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對頭髮的憂慮和關護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為了遮瑕,款式各樣的假髮被創造了出來,解決了很多人的煩惱。

    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截圖

    其實,假髮在中國的流行根本不是一個新鮮現象,它已經有了數千年的使用歷史。關於假髮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周朝。不過,那時假髮還沒有這麼直白的名稱。

    《詩經》中的假髮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就提到一種假髮稱作“副”:“君子偕老,副笄六珈。”周代有專門掌管冠冕的官員叫“追師”,也就是御用的“造型師”。據《周禮·天官》記載:“掌王后之首服,為副、編、次。”《毛傳》也有解釋:“副者,後夫人之首飾,編髮為之。”這就是說,“副”這種假髮只有王后、君夫人這樣有顯赫身份的婦女才有資格佩戴。而副、編、次就是中國最早的假髮。“副”或許跟“覆”有關係,也可能是覆蓋在頭上的,類似後世的步搖。“編”呢,應當和“辮”類似。“次”,則是指把長短頭髮依據一定次序進行有規律的排布。然而,這幾個名稱流傳並不深遠,比較流行的是“髲[bì]”和“髢(鬄)[dí]”

    正巧,這首《君子偕老》緊接著就提到了。前面關於“副”的內容是在諷刺衛宣公的夫人宣姜,嘲笑她還需要戴假髮。而“邦之媛”則大不一樣,“鬒髮如雲,不屑髢也”。鬒是烏黑濃密的長髮,“髢”就是另一種假髮。

    “髢”出現在史書中,時間較早的當是公元前478年,據《左傳·哀公十七年》記載:“初,公自城上見己氏之妻發美,使髡之,以為呂姜髢。”這是一個異常殘忍的故事,同樣是發生在衛國。衛莊公在城樓上遠遠看見戎州己氏之妻擁有一頭絢麗柔美的長髮,再聯想到自己的老婆……竟然替老婆嫉妒了起來,強行下令剪掉己氏之妻的頭髮送給自己的妻子呂姜作假髮“髢”。

    同一時期的《莊子·天地》也有關於“髢”的記載:“有虞氏之藥瘍也,禿而施髢,病而求醫。”這裡敘述的故事就正常多了,當時的人頭禿了,就好好安上假髮,跟病了吃藥一樣天經地義。

    這個“髢”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釋名》記載:“鬄,剔也,剔刑人之發為之也。”

    說明“髢”是取材自罪犯的頭髮。如此,商周之際的“髢”應是一束使原有頭髮更密、更長的他人之發。《禮記》講卑者侍奉君子之禮時,有“斂發毋髢。”“髢”與“斂發”相對,說明“髢”有下垂的特點,應當是直垂的假髮,而非後世常見的髻狀假髮。這一形制也符合先民的髮式習俗。在當時,中原還未開始流行起髮髻,比較常見的就是披髮和辮髮。“綢直如發 ”正是當時人們對頭髮的審美標準。翻譯過來,其實就是今天的“黑長直”。

    所以,一些頭髮稀少的婦女為了增加自己頭髮的長度,往往需要在尾端接續一段假髮。

    有沒有跟“髢”有關的更直觀的影象?我們可以從四川成都百花潭中學10號戰國墓出土的嵌錯銅壺紋飾上一窺究竟。圖中有一個場景刻畫了梳長辮的婦女在樹下勞作。可以清晰看到,其中有些婦女留著長辮,而辮梢處有一段交叉的短線,下面便是所接的假髮。

    四川成都百花潭銅壺紋飾

    至於另一種假髮“髲”,《詩經·召南·采蘩》同樣有過描述:“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這裡的“被”就通假“髲”。僮僮,為竦敬的樣子;祁祁,是形容假髮豐盛。

    這裡的“髢”應當只是說法的慣用, 泛指一切形制的用以裝襯的假髮,已經淡化了專有的含義。但在髮髻早期的垂髻式樣中,如漢初盛行過的椎髻、墮馬髻、反綰髻等,仍然沿襲了垂髮的習俗,髮髻挽得很低,幾乎垂至腰際。所以在使用假髮時,依然在末端垂系。考古出土的木俑能夠直觀顯示這種“髲”。比如,馬王堆出土的侍女俑,頭戴束狀假髮。而假髮並不只是女性的專利,也有男性佩戴者。比如湖北包山楚國墓葬中的男性武士俑,同樣也繫著假髮辮。

    左: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著衣木俑

    右:湖北包山楚國墓葬男性武士俑

    更有意思的還是考古發現的假髮實物標本。馬王堆漢墓的墓主人辛追老太太,在下葬時頭上仍戴著呈髻狀的假髮。與之相比,真發稀疏纖細,雖無白髮,可髮色已然偏黃。更有意思的是,經過血型鑑定,考古工作者發現辛追夫人是A型血,而這束假髮卻是AB型血,顯然是來自別人的長髮。無獨有偶,隨葬品中還有一個漆奩,裡面穩妥安放著一束備用假髮,這就說明了辛追夫人是經常更換假髮的。

    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假髮

    髻與假髮

    《阿房宮賦》中寫到,秦始皇一統天下以後,宮中嬪妃“綠雲擾擾,梳曉鬟也”的風尚。一時之間“鬟曉秦宮,競縈妝之繚繞”,皆是因為秦始皇好神仙術,要求宮中婦女梳神仙髻。

    洛神賦區域性,女神高髻

    神仙髻是當時流行的迴心髻,是椎髻之外的一種新髻式。此後,漢代婦女的髮型獲得了空前發展,由於編梳方法不同而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髮髻,如步搖髻、墮馬髻、縷鹿髻、瑤臺髻、迎春髻、垂雲髻、盤桓髻、同心髻、三角髻、三鬟髻、雙鬟髻等。同時,假髮的運用也極大推動了髻的造型水平。

    古代女子髮髻樣式

    “假髻”的說法也就是在漢代流行起來的,最初只寫作“假結”或者“假紒”。《後漢書·輿服志下》載有:“皇后謁廟服……假結,步搖,簪耳。”這本來是一種在正式場合才佩戴的首飾,但是卻逐漸風靡開來。雖然假髻一般都比較沉重,無法時時刻刻都戴著,但是上至貴婦小姐,下至平家女子,都喜歡佩戴。即使家境貧寒,無力購買的女子,也會在出門參加活動時,向他人借來假髻,跟上潮流。

    唐代國力鼎盛,社會繁榮,文化發達,婦女的髮型也越梳越高大。最典型的例證就是那些俏皮可愛的三彩陶女俑和《簪花仕女圖》了。

    不過,唐朝初期並不十分流行假髻,人們僅僅是“摘遺發之美者縷束之,雜發中助綰為髻”,在頭髮中加些假髮略作裝飾。

    《簪花仕女圖》

    對假髮的不熱情只是暫時的,《妝臺記》記載:“唐武德中,宮中杭半翻髻,又梳反縮髻、樂遊髻。”結果一時上行下效,成為風氣。在唐代,假髮和髻的發展達到了頂峰,主要以高髻為主,同時也繼承前代的動態之髻,品種更加繁多,式樣更加新奇。高髻中常見的有飛髻、危髻、雲髻、螺髻、三角髻、回鶻髻、峨髻等。單靠真發很難完成高大浮誇的巍峨造型,此時,假髮的功用就凸顯出來了。這些高髻必須藉助於假髮以及金屬或木質的假髮架。

    電視劇《大明宮詞》中的太平公主

    這種瘋狂的高髻競賽甚至引起了朝野震動,唐高祖對於女性喜愛梳高大發髻表示相當疑惑,便詢問近臣令孤德棻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令孤德棻認為頭在身體的最上部,以人的身體而言,帽子、髮髻是最重要也是最醒目的裝飾,能夠顯出人的尊貴。所以,古人將其看得比君主還要重要。

    但假髮的數量畢竟有限,這時木質、紙質或者絲質的假髻也開始成為替代品,時人稱之為“義髻”。後世代指女性的“巾幗”一詞,原意就是絲織品或髮絲製成的貌似髮髻的飾物。

    唐明皇的寵妃楊玉環就特別喜歡佩戴假髻。安史之亂後,楊貴妃命喪馬嵬坡,當時就有童謠唱開:“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這既是對亂世慘禍的感懷,也是對美人命運的唏噓。同時也說明了楊貴妃對假髻的喜愛早已流播天下。

    古代女子髮髻樣式

    宋代沿襲晚唐、五代遺風,盛行高髻,髮髻樣式高大,多逾尺。當時大城市出現了專門製作、銷售假髮的店鋪。後來,大概朝廷感到這種祟尚高髻和佩戴假髮的風習,有悖於民間簡樸風氣的養成,遂釋出詔令,禁止婦人佩戴假髮,也不能梳高髻及高冠。然而,這種粗暴的禁止並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南宋理宗時,宮中時興另一種高髻,叫做“走不落”。宋代的髻式,雖不如唐代那麼豐富多樣,但亦頗具風格。比較典型的有朝天髻、同心髻和流蘇髻最為流行。

    元代女子多喜椎髻,婦女使用假髮逐漸變少。到了明清兩代,髮髻在高度上明顯有所收斂,流行的髮髻樣式都較為蓬鬆,假髮的種類也隨之不斷翻新。這時主要流行有牡丹頭、缽盂頭、松鬢扁髻、實心髻、桃心髻、盤龍髻、楊籃髻、疊髻、偏髻等。《揚州畫舫錄》中詳細描述了清代的“假髮一條街”,荷花頭、缽孟頭、平三髻、抓髻、元寶髻、連環髻、巴巴頭、雙盤髻、圓髻、風涼、麻花等各種髻式,令人眼花繚亂。清代女子戴假髮的也特別多,有雙飛燕、懶梳頭、八面觀音等。

    電視劇《還珠格格》劇照

    假髮交易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沒有特殊原因,人們是不會剪掉自己的頭髮。我們不禁要問,這些從別人頭上摘取的頭髮,在古代是從何而來的呢?

    還有在特殊情況下,人們走投無路,不得不剪掉或賣掉自己的頭髮。《世說新語》就記載了這麼一件事:“陶侃母湛氏,頭髮委地下,為二髪,賣得數斛米。”這位陶侃,是陶淵明的曾祖父。他在尚未發家之前,家境十分貧寒。寒冬臘月的一天,好友範逵將要路過陶侃家門並要造訪,陶母為了招待兒子的好朋友,竟然偷偷剪掉自己的頭髮,做成兩頂假髮,換取數斛米,以得款待之資。

    其實,在此之前早已存在賣發獲利的市場了。假髮作為奢侈品尤其可以帶來高額利潤。《晉書》有記載:“孝武晏駕而天下騷動,刑戮無數,多喪其元。”在政治動盪或者戰爭紛亂的時期,一些心狠手辣且不顧道德的人為了賺錢,會直接偷取死人的頭顱,剃下頭髮,用以換取錢財。

    一般人還不會計較假髮的來源,但皇家子弟可就任性了,認準了活人的頭頂。在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皇帝石虎的第三個兒子石鑑就是一個既貪婪又荒唐的傢伙。他天生頭髮稀少,非常嫉妒那些擁有一頭飄逸長髮的人,於是仗著自己的權勢地位,逼迫其他大臣不斷剪掉頭髮送給他。石鑑要是隻把假髮給自己用,大臣大概還能忍了,更過分的是,他還把製成的假髮用來賞賜宮女們。更有甚者,一些大臣被石鑑直接整成了光頭。那些被石鑑拔過頭髮的官員們當然氣憤,忍無可忍之下向石虎拼命告狀。石虎還算清醒,將這個寶貝兒子降職,算是暫時平息了事端。然而,石鑑後來成了石虎的繼任者,剝奪他人頭髮這事幹得更是變本加厲,因為涉及到的官員數量實在太多,大家一合計,群情激憤,石鑑只當了皇帝103天,就被臣子們殺掉了。

    對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的中原人而言,割發必然是件令人極度牴觸的事情。於是,假髮交易的鏈條延展到了邊遠地區。比如,現在的海南,在漢代時期被叫做珠崖郡。漢朝當地官員胡作非為,剃取珠崖郡當地人的頭髮,拿來製作假髮牟取暴利。《三國志》還記錄了當地人民反抗的事件:“珠崖之廢,起於長吏睹其好發,髡取為髲。”在《林邑國記》中也有更加詳細的記載:“朱崖人多長髮,漢時郡守貪殘,縛婦女割頭取發,由是叛亂,不復賓伏。”

    但是,只要有需求,就會有買賣。到了唐朝,政府直接把割取頭髮列為犯罪。在《唐律疏議》中,列出了相應的法律制裁:“髡人發者,各徒一年半。其髡髮不盡,仍堪為髻者,止當拔髮方雨以上,杖八十。若因鬥髡髮,遂將入己者,依《賊盜律》。”

    當時有個叫吳澤的在藁城當地方官,貪婪暴虐,經常割取百姓子女的好頭髮給自己製作假髮,州中的官員也非常悸怕,根本不能管制他。好不容易來了個上級官員薛季昶巡查到此,調查清楚之後,直接杖殺了吳澤,起到了很大的震懾作用。

    所以,當時製作假髮的原料,除了用真人頭髮之外,還有用蠶絲或者動物毛髮等模擬材料的。《酉陽雜俎》就記載了用狒狒的毛髮製作假髮,“血可染緋,發可為髲。”而且,這種假髮顏色特別,鮮豔亮麗,非常搶眼。

    此外,還有一些周邊小國投其所好,直接拿頭髮作貢品。唐朝時期,北韓半島上的新羅就經常進貢頭髮,次數還不少。根據史書記載,唐高宗龍朔二年,新羅派遣運糧官金庚信,向唐朝的將帥蘇定方贈送頭髮三十兩;到了唐太宗開元十一年,新羅王又向唐朝進貢了一百兩頭髮。這些頭髮還被仔細分為不同的尺寸,比如唐懿宗鹹通十年,新羅進貢的頭髮就有兩種尺寸,一種是四尺五寸長的頭髮五十兩,另一種是三尺五寸長的頭髮三百兩。這種考慮,都是為了方便設計與直接加工。

    假髮雖“假”,但來的高額利潤卻是真,帶來的尊貴榮耀也是真。假髮,滲透在社會經濟生活當中,影響著人們的心理與審美。

  • 2 # 澹奕

    若你以為古代女子巨大誇張的髮髻,都是自己的頭髮,那就太天真了,不能說沒有,但大多數古人頭上的假髻、加髢,其實都是假髮。

    在世界各個主要的文明地域中,都發現過古代的假髮,而在數千年前的中原地區,假髮也已經出現,歷史非常悠久。

    《詩經·國風》之《君子偕老》:鬒髮如雲,不屑髢也。

    這裡所說的主角乃是衛宣公的王后宣姜,她是春秋時代著名的美女,而宣姜最美的地方,就是她的頭髮,傳聞宣姜滿頭漆黑如洩,濃黑稠密又亮麗,非常美觀,根本用不著用“髢”來裝飾,所謂的“髢”,其實就是當時的假髮。

    目前出土的先秦時代的墓葬之中,發現了眾多的假髮實物,不過大多數都出自貴族墓地,並沒有發現過平民的墓葬中有假髮。

    古人佩戴假髮,既為美也為彰顯身份

    脫髮這種事情,無論對貧富貴賤都是公平的,即便是貴族,即便身家萬貫,也可能面臨脫髮的困擾,而脫髮這種事情,對古人來說也很頭疼,畢竟看上去很不美觀,這就促成了假髮的誕生與使用。

    《周禮》:副者,後夫人之首飾,編髮為之。

    周天子建立周王朝開始之後,就對於衣冠髮型等作出了明確的規制,而當時的假髮,作為一種首飾,是貴族的專屬,只有王后妃嬪與其他貴族的夫人們才能使用,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如此,平常人是不可以使用假髮的。

    先秦時的假髮,被稱作“髢”或者“髲”。

    貴族們在參加重大祭祀與宴飲活動的時候,女眷們都要佩戴假髮,以顯示身份表示莊重,宮廷內還有專門打理王后假髮的人,稱作“追師”。

    假髮越多,能戴的珠寶也越多

    在古代,服飾是用於區別身份地位的一個重要象徵物,通常來說,地位越高身份越貴重者,身上與頭上佩戴的飾物也就越多,衣著也就越華美,尤其是女子。

    而想要佩戴儘可能多的飾物,自然也就需要儘可能多的髮量,畢竟頭髮少也掛不住,總不能用粘的辦法佩戴珠寶首飾,這個時候,假髮的作用就突顯了出來。

    雖然古代的假髮象徵著地位和身份,但古人也不會任何場合都佩戴著假髮,畢竟佩戴假髮其實是非常累人的事情。

    古代的髢、髲、假髻等其實非常沉重,戴在頭上再加上首飾珠寶,有個幾斤重也是正常的,頭上戴著這麼一頂假髮是什麼感受也就可想而知了。南韓古代因為佩戴假髻過重,還發生過女子折頸而死的事情。所以,古人通常也只會在宴會祭祀之類的重大場合,需要隆重打扮的時候才會佩戴假髮。

    假髮在古代其實非常珍貴

    千百年前,假髮並非尋常物件。

    一來,髢、髲之類的假髻,只有身份貴重的人在一定場合下才能佩戴;二來,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古人又沒別的辦法,所以假髮製作不易。

    所以在缺乏假髮原料來源的古代,想要製作假髮,原料往往來源於受刑已故之人,還有就是因貧困而賣頭髮的人,比如四大賢母之一的陶侃之母湛氏,就曾賣掉自己的頭髮,為兒子籌措錢財招待客人。

    正因假髮製作原料不易,所以古代假髮非常貴重,雖然也有用黑色絲線製成的假髮,但遠遠比不上用真頭髮製成的假髮。

    《新羅本紀》記載:開元十八年與開元三十三年,新羅國向唐朝進獻的貢品中,就有180多兩的真人頭髮,專門供應宮廷貴族使用。

    假髮風行,因為古人喜歡折騰頭髮

    先秦與晉朝以前,假髮雖然已發展得比較成熟,在貴族之中的使用也已經非常普遍,但平時沒事也不會有誰戴假髮,畢竟挺難受。然而到了南北朝時期,假髮突然迅速發展,尤其是到了隋唐時期,基本進入了井噴式發展狀態。

    當時除了貴族,很多官宦家庭的女眷,甚至宮廷內的高等女官們,也都開始佩戴假髻,而理由也非常簡單,因為當時的人尤其是女人們,非常喜歡折騰自己的頭髮。

    由於財富的急劇增加,人們的衣衫愈發華美,而為了搭配得宜,頭飾自然也越來越多,可自然生長的頭髮就那麼多,掛不住那麼多首飾,於是假髮開始普及。

    南北朝到隋唐時代,假髻風行的幾百年裡,千奇百怪的髮型也是層出不窮,其中有很多放在今人看來,著實是相當誇張。

    古代假髮,需要支撐物

    以盛唐時代的誇張髮型為代表,古代其實有很多的髮型,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的,還不是其美觀與否,而是其誇張的造型到底是如何保持的。

    在沒有啫喱與髮膠之類的千百年前,古人誇張的髮型,是需要支撐物支撐的。

    通常,古人佩戴的假髻內部,有各種用於支撐塑型的架子,往往使用金屬絲製成,而最貴重的是一種“龍骨”,也就是鯨魚軟骨,中國古代並沒有捕鯨傳統,鯨魚軟骨自然極其難得,這種珍貴的材料,往往也只有皇后寵妃等可以使用,比如楊貴妃用的就是這種材料支撐的假髻。

    簡而言之,古人使用假髮的歷史,要比今人想象之中悠久太多,且古人佩戴假髮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遠遠比今天的假髮更加精彩,古人對於美的追求,促進了假髮的產生和發展,假髮的出現,也進一步推動了古代美學藝術的發展。

  • 3 # 負責或小明

    華人很早就有了佩帶假髮的習慣,起初為上層社會女性的飾物,加於原有的頭髮上,令其更濃密,並能做出較為複雜的髮髻。

    春秋時假髮盛行,到了漢朝依據《周禮》制定了髮型與髮飾。三國時期婦女也常用假髻;北齊以後,假髻之形式向奇異化的方向發展,直到元朝時漢族婦女開始使用一種叫鬏髻的假髻。

    清朝出現的鬏髻樣式依然很多,但中華民國成立後,髮型轉趨簡便,少用假髮、假髻。日本傳統髮型也經常加上假髮梳式。假髮在日本有悠久的歷史,據說日本的原始歌舞中,人們就已經用草與花卉的梗和蔓作頭上的裝飾。

    北韓半島在高麗王朝開始盛行戴假髻,忠烈王下令高麗全國穿蒙古服、留蒙古髮髻(編髮)。後來北韓太祖李成桂建立北韓王朝(李氏北韓),採“男降女不降”政策,男性恢復漢制,女性則“蒙漢並行”,後來發展成“加髢”樣式。至純祖時有婦女因加髢過重摺斷頸項至死,宮中才撤銷已婚王族婦女及女官必須佩戴加髢的規定。

    古代假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早在埃及古王國時期(公元前2700 ~前2200年)第三至第六代王朝,無論男女,用人發或在其中摻雜羊毛製成的假髮套在頭上

  • 4 # 靈芙醉客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放在哪個朝代都一樣吧,應該是戴的!不過,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輕易傷損。想來斷髮是迫不得已,假髮應價值不菲吧。

  • 5 # 城西向南

    《晉書•陶侃傳》記載同郡範逵舉孝廉路過陶侃家投宿,陶侃家貧,無所供給。陶侃母親湛氏,髮長墜地,剪而斷之,為假髮二,賣而沽酒食,招待範逵,留下“祝髮待賓”的美談。可見古代是有假髮的,而且佩戴假髮還很普遍。

    《左傳》記載衛莊公有次在戎州城樓上看見己氏頭髮很美,就命人將其頭髮剃光,做成假髮戴在妻子頭上。《詩經》中也對假髮多有描寫。足以證明早在西周,遲至春秋,佩戴假髮就已成為一種時尚,並進入禮制的規定。

  • 6 # 熊貓人阿章的生活記錄

    古人是戴假髮的。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詩經裡“鬒髮如雲,不屑髢也”,意思形容秀髮又黑又密,可以不必戴假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投資別人的生意後如何科學的分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