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攔阻著艦

    也不是全身都用不鏽鋼吧,具體來說是80%的鎳基合金鋼(俗稱不鏽鋼),11%的高溫鋁合金以及8%的鈦合金。

    使用不鏽鋼打造米格-25機身是蘇聯人的權宜之計,當然了,這也是蘇聯航空人智慧的結晶。美華人在造SR-71的時候壓根就沒有把鋼列為考慮物件,鋼實在是太重了!美華人只想到了鈦。比較有意思的是SR-71機身所用的鈦都是由洛克希德從蘇聯搞到的,當時蘇聯才是鈦的最大生產國。

    黑鳥機身所用的鈦來自蘇聯

    造3馬赫飛機要突破熱障,飛機以3馬赫速度飛行時機體表面溫度可以達到300度,這個時候傳統的鋁合金就靠不住了,一旦達到這個溫度就無法保持強度。鈦合金也很好理解,質量輕強度高耐高溫,不過用鈦打造機身加工難度大,造價更昂貴無比,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華人最終也只造出了32架黑鳥。

    米格-25PU——截擊型米格-25P的雙座教練型

    蘇聯人明智的選擇了鋼。鋼耐高溫,米格-25以3馬赫速度飛行完全沒有問題;鋼造價低,這也是米格-25最終造出1200多架的根本所在;不鏽鋼打造的機體足夠結實,無論是急劇躍升還是高速俯衝,米格-25都能出色完成;不鏽鋼焊接的機身後勤維護保養相當簡單,擱在露天停機坪上絲毫不用擔心風吹日曬......

    烏克蘭基輔的狐蝠殘骸

    唯一的缺點是,鋼太重了!鋼的密度為7.9噸/m³,幾乎是鋁合金(2.7噸/m³)的三倍,鈦合金(4.5噸/m³)的一倍多。蘇聯人儘量把米格-25打造的輕薄一些,最後空重還是達到了20噸,起飛重量更是達到了36噸!不過,這是一個取捨的問題。正因為大量使用不鏽鋼才鑄就了“狐蝠”的傳說。假如使用鈦合金,米格-25的誕生則會限於蘇聯製造工藝水平而晚誕生許多年,而且將永遠不如不鏽鋼“狐蝠”那麼行銷多國、影響深遠。

  • 2 # 補刀客

    米格-25只所以用不鏽鋼製造,前蘇聯的考慮是:當飛機的馬赫數大於2.8時,不鏽鋼的比強度與鈦合金相同,而比剛度和熱擴散效能,不鏽鋼是大大優於鈦合金的,製造米格-25用不鏽鋼而不用鈦合金正是從最輕的結構設計來考慮的。至於說,前蘇聯在飛機上採用鈦合金有什麼技術上的障礙,那是沒有根據的,舉例說:上世紀1960年代初,美國研製成功SR-71戰略偵察機和YB-70戰略轟炸機後,迅速公佈了這兩種飛機的訊息,在軍備競賽的大背景下,這大大的刺激了前蘇聯,前蘇聯迫不及待的也推出了兩個方案應對美國已取得的優勢,其中之一是由葉瓦奇金設計局設計,後又改為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T-4飛機,這種飛機就是以鈦合金為結構材料的,而且還採用了先進的電傳操縱系統。試想,如果前蘇聯在鈦合金材料的運用上有不可克服的困難,能有這樣的設計方案?儘管這架飛機的飛行效能優異,但是這架飛機因為極其昂貴的造價,被譽為“143噸黃金”,而且,該機也因為只能帶兩枚帶核彈頭的空地面導彈而不具備戰略打擊能力,這兩個原因導致它下馬。而米格-25的研製時間也大致和T-4相當,所以說,米格-25用不鏽鋼製造,是很有道理的。反觀SR-71,因為全機採用了鈦合金製造,使得它的維護工作十分的繁複和費錢,單就存放他的機庫,就有很嚴格的溫度、溼度要求,根本不敢想米格-25那樣大大咧咧的停放在露天的停機坪上任憑風吹雨打,經年累月。

    歐美軍航界對米格-25的真正認識是從別連科駕駛米格-25叛逃日本以後得到的,因為美華人對叛逃來的米格-25有過一次大卸八塊式的拆解和分析,但是,他們對米格-25的認識卻是錯位的,他們認為:米格-25是鋼飛機,結構重量大,格鬥效能差。那是他們不知道米格-25的作戰物件就是美國的高空偵察機和戰略轟炸機,這兩樣目標的機動性很差,但是高空高速效能極佳,米格-25的雙三效能就是針對這個研製的。歐美對米格-25認識的錯位,某家以為,是與米格-25前衛的氣動佈局有關的,歐美軍航界憑藉米格-25的氣動佈局,把米格-25定位為一種三代機了!為什麼這麼說?先說米格-25的氣動佈局

    正常式佈局,機身兩側進氣,梯形後掠上單翼,(注意下邊的表述)兩臺發動機左右並排安置在後機身,兩個垂直尾翼裝在發動機艙上方。後邊這兩句:“兩臺發動機左右並排安置在後機身,兩個垂直尾翼裝在發動機艙上方”表述的是蘇/美三代機的招牌氣動外形,且看F-15、F-14、F/A-18、SU-27、MIG-29,都是公認的三代機代表,它們的後機身是不是和米格-25很相似呢?一架二代機有三代機的顯著特徵,超前!原因,某家以為,有可能是美國剽竊米格-25的氣動外形!因為,至遲在1965年,美國的間諜衛星所拍的照片上,就看到了正在停機坪上的,正處於試飛階段的米格-25。而最早到1967年,美華人還在三百多個翼型方案中為F-15的主翼選型而傷腦筋呢。那個米格-25的對手SR-71的雙垂尾也是安在發動機艙上方的,但是,它的發動機是間隔安置在兩翼的中間結構上,無論文字表述,和看圖都很容易區分,米格-25的氣動外形與SR-71大不同。其實何止三代機,就是F-22這種典型的四代機,它的後機身也有米格-25的影子。

    順帶說說F-22,這個東西最吸引眼球的是它的隱身性,但是,好像都不記得,當年和它爭奪ATF的F-23的隱身性要比它好的多,但是,因為過多的犧牲了機動性,所以才落敗,那麼,其實可以說,在隱身性上說,F-22並不算太好。而美華人刻意宣傳它的隱身性,似乎想要迷糊誰吧?而這個東西高昂的造價在前年據說就到了1.2億美元,而一架現代戰鬥機的全壽命使用費用是該機造價的4-5倍,那麼,一架F-22的真正花費確確實實是該讓執政者系考慮的,這個東西的採購數量一砍再砍,經濟因素是個主因。嚴格說來,F-22的武器掛載能力受制於它的隱身性的限制,是很差的,然而,美華人他、也並不指望拿它當攻擊主力的,美華人是把F-22當作“踹門器”用的,利用它的隱身和高速逼近對方的空中防線,在對方的防空體系來不及反應的短時間內,將對方的防空體系撕開一個口子,餘下的轟炸和攻擊由從“口子”魚貫而入的大量外掛能力強的三代機完成,那麼,一國的防空體系的構成,就不應只專注於對F-22的防範。而戰鬥機的研製也沒必要把全部力量對準F-22這個方向。當然,某家也不是說不應該把大量精力投入到F-22這個方向上,不是的,某家的意思是“留一手”,應變所有可能的情形。

    F-22在現在來說,還是個先進的代名詞,但是,依美國“裝備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的一貫作風,F-22在美國真正的航空精英的眼裡,恐怕早已是個過去時了!空天飛機也許是下一個“F-22”?也許還配不上這個稱呼?所有的壞的可能,都該想一想啊。留一手,留一手,千萬留一手。

  • 3 # 你們城裡人真會玩111

    不鏽鋼用戰機上很不明智,喪失了機動性和掛彈能力。並且所謂的超音速只是短短几分鐘開加力的時候才能到達。蘇聯電子科技落後帶的雷達用的真空管。為了幾分鐘超音速和當時美國的F4對戰沒有任何優勢。小白們都說這是神話,又便宜又飛的快。真的這麼好蘇聯米格25駕駛員叛逃美國軍事基地,米格25能飛超音速秘密就在於機身用的不鏽鋼公開了為什麼沒人模仿?飛的快便宜沒有空戰能力要他幹啥?有些人說了,攔截轟炸機。現在只有B2執行轟炸任務不用護航。它的雷達也發現不了。B52執行轟炸任務,在沒有取得絕對制空權的時候肯定會有戰鬥機護航。它一樣攔截不了。 其實米格25出世的原因是美國1955年開始研發超音速轟炸機:XB70女武神。據說能飛3倍音速。三倍音速帶著核彈過來了,蘇聯怎麼辦?肯定要攔截了。蘇聯當時也是技術限制沒有辦法才用的不鏽鋼。結果米格25出生了它對手掛逼了,不研發了。所以它唯一的作用就是改裝成偵察機的型號,只有偵察機需要高速提高生存率。以色列導彈追不上那次也是執行偵查任務。做偵察機也因為機身重航程短使用起來很有侷限性。我認為美國女武神不研究之後它就應該關了流水線。就是一個笑話,只能破世界記錄來引起小白的崇拜。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 4 # 水木錦EX

    這就是毛子的暴力美學,化腐朽為神奇。看看白頭鷹鼓弄的黑鳥,鈦合金戰士,本來是戰鬥機,可一機動就要散架,所以發展成偵察機,

  • 5 # DS影片

    米格-25全機結構材料中有80%是鎳基合金鋼,也就是一種不鏽鋼,12%航空鋁,鈦合金僅佔8%。該機之所以大量採用不鏽鋼來製造出於以下幾個具體原因:

    1、不鏽鋼能承受三馬赫氣動加熱

    在三馬赫超音速下,飛機表面要承受氣動加熱帶來的熱障。據計算在三馬赫速度下,機身表面需要承受高達300攝氏度的高溫。在這種溫度下,熔點只有400-500攝氏度的傳統鋁合金無法承受,需要耐高溫金屬來製造米格-25。而適用金屬一個是鈦合金,另一個就是不鏽鋼。

    在研製米格-25的上世紀60年代,蘇聯還未掌握鈦合金加工和焊接技術,根本無法制造出大量採用鈦合金的戰鬥機,因此只能在米格-25上採用不鏽鋼。雖然鋼材的巨大比重導致該機空重高達19.6噸,但也具有堅固、價廉、耐熱、熱脹冷縮率小、容易焊接的優點。

    2、不鏽鋼結構成本低,便於維修

    米格-25在服役後表現出了易於維修的優點,該機使用簡單的不鏽鋼焊接裝置就能修復機身結構裂紋,比鋁合金、鈦合金和複合材料都容易。正是由於採用廉價的不鏽鋼材料,才使米格-25的產量高達1190架,大大超過美國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的32架,後者機身93%的結構都採用昂貴的鈦合金製造。

    3、不鏽鋼結構強度高,能承受超音速機動過載

    雖然米格-25的亞音速機動過載被限制在4.5g,滿載的時過載僅有2.2g,但該機具有優秀的超音速機動效能。在速度超過2馬赫後,米格-25的安全使用過載為3-4g,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米格-25可作出6.5g的瞬時機動。要知道F-22在1.7馬赫時的盤旋過載才達到6.5g。米格-25具有這種程度的超音速機動性表現,與其不鏽鋼結構的高強度是分不開的。

    因此,正是不鏽鋼造就了米格-25的傳奇。後來的米格-31雖然提高了鈦合金的使用比例(16%),但仍有50%是不鏽鋼,這已經能充分說明不鏽鋼結構的優點了。

  • 6 # 航空之家

    米格-25的70%部件是不鏽鋼,而非全不鏽鋼。米格-25誕生的大背景是蘇聯國土防空深受SR-71黑鳥偵察機的威脅,當時美國軍機最高時速高達3馬赫,蘇聯只能看著它們呼嘯而過而無可奈何。而蘇聯為了研發應對的高速截擊機,其他材質也不合適下的權宜之計。所以腦洞大開的蘇聯工程師決定採用不鏽鋼。這也被管理學成為“米格-25效應”:即整體能力大於個體能力之和。

    圖、60噸重的M1A1開上了米格-25機背

    米格-25裝備蘇軍時,其驚人的效能引數立刻震驚了西方世界。然而米格-25雖然極限速度很快,但是其技術性能並不好。當1976年9月6日蘇軍飛行員維克托·別連科中尉駕駛米格-25降落在日本時,被美日的技術專家拆解後整個秘密才大白於天下。米格-25的雷達甚至還使用真空管,而機動效能也落後於F-4鬼怪戰鬥機。

    然而蘇聯的鎳鋼焊接水平令美國歎服不已,整個焊縫長達4~5公里,整機強度也非常高,美國陸軍俘獲伊拉克的米格-25,曾試圖用M1A1坦克碾壓它,結果則是60噸重的M1A1開上了米格25的機背上。

    圖、米格-25服役國家示意圖

    米格-25完全秉承蘇聯的實用至上標準,而且堅固可靠。而且起飛後很快便能飛抵指定空域展開戰鬥。米格-25的整體設計歷久彌新,甚至在伊拉克上空擊落過F-18。而且米格-25的真空管雷達的低噪音比的特點,過濾了北約在戰場上的電磁干擾,它的缺點卻變成了優點。米格-25也成為蘇聯人賺取外匯的機型,在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和利比亞還保持服役狀態。

  • 7 # 飛狼39860361

    沒那麼複雜,簡單直接,能解決問題,能解決有無的問題,做人做事都一樣,一個國家也一樣,實用與高大上之間總歸是需要取捨的!

  • 8 # 狼煙焚燎

    米格25確實是戰鬥機中的一個奇葩,為了滿足3倍音速、3萬米高空飛行的設計指標,蘇聯的設計師們腦洞大開,居然首開先河用不鏽鋼來焊接戰鬥機機身,以滿足在3馬赫飛行條件下渡過300℃熱障這個難關!如果不是別連科開著這款飛機叛逃,美華人是絕對想不到米格25居然是一款鋼鐵妖孽!

    當然米格25的最大速度能夠達到3.2馬赫,但是最大平飛高度只有2.6萬米,並沒能達到設計要求的3萬米高空要求。使用不鏽鋼焊接米格25機身只是權宜之計,鈦合金也能滿足要求,強度高、質量輕、還耐高溫,但是加工難度大,主要是太昂貴,美華人用鈦合金製造的SR-71高空偵察機只生產了32架便打住了,高昂的造價在當時不適合用在準備大量裝備的米格25戰鬥機身上。

    於是蘇聯設計師們就發揮了他們大力出奇跡的智慧結晶,飛機在3馬赫飛行時,飛機體表溫度可達300℃,傳統的鋁合金已經靠不住了,而鈦合金太貴,最後蘇聯人穿著了不鏽鋼,鋼耐高溫超強,別說300℃的熱障,就是400℃熱障也沒有任何問題,而且造價低,這支撐了米格25這款戰機1200架的產量。而且鋼足夠結實,維護簡單,不管是急劇躍升還是高速俯衝,米格25都能出色完成。後勤維護保養也是相當簡單!

    但是用不鏽鋼的最大缺點就是太重了,為了滿足這款戰鬥機的速度,蘇聯設計師用上了小型轟炸機的發動機,及時如此,也極大的限制了這款戰機的載彈量,本來米格25戰機最初設計目的是用來作為截擊機,第一就是攔截美國的SR-71,因為他有些無法無天了,第二就是蘇聯領土太大,需要高速戰機快速抵達戰場的能力,但是最後米格25太重限制了載彈量,而且3馬赫告訴飛行時,喝油太快了,油耗撐不了多久,也對發動機損耗非常大,其截擊機最後成為了他的副業,主業則是米格25P偵察機!米格25服役的1200架產量中,60%是偵察型,30%是截擊型,10%是雙座教練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國產單機遊戲有復興的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