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創業團隊平分股權,如何透過股權設計調整股權?
8
回覆列表
  • 1 # V劇情

    1. 平分股權並非一定不行。蘋果創始人喬布斯與沃茲,Google創始人布林與佩奇,美國兩黨輪流執政,都是平分股權。真功夫與海底撈早期創業團隊,一開始也是平分股權。只是,需要考慮咱們中國這片土壤的適配性,有些平分股權後來也經歷過調整,更不能把個案當成規律。

    2. Founder=Found(找到)+Er, 是那個(與其他聯合創始人)為公司找到方向,找到團隊,找到資金資源,找到信心底氣的人。

    3. 老大的合法性身份地位,是在團隊打拼磨合的過程中,其能力貢獻影響力大家心服口服產生的,不是透過股權硬設計出來的。

    4.經營團隊一旦啟動股權調整,但如果調整失敗,會對經營團隊造成巨大震盪內耗,不輕易啟動股權調整。

    5.人在變化,公司在變化,股權卻完全固化,這是反人性的。股權動態調整,保持相對動態公平合理性。

    對於股權調整:

    (1)要有好的時機,越往後公司蛋糕越大,調整成本越高,調整難度越大;

    (2)歷史已經翻過去,不去糾結於歷史公平合理性,儘量不去動公司存量價值,分公司未來增量價值,跳出歷史共同面向未來;

    (3)調整方案要相對公平合理,既要給到價值突出股東足夠激勵動力,又要給老股東創造更大增量價值,共同把蛋糕做大;

    (4)柔性共識溝通優先於硬性股權調整,共同把蛋糕做大符合各方共同利益,股東真正需要關注的是“股權回報”而不是“股權比例”;

    (5)由於股東之間身份關係微妙,股權又是重大利益調整,最好是有“中立+專業”的第三方協調支援,既分好利益又不破壞股東信任關係,還能把方案落地。

  • 2 # 泰山股權設計室

    基於你們現階段平分股權的情況,只有兩種較好的解決辦法:

    1.股東之間自行談判,自行調整2.找個專業中立第三方,協調支援完成

    對於股權調整:

    (1)要有好的時機,越往後公司蛋糕越大,調整成本越高,調整難度越大;

    (2)歷史已經翻過去,不去糾結於歷史公平合理性,儘量不去動公司存量價值,分公司未來增量價值,跳出歷史共同面向未來;

    (3)調整方案要相對公平合理,既要給到價值突出股東足夠激勵動力,又要給老股東創造更大增量價值,共同把蛋糕做大;

    (4)柔性共識溝通優先於硬性股權調整,共同把蛋糕做大符合各方共同利益,股東真正需要關注的是“股權回報”而不是“股權比例”;

    (5)由於股東之間身份關係微妙,股權又是重大利益調整,最好是有“中立+專業”的第三方協調支援,既分好利益又不破壞股東信任關係,還能把方案落地。

  • 3 # 老段嘚嘚嘚

    ❤️❤️1. 股權激勵的三條生死線:

    佔股份67%以上完全控股權:進攻型額度,擁有股東會特殊決議決策權;

    51%以上絕對控股權:穩定額度,擁有股東會普通決議決策權;

    34%以上一票否決權:防禦型額度

    2. 高激勵一定要配套高約束,要有菩薩心腸,同時要有霹靂手段。

    企業標準化建設、股份制改造、資本化頂層設計

  • 4 # 馬老師講管理

    俗話說:“生意好做,夥計難搭。”現實中因為合夥做買賣而出現的矛盾大多源於權、利的紛爭,這是人性中私心的本能表現,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透過設計遊戲規則來約束私心的膨脹,讓私心得到恰到好處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讓生意更好做。

    一個公司的股權分配直接決定了其權力的分配,而權力的分配直接關係公司的決策和運營,所以在創業初期,如果有合夥人,一定要設計好股權結構,避免因股權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權力分配不合理,帶來各種利益紛爭,影響公司發展。但是中國民營老闆大多沒有這個概念,他們太看重情分,看重面子,看重眼前,沒有長遠、系統地看待股權分配的重要性,往往一個不小心就會鑄成大錯。

    一、兩人合夥,忌股權均分

    當年黃光裕與陳曉之間對國美控制權的爭奪、真功夫兩大股東之間的股權糾紛,都是因為其股權結構設計出了大問題。能把企業做到國美、真功夫那樣的規模,卻玩不轉股權結構設計,可見股權結構設計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股權結構設計其實也是對一個創業者智慧、眼光和胸懷的考量。

    真功夫創始人蔡達標和潘宇海,兩個人共同創業,各佔50%的股份,剛開始,兩個人各自發揮特長,兄弟齊心,合作得很好。但是隨著公司的發展,兩人開始產生分歧,對公司控制權也產生了微妙的心理變化,尤其是蔡達標和潘敏峰婚變以後,蔡達標打算最佳化股權結構,就引入了兩家風投,結果矛盾激化,兩大股東之間圍繞著股權問題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鬥,演繹了一場人間恩怨情仇的悲慘鬧劇。這樣的爭鬥,不論誰輸誰贏,都是代價慘重。

    兩人合夥創業,平分股份,從眼前的人情來看似乎是最好的,但是從股權分配來看卻是最差的,兩個人股份對等,權力對等,誰都沒有最終的決策權。這種高度制衡的股權結構,最容易出現矛盾而發生控制權的爭奪,因為兩個人不可能永遠意見一致。任何一個組織都需要一個核心人物來引領,所以兩個人合夥創業,一定不要出現各佔50%股份的情況,而是要一大一小,一強一弱,比如80%對20%,70%對30%,或者60%對40%,這樣才能保證一個核心股東的地位,一切才會有序,公司才會健康發展。

    兩人合夥,不可避免也會有兩個人都很強的情況,這時候兩個人一定要能夠高度互補才行,比如一個外向、一個內向,或者一個懂技術、一個懂管理,就像夫妻兩人,一個主內,一個主外,這樣內外互補,家就會很和諧。潘石屹和張欣就把這種互補做到了極致,潘石屹擅長商業談判、銷售、與政府打交道,張欣擅長建築藝術、空間設計,他們各自發揮專長,共同打造了SOHO中國這樣一個商業地產帝國。對這樣的互補合作,潘石屹說過這樣一段話:“找公司合夥人,不要一個班的同學,你會的他會,你不會的他也不會,這是敗筆。做合夥人最重要的是要互補,這才是一個好的合作基礎。我老婆是海歸,我是土鱉,她從西方來,我從西北來,所以,完全不一樣,我們就互相看對方的長處。”

    二、多人合夥,核心股東要佔大股

    在《中國合夥人》這部影片裡,我們看到三個合夥人的股份分別是成冬青51%、孟曉駿25%、王陽24%,成冬青的股份大於孟曉駿和王陽的股份和,即第一大股東的股份大於第二、第三股東的股份總和,這是三人以上合夥時比較理性和穩固的一種股權結構模式。正是在這種股權結構下,這三個人不管怎麼衝突,怎麼鬧的不可開交,始終沒有散夥,最終成就了“新夢想”的成功。

    當股東人數有很多時,比如有五位以上,可參考的原則不僅是第一大股東的股份要大於第二、第三股東的股份和,同時第一大股東的股份還要小於第二、第三、第四股東的股份總和,這樣才不僅會使大股東安全,還會使小股東也感到安全,相互約束,不能胡來。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安排會不會有第二、第三、第四股東聯合起來對抗第一大股東的可能?如果這種可能變成現實,那麼這個第一大股東的能力就真的值得懷疑了。

    騰訊公司在初創的時候,馬化騰和張志東等5個人共同出資50萬元,馬化騰出資23.75萬元,佔股份47.5%,不到一半,馬化騰的觀點是“要他們的總和比我多一點點,不要形成一種壟斷、獨裁的局面。”同時他又要佔大股,因為他認為“如果沒有一個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時候也肯定會出問題,同樣完蛋。”騰訊能夠度過艱難發展到今天的規模,不能否認其從合理的股權結構所起到的助推作用。

    三、股權原則,保證核心股東控制權

    初創企業的股權結構,不能高度分散,也不能高度制衡,任何時候都要有核心股東掌握組織的控制權,這是最基本的遊戲規則,也是中小企業能從小做到大的最關鍵的一步。中小企業創業的時候往往不大懂遊戲規則,基本上是一種草莽式的創業,不知道套路和規範,很容易犯錯,這時核心股東掌握組織控制權就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將來的發展過程中有完善和修正的空間,如果沒有控制權,一旦發現有錯誤,就會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這對初創企業來說是非常致命的。不能糾正錯誤,企業就不能健康發展,就沒有未來。

    所以中小企業在初創期特別是治理還不規範的時候,做股權結構設計一定要關注核心股東對組織的控制權,只有這樣,核心股東才能掌握企業的命運,讓企業從初創起就帶著能健康發展的基因。

  • 5 # 徐靂說股權

    現在風險創業企業,創始團隊平均分配股權,並不是一個合理的股權分配方式。

    平分股權,會造成權力的分散,直接導致企業決策不容易及時果決,嚴重時會因為意見不統一且權力平均分散導致企業團隊分崩離析。

    一般在創業企業中,創始人應該擁有絕對控股比例的股權,比如超過66%,至少也要超過50%。

    如果在創業早期,創始團隊剛創立的時候,已經就股權結構達成了一個劃分的方案,事後再談及分配不公,謀求調整股權,也會是一件很難處理的事情。

    因為吃進嘴裡的肉,沒有人會那麼心甘情願的再吐出來,除非這個人是創始人,從大局著想,為了謀求團隊的穩定,以及未來的發展。

    事事無絕對,如果股權劃分存在非常明顯的不合理,且一些股東對於股權劃分的意見很大,那麼還是應該在股東會提出來,大家擺到桌面上好好的做商談。

    畢竟作為一個理性的商業人士,大家心知肚明,沒人是傻子,不合理的事情,是不可能長久的。

    至於如何調整股權結構呢?我的建議是區分資金股權和人力股權兩部分,根據資金和人力在專案中的重要程度的比例,來分別計算每個股東的資金股權比例、人力股權比例,兩者相加得到整體的股東個人股權。

  • 6 # 股權魔方

    公司發展到了什麼階段?這個很重要,是之前分的不合理沒有凸顯股權分配不合理,還是之前的大股東隨著企業的不斷髮展壯大,對企業的貢獻沒有那麼大,而逐漸邊緣化?

    出現這種情況,毋庸置疑有一點就是股權沒有設定成動態可調整的。那麼,接下來就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案,以及各個股東之間相互博弈出來一個結果。

  • 7 # 梧桐樹說股權

    股權分配錯了如何調整,這個問題大家可能經常遇到,就像下面這圖片一下,一開始按照出資比例分配股權,結果乾了一段時間,發現不對,幹事的比不幹事的拿的更多.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個案,很多朋友都存在這個情況,有的呢,是一開始跟3四個人合夥按出資比例來佔股,但是個別股東不在公司任職,或者是中途離開了,又或者是做了一個不怎麼重要的崗位能力跟不上公司的發展,或者是股東拿到股份以後小富即安,幾乎對公司沒有什麼貢獻,但是他的股權卻還是保持不變。留在公司能夠為公司創造大價值的股東,心裡就會有點不平衡,於是公司基本處於停止狀態,如何解決,這裡提供兩條解決問題思路。第一,就是跟對方溝通用合理的價格回購一部分的股權,比如說回購10%,當然這個價格肯定不是你們當時原始出資的價格,而是根據公司目前的估值與淨利潤和淨資產為依據,可以用他原始投入金額的多少倍來回購,如果他同意,那麼大家皆大。

    第二,就是給在職股東匯入在職分紅股,比如拿出總利潤20%分配給在職股東,然後再按投資比例分配註冊股對應分紅。

    總的來說股權分配是一個很容易觸碰到股東利益的事,我們一定要學會以後才開始做事。

  • 8 # 信之源商事律師

    您好。平分股權並不代表公平,很多時候會阻礙公司的發展和前進。

    股權分配平均,常見老同學、老熟人之間。常常因為大家感情好不好談錢而選擇平均分配股權。但之後,隨著公司的不斷的發展,就會暴露出較大的問題。最典型的是在公司發展過程中,每一個人能力的變化不同,對公司的貢獻不同,會導致有人覺得不公平,從而引起公司內部矛盾,影響公司發展。最主要的影響是在投票決策方面,容易導致決策層面的複雜。

    所以在股權分配的時候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需要考慮到公司核心成員每一個人的能力和貢獻等。如果您需要調整股權,建議您到北京信之源律師事務所來諮詢,我們擁有經驗十足的股權設計專家,業務能力高水平的股權律師為您服務。

  • 9 # 股權詳解

    股權切記平分,這是最糟糕的股權結構,也是股權的大忌,但既然現在已經成了均分股權,那就看下股東層次如何了,層次可以的話,可以進行詳談,重新設定股權比例,如果不願意,那就進行對賭機制吧

    先進行股東分析,股東分4種類型,資金,資源,管理,顧問。

    資金型股東只出錢,不出力,要溢價進入。資源型股東手裡掌握可以讓企業渠道,人脈,資源等等,可以進行變現,要量化進入。管理型股東只出力不出錢,但又是公司日常經營管理者,至關重要,要全職進入,顧問型股東通常在企業外部,屬於智慧型,估計應該沒有。

    確認股東型別後,再進行股東價值評估與考核,約定對賭,如果在某個時間內,達成多少業績,轉化多少利潤,那麼其他股東可以共同稀釋一部分股權給操盤手,雖然看似股份減少了,但是股份代表的價值卻提高了,錢變多了,這是其中一種方法。

    另一種方法是透過多層次持股佈局,成立多家公司,透過嫁接小股東的股權來擴大大股東的決策權,這也是一種方法,不過這種方法講起來比較複雜,而且要做好頂層設計與佈局,如果專業人士來做可以透過這個方法用30%的股權控制50%以上的控制權,甚至70%以上的控制權都是可以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生買手機選什麼好,OPPO手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