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龍女5505
-
2 # 說史君
這兩者本質上是屬於一類人!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兩者都是因為自身的前主人而死的,殷通因為秦始皇而死,丁固因為項羽而死。
其次,兩者死因也基本相同,殷通是抓到了項羽的把柄,丁固則是知道劉邦的糗事。
最後,兩者還都有有機會分別殺死項羽、劉邦,改變歷史。
史書上記載:
“殷通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陳勝、吳廣等在大澤鄉起義。同年九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先動手的就可以控制別人,後動手的就會被別人所控制。我打算起兵,讓您和桓楚統率軍隊。”此時桓楚正逃亡在荒野沼澤之中。項梁說:“桓楚是個逃亡的人,沒人誰知道他藏匿的處所,只有項籍知道。”於是項梁出去,囑咐項籍持劍在外面等候,然後又進來,與殷通一起坐下,說:“請允許我召喚項籍,叫他接受命令去召喚桓楚。”殷通同意。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不多一會兒,項梁對項籍使眼色,說:“可以行動了!”於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殷通的首級”記載殷通被項梁殺的過程,但是沒有記載為什麼被項梁殺死。不過在百家講壇,河南大學王立群講大風歌的時候,有過一段分析,大概意思是這樣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東巡,巡行到會稽縣的時候,項梁帶項羽出來認仇人。當然,秦始皇巡行陣勢很大,看熱鬧的也不止有項梁、項羽叔侄二人,周圍站著許多圍觀者。正當眾人看得起勁的時候,項羽突然對項梁講了一句話,這句話流傳千古,但是也給當時的他帶來了許多苦惱。
這句話就是:彼可取而代也!
什麼意思呢?就是你可以取代秦始皇!這還真是年輕無畏。
要知道這種話在當時,背後議論皇帝,是要被坑殺的,搞不好還得誅族。
項梁聽到後,捂住項羽的嘴就跑了,可流言是捂不住的。
有個聽到這事的人,就去和殷通打小報告,殷通是會稽太守是統治階級,而項梁是六國餘孽,兩者雖然是朋友,但是,本質上階級是不同的。
因此,當殷通說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人,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公及桓楚將。”
項梁準確的就判斷出這可能是在試探他是否忠於大秦,於是就先下手為強,叫上項羽就把他殺了,殺完,還順便掌握了殷通手裡的軍權。本來殷通是太守,是有機會也有能力,直接殺死項梁和項羽的,不知道是怕他倆跑路還是擔心什麼意外,就沒來得及動手,先把自己摺進去了。
相比於殷通,丁固的故事就簡單多了。史書這樣記載:
“前205年,劉邦在彭城之戰中大敗而逃,丁公率兵在彭城以西追上了劉邦,兩軍短兵相接,劉邦急了,回頭對丁公說:“兩條好漢難道要互相迫害嗎?”丁公便帶兵返回,劉邦因此突圍而去。項羽失敗後,丁公拜見劉邦,劉邦把丁公帶到軍隊中游行示眾,說:“丁公作為項羽的臣子卻不忠誠,讓項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於是劉邦殺死了丁公並說:“讓後世做臣子的人不要效仿丁公!”他的死,一是,因為幫助項羽追殺劉邦,把劉邦追的狼狽不堪、慘兮兮的,有多慘呢?劉邦被丁固追殺是坐馬車跑的,馬車上不止有他一個人還有他的一對兒女,因為這對兒女在車上,車子太重,跑不快,所以劉邦多次把孩子踢下車子,只顧自己逃跑。車伕夏侯嬰不忍心,又多次下車把劉邦的兒女抱上來,反覆多次,被追殺成這樣了你說慘不慘?
最後,劉邦無可奈何,只能求饒,用低下的語氣對丁固,換得一條性命。因此,劉邦殺丁固有一方面原因是因為洩憤!
二是,劉邦是為了立碑!立什麼碑呢?立忠誠之碑!
丁固投降劉邦的時候,是在劉邦打敗項羽之後,而打敗了項羽,劉邦就相當於統治了天下。統治天下之後要做的第一條,自然是要讓大家知道誰是主人!因此,劉邦需要立威信,弘揚忠誠的重要性,巧巧這丁固又是一個背主求榮的傢伙,正好殺雞給猴看!
因此,兩個人本質上都是同一種人,運氣不好,碰上了秦末兩位風雲人物。還又資訊判斷不準確,對事情變化形式的考量也不夠,辦事水平也不高。
所以,不好意思了,只能提前去世了。
嗚呼哀哉,哀哉痛哉!
-
3 # 方城闕
殷通和丁固二人,分別因項羽和劉邦的緣故,在歷史上留下了一筆,也算是秦末漢初的名人吧。
殷通其人其事秦統一天下後,在中央實行集權制,地方管理上實行郡縣制。秦初在全國設定36個郡,後南取五嶺以南越地,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北逐匈奴於陰山以南,置九原郡。之後,秦朝又拆分、調整出東海、故彰等郡,全國共設定48個郡,近千個縣,疆域面積達347萬平方公里。
殷通,秦末地方48個郡中會稽郡的郡守,管理著今長江以南江蘇、上海、浙江等廣大地區,位高權重,標準的省部級幹部。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後,天下豪傑群起響應,訊息很快傳到地處江南的會稽。時任會稽郡守的殷通,並不是一位恪盡職守的官吏。見天下有變,便急忙召集因殺人而亡匿於吳中的項梁商議對策,並對他說道: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時也。吾聞先即制,後則為人所制。吾欲發兵,使及桓楚將。”
可見欲先發制人的殷通,平日裡結交的皆是項梁、桓楚這樣的心懷不軌,天下豪傑之士。按現在的話講,殷通身為郡守,實則可以說是“黑惡”勢力的保護傘。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聽罷殷通的計劃,項梁心中是暗自高興。假借項羽知道逃亡在外桓楚的藏身之所,乘機召項羽進入,殺死了殷通。隨後項梁提著殷通的頭,身上掛著郡守的印授,項羽又接連擊殺郡守府中的部屬百餘人,眾人懼服。項梁藉機在吳中起兵反秦,沒多久便在會稽郡召集江東子弟八千人,威振江南。
可憐殷通“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因才不配位,交友不慎,被不甘人後,雄心勃勃的項梁、項羽所殺,滿盤皆輸。
丁固其人其事丁固,又名丁公,秦末薛縣人。項羽大將季布同母異父弟,原本隨哥哥季布同為項羽手下部將。
彭城之戰時,劉邦兵敗,被丁固所率楚軍騎兵緊追不捨,幾近被擒。慌忙之中,劉邦對漸漸迫近的丁固說道:“兩個好漢為什麼相互迫害呢?”丁固聽罷引兵東去,劉邦乘機突圍而去。
項羽兵敗垓下,拔劍自刎而死後,丁固自忖與劉邦有救命之恩,便前來投奔劉邦,試圖謀個一官半職。
誰知劉邦見到丁固,不但沒有給他個一官半職,反而將丁固反綁起來,押到營中示眾,並忿忿的對眾人說道:
“丁公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丟天下者,丁公也。”
隨後,劉邦下令將不忠之人丁固斬殺在營中,以儆效尤。
而反觀丁固的哥哥季布,項羽敗亡後,隱匿於市井之中。季布為楚將時,幾次使劉邦陷於困境,深受劉邦忌恨,因此懸賞通緝季布。
季布早先在楚地時,好打抱不平,信守諾言。在楚地有“寧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美譽。如今季布有難,知情的人感於季布往日的為人,紛紛對他施於援手。最後透過劉邦的心腹之臣夏侯嬰,說通了劉邦,劉邦念其忠勇、守信,摒其前嫌,任命季布為侍中,昭示天下。
丁固與季布弟兄兩人,結局涇渭分明,體現了劉邦以“忠孝”治理天下的理念,讓世人感嘆。
結語殷通、丁固身處秦末的大爭之世,他們的悲慘結局,告訴世人:才不配位,必遭其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回覆列表
殷通秦未大臣,也是悲慘之臣。官居會稽郡守,與楚國名將項梁本是好友,可惜各為其主註定結局悲慘。後項梁和其侄項羽率眾反秦之時將他殺害。丁固秦末西楚項羽麾下武將,他也是漢初開國大將之一季布異母弟,可惜後被漢高祖劉邦以對項羽不忠之名冤殺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