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顫動的丹田

    飛機是子女,軍艦是家長;

    子女要吃飯,媽媽得供嘴;

    油彈食和住,船上就是家;

    母艦像母親,公艦做護衛;

    望文識意錯,還要深究義;

    分門別類清,不做軍事盲。

  • 2 # 軍武資料庫

    它的用途就是將自己的一部分直接插入敵艦體內,算“公(攻)”了把?

    只不過,這種船現在已經沒人在用了。

    這就是撞擊艦。

    注意這艘船的前部,在水線下面有一個常常的凸起物。這個東西叫做撞角,也叫衝擊角。

    一般的來說撞角是由堅硬的金屬製成的,僅僅的固定在船的主龍骨上。

    當船高速撞向另外一艘船的時候,由於受力被主龍骨分散開了,而且是硬質金屬頭部,被撞的船可以被撞角直接擊穿或者擊斷。

    用這種戰術作為主要作戰手段的就叫做“撞擊艦”。咱們就可以把它理解為公艦吧。

    這是一個特定時代的特定戰法,主要原因就是之前軍艦上的火炮並不準確,使得這種船可以直接穿過火炮的封鎖而完成攻擊。

    後來啊,火炮技術又得到了一些發展,這種撞擊艦的存活率就不高了。當然了撞擊艦其實也與時俱進的改進過。例如美國南北戰爭期間,撞擊艦就是用了很低的幹舷儘量的縮減自己在水面上的投影目標以躲避火炮的攻擊。

    例如南北戰爭的馬納薩斯號撞擊艦看起來都是半潛船了。

    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期,這種船還是存在的。例如北洋海軍的超勇號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撞擊巡洋艦。注意它還是巡洋艦,上面有兩門10寸炮和4門4.7寸炮。不過炮擊並不是這艘船的主要任務。看炮的位置:

    它的大炮是裝在炮房裡面的,呃別想歪了!!!

    炮房外面是可以可以關起來的裝甲門。實施撞擊的動作的時候,裝甲門關閉,整艘船高速的衝向敵艦。直至將敵艦撞毀。

    只不過,這個型號的船在實戰中撞角並沒有發揮過任何作用,相反撞擊艦都被擊沉了。

    這裡還有一個軼事。超勇級撞擊巡洋艦大清一共造了兩艘,一艘就是“超勇號”,另一艘叫做“揚威號”。為什麼要提“揚威號”呢?

    揚威號最早的管帶(艦長),就是甲午海戰中指揮“致遠號”撞擊日艦“吉野號”的鄧世昌。

    很多人說鄧世昌撞擊吉野號是一個很衝動的舉動,其實這是鄧世昌的看家本領之一。只不過和撞擊艦的沒落一樣,這種海上撞擊的戰術在魚雷和更精準的火炮面前已經失去了真正的實戰意義。

    而鄧世昌也成為這種戰術的一個犧牲者,偉大但十分令人唏噓。

    到了一戰、二戰期間專門設計的撞擊艦也就已經不存在了,但在當時很多大型軍艦上都依舊保留了撞角。

    例如泰坦尼克號的奧林匹克級的首艦“奧林匹克號”,一戰期間被用作運兵船,也做出了相應改裝。

    在1918年5月12日遭遇德國的U-130潛艇。由於有反潛艇迷彩,潛艇的魚雷無法擊中這首鉅艦。反而是,開足馬力的奧林匹克號將德國的U-130潛艇直接攔腰撞斷。

    這或許就是題主想問的“公艦”了吧?不過的確還沒有搭載艦載機的“航空”功能。

  • 3 # 你不理財我不理你

    因為航空公艦會和母艦早戀,生小艦,所以不能有公艦隻顧著戀愛不打仗了。明白了趕快點頭

  • 4 # 成都微校園

    因為艦載機都是從航母上起飛,航母就像母親那樣將艦載機“生”出來。

    艦載機完成作戰任務後,又飛回航母,就像小鳥歸巢那樣回到母親的懷抱。

    而航母上有艦載機的維修平臺,又像母親(航母平臺)對孩子(艦載機)的愛撫(無語中)...

    航母本身不具備很強的攻擊性,這點與母性也比較相似。但航母卻受到艦載機和戰艦的重重保護(航母戰鬥群),這與戰場上常說的“保衛我們的母親”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母”這個字是非常生動的。而“公”給人的印像則是自身具備很強的攻防能力,即可以組隊,也能夠單獨行動(獨自承擔責任),並且“公”也不會直接生孩子,因此,叫“航空公艦”就不夠貼切。

  • 5 # 國平軍史

    有一位學齡前兒童,在看軍事題材的戰爭電影,對於海上能起降艦載機的航空母艦,感到非常來勁,就問其母親道:“媽媽,是航空母艦厲害,還航空公艦厲害”。

    這位兒童透過幼兒園老師的啟蒙教育,對於人類包括大自然中的動物,已經有了公和母的概念和區別,因此,才會問這個令其母親一臉懵懂的話題。

    是啊!是航空母艦厲害,還是航空公艦厲害,可能其母也沒有這方面的軍事知識,因此,對於這個問題自然回答不上來,導致那位學齡前兒童,獨自在探索究竟是航空母艦厲害,還是航空公艦厲害。

    航空母艦(Aircraft Carrier),簡稱航母、空母,前蘇聯海軍稱其為重型載機巡洋艦,稱呼不一樣,但卻是一個意思,中文“航空母艦”一詞,最初來自日文漢字。

    作為一種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排水量即便二戰時的艦隊航母,通常也有數萬噸,因此,航空母艦絕對是個海上的龐然大物。

    航空母艦,是海上流動的野戰機場,其體量就等同於海上的大本營,母體的意思,在很多科幻片中,外星生物的大本營,一般也都叫母體,或者是母巢,航空母艦的說法就此而來。

    宇宙中,有白天就有黑夜;有陰就有陽;有母就有公,其實,都是對立統一的矛盾體,因此,既然有航空母艦,那麼是不是應該也存在航空公艦這一艦種呢!

    據悉,某國早在2008年奧運前,就成功研製出新一代航母剋星-“航公”,此訊息傳來,頓時令五角大樓上下一片哀嘆,驚呼其11艘滿載排水量10萬噸級的航母,就只能在領海當遊艇使用了,其海軍的航母霸業即將告終。

    據此國軍方情報部門透露,“航公”是由生鐵和低碳鋼製造,滿載排水量高達10萬噸,與核動力航母“尼米茲”極相當,艦上裝置乾淨利落,既沒有什麼艦炮、近防炮,也沒有火箭發射器和攔截導彈,沒有什麼電子裝置、資料鏈系統,卻具備極強的抗電子干擾能力。

    “航公”上既沒有安裝雷達,就單純使用簡易的望遠鏡,水線以下包括側舷裝甲,其厚度高達5-10米,任何水雷、魚雷、反艦導彈等,對其打擊均無能為力。

    此外, “航公”的攻擊性,十分可怕,是一根直徑數米,重達1萬餘噸的粗鐵棒,由於常規攻擊對其沒有作用,“航公”在高速靠近對方後,能將鐵棍直接插入航母,令其徹底喪失抵抗意志,只剩下捱揍的份。

    大驚失色之下,此國海軍經過緊張評估,正考慮從東北亞撤回航母,以防止航母在海上被“航公”所蹂躪。

    航空公艦,率先研發成功,標誌著未來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某國軍實力將徹底雄起。這世界上什麼都有可能,既然有航空母艦,為什麼就一定沒有航空公艦呢!看好航空公艦驚人的戰鬥力,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說不定還真出航空公艦了呢!

  • 6 # 胡不錯0226

    航空母艦首先誕生於英國(1917年),因此它的名字也是由英華人發明的,叫“aircraft carrier”。按字面翻譯,aircraft就是飛機,carrier是載體,連在一起就是“承載飛機的東西”,意思直接明瞭,英語就是這麼準確但無趣。

    再說說中文翻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翻譯也是一門學問,講究一個信、達、雅。“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達”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通順明白;“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這還是一百多年前翻譯家嚴復提出的,到了今天仍是翻譯界的金律。

    回到問題本身,航空母艦就是信達雅在翻譯上很優秀的體現。逐字分析一下:

    1)“航空”代表了飛機

    2)“艦”字代表了它是船

    3)最妙的就是這個“母”字,形容了這艘船具有載體的特點,像“母雞”一樣把飛機放(生)出去。

    連在一起表達的意思就是:這艘船像懷孕的母雞一樣,帶著飛機跑老跑去,並且能把這些飛機放(生)出去。如果用“公”來代替“母”,表達的又是啥意思?

  • 7 # 五彩de生活

    不管航空母航還是航空公艦都是頂尖科技的整合。

    之所以是母艦,說明它需要很多子女護衛幫助,它也保衛著子女。

    公艦就不一樣了,得單獨打拼,科技含量更高。

    因此,就目前的技術,還造不出航空公艦。所以,只有航空母艦。

  • 8 # 美濟島m

    按題主的意圖:航空公艦當前應該是遠端轟炸機,可以攜帶遠端攻擊武器(包括核武器)。未來技術成熟命名航空天艦,在太空可攜帶高超音速精確打擊武器或空天無人飛機執行軍事任務。可以剋制航空母艦。

  • 9 # 毒聚一方

    母者生養者也,給予孩子養護讓其成長

    而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來自於哪裡?艦載機,而艦載機要在哪裡停靠?哪裡加油?哪裡養護。也就是說航母就是艦載機的港灣,不就像母親和孩子的關係嗎?

    所以不叫航母叫啥

  • 10 # 華夏一哥

    航空母艦為啥叫母艦,不叫公艦。航母主要是飛機平臺,大家都知道,扶養孩子一般都是母親,父親一般外出打工掙錢,母親帶著一群孩子,所以航母也是這樣,艦比喻母親,艦載機就是一群孩子,孩子在母親身邊和母親互相依靠,孩子藉助母親這個平臺去打工掙錢。目前則藉助孩子來保護,併為孩子提供後勤保障。如果叫航空公艦,那麼飛機和軍艦都去作戰打拼就沒有後勤保障,孩子失去保障無處著落,父親沒有孩子保護,自己作戰也很危險。所以只能叫航空母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調節房間空氣質量最好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