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求索數學

    我覺得班裡的大哥基本上都是無心學習、與校內其他不想學的人拉幫結派、與社會那些雞鳴狗盜之流同流合汙的人,這些人的價值觀是扭曲的,透過欺負其他老實的學生來滿足他們變態的優越感,透過做一些違抗學校規定的事來譁眾取寵,這些人其實就是頂著學生標籤的流氓,對其他孩子健康成長影響非常巨大,校園欺凌這些班裡的大哥就是始作俑者。

    這些人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多為家庭不和諧的孩子或留守兒童:有人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但我覺得可恨之人也有可憐之處,這些班裡的大哥多數都是缺少父母的關愛,加上青春期叛逆現象,就特別容易透過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來引起周圍人的關注,因為他們的內心太孤獨了。

    2、講兄弟義氣:這些班裡的大哥,因為要經常與別人發生衝突,所以他們很講義氣,透過這種方式來籠絡人心,壯大隊伍。

    3、都挺缺錢,借錢、騙錢甚至搶錢是他們的常態:對於這些頂著學生標籤的流氓,他們抽菸、上網甚至蹦迪,而且打扮成精神小夥、精神小妹也需要錢啊,家裡面給的生活費肯定不夠,不夠怎麼辦,就只能借或者搶了。

    4、愛管閒事,有正義感,喜歡“主持正義”:其實任何事物存在即合理,這些班裡的大哥也是這種,他們愛管閒事,班上同學之間鬧矛盾,老師不管,或者鬧矛盾雙方不服老師的處理結果,他們會找這些大哥主持“正義”。除此之外,他們認為很不錯的同學被別人欺負,他們也會幫這個同學討回公道的!

    班上的大哥他們總有長大的一天,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會慢慢醒悟過來,開始好好學習、好好生活,那些沒醒悟誤入歧途的人,也終將難逃法律的制裁,相信監獄會給他們好好的上一課。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應該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那就是孩子的成長問題,家長應該多花時間陪陪孩子,多與孩子溝通,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和睦共處,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茁壯成長!

  • 2 # 一位教師

    “大哥”,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能當“大哥”的學生,既要有“先天優勢”,又要靠“個人努力”。

    不學習,拉幫結夥,可以判斷,題主說的“大哥”,必然不是古代那種忠孝仁義的英雄豪傑,所以我們需要加上引號。

    我當了十幾年班主任,也見過不少“學校大哥”“班級大哥”。根據我的觀察,“大哥”們的身上往往存在一些共性的特點。

    這些特點可以分成兩類:“先天優勢”和“個人努力”。

    一、當“大哥”,需要哪些“先天優勢”

    1.家裡沒人管

    問題學生的背後,往往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

    雖然這句話不是百分之百準確,但確實是如今普遍存在的現象。

    誕生“大哥”的家庭環境,大體上分為三種。一種是單親、離異或孤兒家庭,一直就沒人管。一種是家裡從小溺愛放縱,孩子大了,家長想管卻管不了了。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天天爭吵、打架,孩子耳濡目染。

    這樣的家庭環境,是“大哥”成長的“天然土壤”。

    2.身體有優勢

    “大哥”們大多比同齡人有身體上的優勢,要麼高,要麼壯,要麼又高又壯。

    學生打架,都是“業餘選手”,基本沒有技術性可言。身體條件,往往就決定了最後的結果。

    再者,強壯的身體,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威懾力,有時不動手,只要壓壓手指咔咔作響,就能讓同學膽怯。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大哥”都是又高又壯,我也見過又瘦又小的學生,最終成長為“大哥”的。

    3.情商都不低

    當“大哥”的學生智商有高有低,且都不愛學習,但共同點是情商都不低。校內校外,為人處世,與人交際,有自己的一套規矩。

    沒有一定的情商,想成為“大哥”是很難的。即使身體再強壯,充其量只能是個“打手小弟”。

    4.校外有朋友

    校園裡的“大哥”,往往都有校外的關係,比如早已輟學無所事事的表哥,比如在網咖結識的社會上的小混混。

    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大哥”就會請他們“仗義出手”。畢竟對於普通學生,“社會上的人”,還是有很大震撼力的。

    二、當“大哥”,需要哪些“個人努力”

    1.遇事敢“出頭”

    既然選擇當“大哥”,就要“罩”著自己的“兄弟”。

    “兄弟”被人欺負了,“兄弟”看誰不順眼,“兄弟”找人麻煩了,跟“大哥”說,“大哥”必然會替“兄弟”出頭。

    如果不敢“出頭”,哪個“兄弟”還願意跟著“大哥”?

    2.打架敢“下手”

    既然選擇當“大哥”,就要做好打架的思想準備。有時打人,有時被人打。

    真打起來,“大哥”既要指揮“作戰”,又要“身先士卒”“衝鋒陷陣”。

    當“大哥”,不一定每次都需要自己動手,但需要你動手時,必須敢“下手”。

    3.知道發“福利”

    既然選擇當“大哥”,就要時時刻刻想著“兄弟”們。

    校內的“福利”,“大哥”是發不了的。作業沒做,考試不會,這種事找“大哥”也沒用,“大哥”自己也不會啊。

    但在校外,“大哥”還是可以發福利的。一起去上網,“大哥”請客。一起出去玩耍,“大哥”請喝飲料。“兄弟”回不了家,“大哥”去送你,“大哥”有“炸街小摩托”。

    “大哥”要想做的長久,必須得“有福同享”。只知道自己吃肉,連湯都不給別人留的,不是“兄弟”們心中理想的“大哥”。

    4.“有難”會“縮頭”

    “大哥”敢“出頭”,敢“下手”,但也得知道什麼時候該“縮頭”。

    比如,“大哥”自己被一群人包圍,打也打不過,跑不跑不了,怎麼辦?可以裝慫,求饒啊。

    比如,“大哥”被PCS帶走,一看那陣勢,想想還是算了,別死扛了,JC可不像班主任那樣溫柔。

    “大哥”們都認為自己是好漢,所以,好漢不能吃眼前虧。

    以上所說,只是一些常見的特點,因人而異,並不絕對。

    三、當“大哥”,得知道自己的結局

    我很困惑,題主為何會問這樣一個問題呢?只是對“大哥”感興趣,還是自己想努力成為“大哥”?

    既然把當“大哥”的條件說清楚了,那不妨再把“大哥”們的結局也捋一捋吧。

    “大哥”們的結局,通常包括但不侷限於以下幾種。

    1.中途輟學,外出打工。

    既然不學習,那麼學業已經沒有任何希望。天天惹是生非,老師天天打電話,家長也受不了。既要養活“大哥”,還要隔三差五的幫“大哥”賠錢,索性心一橫,別上學了。

    輟學,打工,是“大哥”們最常見的結局。

    2.“團伙”被滅,歸於平淡。

    “大哥”拉幫結夥,自然逃不過班主任的法眼。只是班主任性格不一,手段不同,有的習慣“大火爆炒”,有的善於“小火慢燉”。“大哥”皮糙肉厚,不好解決,可以先從“小弟”下手啊。“小弟”都沒了,還叫什麼“大哥”啊。

    不管怎樣,“大哥”的“團伙”終究會被“團滅”。以後“大哥”能做的,只剩下在課堂上傻傻的回顧自己的“激情歲月”。

    3.“下手”過重,鋃鐺入獄。

    這個年齡的“大哥”最敢下手,因為他們不知天高地厚,不知輕重。衝動起來,抓住什麼都敢用,木棍,磚頭,抄起來就敢上。後果?“大哥”沒顧上想後果。

    於是,“大哥”就進去了。

    4.意外受傷,抱憾終生。

    常言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既然敢對別人“下手”,那也免不了被人“下手”。別的“大哥”也不知輕重,於是,“大哥”就進了醫院。

    一般的小傷倒是沒什麼,如果是眼睛、胳膊腿兒、器官呢?

    於是,“大哥”又多了一個殘疾證。

    結語

    想當“校園大哥”的學生,應該是某類電影看多了。

    當然,電影中說的也不見得都不對,比如《無間道》中就有一句臺詞,特別適合送給“大哥”們: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 3 # 解吾人

    第一他不學習,他大把時間可以搞一些其他事情。可以去喝酒,可以去嫖,可以去玩。那些在班裡面屬於定力不好的看到他那麼瀟灑,就覺得他很牛逼。就覺得他很厲害,就跟他。那些成績好的j,見個人那麼厲害,那麼多人跟著他。自然也不敢多說話,然後那些小弟見了他在班裡面呼風喚雨,愛怎麼樣怎麼樣,那他就更牛逼了。所以他們的特點就是時間多,愛裝逼,口氣大,覺得不管社會長什麼樣,反正我混的就是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課文《湯姆·索亞歷險記》說說哪裡寫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