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馬話三農

    番茄,又叫做西紅柿、洋柿子,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蔬菜,在中國南北方都均有種植。番茄果實不僅有著獨特的口感,還富含豐富的養分,既可以生食、炒制,也可以加工成番茄醬或番茄罐頭。番茄雖然很常見,在中國種植面積也很大,但是在番茄生長中很容易出現早衰,那麼如何防止番茄植株早衰呢?應該如何做才能延長番茄的結果期呢?

    番茄早衰原因:

    1、土壤板結導致。在番茄生長期間最害怕出現土壤板結,因為土壤板結後會影響番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養分和水分,影響植株生長,尤其是在番茄結果旺期對養分和水分的需求量較大時,當番茄植株內消耗的養分大於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養分時,便會導致番茄植株出現早衰。導致土壤板結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在番茄生長期間使用複合肥過多,農家肥使用過少,或澆水忽多忽少等等。

    2、過度控旺導致。在番茄生長期間為了避免番茄植株徒長影響番茄開花結果,很多菜農會選擇控制肥水施入、使用化學藥物來防止植株徒長,控制植株徒長本是有利於番茄生長的好事情,但是肥水施入過少,不能滿足番茄生長所需養分和水分,或者是使用化學藥物的濃度過大,或使用化學藥物太過於頻繁等等,都會導致番茄植株控旺過度,影響番茄植株正常生長,從而導致番茄植株出現早衰。

    3、肥水施入不當導致。為了促進番茄生長,在番茄生長期間菜農們會加大水分和肥料的施入,在澆水施肥時,若澆水量過大,或者是使用複合肥過多,忽略有機肥的施入,便會導致土壤板結發生,或者是一次性施肥過多,導致土壤溶液濃度增加,影響番茄根系生長,導致番茄出現早衰。在番茄植株進入到旺盛生長階段時,若是澆水施肥不及時,也會導致番茄植株因脫肥脫水而早衰。

    4、化學藥物使用不當。在番茄生長前期為了防止番茄植株徒長,很多菜農便會透過噴施多效唑、矮壯素等化學藥物來控制番茄植株徒長。這些化學藥物使用時,對濃度要求很高,若是濃度過大,或者是長時間使用同一種化學藥物,都會導致番茄植株早衰的發生。

    番茄早衰的防治方法:

    方法一,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為了防止土壤出現板結,並保證番茄生長有充足的養分,在種植番茄時,應適當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減少複合肥的施入。在種植番茄前,應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底肥來使用,在番茄生長期間時,在番茄苗期、開花期、膨大期、採收後追肥時,可用農家肥和複合肥交替使用來追肥。在番茄生長中後期時,除了要根部追肥以外,也要及時噴灑葉面肥來補充番茄生長所需養分,葉面肥可使用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鉀等水溶液。

    方法二,合理灌水。番茄是喜水作物,在番茄生長期間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所以在番茄生長期間要根據土壤墒情、植株長勢及時灌水。在番茄定植後要澆足定植水,提高番茄的移栽成活率。在移栽成活後要減少水分的施入,增加番茄鬚根的生長量,培育壯苗。在番茄進入到結果旺期後要根據土壤墒情、植株長勢來澆水,但是每次的澆水量不可過大,避免漚根發生。在澆水時最好是在晴天進行,如果是在大棚種植,應在澆水後適當通風,避免低溫過低傷根引起植株早衰。

    方法三,合理整枝打杈。在番茄生長期間,應根據植株長勢合理整枝打杈,對於長勢強的植株應適當早一些打杈,長勢弱的則要適當晚一些打杈。第一次打杈可在側枝長到8-10公分時進行,此後見杈就打。除了打杈以外,在第一穗果實坐果後,可將植株下面發黃的老葉子摘掉,避免不必要養分消耗的同時,還有利於田間通風,避免發生病害。在果實坐果後可在果實上方保留2片葉子後摘心,防止植株徒長。在整枝打杈時要減少番茄秧的翻動,避免對番茄果實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方法四,合理採收。為了使番茄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相平衡,在番茄果實開始成熟時,應儘早採收。番茄種植的時間不同,番茄採收的時間也不同。5-6月份從番茄開花到採收時間為40-50天,7-8月份氣溫高,番茄生長速度快,番茄果實生長時間也有所減短,一般在30-40天時採收。及時採收番茄果實,可以適當減輕番茄植株的負擔,減少不必要的養分消耗,有利於番茄增產的同時,還可以避免番茄植株早衰的發生。

    延長番茄生長期的措施

    1、壓秧法。在第一代番茄果實成熟後,可將已經不能再結果的枯枝剪掉,只保留有結果能力的新枝,然後在主幹一側挖一條20釐米長,15釐米深的施肥溝,在施肥後將主幹買入到溝中並澆水,當壓蔓處長出新根後,新根和老根會一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促進植株旺盛生長,使番茄從新進入結果旺期。

    2、移栽法。番茄的根部很容易長出次根,可以利用番茄植株的這一特性,將番茄根部長出來的分櫱移栽,一般移栽後的分櫱在7-10天后便可以進入到開花結果期。番茄分櫱一般在土壤溼潤時會長出,所以為了促進番茄分櫱的生長,可在主幹周圍適當澆水,促進分櫱發生。

    3、剪株法。在番茄第一代果實收穫後,可將番茄植株上的老枝葉剪掉,並扒開番茄植株根部澆水施肥,促進植株新枝葉的生長,從而使新長出來的枝葉上從新開花結果。

  • 2 # 銀鳳湖640

    番茄防止植株早衰的問題我發表一下我個人的意見。從幼株開始管理時,注重根系與植株的生長。施肥是很關鍵的,不要施帶激素的肥料,合理的施用化學肥料,多施有機菌肥,防治土壤板化,增加透氣性。增強根系發須。注意修剪葉子,及時防治病蟲害,葉黴病及臍腐病。

  • 3 # 水過無痕張弛有度

    番茄早衰的防治方法:

    方法一,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為了防止土壤出現板結,並保證番茄生長有充足的養分,在種植番茄時,應適當增加有機肥的施入量,減少複合肥的施入。在種植番茄前,應使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底肥來使用,在番茄生長期間時,在番茄苗期、開花期、膨大期、採收後追肥時,可用農家肥和複合肥交替使用來追肥。在番茄生長中後期時,除了要根部追肥以外,也要及時噴灑葉面肥來補充番茄生長所需養分,葉面肥可使用磷酸二氫鉀、氨基酸鉀等水溶液。

    方法二,合理灌水。番茄是喜水作物,在番茄生長期間對水分的需求量較大,所以在番茄生長期間要根據土壤墒情、植株長勢及時灌水。在番茄定植後要澆足定植水,提高番茄的移栽成活率。在移栽成活後要減少水分的施入,增加番茄鬚根的生長量,培育壯苗。在番茄進入到結果旺期後要根據土壤墒情、植株長勢來澆水,但是每次的澆水量不可過大,避免漚根發生。在澆水時最好是在晴天進行,如果是在大棚種植,應在澆水後適當通風,避免低溫過低傷根引起植株早衰。

    方法三,合理整枝打杈。在番茄生長期間,應根據植株長勢合理整枝打杈,對於長勢強的植株應適當早一些打杈,長勢弱的則要適當晚一些打杈。第一次打杈可在側枝長到8-10公分時進行,此後見杈就打。除了打杈以外,在第一穗果實坐果後,可將植株下面發黃的老葉子摘掉,避免不必要養分消耗的同時,還有利於田間通風,避免發生病害。在果實坐果後可在果實上方保留2片葉子後摘心,防止植株徒長。在整枝打杈時要減少番茄秧的翻動,避免對番茄果實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方法四,合理採收。為了使番茄植株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相平衡,在番茄果實開始成熟時,應儘量早一些採收果實,避免植株養分消耗過大,導致植株過早早衰。

    延長番茄生長期的措施

    1、壓秧法。在第一代番茄果實成熟後,可將已經不能再結果的枯枝剪掉,只保留有結果能力的新枝,然後在主幹一側挖一條20釐米長,15釐米深的施肥溝,在施肥後將主幹買入到溝中並澆水,當壓蔓處長出新根後,新根和老根會一起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促進植株旺盛生長,使番茄從新進入結果旺期。

    2、移栽法。番茄的根部很容易長出次根,可以利用番茄植株的這一特性,將番茄根部長出來的分櫱移栽,一般移栽後的分櫱在7-10天后便可以進入到開花結果期。番茄分櫱一般在土壤溼潤時會長出,所以為了促進番茄分櫱的生長,可在主幹周圍適當澆水,促進分櫱發生。

    3、剪株法。在番茄第一代果實收穫後,可將番茄植株上的老枝葉剪掉,並扒開番茄植株根部澆水施肥,促進植株新枝葉的生長,從而使新長出來的枝葉上從新開花結果。

    以上就是番茄植株早衰的原因以及防治方法,延長番茄結果期。

  • 4 # 新農鳴

    許多菜農朋友在種植番茄時常常會遇到這種情況,番茄正值轉色成熟期,正是採摘出售的好時期,但此時期經常會出現葉片黃化、植株長勢弱等問題,對番茄的膨果和轉色造成了一定的影響,這些都是番茄早衰的症狀,對於番茄的早衰該如何有效防治?又該如何延長結果期?下面我們就瞭解一下番茄的防早衰問題。

    一、番茄早衰的表現症狀

    番茄早衰主要表現為植株矮小、生長緩慢、莖稈纖弱、側枝較少;番茄葉片小而且表現出發黃症狀,有的葉片上還會出現凸起的瘤狀;開花結果時間提前,並伴有落花落果現象嚴重,果實小、著色不均勻,容易出現畸形果、植株的抗逆性降低等症狀。

    二、引起番茄早衰的原因

    番茄出現早衰,主要是由於連作障礙、肥水使用不當、過度控長、激素施用不合理等因素引起的。

    1、連作引起的早衰

    番茄是忌連作蔬菜,但受一些因素的影響,連作現象在目前的蔬菜種植區普遍存在。連年的連作導致土壤板結、病蟲害問題嚴重,這首當其衝的就是對番茄根系的影響,根系不能正常生長和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是導致番茄出現早衰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2、肥水管理不當引起的早衰

    肥水不當引起的早衰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注重有機肥的施用。許多菜農朋友都對化肥捨得投入,但常常忽略有機肥的施入,當前化肥施用過量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土壤板結、通透性降低,影響了根系的正常生長髮育,從而引起番茄的早衰。二是脫肥脫水引起的早衰。高溫乾旱沒有及時澆水施肥、過度蹲苗、肥水管理採取粗放式管理,都會導致番茄早衰。三是一次性澆水施肥過量,造成土壤中溶液濃度增加,根系的呼吸和吸收受阻,引起早衰。

    3、溫溼度調控不當引起早衰

    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番茄植株的生長髮育產生不利的影響,尤其是當溫度超過33℃時間過長,植株容易出現生長點的扭曲,中下部的葉片發生捲曲,這都是引起番茄出現早衰現象的重要因素。

    4、苗期過度控長引起早衰

    育苗過早或者前茬作物收穫過晚,導致定植時間不合理,致使苗期過長,許多菜農朋友為了抑制番茄苗期的徒長,採取控水控肥、降低溫度等措施控秧,就有可能形成小老苗,引起早衰。

    5、激素使用不當引起的早衰

    在番茄的生長髮育過程中,為了防止徒長或促花促果,菜農朋友喜歡使用噴灑藥劑,如多效唑、矮壯素、助壯素等,在這些藥劑的使用過程中,如果濃度過大或者重複性用藥,都容易形成老化苗,引起番茄植株早衰。

    三、番茄早衰的預防及延長結果期的措施

    1、合理輪作

    番茄是忌連作作物,對於因連作障礙引起的早衰,可與菠菜、韭菜、洋蔥等作物實行輪作制度。

    2、適宜的時間播種

    在保護地栽培中,一般春茬苗齡為60~70天,秋茬一般為30~35天,秋冬茬為40~45天。要根據茬口確定適宜的播種時間,以防苗齡過長、秧苗過大影響其正常的生長而出現早衰現象。

    3、控制番茄適宜的溫溼度環境

    大棚溫室栽培番茄的溫度控制,一般白天掌握在25~28℃,最高不宜超過30℃,夜間控制在15~17℃,清晨最低溫度不宜低於8℃。番茄在不同的生漲幅階段所需的溫度旅遊差異,一般開花期比掌握的標準略低1~2℃,果實發育期略高1~2℃。

    番茄生長、開花結果,需要比較乾燥的空氣,因此,在保證番茄正常的生長髮育的基礎上,棚室內的溼度不宜過大,過大反而會滋生和蔓延各種番茄病害,一般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50%~60%即可。

    4、合理的水肥管理

    (1)、增施有機肥和菌肥

    番茄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耗肥較多。在保證番茄生長所需養分的同時,應適當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機質和生物種群的數量,一次來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保水保肥能力,為番茄根系的生長創造適宜的環境。

    (2)、肥水管理

    番茄在果實膨大期之前,植株的生長以營養生長為主,進入果實發育期以後,從營養生長轉變為營養生長及生殖生長齊頭並進。根據這一特點,在前期應適當控制灌水和追肥,而在中後期,要適當增加肥水的供應,並經常保持土壤溼潤,一般每隔8~10天進行澆水1次,每次澆水要控制澆水量,不宜大水漫灌,要小水勤澆。

    施肥時,在第一穗果開始膨大的時候,結合澆水追催果肥,每畝施入全水溶性複合肥及多肽複合肥20公斤左右,以後在第一穗果採收時,每畝施肥20公斤。在番茄的盛果期,結合噴藥可葉面追施0.5~1%的磷酸二氫鉀+豐收1號、雲大120等混合溶液,連噴2~3次,對於延遲衰老、提高果實品質具有較好的效果。

    5、調節植株的生長

    要注意開花結果期的留果數量,以此來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平衡,以免結果太多造成對養分的大量消耗而使植株提前進入早衰期。另外,適時採收也是防早衰和延長採收期的有效手段,特別是第一穗果的採收,適當早收果實,可以有效防止植株過早衰老,促進多結果。

    6、適時整枝和摘葉,養護葉片

    根據植株的生長髮育情況,及時吊蔓、整枝、打杈、綁蔓和摘心。有限生長型的品種多采用改良時單幹整枝方式,每株留4~5穗果實後摘心;無限生長型的品種採用單幹整枝方式,每株留2~3穗果後摘心。在摘葉時,要視情況而定,許多菜農朋友喜歡透過疏葉促進果實轉色的習慣,單若葉片去除過多,反而不利果實膨大轉色。因此,在摘葉時要根據上部果實的量保留足夠的葉片數,並定期噴灑氨基酸、甲殼素類的葉面肥補充營養。

    7、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對於病蟲害的防治要以預防為主,尤其是早疫病、晚疫病、灰黴病、細菌性斑疹病等,應注意早防早治,及早控制病情的蔓延。當病害發生時,要選擇針對性的藥劑,如灰黴病可選用凱澤、撲海因、咯菌腈等防治;早疫病可選用異菌脲、多抗黴素等防治;晚疫病可選用向農1號、氰霜唑、烯醯嗎啉等藥劑防治;細菌性斑疹病可選用鹼式硫酸銅、琥、噻菌銅、喹啉銅、噻唑鋅、膠肥酸銅、絡氨銅水劑等藥劑進行防治。在噴藥時,配合甲殼素、氨基酸等葉面肥,可以提高葉面抵抗力,效果比較明顯。

    番茄的早衰與連作、不合理施肥、藥害、病蟲害等有密切的關係,透過對比分析,找出引起早衰的原因,然後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在預防早衰的同時,儘量延長番茄植株的結果期,從而提高菜農朋友的經濟收益。

  • 5 # 科學興農
    番茄早衰的表現有哪些?

    番茄出現早衰之後,往往會表現出植株矮小,生長速度緩慢,莖稈纖弱,葉片生長緩慢、細小、發黃,有些番茄葉片上還會出現凸起的瘤狀物,番茄果實生長速度緩慢,發育不良,果實著色不良,多發生裂果、僵果等,番茄植株抗逆性減低,易發生病蟲害等問題。

    造成番茄早衰的原因有哪些?

    重茬、土質差:重茬問題是引起番茄早衰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溫室大棚中種植的番茄更容易出現重茬問題。一塊土地常年種植番茄,容易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微量元素流失嚴重,土壤易板結,病蟲害多發等問題,這些都是導致番茄出現早衰的因素。另外種植地塊土壤肥力差、鹽鹼化等也容易造成番茄出現早衰問題。

    水肥管理不當:水肥管理不當也是造成番茄易早衰的原因。水肥管理不當主要表現為追肥不及時、施肥量過度、有機肥使用過少三個方面。土壤長期缺肥、乾旱,番茄植株易出現植株弱小、生長髮育遲緩等早衰的情況。施肥量過度容易造成土壤板結、土壤鹽漬化,影響植株根部生長,降低植株吸肥能力等。另外土壤長期使用化肥,忽視有機肥的使用,同樣造成土壤通透性降低,土壤有益微生物減少,土壤微量元素下降,從而引發番茄早衰的問題。

    生長激素使用不當:在種植番茄的過程中,種植戶為了防止番茄出現徒長的情況,經常會使用生長調節劑,如矮壯素、縮節胺、多效唑等來控制番茄徒長的情況。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激素使用過量、濃度過大、噴施時間不當等問題,從而導致番茄出現幼苗老化的情況。

    如何防治番茄早衰問題?

    合理輪作:番茄屬於不耐重茬的作物,對於連年種植番茄的地塊要及時做好輪作措施,避免和茄果類蔬菜重茬,最好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方法。對於多年連坐的地塊,種植前要做好有機肥的施用、土壤消毒等工作。

    合理水肥:番茄在種植前要施足底肥,尤其要注重有機肥的使用,同時不忽微量元素肥料的補充。番茄栽種後要根據番茄的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及時進行追肥,一般在番茄的苗期、開花期、果實膨大期、果實採收期等進行合理的追肥工作。施肥之外要注意合理澆水,幼苗移栽後要做好蹲苗工作,此時要注意適當控水,以培育壯苗。後期根據番茄植株的生長情況合理的澆水,每次澆水量不可過大,避免番茄漚根。

    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在控制番茄徒長方面,生長調節劑確實能夠發揮不小的作用,但在使用的過程中要注意用量、用時,避免產生藥害。其次可以採用合理控制水肥、及時整枝、摘葉、控制種植密度等措施達到預防番茄徒長的效果。

  • 6 # 灑脫農人

    如何防止番茄植株早衰?怎樣延長番茄結果期?

    番茄是一種人人都喜歡食用的普通的蔬菜,番茄的種植分佈也比較廣泛,雖然其種植技術比較易掌握,但是在番茄的種植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比較棘手的問題。

    一、番茄植株出現早衰後的表現形式

    番茄植株出現早衰現象,常常發生於番茄掛果時期。本來番茄掛果正盛,果實即將轉色成熟,就要摘果上市了,可是種植戶卻會發現,有些番茄植株長勢減緩,葉片逐漸變黃脫落,果實轉色和膨大變緩,嚴重影響到了番茄的產量,這就是出現了番茄的早衰症候。

    具體來說,番茄植株出現早衰現象,主要會呈現出以下的各種表現形式:

    1、番茄的植株纖細、莖杆矮小、分叉枝葉不多,整個呈現出生長髮育緩慢的態勢;

    2、番茄的葉子發育不良,葉片較小,有的葉片會逐漸變黃枯萎脫落,有的葉片會產生凸起的瘤狀疤痕;3、部分早衰番茄的花期不正常,開花結果的時間可能會提早到來,且花朵易於掉落,影響正常授粉和掛果;4、番茄掛果後,果實發育不良,顏色不均勻且個頭不大,畸形果實較多且容易掉落。

    番茄一旦出現植株早衰的症候,對番茄的產量就會帶來嚴重的影響,進而也就影響到種植農戶的種植效益,挫傷種植戶的生產積極性。所以一旦發現番茄出現早衰,就要及時採取措施,對症施治,降低其不良影響。

    二、番茄產生早衰現象的原因分析

    番茄之所以容易出現早衰現象,與其品種關係並不太大,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農民朋友的不恰當的種植習慣和管理方法所引起,比如連年的連作重茬、肥水管理不當、促生激素藥物使用不科學等等,都容易引發番茄的植株出現早衰現象。

    1、常年的連作和重茬,是引起番茄早衰的主要原因

    但凡種植過烤煙的農民朋友就知道,烤煙是最忌諱在同一快土地上連年重茬種植的,一塊土地如果連續三年栽種烤煙,烤煙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嚴重影響其高產。

    番茄就和烤煙一樣,也是非常避諱連年的重茬連作的,特別是在一些大棚裡栽種的番茄,這一現象就更為普遍,這也是為什麼往往在大棚裡種植的番茄,更容易出現早衰現象的原因。

    那為什麼連年的連作重茬種植會導致番茄植株早衰呢?這是因為在同一個地塊裡常年不斷的栽種番茄,會讓該地塊的肥力迅速降低,土壤結構也會板結,土壤中的各種養分急劇減少,同時該地塊裡的各種病蟲害也會大量的繁衍生息。

    由於種植番茄的土壤發生了不良的改變,其帶來的後果必然就是嚴重影響到番茄的根系生長和發育,導致根系無法從土壤中吸收到足夠並均勻的養分,番茄當然就不能正常的生長髮育,轉而出現早衰甚至是死亡了。

    2、肥水管理不合理也是引發番茄早衰的原因之一。

    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足見肥水對於莊稼種植的重要性。而番茄的栽種也是需要科學合理的施用好肥水,才能取得番茄的高產,這一點相信各位種植戶也是非常認可的。

    但是我們有的種植戶在給番茄進行肥水管理時,未按番茄的實際需求或未按科學的管理手段進行,不僅未能讓番茄健康順利的成長,相反還導致番茄衍生植株早衰等一些病害。

    例如施肥過於偏重化肥,導致土壤板結,限制了番茄根系的發育,降低了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和傳輸作用;乾旱時節沒有及時補水,造成番茄因脫水而早衰;澆水過頻過量,造成土壤中水濃度過大,影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等等。

    3、溫度把握不好,脫離番茄的生長髮育範圍,也會造成番茄早衰。

    氣候條件是作物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其中溫度的把控又是重中之重的決定因素,如果溫度適宜,作物就能順利成長;反之,如果溫度不適宜,作物就會延緩生長髮育速度,有的甚至會枯萎死亡。

    番茄的種植對於溫度的需求也是很敏感的,一般而言,番茄喜歡在溫暖、Sunny充足的環境下成長,其最佳適宜溫度在15~33℃左右。

    當外部溫度高於33℃和低於15℃左右時,番茄的生長髮育速度就會減緩,出現早衰現象;當溫度繼續高於38℃或低於5℃左右時,番茄就會完全停止生長,甚至出現枯萎死亡。

    4、一些生長調節劑藥物的不規範使用,也會導致番茄植株出現早衰的現象

    我們都知道在莊稼的管理過程中,為了防止作物徒長或為了作物多開花多掛果,一般都會用到一些具有作物生長調劑作用的藥物,如矮壯素、縮節胺、多效唑等等,其實說白了,這些藥物也相當於是一些植物激素藥物。

    但在使用這些藥物的過程中,如果沒有把握好劑量,沒有按照正確的操作規程進行施用,導致這些生長調節劑在使用中用量過大、濃度過高、噴施時間把握不當等,反而擾亂了番茄的正常生長髮育,引起番茄植株出現早衰現象。

    三、預防番茄植株早衰的方法

    我們上面已經詳細分析了番茄早衰的各種原因,接下來就可根據這些原因,對症施治採取相應措施對番茄早衰現象進行及時的防治,以達到根治番茄早衰、延長番茄掛果期的目的。

    1、科學合理的使用土壤進行番茄的栽種。

    由於番茄地塊最忌諱連年的重茬種植,所以我們可以改變過去不良的種植習慣,對番茄地塊進行合理的輪作,建議大家可以與菠菜、韭菜等非茄類作物進行3年以上的交替輪作,以保證土壤結構良好,不出現板結現象。

    對於已經發生板結的土壤,或者是那些酸鹼度都已經偏離中性的土壤,都應該先進行土壤改良,使其酸鹼度值基本處於中性以後,才能繼續在該地塊種植番茄。

    2、把握好恰當的秧苗生長期進行移栽

    番茄秧苗的移栽有一個恰當的時期,並不是秧苗越大、苗齡越長就越有利於番茄的生長髮育,相反如果秧苗過大反而會影響其移栽後的生長髮育,容易出現早衰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番茄苗的移栽最佳時間應該把握在春茬苗在50~60天左右、秋茬苗30~35天左右、秋冬茬苗在40~50天左右。我們應根據這一移栽要求適時的進行播種。

    3、注意對番茄地塊環境溫度的合理控制。

    環境溫度的控制雖然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要想番茄掛果期長、產量高、不出現早衰,再困難也要想辦法解決,溫度控制得不好,肯定會對番茄的正常生長髮育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

    對於在溫室或大棚內栽種的番茄,建議應將棚內溫度白天調控為25~30℃左右為最好、晚上調控為12~15℃左右為最佳;

    對於在露天種植的番茄,一般只能是把握好最佳播種時節,達到最佳移栽時間,儘可能確保移栽後的環境溫度能夠保持在15~30℃左右的環境裡生長髮育。

    4、進行科學合理的肥水管理。

    水份:

    番茄對於溼度的要求一般在45~50%左右,所以我們對於水份的把握要恰當。夏天溫度都很高,缺水現象較為普遍,我們可以在早晚給予適時的澆水,注意澆水不宜過多,土壤見溼就好;冬春季一般溼度都較大,可視情況少澆水或者是不澆水。

    給番茄澆水特別需要提醒2點:一是切記不能在夏天的中午時分澆水,恐高溫溼氣烤壞番茄;二是注意番茄地裡不能有積水存在,容易使根系腐爛。

    肥料:

    要合理使用肥料,改變偏重於使用化肥的習慣,建議大家多用經過腐熟處理後的各種有機肥,結合使用適量的化肥或生物菌肥,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護土壤結構不被破壞。

    肥料使用中要注意氮磷鉀肥的合理平衡搭配,保證番茄的養分均衡全面,其具體參考數值如下:出產1噸番茄大概需要氮2.5~3.5公斤、磷1~1.5公斤、鉀3.5~6公斤左右。

    5、儘量杜絕生長調節劑的使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說穿了也就是一些植物激素,主要用來加快植物的長勢、增加植物的開花結果數量,達到增產高產的目的。但是我認為這有點“拔苗助長”的感覺,是違背了植物生長規律的不良手段。

    所以我建議一般情況下,能不用生長調節劑就儘量不用,如果確有使用的必要,也一定要注意把握好生長調節劑的濃度比例和使用頻率,否則就會危害番茄的正常生長髮育,導致番茄早衰或枯萎死亡。

    四、如何延長番茄結果期?

    番茄在種植過程中,受上述諸多因素的影響,容易出現早衰現象,有的番茄植株由此逐漸枯萎導致番茄死亡,嚴重影響到番茄的結果。但是如果我們及時採取措施,按照上述介紹的辦法,就能扭轉番茄早衰的不利局面,重新讓番茄煥然一新,開花結果!

    除了上述的辦法外,我們還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手段,來有效的延長番茄的結果期,極大的增大番茄的產量,增加農民朋友的經濟收入:

    1、埋莖法。埋莖法就是利用番茄主幹枝節也能生根發芽的特性,讓其新生根鬚參與到對土壤養分的吸收和傳送上,給番茄更多的營養成分,促使其更好的生長髮育,從而讓其再次進入掛果的旺盛期,達到延長結果期的目的。

    具體操作辦法就是待番茄第一次結果成熟以後,用工具將不能再掛果的枯枝剪去,保留尚有掛果能力的枝條;然後在番茄主莖杆的一側挖一條約20公分長、15公分深的溝,把溝施肥後再將主幹埋入到溝中並適當澆水,所埋部位的莖杆就會長出新根,與老根一起共同吸收和傳送土壤裡的養分,使番茄得以再次掛果。

    2、分櫱移栽法。番茄的根系有一個特性,就是會長出次根,在延伸長出分櫱。我們就可以將番茄根部長出來的分櫱進行移栽,大約7~10天左右移栽的分櫱就可以開花結果。

    當然並不是每一株番茄都會長出分櫱,它一般只有在土壤經常保持溼潤的時候才會產生,因此我們在番茄種植過程中,可以有意識的給番茄附近土壤適當的多澆水,但要注意不能產生積水,以此促進番茄分櫱的產生。

    3、修枝法。修枝法比較普遍,多數農民朋友都懂得這個方法,就是剪去老枝,並適當追肥,促使新枝產生並開花結果,這裡就不作過多的介紹了。

    總結全文:

    綜上所述,番茄植株出現早衰現象,是我們在栽種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問題,出現早衰主要還是與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的重茬連作、不科學的施肥、土壤溫度等因素有關係。

    我們只要找到病因,在對症採取相應的措施辦法,就能預防番茄植株的早衰現象,並能有效延長番茄的掛果期,提高番茄的產量,增加農民朋友的經濟收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向孩子解釋大人不公正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