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太史
-
2 # 三問隨筆
明朝一甲第一名(狀元)立即授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二三名為翰林院副修撰,正七品。主要是修史。其餘二甲三甲被分配到地方,其佼佼者才能進去中央。
-
3 # 張家雨欣
1. 考取狀元后,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
2. 明清兩代,殿試一二三名,確定其名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狀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進狀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儲相”之名,因為這個職位較接近皇帝,升遷的機會比同榜者快。
3.
清朝情況,會試中舉的貢士,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出身”頭銜。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狀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個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兒。“編修”一職,是個修國史、實錄、會要的官稱,
比如 翁同龢 咸豐六年一甲一名進士,授修撰
4.以下內容選擇性閱讀:
科舉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所參加的人才選拔考試。它是歷代封建王朝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一種制度。由於採用分科取士的辦法,所以叫做科舉。科舉制從隋代開始實行,到清光緒二十七年舉行最後一科進士考試為止,經歷了一千三百多年。
隋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起源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隋煬帝大業三年開設進士科,用考試辦法來選取進士。進士一詞初見於《禮記?王制》篇,其本義為可以進受爵祿之義。當時主要考時務策,就是有關當時國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論文,叫試策。這種分科取士,以試策取士的辦法,在當時雖是草創時期,並不形成制度,但把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揭開中國選舉史上新的一頁。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這個歷史性的變化有過中肯的評價:"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於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於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於京師春還秋住,烏聚雲合。"
唐朝--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完備
推翻隋朝的統治後,唐王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透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唐代取士,不僅看考試成績,還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禮部投的叫公卷,向達官貴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確實使有才能的人顯露頭角,如詩人白居易向顧況投詩《賦得原上草》受到老詩人的極力稱讚。但是弄虛作假,欺世盜名的也不乏其人。
武則天載初元年二月,女皇親自"策問貢人於洛成殿",這是中國科舉制度中殿試的開始,但在唐代並沒有形成制度。
宋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改革時期
宋代的科舉,大體同唐代一樣,有常科、制科和武舉。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其中進士科仍然最受重視,進士一等多數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進士科為宰相科。宋呂祖謙說:"進士之科,往往皆為將相,皆極通顯。"當時有焚香禮進士之語。進士科之外,其它科目總稱諸科。宋代科舉,在形式和內容上都進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舉放寬了錄取和作用的範圍。宋代進士分為三等:一等稱進士及等;二等稱進士出身;三等賜同進士出身。由於擴大了錄取範圍,名額也成倍增加。唐代錄取進士,每次不過二、三十人,少則幾人、十幾人。宋代每次錄取多達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對於屢考不第的考生,允許他們在遇到皇帝策試時,報名參加附試,叫特奏名。也可奏請皇帝開恩,賞賜出身資格,委派官吏,開後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確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級考試製度。宋初科舉,僅有兩級考試製度。一級是由各州舉行的取解試,一級是禮部舉行的省試。宋太祖為了選拔真正踏實於封建統治而又有才幹的人擔任官職,為之服務,於開寶六年實行殿試。自此以後,殿試成為科舉制度的最高一級的考試,並正式確立了州試、省試和殿試的三級科舉考試製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宋太祖還下令,考試及第後,不準對考官稱師門,或自稱門生。這樣,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後,還要舉行皇帝宣佈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於瓊苑,故稱瓊林宴,以後各代仿效,遂成定製。宋代科舉,最初是每年舉行一次,有時一、二年不定。實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進行考試,第二年春天,由禮部進行考試。省試當年進行殿試。
從宋代開始,科舉開始實行糊名和譽錄,並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從隋唐開科取士之後,徇私舞弊現象越來越嚴重。對此,宋代統治者採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譽錄製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貫等密封起來,又稱"彌封"或"封彌"。宋太宗時,根據陳靖的建議,對殿試實行糊名制。後來,宋仁宗下詔省試、州試均實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後,還可以認識字畫。根據袁州人李夷賓建議,將考生的試卷另行譽錄。考官評閱試卷時,不僅僅知道考生的姓名,連考生的字跡也無從辨認。這種制度,對於防止主考官徇情取捨的確發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於政治日趨腐敗,此項制度也就流於形式了。宋代在考試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沒有革除科舉的痼疾,反而使它進一步惡化。
宋代科舉在考試內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宋代科舉基本上沿襲唐制,進士科考帖經、墨義和詩賦,弊病很大。進士以聲韻為務,多昧古今;明經只強記博誦,而其義理,學而無用。王安石任參知政事後,對科舉考試的內容著手進行改革,取消詩賦、帖經、墨義,專以經義、論、策取士。所謂經義,與論相似,是篇短文,只限於用經書中的語句作題目,並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王安石對考試內容的改革,在於通經致用。熙寧八年,神宗下令廢除詩賦、貼經、墨義取士,頒發王安石的《三經新義》和論、策取士。並把《易官義》、《詩經》、《書經》、《周禮》、《禮記》稱為大經,《論語》、《孟子》稱為兼經,定為應考士子的必讀書。規定進士考試為四場:一場考大經,二場考兼經,三場考論,最後一場考策。殿試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蘇軾等人的反對。後來隨著政治鬥爭的變化,《三經新義》被取消,有時考詩賦,有時考經義,有時兼而有之,變換不定。
明朝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
元代開始,蒙古人統治中原,科舉考試進入中落時期,但以四書試士,卻是元代所開的先例。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明代以前,學校只是為科舉輸送考生的途徑之一。到了明代,進學校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國子監學習的,通稱監生。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廕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透過科舉做官。
參加鄉試的,除監生外,還有科舉生員。只有進入學校,成為生員,才有可能入監學習或成為科舉生員。明代的府學、州學、縣學、稱作郡學或儒學。凡經過本省各級考試進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俗稱秀才。取得生員資格的入學考試叫童試,也叫小考、小試。童生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院試由各省學政主持,學政又名提督學院,故稱這級考試為院試。院試合格者稱生員,然後分別分往府、州、縣學學習。生員分三等,有廩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給膳食的稱廩膳生員,簡稱廩生;定員以外增加的稱增廣生員,科稱增生;於廩生、增生外再增名額,附於諸生之末, 稱為附學生員,科稱附生。考取生員,是功名的起點。一方面、各府、州、縣學中的生員選拔出來為貢生,可以直接進入國子監成為監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學官舉行歲考、科考兩級考試,按成績分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參加鄉試的資格,稱科舉生員。因此,進入學校是科舉階梯的第一級。
明代正式科舉考試分為鄉試、會試、殿試三級。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舉行,又叫鄉闈。考試的試場稱為貢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干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唐伯虎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於鄉試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舉行。全國舉人在京師會試,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稱春闈。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由於會試是較高一級的考試,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調等官,都由較高階的官員擔任。主考官稱Quattroporte,又稱座主或座師。考中的稱貢士,俗稱出貢,別稱明經,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在會師後當年舉行,時間最初是三月初一。明憲宗成經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應試者為貢士。貢士在殿試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試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時務策一道。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錄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通稱進士。進士榜稱甲榜,或稱甲科。進士榜用黃紙書寫,故叫黃甲,也稱金榜,中進士稱金榜題名。
鄉試第一名叫解元,會試第一名叫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明代連中三元者僅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其餘進士經過考試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後考試合格者,分別授予翰林院編修、檢討等官,其餘分發各部任主事等職,或以知縣優先委用,稱為散館。庶吉士出身的人升遷很快,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
明代鄉試、會試頭場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決於八股文的優劣。所以,一般讀書人往往把畢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書、五經中的文句做題目,只能依照題義闡述其中的義理。措詞要用古人語氣,即所謂代聖賢立言。格式也很死。結構有一定程式,字數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對偶。八股文也稱制義、制藝、時文、時藝、八比文、四書文。八股文即用八個排偶組成的文章,一般分為六段。以首句破題,兩句承題,然後闡述為什麼,謂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四個段落,每個段落各有兩段。篇末用大結,稱復收大結。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經義演變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極大,嚴重束縛人們的思想,是維護封建專制治的工具,同進也把科舉考試製度本身引向絕路。明末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憤慨地說:"八股盛而《六經》微,十八房興而二十一史廢"。又說:"愚以為八股之害,甚於焚書。"
清代 -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滅亡
清代的科舉制度與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貫徹的是民族歧視政策。滿人享有種種特權,做官不必經過科舉途徑。清代科舉在雍正前分滿漢兩榜取士,旗人在鄉試、會試中享有特殊的優特,只考翻譯一篇,稱翻譯科。以後,雖然改為滿人、漢人同試,但參加考試的仍以漢人為最多。
科舉制發展到清代,日趨沒落,弊端也越來越多。清代統治者對科場舞弊的處分雖然特別嚴厲,但由於科舉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舉制終於消亡
-
4 # 百花亭雜談
在古代考上狀元后開始擔任多大的官,這個很難說,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主要看當朝的皇帝欽點他做什麼官,就是什麼官。科舉考試,是古代大多數讀書人出官人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創立科考以來,歷代狀元有姓名可考者,一千多年間歷代王朝共選拔了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
這其中安徽省徽州府休寧縣考上狀元最多,共29人,號稱中國的狀元縣。如今休寧縣還有中國狀元博物館,我到黃山旅遊後,下山特地去博物館看了一下,那裡的狀元帽、考狀元的試卷紙、皇帝欽定狀元的聖旨等物品,都有所展示,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瞭解。
狀元是中國的特產,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耀的一個。我們從影視劇中看到書生高中狀元,感覺他們立馬就飛黃騰達,高高在上了,其實不然。實際上,狀元的官職有規定,而且品位比人們想象中低得多。狀元並不是官職,所以沒有品位,當了狀元只能說你拿到了一個可以當大官的資格證書。
至於當幾品官那還要看皇帝怎樣用人了,歷史上的狀元,有當7品縣官的,也有進翰林院的,也有直接輔佐朝政的,也更有落魄的,都不一定。
在明清朝以前,狀元官品非常低,明清兩朝其官品有所提升。會試中舉的貢士,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
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出身”頭銜。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狀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個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兒。自古以來,民間就經常把駙馬與狀元這兩個詞聯絡起來,好像中了狀元就可以做駙馬。實際上中國曆代有史可考的駙馬狀元,只有唐代狀元鄭顥一位做了駙馬。
-
5 # 蘇木的文字紀行

學子們通過了鄉試之後,便要在次年的春天參加禮部舉行的會試,地點就在京城的貢院,取中者都叫貢士,第一名叫會元。貢士還要進行最後的殿試,才能成為進士。
殿試,顧名思義就是在皇宮裡的某個殿舉行,清初是在太和殿,乾隆後期移到保和殿。殿試是以皇帝名義主持的考試,取中者由皇帝授予進士,俗稱天子門生,這也可能是皇帝所要達到的一種政治目的。
殿試由皇帝來決定名次,其排名一共分為一甲、二甲、三甲這三個檔次,每個檔次裡還有更細的排名。一甲只有三人,大學士會把前十名的卷子提供給皇帝,皇帝圈出三名,按名次稱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授進士及第。

二甲授進士出身,三甲授同進士出身。甲的檔次對以後仕途升遷有重要意義,朝廷在選庶吉士和庶吉士以後的散館留用為翰林和翰林院授職等次,就取決於原來授二甲還是三甲。
通常我們俗語說的連中三元,是指在鄉試時考第一名解元,會試時考第一名會元,殿試時考第一名狀元,就叫連中三元。這種現象是很少見的,在清代也就幾個人。
相關的概念還有傳臚,傳臚有兩種意思,一是指皇帝主持下的公佈進士錄取名單時舉行的大典儀式,叫傳臚大典。二是指二甲的第一名,也就是殿試的第四名也叫傳臚,後來有時候把三甲的第一名也稱為傳臚,但是這個傳臚就沒有多大意義,還不如二甲的最後一名。

說到這,不免要提一下狀元。狀元是全國第一名,實際上授的官並不高,只是從六品的修撰,榜眼、探花授的編修也只是正七品,現在有些小說、戲劇上說考上狀元好像就能做多大官似的,其實就是一個從六品的官,正七品知縣被稱為芝麻官,狀元授官的品級只比知縣高一級。
一般進士授的主事是正六品,比狀元所授的修撰品級高。不過狀元與其他翰林官有選任為某些職官及進入中央高層的資格,出路比較優越。
傳臚大典授予進士之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這次朝考主要為了選拔庶吉士。庶吉士要入常館進一步深造。沒有錄取為庶吉士的進士授官,其品級主要是六、七品,所授的官以兩種形式最多:一是部院的主事,司級官裡的最低官,正六品;二是授予知縣,正七品。

知縣和主事的缺額最多,而且都屬於學習階段,進士授知縣也是授一些簡缺的知縣,三年以後調同省缺分較重要的縣任知縣。這是進士大多數人的任官情況,也有授其他官職的。
在來看看被選為庶吉士的進士們,朝考中選撥出優秀的進士為庶吉士,入庶常館學習,三年期滿時考試,分配工作,叫散館,因為三年後又有新一科的庶吉士入庶常館了,若有恩科,不滿三年也散館。
散館考試優秀者留館,即留翰林院為翰林官,一是授編修,正七品,再是授檢討,從七品,原來殿試的時候凡是二甲的,授編修,三甲的授檢討。三鼎甲原則上固定授職,狀元授修撰,從六品,榜眼、探花授編修,他們不經過朝考而入庶常館。

雖說中了進士都會授官,但在清中期以後,由於待選官比較多,因此也會出現待缺現象。
當然在清代,做官的渠道也不僅限於進士出身,那些舉人,國子監貢生、監生,廕生以及捐納出身的人,也有很多出仕為官的。
-
6 # 李俊明26
前三甲能進翰林院,狀元一般有加封,加封什麼看皇帝心情,不過一般不會太高。進士不會直接進入公務員系統,而是等待補缺
-
7 # 巴山夜雨涮鍋
在一些民間作品中,寒門學子一旦高中狀元,立刻被皇帝招為駙馬,高官任做,駿馬任騎,威風凜凜。這其實是不正確的。
中國的封建制度(其實是中央集權制度)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用人體制,可能有僵化的一面,但絕不會草率。一個讀書人能中狀元,當然說明他才學不淺。然而,才學不淺就能當大官麼?顯然不行。還是需要經驗和實踐磨礪的。所以,一般對於狀元(包括前幾名的進士),會授予一個職位不太高,然而有潛力的官職,讓他們學習進步。
以官僚制度最成熟的大明朝為例,明朝每三年一次會試、殿試,考中約三百名的進士。這裡面,大多數可能被安排立刻做官。做的官,有的是外放當七品縣令一級(當然,這個官其實已經不小了。不過,考慮到古代民情,在古代當縣令,需要面對的矛盾比今天的縣長還是要少得多的),有的留在北京擔任京官。京官的品級一般比縣令要低,可能是從七品乃至八品,但品流高,未來可能外放京官,或者系統內上升。
而三百人中排名靠前的佼佼者,包括狀元,反倒會被收入翰林院,先擔任沒有官品的庶吉士,然後慢慢升到七品編修一類,之後可能到國子監之類的官往上走,其品級可能不是很高,然而最終卻能以內閣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這種終極官職作為晉升目標。
所以,排名靠前幾位的進士包括狀元,和排位靠後比如二三百名的進士,確實會有一些先天的差異。但具體還要看個人天資和發揮。如果只有幾名的差距,不會帶來決定性影響。
這裡,我們選擇明朝一位狀元李春芳作為例子。
李春芳(1510年—1584年),字子實,江蘇人。
1547年他考中狀元,先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從六品)。後來因為青詞寫得好,得到嘉靖皇帝賞識,逐漸被提拔為翰林學士(正五品),然後是太常少卿(四品),再往後是禮部侍郎(三品)、吏部侍郎。再往後是禮部尚書(二品),後升為太子太保(從一品)。到1568年,李春芳擔任內閣首輔(相當於宰相)。1571年,因為厭倦朝廷黨爭,首輔李春芳退休。退休後,李春芳又過了10多年的清閒日子,其中十年左右父母健在,一家其樂融融,也算是挺享福了。
狀元李春芳基本位極人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他是歷史上少有的“狀元宰相”。就是說內閣首輔這個職位,其實很少被狀元當。當然,能當內閣首輔的,也是科舉靠前的。
狀元李春芳有一位同年同學,考的是第12名,年齡比李春芳小好幾歲,但卻早死好幾年,累死了。那位同學就是張居正。
-
8 # 國家人文歷史
一般來說,狀元的起點會比其他進士高出很多。宋人《儒林公議》即稱“狀元登第,不十餘年,皆望柄用。每殿試傳臚第一,則公卿以下,無不聳視,雖至尊亦注視焉”。宋代狀元“官授承事郎職,除上郡籤判”,如遇皇上登基之類的“龍飛年份”,“則三魁黃甲及其餘進士皆倍加恩例……狀元可除下郡通判”。《東軒筆錄》所謂“狀元試三場,一生吃著不盡”,《宜齋野乘》中“五百人中第一仙,等閒平步上青天”。到了明代,狀元例授翰林院修撰的從六品職銜,留館學習三年後,優秀者可以出任各部給事中、主事或御史,或外放州縣任職。可以說仕途比雜佐入流或是舉人入仕走得更加便捷。從理論上說,身居高位的可能性,也應該比其他進士更高。
然而當仔細審視歷代登科記的人名時,就會發現,這些喜氣洋洋的讚譽更多隻是出於一種缺乏資料統計的美好想象。明代以名臣著稱於世,但有明一代90名狀元中,誕生的名臣屈指數來,卻只有曾棨、商輅、顧鼎臣、楊慎、焦竑、文震孟、周延儒等人。清代的114名中,官位累至一品的達20人之多,但如果細數,就會發現,其中聲名赫赫的就只有于敏中、畢沅、王傑、翁同龢、孫家鼐、陸潤庠和張謇。但陸潤庠的名聲並非靠狀元之後的宦績,而是靠京津等地百年老店的眾口相傳——晚清之際的商鋪以求得這位狀元郎的墨寶作為匾額為榮。至於張謇,他早已絕跡宦途,而注重實業。狀元只是為他的傳奇人生加上一頂微不足道的光環而已。狀元這個名頭對那些真正有才幹的人來說,並不重要。
-
9 # 建章25
狀元劉春霖乃寒士,一舉中魁,殿試:閩粵瀕海人士,類能仿造洋貨,果其加意提倡,不難日出,開創了改革開放的先河,且提前80年
-
10 # UFO101
狀元及第後一般皇帝召見,能否取悅帝王,還有入贅招駙馬,或者高官王爺招親,這樣狀元升官就一日千里了。一般狀元剛開始為縣令的多,或者留京續用進翰林,7品到5品。
-
11 # 蕭蕭很懵
的確狀元在古代科舉考試中是讀書人一生的夢想。狀元,榜眼,探花是第一甲,這三人可以直接授予官職任命,一般不會做特別大的官,都是從六品七品開始從基層磨鍊上去的,再慢慢做大。金榜一般為三十三人左右,其餘的一般都會到翰林院學習幾年,朝廷再派官員考核,等到有官職空位的時候再補缺,並不是考上進士就一定會做官,因為一定要有空閒的職位進士才會補上,可朝廷中的職位是定量的,而進士恩科三年一次,一次幾十人的錄取,所以肯定會有餘,所以當時有一種說法,朝廷命官去世的時候有人在屋裡哭,有人在門外笑,哭的人是死者家屬哀傷,笑的人是指等待補位的進士,自己有機會可以補位做官了。
-
12 # 史曉生
這得看是在什麼朝代,朝代不同,考中狀元后的待遇和官職也不同。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點就是,不管是在哪個朝代,儘管考中了狀元,也不可能馬上就授予狀元實權,讓他去處理政務的。
這就好比,大學生剛剛畢業,即使是找到工作,也是實習得多,都需要進行歷練之後方才安排其正式開始工作。
而這種原則,放在古代狀元身上也同樣適用,只不過朝代不同,對狀元“實習期”的安置也有所不同。
咱們按照朝代順序,一個一個來說。
眾所周知,科舉真正成型於隋朝,但隋朝很快便被唐朝取代,所以,科舉真正意義上的建立和發展是在唐朝。
所以,我們就從唐朝說起。
唐朝的科舉制,首次開科是在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即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後的第四個年頭,當時李淵頒佈詔書,詔書中有言“大唐貢士之法,多循隋制 ”。
這意思就是說,大唐的科舉,是建立在隋朝的制度上演化而來的,自此,唐代科舉史多姿多彩的畫卷便就此拉開。
大體來說,唐朝的科舉一共分為兩大科,分別是常科和制科。
常科即每年定期舉行的考試,考試的科目,則通常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 、明算這六個科目。
而制科,簡單理解就是,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
不管是常科也好,還是制科也罷,其核心宗旨其實都是為了給國家選拔人才,而這就相比之前歷朝歷代的人才選拔方式,有了巨大的進步。
但隨著唐朝政治局勢的不斷變化,科舉也隨之變味,到了唐朝中後期,科舉逐漸演變成世族門閥維持自己門第的手段。
說白了,就是世家子弟們依靠家中權勢透過走後門等特殊方式,來求取到他們想要的科舉名次。
比如在唐德宗時期,時任宰相李實便某次就開出一·張20人的單子,要求主考官必須按照這個名單錄取。
而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一些豪門權貴的不學無術的子弟輕易就獲得狀元、進士等名次。
並且,由於這些所謂的狀元和進士等均是出身於世家,所以,在他們拿到名次後,很快就會藉助家族權勢出任官職,甚至還有直接在六部核心崗位上任職的。
所以,唐朝的科舉其實並沒有什麼借鑑意義,畢竟在士族的壟斷之下,那些所謂的狀元郎會被授予什麼官職完全是士族門閥說了算。
而到了宋朝建立後,科舉考試才算是得到了整頓肅清。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宋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第一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科舉取士的王朝,並且像科舉中的三級考試製度(州試、省試以及殿試),另外還包括皇帝對高中計程車子賜宴等慣例,也都是從宋朝流傳下來的。
換句話說,宋朝的科舉制度,不僅開創了古代歷史上的先河,也為後世王朝提供了模板。
而宋朝科舉的主要考試科目,雖說也經歷的不少變動,但核心的四大項,即詩賦、經義、論、策卻始終沒變。
也正是由於宋朝科舉的一心求才宗旨,加上宋朝的皇帝對於人才的求賢若渴,因此,在宋朝歷史上,不少我們熟悉的牛人,都曾經是科舉榜上的成員之一。
這裡面,有蘇軾、蘇轍,還有曾鞏、張載等,尤其是在宋仁宗在位期間,無數才俊透過科舉被國家發現,從而進入了國家的人才儲備庫。
關於宋仁宗和蘇轍在殿試時發生的事,還有個流傳至今的典故。
仁宗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二十三歲的蘇轍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進入殿試,在大殿上,宋仁宗連問十餘條策論,而蘇轍年少輕狂,洋洋灑灑對策七千字,矛頭直指宋仁宗。
“陛下自近歲以來,宮中貴姬至千數,歌舞飲酒,歡樂失節,且賦稅煩重百姓日以貧困,衣不蓋體,皆是陛下未得以財結民也,此之乃不仁,誰當任其咎?”---蘇轍
這番話,可謂是將宋仁宗批得體無完膚,當時就有人提議,說蘇轍“言語狂誕”,理應除去功名後治罪,但宋仁宗卻極力迴護了蘇轍。
“朕設制科,本求敢言之士,轍敢如此極言,特與功名,仍令編錄。”---宋仁宗
事後,宋仁宗不僅沒有治蘇轍的罪,更沒有除去他的功名,反而仍授予其秘書省校書郎這個職務。
也正是宋朝這種對待科舉的端正態度,以及對待人才的包容,使得當時真正做到了史書上所說的“野無遺賢”。
而說回正題,如果在宋朝,有人高中狀元后,會被授予多大官職呢?
一般來說,宋代科舉中的狀元,首次被授予的官職叫做“京官”,當然,這個京官不是真的在京城裡做官,而是一種品階。
這種品階的好處就在於,在某個官位出現空缺的時候,有“京官”頭銜的人可以自動替補,而不是像比“京官”低一級的“選人”那樣,需要找到某個大官進行保舉後才能出任。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現代公司裡面的準正式員工,只要有崗位空缺,就可以直接補上,而那些沒有考中狀元,但成績也不差計程車子,就會成為“選人”,類似於試用期員工,他們轉正與否,除了看自身表現之外,還需要得到部門經理、總監的同意後方能轉正。
說白了,在宋朝高中狀元,雖說不能馬上當大官,但也算是踏上了升職的快車道,只要不犯錯,那麼將來出閣拜相都是早晚的事情。
說完宋朝,我們再來說說明朝是如何安置狀元郎的(元代很少開科舉,所以直接略過)。
明朝科舉,首次開科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在當年下詔實行擴招,並且,在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又規定,自此之後每三年舉行一次科考,這規定成了定例,一直延續到清末。
同樣,明代科舉大部分體系沿襲的正是宋制,初級叫做院試,即州縣範圍內的考試,考試成績分為六等,其中考中最高等的人稱之為秀才。
並且,只有考中第一、二等的人,才有資格進行更高級別的考試,也就是鄉試。
所謂鄉試,說白了就是省裡組織的考試,鄉試每三年舉行一次,由於一般都在八月舉行,所以也稱之為“秋闈”。
而透過鄉試的成績優異者,便是我們熟悉的舉人。
考中舉人後,就可以繼續更進一步參加會試,會試就屬於是全國範圍的內地考試了,屆時全國各地的精英們將會聚首京城一決高下。
而最終,朝廷會透過成績,在這些人中挑出三百個上下的精英出來,這些被挑出來的人,稱之為“貢生”。
貢生之後,便是殿試,殿試的主考官就是皇帝,三百名考生將會在大殿上接受皇帝本人的各種策問,而皇帝則會根據考生的表現,給出不一樣的成績。
而殿試的成績劃分則分為三甲,一甲為最高,分別是狀元、榜眼和探花,二甲則叫做賜進士出身,三甲叫賜同進士出身。
那麼,殿試中成功奪得狀元頭銜的人,會授予什麼官職呢?
一般來說,能獲得狀元頭銜的,學問自然不會低,但由於需要歷練,所以,通常都會被分配至翰林院,授予修撰一職(品階為從六品),當時對這些人還有個稱號,叫做“儲才”。
眾所周知,明代的翰林院其實就相當於皇帝的秘書處,而從狀元這個“儲才”的稱號上也能看出,狀元去翰林院就等同於進了國家人才儲備庫,讓他在那裡熟悉國家的體系以及一些事務。
而狀元在這裡需要做的工作,基本上就是“旁觀朝政”,等到熟悉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逐漸進入官員體系,最終靠著熬資歷,說不定也會混進內閣。
也就是說,明代的狀元,在考中後一般都會進入翰林院,在這裡擔任從六品的修撰職務,成為皇帝的秘書之一,透過一定時間歷練之後,再出任其他具有實權的官職。
而到了清代,對待狀元的安置基本上和明代類似,只不過清代對於翰林院進行了些許改革。
什麼改革呢?清朝的皇帝認為,明代翰林院系統過於封閉,這就導致在裡面任職的人將來沒有實政經驗,所以,清朝雖設有翰林院,但大多數時候,會讓翰林院的官員外出任職。
當然,這些人所擔任的職務,並不是封疆大吏或者實權職務,一般都會被授予某個地方上的學政、侍郎等官職,然後等他們積累了一定的實務經驗後,再從中挑選出能擔任督撫、大學士的人才出來授予要職。
最後,再來說說古代狀元的命運。
很多人都以為,只要考中了狀元,那麼飛黃騰達就指日可待,高官厚祿、香車美人自然也不在話下。
但實際的情況是,能做到這些的,也只不過是屈指可數,有不少狀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得不到重用,最終鬱鬱而終。
遠的不說,就說明朝,明朝的第一個狀元,是洪武三年時的吳伯宗,他在大明朝第一次科舉中一舉奪魁,成為了明朝的第一個狀元。
但他在後來,因為揭發胡惟庸遭到打擊,連貶數級,等到胡惟庸被處死後再度啟用,而沒多久又因為親戚犯事被株連,再一次被貶。
到了最後,朱元璋又起用了他,但因為一件小事,第三次被貶,最後在鬱悶中離世。
還有,洪武二十四年的狀元黃觀,他是明朝第一個“連中三元”者(即鄉試第一,會試第一,殿試第一),可以說是難得的人才,但卻在靖難之役後,為建文帝殉難,並且也是因為這件事,被明成祖朱棣從狀元榜上除名。
另外還有明朝另外一個“連中三元”者商輅,他在景泰帝朱祁鈺在位時入了內閣,但明英宗朱祁鎮復位後,直接將其貶為平民,後期雖說在成化帝朱見深在位時得以啟用,但因為與太監汪直髮生矛盾,最終憤而辭官,終老家鄉。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總的來講,明朝以及整個封建歷史上雖說出了不少狀元,但並不意味著他們都可以高官得坐、駿馬得騎,這既要看自身的能力,同時也要看個人的造化,混得好能入閣拜相,混的不好,碌碌無為,甚至被貶為平民,或者是身死的也大有人在。
回到問題本身,在古代有了科舉之後,考中狀元郎並不意味著馬上就可以當大官,按照歷朝歷代的總體原則,通常都會被授予一些秘書、修撰之類的實習候補崗位,然後讓狀元郎積累一定經驗之後,再授予實權官職。
-
13 # 夏目歷史君
科舉制度是封建時代的產物,這個制度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底層通向上層的階級上升通道,同時也打破了歷史上綿延上千年的世家貴族政治體系,讓出身普通的文官集團在朝堂內部的權力與影響力都得到加強。
但就算同樣是考科舉出來的進士,也還是有著三六九等的分別,一般來說地位最高、最有前途的就是狀元。那麼如果在科舉中考上狀元,會被授予怎樣的職位呢?
其實不同的封建王朝,對於科舉制度出身的狀元待遇也不盡相同。但大體上來看,隨著科舉制度逐漸深入人心,以及文官集團的影響力不斷增大,狀元的身份、地位以及被授予的職位也同樣是水漲船高的。
狀元會被授予怎樣的職位要看三個階段,第一個是唐朝到宋朝,第二個是宋朝到明朝,而第三個則是明朝到清末,我們便來一一來解析。
一、隋唐時期
我們都清楚科舉制度最早出現在隋朝,而有唐一代則把科舉制度發揚光大。唐朝的歷代君主們都大力推行科舉制,而其本身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打擊秉持朝政的關隴貴族集團。
所以這一階段的科舉制度雖然很受上面統治者的重視,但是由於當時的特殊政治局勢,靠科舉出來的狀元是很難被授予較高的職務的,我們這裡舉一個比較著名的例子。
人送外號“詩佛”的王維,在唐玄宗開元9年的時候參加科舉考試,並且成功高中進士,還是狀元。但是就算像他這樣的大才子,中狀元后也僅僅只不過是被唐玄宗任命為“太樂丞相”。
而這一職位只是太常寺下屬的一個叫做太樂署的部門主官,平常負責朝廷在禮樂方面的相關事務,品級非常低,僅僅只有從八品下。
但是王維的起點在唐代的一眾狀元中已經算比較高的了。因為在唐朝中後期,很多靠科舉出身的狀元甚至只被授予正九品職位。
其實當時有不少唐代科舉狀元,只是在史書中留下一個名字而已,連其事蹟都沒有過多記載。而唐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也是根源於當時的科舉制度尚不完善。
雖然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的世家貴族已經受到巨大沖擊,但是那些綿延千年壽命的貴族門閥還是依舊存在。直到經歷完五代十國時期戰亂,過渡到宋朝以後才徹底改變這一點。
二、有宋一代
科舉制度的第二階段,便是北宋時期。
在宋之前的“五代十國”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之一。在這期間,只要你手底下有兵便可以當“草頭王”,所以原先的世家門閥貴族體系在五代十國時期已經完全崩潰、不適用了。
曾經很多顯赫的貴族、門閥都在這一時期消亡。所以北宋在剛建立時,其實就已經基本擺脫了門閥政治的限制。
——再加上宋太祖趙匡胤自“陳橋兵變”後,為避免出現武將一家獨大的現象,便制定了以文治武的政策,此舉大力抬高文官集團的地位來制衡武將,所以宋代透過科舉考出來的狀元,地位比之前有了質的飛躍。
宋代透過科舉考試出身的狀元,一般會被授予從六品或者是正七品的官職。並且宋代狀元一從政便會被授予京官——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在東京開封府當大官,而要知道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特權。
畢竟在有宋一代,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還是比較講究實幹的,大多數新進士都會被外放做官。考得比較差的可能會去當知縣;考得比較好的,可以當知州判官。
一般來說只有科舉考試的前三名,才有留在京城做官的權力。而狀元更是不同,狀元是唯一一個可以被授予較高職位的新科進士。
——比如說在宋仁宗天聖五年考中狀元的王堯臣,最開始就被授予將作監丞的官職;還有宋神宗熙寧三年的狀元葉祖洽,考中狀元以後被授予了國子監丞的職位,他們的起點都是相當高的。
但是在宋代靠科舉考出來的狀元,他們到底會被具體授予怎樣的職位?此時仍舊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直到明代以後,狀元職位才有了一個比較詳盡的規定。
三、明清期間
在明朝時,一般來說狀元會被直接授予從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而翰林院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就是明代皇帝的秘書處,雖然翰林院修撰的官職不大,但是因為能靠近皇帝,因此很多明代的科舉狀元都可以輕而易舉成為皇帝的近臣。
——眾所周知,明朝是中國封建皇朝皇帝權力空前強化的一個時期,所以狀元一旦得到皇帝的青睞,往往都可以平步青雲。
比如說李春芳、申時行這樣的海內名臣,再進入到翰林院擔任修撰,升官升得就和坐火箭一樣,在最後都可以擔任內閣大學士,甚至是內閣首輔,成為權傾朝野的人物。
而一些狀元就算是混得再不好,也可以靠熬資歷,一步一步熬到六部尚書的位置,即便當不了在北京的六部尚書,也可以混一個南京六部尚書的職位,一直到退休。
清朝的政治體制與明朝區別並不大,清朝科舉狀元會被授予弘文院修撰的職位,而弘文院是清初時期的內三院之一,它本身就是在明代翰林院的基礎上細分出來的。
簡而言之,清朝狀元的官職和明朝時期的狀元官職區別不大,畢竟不管是翰林院修撰,還是弘文院修撰,其實都是幫助皇帝處理日常事務的秘書。
而只要能夠靠近皇帝,時時刻刻能夠陪在皇帝身邊,那麼升官的可能性就會比普通的官員高得多。畢竟皇帝也是人,皇帝肯定更加信任那些可以時時刻刻在自己身旁的官員,因為這樣的人自己不僅瞭解,還能更好地把控。
回覆列表
會試(每三年在京都的考試),中舉的貢生(地方儒學生員”秀才“升入京師國字監就讀的稱貢生,意思是貢獻給皇帝),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去的第一名的考生,由皇帝欽定”狀元“二、三名為”榜眼“、”探花“。
這前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皇帝賜的”進士及第“;”二甲進士“可賜”進士出身“;“三甲進士”可賜“同進士出身”的頭銜。但只有“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後,立即按規定封授官職。
“狀元”的職名叫作“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官,“榜眼”、“探花”二人則被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職,是地地道道的“芝麻官”。編修-修國史、實錄、會要的官稱。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元”,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經過第一次童子試後都稱為童生或儒童。
之後以童生身份參加第二次考試——院試,透過院試的童生都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算是有了“功名”,進入士大夫階層;有免除差徭,見知縣不跪、不能隨便用刑等特權。
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廩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廩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
第三次考試叫鄉試,只有獲得秀才資格才可以參加,所有透過鄉試的叫舉人,被薦舉之人。其中鄉試裡邊的第一名叫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
第四次北京的考試叫會試,由有舉人功名的人參加,透過會試的稱為貢士,進貢給天子計程車子。貢生裡邊的第一名叫會元;到皇帝那兒的考試叫殿試,透過殿試的叫進士,進士裡邊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