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在談及諸葛亮躬耕地論證方案的時候,認為臥龍崗和隆中風景區誰更古老也是一個焦點。 還有人說,躬耕地與宅居地要分開談,等等,你有什麼看法?
5
回覆列表
  • 1 # 天星馳88

    關於諸葛亮躬耕地論證方法的問題,我想其關鍵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作答。

    一、  不要陷入遺蹟地與景點建築物誤區

         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是爭論的諸葛亮當年躬耕地的真實遺蹟地的所在地域,並不是爭論“諸葛草廬",“三顧堂"的建築的早晚或真假。

        在南陽和襄陽諸葛亮躬耕地的問題上,有很多網友就提出自己的觀點,說“故居”“草廬”都是後人新造的,我們是元代新造的,你們了是清代造的,歷史比你們悠久,五十步笑百步而已。還有古樹,也就1300多年,頂多為南北朝時期所植,肯定與諸葛亮搭不上邊。而隆中最古老的一棵桂花樹,樹齡只有415年,還有諸葛井都是後來修建的等等。至於那個標誌性的“古隆中牌坊”,建造於1893年,這也證明此牌坊屬於近現代,與古文物不搭邊了。而南陽臥龍崗的元明清文物一堆一堆的,等等

          這些觀點把遺蹟地與景點建築物混為一團了,是完全錯誤的。既便是真正的遺蹟地什麼建築物也沒有,而客觀的歷史事件卻發生在這裡,這裡也是遺蹟地。建築物的修建只是為了讓人們更表象地瞭解歷史而已,並沒有認為它就是歷史原件。而相反,其他地方建設的再好,再全,後來人觀賞的再多,那也只能算紀念地,與真正的遺蹟地是絕然不同的概念。

            正如西安唐城,也有很多複製品,及後來根據歷史修建的宮殿,城牆,你能說它就不是唐城歷史了嗎?相反襄陽唐城建的再完美,再全,甚至更象古長安城,那也只能算仿品,因為它永遠不是歷史的真實遺蹟地。

    二、   不要把古代居住地與耕種地割裂開

         由於古代交通工具落後,生活水平低下,居宅地的位置選擇就是為了滿足耕種而生存的需要,所以居住地與耕種地採用儘可能就近的原則,不能相距太遠,而且“淡水是必要的條件,有淡水方可能農耕;有農耕方可能定居"是勞作者居住地位置挑選的原則。而且“能夠滿足一日之內往返於耕地與居住地之間,並有足夠的時間勞作的條件",所吵耕地距離居住地一般較近。

        例如,明洪武規定“農業者不出一里之間”。等等

         同時,由於古代農耕生產落後,收穫的作物還需人工搬運、保管,距離遠近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可見農業者的居宅與反耕地之間距離都不是很遠。

            據考證,漢代農村百姓的住房比較簡陋,多為低矮的茅屋。很多漢人依舊居住在茅草屋中,茅舍之外便是耕地。

    三、  學術問題要用學術方法來解決

        關於這個問題,應該說是一個歷史學術問題,學術問題就應該按學術的方法來解決,需要注重歷史記載或客觀事實來認定。準確地講,史學家才有認定資格,任何民間組織,政府部門均無資格作出決定。

         採用直接證明法,那當然更好了,但是在直接證據缺失的情況下,我們還可以參考“數學證明"方法中的反證法(歸謬法)和排除法,同樣是數學領域科學的證明方法。

          比如說,有人提出,必須挖掘出諸葛亮躬耕地的農具或生活用品,才能算是躬耕地。這就是太遷強了,歷史過去近兩千年,有些東西既使有,到今天也有可能腐爛消失了,怎麼可能找到?退一步講,既使找到了,民間使用又不可能去刻個名字,誰又能相信它是諸葛亮的所用之物呢?

          如果換一個角度,難道就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嗎?

    至於所謂投票表決,皇帝聖旨,民間傳說等等僅僅只能作為一種參考而已,都不足以作出科學推斷。

           至於那些人為偽造歷史,歪曲歷史事實,那就更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更是不可取!

  • 2 # 沛然有雨

    南陽臥龍崗、為諸葛亮躬耕處。是三顧茅廬和草廬對策源地。

    如果說有隆中,隆中就是、南陽宛城臥龍崗舊稱。

    襄樊、為諸葛亮故居。

    為什麼非要加個,古隆中?難免畫蛇添足之嫌,貽笑於大方之家。又是誰在千方百計改名字?

    眾所周知,以上內容事實清楚,脈絡清晰,無可辯駁。

    南陽盆地,人傑地靈,俊才星馳,八百里伏牛山秦嶺餘脈,白河之水穿城而過,龍氣綿延不絕。誕生了商聖范蠡、百里奚等。南陽被稱為帝鄉,東漢時期,更是湧現出醫聖張仲景,科聖張衡。為光武帝劉秀髮跡龍興之地。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在南陽寫下過不朽的詩篇――白水真人居,武闕橫西關。誰識臥龍客,悵然愁鬢斑~

  • 3 # 紫堇色的故鄉

    毫無疑問,襄陽確實曾經是南陽郡的一部分。諸葛躬耕於南陽。這裡的南陽只是指南陽郡,並不是指南陽市。不論是從何而論,襄陽說都更站得住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帶PG卡的變頻器,怎麼能知道電機轉速有沒有丟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