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微博回答一個粉絲的問題時所寫的文章“淺談釜山行及韓影與中國電影”,可以稍稍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搬過來給大家欣賞。
……………………分割線………………
不久前開通了微博問答,沒想到真會有人問我問題,本想仔細考慮一下再回答,沒料到一不留神過期了。(笑哭)
首先談談《釜山行》這部電影。
我敢說《釜山行》這片,一樣的本子,一樣的拍攝手法,換成純歐美出品,應該不會有現在這樣好的口碑。
在《釜山行》之前,什麼末世設定、喪屍元素,一直以來都是歐美片的專利。很少有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的電影人敢於嘗試,即便是有嘗試,成功者也是了了。
如何將一個已經被深深打上歐美烙印的舶來品本土化,令本土觀眾接受而不產生割裂感、違和感?這是一道需要亞洲電影人克服的巨大難題。
而《釜山行》可以說為亞洲的後來者們成功拍攝喪屍片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
將喪屍元素與亞洲特有的文化背景、倫理道德、人文思想巧妙縫合,令觀眾在觀看時能夠充分代入,這是本片的最大成功之處。
不過,雖說本片的思想核心是亞洲式的,但是故事架構卻是典型的好萊塢商業爽片模式。
帶有缺陷的男主,為之後的轉變和昇華留足了戲劇空間;一波三折的故事模式,從絕望到希望再到絕望再給希望,永遠令觀眾有挖掘下去的慾望;而個人認為本片最出色的便是它的節奏把控。乾淨利落、步步緊逼,幾乎沒有浪費一個鏡頭去描述無關緊要的東西,整部電影看下來一氣呵成,幾乎沒有停滯。因此,看這片的觀眾會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暢快淋漓,一個多小時似乎一眨眼就過去了。
也許正是這樣暢快的觀影感覺,才令許多觀眾忽視了本片的一些瑕疵。
本片是亞洲喪屍型別片的開創先河者,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商業片,優點明顯,缺點卻也不少。
比如老乞丐那條線交代得十分模糊,用意不明;比如主角團戰力忽高忽低、智力忽高忽低;比如為了懸念迭起有些地方的轉折顯得略生硬;又比如為了突出拷問人性的主題,整個故事設定還是落了韓影套路,缺少了點創新意味。
不過即便如此,釜山行仍舊是一部值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電影人學習的優質商業片。
前面說到韓影的套路,那麼接著這個話茬就可以回答一下你的第二個問題了。
“近幾年好像南韓災難性的電影都拍的不錯,國內好像都是文藝片武打片愛情片還有動畫片……”
其實我經常在各個國內論壇上看到有人說“南韓電影甩中國電影八十條街不止”巴拉巴拉的……
但其實你真正去查一下,中國電影人在國際上得到的電影類大獎完全超越南韓。
但為什麼會給人造成這種錯覺呢?
因為中國的塔尖作品雖然不輸南韓,而數量最大也最容易被普通觀眾所接觸到的塔中部分的電影作品水平卻明顯遜了一截。
而《釜山行》便是塔中水平的作品。
@我就路過的 同學所說的那些拍得不錯的南韓災難片,也大多屬於塔中部分。
隨便舉幾個例子吧,金南佶主演的災難片《潘多拉》豆瓣評分7.4分,金相慶、孫藝珍主演的《摩天樓》豆瓣評分7.4分,河正宇主演的《隧道》豆瓣評分7.6分,張赫主演的《流感》豆瓣評分7.7分,河正宇主演的《恐怖直播》豆瓣評分人數將近20萬人,評分達8.7分;《釜山行》豆瓣評分人數超30萬人次,評分高達8.2分,而由《釜山行》的男主角孔侑主演的另一部更具盛名的電影《熔爐》豆瓣評分人數超20萬人次,評分高達9.2分!
以上列舉的這些電影,豆瓣評分人數最低也有幾萬人,最高的超30萬人。足以可見此類電影至少在中國觀眾這裡既有市場又有口碑。
有人會覺得疑惑,評分人數能看出啥?
我就簡單拿最近我們春節檔的幾部電影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評分人數最高的是國民岳父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達到19萬人,評分數勉強站上7分,票房達十億元。
緊接著是由星爺和徐克加持、有人氣小鮮肉加盟的大ip之作《西遊伏妖》,票房超16億元,評分人數17萬,分數5.8分;
然後成龍老大哥的功夫瑜伽,票房超了17億元,評分人數只有6萬左右,分數5.3分。
至於王寶強的《大鬧天竺》,票房超7億元,評分人數4萬,分數3.9分。
單把評分最高的《乘風破浪》挑出來,跟以上列舉的幾部南韓電影比比,段位差了多少,看過的人自然心裡有數。
我們再把範圍推廣一點,簡單列一下近期國內比較有存在感的中國產電影。
《決戰食神》、《鐵道飛虎》、《長城》、《擺渡人》、《羅曼蒂克消亡史》、《熊出沒》……
除了羅曼蒂克消亡史有點競爭力,以上哪部片的內涵品質、故事深度能贏得了我上面列舉的那幾部韓影?
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充斥的中國產片大多是低質量爛片,而在中國電影迷之中形成存在感進而影響到普通觀眾的南韓電影質量水平都不錯,這就造成了中國產電影遠遠不如南韓電影的印象。
至於題材問題。別看我列舉的以上中國產片,既有動作片、又有魔幻片、還有鴻篇歷史鉅製以及動畫片、“偽文藝”片……但其實他們統統有一個共性,就是基本全是逃避現實的幻想主義故事!
除了《羅曼蒂克》稍微有一點點顧及到歷史嚴謹性,其他統統都是沒羞沒臊地放飛自我!
就算是災難片,為了形成震撼的效果,表面上是對現實事件的充分幻想和放大,但其故事核心,大多都儘可能向現實世界的執行規則靠近。大家在看災難片的時候,除了感受一種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的震撼視聽效果,更是想要看到人類在面臨災難、身處末世背景下時會做出的種種反應。因此,故事設定越貼近現實,便越會讓觀眾有代入感。
而我所說的韓影套路,就是,南韓電影人特別喜歡以災難或是社會性事件(如犯罪或焦點政治事件)作外殼,內裡卻是,要麼揭露現實、要麼諷刺政府、要麼拷問人性……
無論是不是城市套路深吧,關注現實的故事是不是比虛浮的幻想故事更能直刺人心、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最缺少的,不是災難片,是腳踏實地關注現實、展現最真實的人性優點或弱點的影片。
但其實這事也不能太怪中國的電影製作者們。
他們也不是不想拍這類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但受制於這樣那樣的束縛,要麼半途而廢,要麼就委曲求全刪刪改改最終端上一個四不像。
最大的根源還是在於中國電影制度的不健全。
南韓於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
分級制度的建立,意味著對觀眾進行了分類篩選,特定題材和特定內容的電影在製作的時候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去做。
而中國電影至今沒有設立分級制度。也就是說,院線裡上映的每一部電影,任何年齡段的觀眾都可以進去觀看。
我前段時間去看電影《極限特工3》,旁邊座位是一個爸爸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極限特工3這片也算是不太重口的了,但是裡面接二連三的動作、槍戰場面很明顯令到那個孩子不適,孩子一直在哭鬧,爸爸只得一直哄著。而旁邊的我,除了孩子哭鬧給我觀影帶來的影響,作為坐在一名孩童旁邊的女性,影片中充斥的黃段子更是讓我面如火燒。我很難想象有些腦缺的爸爸不小心帶著孩子去看一部兇殺片或是恐怖片,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會是多大。
對於觀眾的一刀切直接導致了審查制度的一刀切。有些觀眾對於廣電總局刪掉某些進口片的血腥、黃色場景感到憤恨,但你如果想一下是否願意某天自己上初中或是上小學的孩子進影院看到這樣的場景,或許你就可以稍微理解廣電總局了。
電影制度的不健全,阻礙了中國電影的百花齊放。
近年來在中國稍微有點存在感的韓影,大多是災難、犯罪、兇殺、情色電影(如霜花店、人間中毒),這些電影的題材和內容在中國全部都屬於敏感範圍,側面也印證了中國一部分電影觀眾對於此類電影已到了飢渴程度。
不過此類電影就算拍了,審查時也會被刪得面目全非,面世時大多不盡如人意,在嘗試過幾次藝術性以及商業性的雙重失敗後,敢問還有幾個電影人願意拍此類電影?(像熔爐這樣的電影,在國內根本上映不了)
所以,想要看到此類中國產佳片,要麼等中國電影分級,要麼就等著出一個電影大師能把審查制度和敏感內容玩得遊刃有餘吧……
我在微博回答一個粉絲的問題時所寫的文章“淺談釜山行及韓影與中國電影”,可以稍稍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搬過來給大家欣賞。
……………………分割線………………
不久前開通了微博問答,沒想到真會有人問我問題,本想仔細考慮一下再回答,沒料到一不留神過期了。(笑哭)
首先談談《釜山行》這部電影。
我敢說《釜山行》這片,一樣的本子,一樣的拍攝手法,換成純歐美出品,應該不會有現在這樣好的口碑。
在《釜山行》之前,什麼末世設定、喪屍元素,一直以來都是歐美片的專利。很少有其他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的電影人敢於嘗試,即便是有嘗試,成功者也是了了。
如何將一個已經被深深打上歐美烙印的舶來品本土化,令本土觀眾接受而不產生割裂感、違和感?這是一道需要亞洲電影人克服的巨大難題。
而《釜山行》可以說為亞洲的後來者們成功拍攝喪屍片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榜樣、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
將喪屍元素與亞洲特有的文化背景、倫理道德、人文思想巧妙縫合,令觀眾在觀看時能夠充分代入,這是本片的最大成功之處。
不過,雖說本片的思想核心是亞洲式的,但是故事架構卻是典型的好萊塢商業爽片模式。
帶有缺陷的男主,為之後的轉變和昇華留足了戲劇空間;一波三折的故事模式,從絕望到希望再到絕望再給希望,永遠令觀眾有挖掘下去的慾望;而個人認為本片最出色的便是它的節奏把控。乾淨利落、步步緊逼,幾乎沒有浪費一個鏡頭去描述無關緊要的東西,整部電影看下來一氣呵成,幾乎沒有停滯。因此,看這片的觀眾會感覺到一種強烈的暢快淋漓,一個多小時似乎一眨眼就過去了。
也許正是這樣暢快的觀影感覺,才令許多觀眾忽視了本片的一些瑕疵。
本片是亞洲喪屍型別片的開創先河者,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商業片,優點明顯,缺點卻也不少。
比如老乞丐那條線交代得十分模糊,用意不明;比如主角團戰力忽高忽低、智力忽高忽低;比如為了懸念迭起有些地方的轉折顯得略生硬;又比如為了突出拷問人性的主題,整個故事設定還是落了韓影套路,缺少了點創新意味。
不過即便如此,釜山行仍舊是一部值得中國乃至整個亞洲電影人學習的優質商業片。
前面說到韓影的套路,那麼接著這個話茬就可以回答一下你的第二個問題了。
“近幾年好像南韓災難性的電影都拍的不錯,國內好像都是文藝片武打片愛情片還有動畫片……”
其實我經常在各個國內論壇上看到有人說“南韓電影甩中國電影八十條街不止”巴拉巴拉的……
但其實你真正去查一下,中國電影人在國際上得到的電影類大獎完全超越南韓。
但為什麼會給人造成這種錯覺呢?
因為中國的塔尖作品雖然不輸南韓,而數量最大也最容易被普通觀眾所接觸到的塔中部分的電影作品水平卻明顯遜了一截。
而《釜山行》便是塔中水平的作品。
@我就路過的 同學所說的那些拍得不錯的南韓災難片,也大多屬於塔中部分。
隨便舉幾個例子吧,金南佶主演的災難片《潘多拉》豆瓣評分7.4分,金相慶、孫藝珍主演的《摩天樓》豆瓣評分7.4分,河正宇主演的《隧道》豆瓣評分7.6分,張赫主演的《流感》豆瓣評分7.7分,河正宇主演的《恐怖直播》豆瓣評分人數將近20萬人,評分達8.7分;《釜山行》豆瓣評分人數超30萬人次,評分高達8.2分,而由《釜山行》的男主角孔侑主演的另一部更具盛名的電影《熔爐》豆瓣評分人數超20萬人次,評分高達9.2分!
以上列舉的這些電影,豆瓣評分人數最低也有幾萬人,最高的超30萬人。足以可見此類電影至少在中國觀眾這裡既有市場又有口碑。
有人會覺得疑惑,評分人數能看出啥?
我就簡單拿最近我們春節檔的幾部電影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評分人數最高的是國民岳父韓寒的電影《乘風破浪》,達到19萬人,評分數勉強站上7分,票房達十億元。
緊接著是由星爺和徐克加持、有人氣小鮮肉加盟的大ip之作《西遊伏妖》,票房超16億元,評分人數17萬,分數5.8分;
然後成龍老大哥的功夫瑜伽,票房超了17億元,評分人數只有6萬左右,分數5.3分。
至於王寶強的《大鬧天竺》,票房超7億元,評分人數4萬,分數3.9分。
單把評分最高的《乘風破浪》挑出來,跟以上列舉的幾部南韓電影比比,段位差了多少,看過的人自然心裡有數。
我們再把範圍推廣一點,簡單列一下近期國內比較有存在感的中國產電影。
《決戰食神》、《鐵道飛虎》、《長城》、《擺渡人》、《羅曼蒂克消亡史》、《熊出沒》……
除了羅曼蒂克消亡史有點競爭力,以上哪部片的內涵品質、故事深度能贏得了我上面列舉的那幾部韓影?
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充斥的中國產片大多是低質量爛片,而在中國電影迷之中形成存在感進而影響到普通觀眾的南韓電影質量水平都不錯,這就造成了中國產電影遠遠不如南韓電影的印象。
至於題材問題。別看我列舉的以上中國產片,既有動作片、又有魔幻片、還有鴻篇歷史鉅製以及動畫片、“偽文藝”片……但其實他們統統有一個共性,就是基本全是逃避現實的幻想主義故事!
除了《羅曼蒂克》稍微有一點點顧及到歷史嚴謹性,其他統統都是沒羞沒臊地放飛自我!
就算是災難片,為了形成震撼的效果,表面上是對現實事件的充分幻想和放大,但其故事核心,大多都儘可能向現實世界的執行規則靠近。大家在看災難片的時候,除了感受一種現實生活中感受不到的震撼視聽效果,更是想要看到人類在面臨災難、身處末世背景下時會做出的種種反應。因此,故事設定越貼近現實,便越會讓觀眾有代入感。
而我所說的韓影套路,就是,南韓電影人特別喜歡以災難或是社會性事件(如犯罪或焦點政治事件)作外殼,內裡卻是,要麼揭露現實、要麼諷刺政府、要麼拷問人性……
無論是不是城市套路深吧,關注現實的故事是不是比虛浮的幻想故事更能直刺人心、讓人印象深刻?
中國最缺少的,不是災難片,是腳踏實地關注現實、展現最真實的人性優點或弱點的影片。
但其實這事也不能太怪中國的電影製作者們。
他們也不是不想拍這類現實主義題材電影,但受制於這樣那樣的束縛,要麼半途而廢,要麼就委曲求全刪刪改改最終端上一個四不像。
最大的根源還是在於中國電影制度的不健全。
南韓於1998年建立電影分級制度。規定電影分為5個等級:全民、12歲以上、15歲以上、18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
分級制度的建立,意味著對觀眾進行了分類篩選,特定題材和特定內容的電影在製作的時候可以放開手腳大膽去做。
而中國電影至今沒有設立分級制度。也就是說,院線裡上映的每一部電影,任何年齡段的觀眾都可以進去觀看。
我前段時間去看電影《極限特工3》,旁邊座位是一個爸爸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極限特工3這片也算是不太重口的了,但是裡面接二連三的動作、槍戰場面很明顯令到那個孩子不適,孩子一直在哭鬧,爸爸只得一直哄著。而旁邊的我,除了孩子哭鬧給我觀影帶來的影響,作為坐在一名孩童旁邊的女性,影片中充斥的黃段子更是讓我面如火燒。我很難想象有些腦缺的爸爸不小心帶著孩子去看一部兇殺片或是恐怖片,給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會是多大。
對於觀眾的一刀切直接導致了審查制度的一刀切。有些觀眾對於廣電總局刪掉某些進口片的血腥、黃色場景感到憤恨,但你如果想一下是否願意某天自己上初中或是上小學的孩子進影院看到這樣的場景,或許你就可以稍微理解廣電總局了。
電影制度的不健全,阻礙了中國電影的百花齊放。
近年來在中國稍微有點存在感的韓影,大多是災難、犯罪、兇殺、情色電影(如霜花店、人間中毒),這些電影的題材和內容在中國全部都屬於敏感範圍,側面也印證了中國一部分電影觀眾對於此類電影已到了飢渴程度。
不過此類電影就算拍了,審查時也會被刪得面目全非,面世時大多不盡如人意,在嘗試過幾次藝術性以及商業性的雙重失敗後,敢問還有幾個電影人願意拍此類電影?(像熔爐這樣的電影,在國內根本上映不了)
所以,想要看到此類中國產佳片,要麼等中國電影分級,要麼就等著出一個電影大師能把審查制度和敏感內容玩得遊刃有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