上衣,後減下裝,鞋子也要穿得暖和一點。

    不宜過早摘掉帽子、圍巾,以免遭受風寒,出現頭痛、感冒、傷風等。

    春捂穿衣別太緊

    春捂不僅是不要過早脫衣,同時穿衣也不能過緊。穿緊身的衣,阻礙了氣血的流動,容易把陽氣鬱住,身體會更冷。

    所以,穿保暖性好又柔軟透氣寬鬆的衣服最好,暖和,面板也不容易乾燥瘙癢。

    春捂別過度 因人而異

    春捂固然重要,可是捂得太過又會捂出火來。如果捂得太嚴實,就會導致鼻腔、牙齦、腸道、呼吸道上火。所以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和溫度變化來定。

    所以,小夥伴們初入春天還是不要急著退衣物哦~~

    也不要忘記提醒身邊人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CFA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