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六一食光記

    其實事事無絕對,如果孩子對於目前做的輔食沒有胃口,可以從顏色、形狀、烹飪方法上加以改進來吸引孩子興趣,並不一定是要依靠放鹽來調動孩子的胃口。另外如果運動不足,可以適當增加些運動,畢竟多動了胃口食慾也會增加,睡眠也會更好。

    我兒子現在16個多月,目前輔食吃的很好,每頓肉蛋菜攝入均衡,中間搭配應季水果。至於鹽的新增,只是在大人做菜時,比如魚肉:夾一些中間部分的有點入味的給他吃就算吃鹽了。

    總體原則就是適度適量的新增,畢竟現在不管大人還是孩子都提倡少油少鹽減輕腎臟代謝負擔,何況幼兒的脾胃腎臟本身就沒有發育完全,還是要酌情新增才好。

  • 2 # 營養海賊團

    9個月寶寶不愛吃素食,往往是初加輔食呈現的假象,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好比是母子間鬥智鬥勇的遊戲,而在輔食中加鹽的舉動並不是那麼有趣,也不符合營學的推薦。如果能夠調動起孩子積極主動地吃飯,才是更和諧的親子互動。最好的辦法就是抓住9月齡寶寶的特徵,“挑興”他。

    調整食物的性狀

    半歲以後,寶寶的吞嚥能力變得更加協調,為從泥狀食物向大塊的食物慢慢過渡打下基礎。家長可以把果泥或蔬菜泥改成大米粒大小的粒,既能鍛鍊孩子的咀嚼,同時口感變化還能調動寶寶的飲食興趣。

    新技能的調動——“手撿”

    這一階段,寶寶手指的撿拾能力有很大進步,能撿起小塊的食物吃。

    可以在寶寶面前的盤子裡放幾小塊o型食物圈、煮熟的胡蘿蔔塊或者寶寶能咬的柔軟水果,例如香蕉、火龍果以及獼猴桃等,都可以用牙床和上牙堂壓碎,有新意就會有樂趣。

    症狀長牙的寶寶也喜歡稍硬的食物用來磨牙,例如可以用蔬菜泥或者果泥加入麵粉,自制成磨牙餅乾,可以解決牙根癢癢,寶寶會更加喜愛。

    寶寶可以藉著用拇指和食指撿東西的技能,一次挑一個棍狀的、貝殼狀的或螺旋狀的,比其他食物更能抓住寶寶的注意力,而且讓寶寶也能因此多少吃進一點。

    PS:提供的食物一定要符合該月齡寶寶可接受的性狀,不宜過大,以免卡到孩子發生危險!

    試試團隊鼓勵——“眼氣”他

    讓寶寶坐在餐椅上,家人每個人都開始吃,但什麼都不給寶寶,他會感覺到自己被孤立,就會想要些吃的,當他伸手去夠食物時,從你的盤子裡拿給他,他會吃的津津有味,甚至還想多要一些。

    Ps:當寶寶開始吃飯時,也不要一下子把整盤食物放在他的面前。一次只給他一兩口,他會想要更多。

    指與戳

    除了用拇指和食指撿東西之外,這個月齡的寶寶還能用食指戳東西。寶寶喜歡用手指戳新食物,好像想蘸一點試試看,你可以利用他的這項技能。

    例如可以用西紅柿做成醬,蒸好的土豆切成小丁,讓寶寶拿著土豆蘸番茄醬吃,大人可以在一旁演示,讓寶Bora模仿。媽媽可以如法炮製,用其他種類的蔬果代替。

    記住,每項新技能對寶寶的營養有益處,也會帶來一些讓人好氣又好笑的小麻煩。當寶寶用食指去戳吃的,放到嘴裡品嚐時,這位小藝術家可能會在衣服和麵前的盤子上作畫,出現這類情況時,暫時當成好事享受吧,如果寶寶不吃只玩,就結束這頓飯吧!

    說說加鹽

    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而寶寶在天然食物和其他輔食中獲取的鈉足以滿足寶寶身體所需,如果再加鹽一方面會增加孩子的代謝負擔,另一方面也會助長寶寶重口味的習慣,所以,鹽還是建議1歲以後再加的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洋河酒廠的原漿酒會對外銷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