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戶外抓螞蟥
-
2 # 我就天下第一
機油加到機油尺的上下限之間。
如下圖
機油過多會造成發動機無力、油耗增加;
機油過少會引起發動機潤滑不良、高溫、甚至拉缸。
所以機油應該加到合適的中線頁面。
-
3 # 益乘科技
汽車潤滑油是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所必需的,具體是起到潤滑金屬件,減少零件之間的摩擦,以及帶走部分發動機工作時產生的熱量,帶走磨損後產生的金屬碎屑,以及起到還有密封、減震、防鏽等作用。對於發動機的正常運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於潤滑油也是會損耗的,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加機油。需要注意的是,潤滑油的量也需要嚴格注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有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就是加多了嗎,只要裝得下不就行了。其實還真不是的,這裡就說一下潤滑油加多了會有怎樣的壞處。
凡事都是這樣,物極必反,所以汽車潤滑油一定要加的過多,下面分析原因給大家看看。
1、如果潤滑油加得過多,那麼發動機工作的時候各個部件會出現劇烈的攪動現象,這會增加發動機內部的功率損失。也會增加發動機的攪油損失,這是因為潤滑油液麵變高,曲軸受到的阻力增加,這會影響動力輸出,增加燃油的消耗,在駕駛的時候會感覺動力變差,沒勁,加速反應慢,同時噪聲變大;
2、 由於潤滑油的液麵更高,因此飛濺到氣缸壁上的機油會變多,這會增加潤滑油的消耗,產生燒機油的現象,使得燃燒室裡面的積碳變多,附著在燃燒室中,這會增加活塞運動阻力,也會降低發動機功率;
3、 由於潤滑油進入燃燒室的量增加,這也會使尾氣排放惡化,使得氧感測器中毒,嚴重的情況可能會使三元催化器中毒而損壞,這會降低三元催化器的轉換效率,排放變差;
4、 因為潤滑油被大量地攪動,這使得曲軸箱內的壓力升高,當壓力長期作用在曲軸的油封上,就會加速器老化和變形,最終導致潤滑油的滲漏,同時也會降低潤滑油的壽命。
因此,在新增潤滑油的時候,使液麵保持在最低刻度和最高刻度之間就好。
-
4 # 秒懂二手車
車子機油都有標準加油量 德系車會燒機油都是加到最上線 加多了車子沒勁加少了 會報警 像日系的話一般都是中線 因為他的車子技術挺穩定的 一般不會燒機油 車子是那個系列的車子 越詳細越好
-
5 # 王者歸來20000
跟一個修車十幾年的的哥探討過這個問題,認為他說的很有道理,分享給大家幾個“知識點”:
1,機油尺冷車高於熱車
機油尺冷車時刻度偏高,尤其是早上發動車之前,因為部件上的機油大部分沉積在油底殼。熱車後,部件和機油濾芯存油,會導致刻度下降。
2,機油會有自然損耗
機油正常行駛中會有損耗,長里程機油還會損耗的更多,這個不可避免。國外流行的15000公里保養一次,許多車需要中間補加機油。
3,後備箱不適合放機油
後備箱夏天溫度過高,冬天溫度過低,因此不適合存檔備用機油,除非燒油漏油太嚴重,尤其是半桶機油,放後備箱很容易變質。
4,夏天和冬天換機油有區別
冬天更換的機油,加熱後膨脹係數更大,會影響機油尺刻度。
5,結論
夏天換機油稍微沒過上線,啟動發動機後,部件和機油濾芯的存油,會使機油尺達到正常位置。冬天換機油稍微低於上線,啟動發動機後,部件和機油濾芯有存油,但是,機油加熱膨脹,機油尺也達到正常位置。
如果換機油時認為只要高於下線就行,將可能會導致機油消耗後,或者汽車啟動行駛後,油底殼的機油存量低於機油尺下線,影響活塞探油,降低發動機潤滑。
-
6 # autocarweekly
小課堂再次開課!
汽車加機油加到油尺的上止點最為適宜。
如若汽車需要新增機油,先將汽車停放熄火一段時間(10分鐘左右),拔出機油尺,用擦布將尺上的油跡擦乾淨。然後將擦乾淨的機油尺插到油尺管裡,再次拔出機油尺,檢視油尺上的油跡(這時機油尺上的油跡則與油底殼的油麵是一致的),正常情況下,油跡應在油尺的上下刻線之間,中線偏上。平時根據機油尺上的油跡來判斷是否缺油。如油量不足應馬上加油,在加油時要不斷地拔出機油尺,來觀察新增機油的情況。
如果是更有耐心一點的車主,可以推薦以下方法:
夏天換機油稍微沒過上線(注意是稍微!),啟動發動機後,部件和機油濾芯的存油,會使機油尺達到正常位置;
冬天換機油稍微低於上線,啟動發動機後,部件和機油濾芯有存油,但是,機油加熱膨脹,機油尺也達到正常位置。
關於機油還有幾個要講一下的問題,稍微提醒下:
首先所加的機油和原來用的機油要是同一個品種的,因為不同品種的機油其中所含有的不同的新增劑混在一起可能會起反應,然後導致機油變質;還有,後備箱不適合放機油,因為後備箱夏天溫度過高,冬天溫度過低,不適合存檔備用機油,極其容易變質,除非燒油漏油太嚴重的,否則,機油請在適宜的儲存條件下儲存;機油會有自然損耗,正常行駛中,機油會有損耗,長里程機油還會損耗的更多,這個不可避免。國外流行的15000公里保養一次,許多車需要中間補加機油。
-
7 # 二師兄玩車
九成車主都忽視的機油常識!用錯機油後悔都來不及,看到就是賺到
很多人常津津樂道於汽車的加速效能,沉迷於超車的剎那快感;很多人心急火燎的上路,汽車一旦啟動點火就轟起了油門;很多人知道汽車的心臟是發動機,併為擁有動力強勁的汽車而沾沾自喜……但很多人卻不知道誰在支撐汽車心臟正常的運轉!好吧,是時候瞭解一下這個至關重要的東東——車用機油了。
入門科普:機油是個啥東東?
機油就是發動機潤滑油。從字面理解,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在發動機活塞上下運動(看到這個詞不要想歪啦!)過程中進行潤滑和減少摩擦力。但其實機油還有輔助發動機冷卻降溫、清洗清潔、密封防漏、防鏽防蝕、減震緩衝等多重作用。汽車一旦啟動,潤滑系統裡面的機油就在發動機內迴圈流動,所以被形象的稱為汽車的“血液”。
機油由基礎油和新增劑兩部分組成。基礎油是潤滑油的主要成分,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新增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效能方面的不足,賦予某些新的效能,是潤滑油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內有許多相互摩擦運動的金屬表面,這些部件運動速度快、環境差,工作溫度高達400°C至600°C。在這樣惡劣的工況下面,只有合格的潤滑油才可降低發動機零件的磨損,延長髮動機的使用壽命,保證發動機發揮出正常的動力水平。
初步瞭解:機油有哪些分類?
市面上銷售的機油非常多,進口合資中國產,各種不同的品牌,這個叫“節能王”,那個號稱“全合成”,外加包裝上不同的數字標號,把大家弄得雲裡霧裡。其實,目前市場上的機油按照基礎油的不同,可以簡單的分為礦物質油和合成油兩種,其中合成油中又可分為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
礦物質機油和合成機油最大差別在於:合成油使用的溫度更廣,使用期限更長,以及成本更高。同樣的油膜要求,合成油可用較低的黏度就可達成,而礦物油就需用相對於合成油較濃的黏度才可達到如此要求。
在相同的工作環境裡,合成油因為使用期限比礦物油長很多,因此成本較高。但是比較換油次數之後,使用成本並不比礦物油高多少。
深入探究:怎樣為車正確選擇機油?
不同的車型使用的發動機不同,而且汽車在不同的環境中使用,所以對機油的要求也不同。市面上機油種類繁多,想為愛車挑選合適的機油,以下兩點必須要了解。
一,SAE標準粘度值(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的標準)
比如,機油桶上寫著10W-40。這首先表示這個機油是冬夏兩用的多級機油,W代表冬天(英文WINTER),W前面的數字代表低溫時的流動效能,數值越小低溫時的啟動效能越好。W後面的數字代表機油在高溫時的穩定效能(即變稀的可能性),數值越大說明機油高溫的穩定效能越好。車主最好根據車輛使用手冊的建議,選擇合適的黏度即可!
二,API機油質量等級(美國石油學會的標準)
舉個例子,機油桶上寫著API SN。API即表示這是按照美國石油學會的標準,S字母代表汽油發動機用油(如果是C代表柴油發動機用油),N字母代表質量等級。按英文字母順序每遞增一個字母,機油的效能都會優於前一種,比如SB優於SA,依次類推,SN優於SL,這個效能更好也表明機油中會有更多用來保護髮動機的新增劑。目前市場上售賣的主流機油基本是API SN/CF級別。
終極大招:如何辨別機油優劣?
很多車主喜歡選擇大牌機油,還會在路邊維修店換機油,但事實上大品牌的機油往往是假冒偽劣機油的重災區,路邊店提供的機油不少是劣質機油“整容”後的產品。它們有些是對回收廢油處理後灌裝上市,有些是用單純的基礎油混合而不加任何新增劑,有些是購買低檔油灌裝貼牌,並將顏色調至與真油相近。由於低溫流動性、高溫粘度、抗氧化能力都差,使用劣質機油嚴重時可導致發動機損毀。
那麼如何鑑別機油的好壞優劣呢?二師兄多方瞭解後得出下面三點方法:
一是看包裝。優質的機油包裝做工好,圖案字碼的邊緣清晰整齊,封蓋是一次性蓋子,缺口處有封口錫紙,錫紙上均有廠家特殊標記。如無這些特點,可能是假油。
二是看顏色和純度。優質機油色淺透明,無雜質,無懸浮物,無沉澱物,晃動時流動性較好。假油或油色較深,或有雜質沉澱物,或味濃有刺激性,晃動時流動性較差,用手摸有拉絲現象。
三是透過冰凍試驗驗證。倒一小杯機油置於冰箱冷凍層一天,然後拿出晃動機油,仍能保持優良的低溫流動性就是好機油。
二師兄總結:機油的重要性對於每輛車而言相信大家都不得而知了。因而機油也是各位車友茶餘飯後的熱點話題。如果看完本文你還不放心或者懶得進行辨別,我們還有最好的一招教你選擇最適合的機油,那就是——直接買車型指定的原裝機油!如果你從來不看汽車使用說明書而不知道車型原裝機油是什麼,對不起,二師兄也幫不了你啦!
-
8 # 汽車風雲榜
我們做保養更換機油後,對於機油應該新增到機油尺那個位置,可能很多車主朋友們並不懂!甚至很多車主朋友們可能都沒怎麼檢查過機油標尺!
我們正常的機油新增應該新增到機油標尺中線偏上一點的位置,但是由於不同的發動機有不同的機油消耗量,而且不同年限的發動機機油消耗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發動機的情況來新增機油!
⒈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動機我們自然吸氣的發動機如果沒有到達年限的話效能還是能夠得到保障的,此時的機油消耗量並不高,這個時候我們的發動機機油不用新增那麼多,新增到機油標尺中間刻度線偏下一點就可以了!
⒉上年限的自然吸氣發動機我們上年限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由於發動機效能下降,氣門油封老化,活塞環,油環間隙過大,這時發動機存在燒機油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將機油新增到機油中間刻度線!
⒊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於我們渦輪增壓發動機都存在燒機油的情況,所以我們渦輪增壓發動機必須將機油新增到機油標尺中間刻度線偏上的位置,保證我們發動機在機油消耗的情況下也能有足夠的機油?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記住,我們的機油永遠不能夠新增到機油標尺上,刻度線以上!只要在我們的機油標尺正常刻度線內新增機油都是正確的,然後我們可以根據自己車輛的情況,適時的新增機油。如果我們的機油損耗比較大,就要考慮是否維修發動機。
-
9 #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機油尺無論是機械式的還是電子式的,是每個車都有的一個零件,我們透過機油尺可以瞭解發動機的機油量是不是在合理範圍之內。那麼發動機在新增機油的時候,到底新增到什麼位置合適呢?所有的機油尺都有一個上限和下限,只要機油量在上限和下限之間都是可以的。機油量不能高於上限,因為機油太多會增加發動機的執行阻力,增加機油消耗量,還有可能損壞三元催化器。如果機油量低於下限也是不行的,機油量太低又會影響發動機的潤滑。只要機油在上限和下限之間都是沒問題的。
-
10 # 眾口說車
機油無論是多加還是少加都會產生問題,多加容易產生燒機油、滲漏等問題,少加會容易導致異常磨損、拉缸等嚴重故障。
機油加註過量:會導致曲軸箱壓力增大,達到一定程度以後,會使油封產生滲油,另外,超量加入的機油會隨著發動機曲軸強制通風排出廢氣的過程一起排出,再經由油氣分離器分離以後進入進氣岐管重新參與燃燒,而由於油氣分離器不可能100%的把機油和廢氣分離乾淨,會有一部分機油進入燃燒室參與燃燒,導致燒機油。因此機油絕對不能超量加註。
機油量加註不足:機油量不足時,機油液麵降低,容易引起機油泵壓力不夠,曲軸迴轉濺不到油,導致發動機潤滑部位缺油,這會造成發動機嚴重磨損。拉缸、拉瓦等嚴重故障。
機油到底應該加多少?應該如何測量?理想的機油液麵高度應該處於機油尺上限和下限之間偏上的位置,對於機油消耗量大的車型,熱車測量時儘量靠近或與機油尺上限持平為最佳!為什麼強調熱車測量,這是因為機油尺測量的機油液麵高度,在冷車和熱車時是不一樣的,具體表現是熱車時液麵較低,冷車時液麵較高!發動機在冷車時,機油大部分會迴流到油底殼,此時測量的機油液麵會偏高1-2CM,熱車時,由於機油會分散到各個潤畫面,此時機油尺的液麵高度和冷車時測量相比會下降1-2cm,因此只有在熱車時測量機油液麵才能夠準確反映發動機執行工況時機油的液麵高度。
如何測量?1、汽車停在水平路面,熄火5分鐘。拔出機油尺擦乾淨機油。
2、迅速插入機油尺,然後再拔出,此時測量的機油頁面兒就是發動機,正常工作時的液麵高度。
-
11 # 新疆萬通汽車學校
夏天換機油稍微沒過上線,啟動發動機後,部件和機油濾芯的存油,會使機油尺達到正常位置。冬天換機油稍微低於上線,啟動發動機後,部件和機油濾芯有存油,但是,機油加熱膨脹,機油尺也達到正常位置。
回覆列表
這玩意就沒合理的說法,就像有人說吃7成飽對身體好,有人說吃8成好,反正只要不生病或意外掛掉,都能活過60歲吧?廠家給的是建議是不高於或低於機油尺刻度。廠家的意思最高和最低中間都行,非得糾結那幾口有意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