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力國際教育綜合體

    表弟的錄取通知書下來了!

    姨媽快“氣炸”了!

    去年,表弟因為志願沒填好,被迫復讀。

    今年,為了保險起見,姨媽希望表弟降低期望值,選擇一個比自己考分低60多分的院校。

    沒想到,表弟陽奉陰違。

    在提交志願前,偷偷改了第一志願。

    看到錄取通知書時,姨媽嚇出一身冷汗,追著表弟滿屋打:

    “你可真厲害!學會騙媽媽了!明裡一套,暗裡一套……”

    全家人給表弟賀喜時,姨媽仍舊耿耿於懷:

    “你說這孩子,越大越不聽話,自己有主意了,就不把爹媽放眼裡了,這麼大的事,自己說改就改,也不跟我們商量一下……”

    聽著姨媽那後怕的絮絮叨叨,表弟就跟沒事人似的,捧著羊蠍子啃得津津有味。

    我不得不佩服表弟的膽量和魄力。

    放棄穩走的二本,擦邊考上心儀的一本。

    有個萬一,就是又一年的煎熬。

    周圍人的眼光,父母的擔憂,自己心理的承受能力,和來年的未知……

    種種因素之下,還敢冒險。

    這種定力,太厲害了。

    有主見的孩子,有多厲害?

    我偷偷問表弟:

    “你有沒有想過,萬一今年又出意外怎麼辦?”

    表弟輕輕一笑,特別誠懇地對我說:

    “姐,我修改志願之前,把所有的可能性都想過了,我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比起讓爸媽再次失望,不讓自己後悔更重要。

    這是我的人生,我想要搏一把。”

    我也一直覺得,人生最大的樂趣之一,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

    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會走向怎樣的結果,但就是這種“冒險”的感覺,讓我們的人生充滿了驚喜。

    清華才子梁思成,在中國建築業有著突出的貢獻。

    他從小就對自己的兒子梁從誡傳授建築知識,希望梁從誡能夠站在他的臂膀上走得更遠。

    梁從誡也一直很優秀,但還是以兩分之差與清華無緣。

    母親林徽因不相信梁從誡會落榜,跑去複查試卷。

    結果在試卷中看到令她扎心的11個字:

    我不喜歡建築,我喜歡歷史。”

    後來,林徽因尊重兒子的選擇,支援他學習歷史。

    兒子也順利考上北大,成為雲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創辦《百科知識》和《知識分子》雜誌,承辦《自然之友》,在歷史學界擁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順從父母,朝著父母的期待發展,也許不會出錯。但遵從自己的內心,人生才會更精彩。

    沒有主見的孩子,會失去什麼?

    表弟就是一個典型的沒有主見的人。

    他小時候,姑姑問他,想吃火鍋還是漢堡?

    他說都可以。

    姑姑問他,自己上學還是爸爸接送?

    他說,都行。

    高考之後,由於錄取的學校不理想,姑姑讓他去當兵考軍校另謀出路。

    他明明很排斥訓練和部隊化生活,卻說:那好吧!

    結果去了部隊,身體素質不行承受不了高強度訓練;轉為後勤之後也由於各種原因心情不好排斥學習;

    可想而知,考軍校失敗了。

    原來的學校沒保留學籍,軍校又上不去,表弟只好再次報名技術學校。

    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就像一塊可以任意揉搓的麵糰,沒有自己的方向。

    喬布斯大學時期選修了看似毫無用處的書法,在當時屢受嘲諷。

    然而,十年後,喬布斯的一手好字卻成了微軟字型檔中漂亮字的基礎。

    達爾文自幼就對昆蟲學十分著迷。

    他的父親卻認為這是“不務正業”,將他送到劍橋大學去學神學。

    但達爾文依舊堅持自己的追求,成為進化論的偉大奠基人。

    因為堅持了自己的主見,喬布斯才有了額外的收穫。

    因為勇敢地堅持了自己的選擇,達爾文才掌控了人生。

    聰明的爸媽,給孩子機會試錯

    表姐家女兒,從3歲開始就對穿衣服很有主見,表姐也很尊重她。

    哪怕是寒冬臘月,侄女想穿仙女裙,表姐也會一口答應。

    一出門凍得不行,侄女嗷嗷的回來自己穿上了棉褲棉襖。

    看著凍紅的小手,我們心疼的不行,可表姐卻說:“她自己感受到這樣不行,下次才會主動穿好,這樣比我說100遍還有效。”

    確實如此!

    因為試過錯,孩子才能學會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

    伊能靜的兒子哈利因為“穿女裝”、“塗指甲”,“畫濃妝”,引起熱議。

    但伊能靜絲毫不被網上的不和諧言論影響,她尊重兒子的特立獨行,允許兒子沉浸在自己的喜好中。

    被媽媽支援的哈利,更加自信努力,考上了全球最難考的設計學院——倫敦中央馬丁藝術學院與紐約帕森斯大學。

    父母賦予孩子選擇的權力,孩子才會為自己的選擇全力以赴。

    我們的武斷專制,也可能扼殺了孩子的另一種可能性。

    因為,我們的經驗,也可能是我們的侷限。

    關注九力國際教育,

    萬千育兒案例,總有一個啟迪你。

  • 2 # 寶寶成長初體驗

    所謂“乖孩子”,常常能夠滿足家長或老師的需求,事事順應大人的安排,讓大家覺得自己很懂事。

    乖孩子可能會存在一下問題;

    1.常犧牲自我的感受,不懂得拒絕;

    2.出發點永遠都是別人;

    3.做他人期待的孩子,不做自己;

    4.失去表達自我的聲音,忽略自己真實需求;

    5.個性順從,討好和懦弱;

    6.抗挫折能力不強,內心壓抑而導致痛苦。

    乖的孩子其實並不是真的聽話,只是表面上表現得聽話,而內心中喜歡玩或叛逆的天性被壓抑或管束過了頭。

    孩子透過身體的自由活動發展他的情感、意識和意志等,束縛和壓制孩子的天性無異於阻礙孩子的自由地、創造性地發展,阻礙孩子成為他想長成的自己。

    乖孩子不等於好孩子,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那麼乖,有人會羨慕,每次見到都是安安靜靜的。可是我不羨慕他們的乖孩子,我見過一個小女孩兒被家長領出來玩兒,總表現的很乖。有一次有個小朋友搶了她手裡的玩具,明明看到她臉上、眼神中的那種不樂意,想要搶回來的表情,可是卻沒有行動,因為家長說,乖,讓小朋友玩兒玩兒吧。

    我家大寶好動,他們有時候會說她淘氣,可這不正是這個年齡孩子該有的天性嗎?小寶有時候拿了她的玩具,她都不樂意,要去搶回來。我不會強硬去非得讓她讓給弟弟,因為那是她的東西,她有權利支配。有人說,那這樣養出來的孩子會不會太自我、太自私,那要看你怎麼教育。如果你想讓她把玩具分享給別人,那提前和她說好,或者是讓別人那玩具交換,只要先經她同意,她還是很樂意的。有時候她還會主動把好吃的,好玩兒的分享給別人。

    希望我們培養的都是個性十足的“好孩子”,而不是唯唯諾諾的“乖孩子”。

  • 3 # 妮妮說英文

    孩子到底是乖還是不乖好,不能一概而論,我們要具體辯證地分析。以下有幾點建議:

    孩子乖分為兩方面分析:

    一、懂禮知禮的乖:

    這樣的小朋友家教比較好,家長是比較有素質懂得該怎麼教育好孩子;家庭氛圍也是比較和諧的,孩子的心理生理各方面都能夠健康成長,從心理上是能夠得到滿足的。所以表現出來的方式就是比較謙虛有禮懂禮貌,是老師家長眼中的“三好學生”。

    二、壓抑性的乖

    1.這種乖是被迫的,是迫於家長的權威和獨裁,因為不遵守,不聽家長的話後果只會帶來辱罵甚至棍子伺候,這樣的孩子生活在家庭環境的陰影下,個性是比較自卑內向鬱鬱寡歡的。如果因為反駁大人的話或者“頂嘴”,遭到大人的訓斥次數多了,就會喪失自己的信心。覺得自己無論說什麼都沒有用,大人是不會聽我的,大人是不認同我的,所以表現出來的“乖”就很壓抑,大人說東就是東,說西就是西,凡事聽從家長的意見,沒有自己的主見。變得唯唯諾諾,討好他人型。就算是受委屈了,也不敢說。

    2.有一位孩子,才7、8歲,凡事都要問過媽,都要經過媽的同意。比如說人家給個蘋果給他吃,他說好,要回家問過媽媽才能吃,還有很多事都要問過媽媽。這孩子簡直是太乖了,後來才發現,孩子媽特別嚴厲、嚴苛,所以孩子處處都要問過媽,媽媽沒點頭都不敢動。這樣表現得太“乖”的孩子,某一種程度說是缺乏主見,處處依賴他人,等待大人給他拿主意,自己不敢做決定。

    這也是太乖了,家長不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萬一哪天孩子不在父母身邊,孩子還去求助誰。所以萬事還是要靠自己,有自己的主見最好。刻意的乖顯得太死板和拘束了。

    3.如果大人有一把傘,或者兩把傘,三把傘等等,也是隻能護孩子的一時周全,只能幫助孩子一次兩次三次,但是孩子以後的人生路還是要自己走,還是要靠自己。不是一句話說“父母只能護你一時周全,不能護你一世周全”,所以,孩子,以後的路還是要靠你自己,不能事事依賴他人,過於聽從他人。

    不乖的孩子也分為兩方面分析:

    1.耍賴無理,調皮搗蛋的不乖。

    一類是孩子比較嬌慣寵溺,孩子變得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稍為不滿意就大吵大鬧,甚至離家出走,這種情況大多數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或者家庭氛圍是比較緊張的。

    比如說家長比較專制,不允許孩子表達“不”,一旦孩子表達不同的意見就會覺得孩子不乖不聽話。

    家庭成員之間經常吵架鬥嘴什麼的,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無形的也被影響到情緒偏激,不聽話等。

    2.比較有主見性的“不乖”

    孩子有時候喜歡和家長辯論,常被一些家長形容為“頂嘴”“不乖”。其實大人因該反省一下自身,是不是自己過於嚴厲呢。我們大人所要做的是要尊重孩子,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引導孩子該怎麼正確去表達自己不同的意見,注意自己的語言語調和禮貌,比如說“我很生氣,因為……”或使用禮貌用語:“媽媽,請等一下,我正在做……”當然,平時生活中,父母就需要以身作則,做到言行統一,這樣才能給孩子很好的言談示範。而不是覺得孩子“不乖”,在挑戰大人的權威。

  • 4 # 晴之婉約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完美的人和事,孩子也一樣,沒有完美無缺的。再來說說所謂的乖孩子,每個人對乖巧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有些父母親覺得孩子很聽話,很順從,不惹麻煩,這就是乖孩子。我覺得這種孩子多數都非常壓抑,只是迫於無奈在隱忍,一旦有一天自己長大了,就會想要衝破束縛去尋找自己的天空。這不是乖孩子,只是有一對控制慾很強的父母親而已。也有一些父母,覺得乖孩子就是時時處處都做到最好,就是乖娃娃。也就是說,他們要求自己的孩子十項全能,通過後天的努力變成一個毫無挑剔之處的棟樑之材。這是部分父母親的觀點,未必就是孩子本身希望的樣子。曾經採訪過很多在各大賽事中獲得冠軍的孩子,他們大多數並非真的熱愛,只是父母覺得必須學就去學了。

    回到問題本身,所謂的乖孩子,不過就是父母用自己的眼光努力塑造一個力求完美的形象,真正的乖孩子都是不完美的。至少他們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父母親們,卻從來不給乖孩子這樣的機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安卓手機翻新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