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慕南品劇
-
2 # 5分鐘心理
如果單純的就識人術來講,一般的識人術主要是以《皮文學》為主的識人術,另外一種就是以《心理學》為主的識人術,他們之間的區別在於《皮紋學》有時間的支援,流傳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比如,麻衣神相、面相學、稱骨相法、摸骨相法、掌紋相法等,但沒有科學的調查實驗資料支援。
以“心理學”為主,包括行為心理學、肢體語言學、身體語言密碼、人類和動物的情感表達、人體動作學、空間關係學、觸覺學、人體美學等諸多的文獻,都是有科學調查實驗資料的支援,也可以說具備一定的科學性。這就是兩種“識人術”之間的區別。
古老的識人術已經存在幾千年了,也很難去追尋他的那些所謂的實驗資料,也就是他的信效度是無法證實的,所以很難談有什麼科學性,更何況他被列為“迷信”之類的東西,心理學,雖然以科學論證也不過百餘年的歷史,但是他確實有一定的科學資料的支撐,這是不可否認的。
那麼,如何在兩者識人術的運用上,應該怎樣去結合才能夠給我們實現利益化,也就是能夠讓我們增強在辨別他人的內心演變的能力,這應該是我們考慮的一個因素,起到一個相互互補的作用,因為從批文學角度來說,一個人的長相和他所形成的皮紋是不容易改變的(在不做整容的前提下),而從語言、行為、肢體所釋放出的訊號是完全可以偽裝的。
心理學的識人方法,主要是以人類的發展和行為的體現等方向去研究的,解讀人的身體語言也無非是本著意識性的主導,無意識的行為(動作)所透露出的可以證實的真實心理(想法、動向、目的),但是如果一個人的心理素質非常好,那麼不論是意識性的還是無意識性的,都可以作假來欺騙他人,這一點《心理學》的識人術就不如《皮文學》的識人術的真實性強。
但是《皮文學》確實沒有科學調查實驗資料的支撐,所以也很難完全的去應用它,如果在現實的操作識人術上來看,最好的方法是運用《心理學》識人術的方法,參考《皮文學》的內容,採用互補的方式,可以增強識人術的準確性。
識人術,在心理學方面也被稱為讀心術、讀人、身體語言、肢體語言、情緒語言、行為語言、解讀人心、讀心等。
-
3 # 心旅同行
這個問題我有這樣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如果從是否有清晰的理論依據區分。
那一般性的識人術,基本可以概括為人們長期的經驗總結,比如看面相、手相這一類會比較直觀的代表,人們通常在看到某些成功人士後,習慣找到一些可見的外在特徵來與其命運聯絡在一起,更比較常見的是古代帝王將相的外貌總會被描寫出一些不凡的特徵。現在也還常有人以外貌特徵來識人,我想其中有一個原因可能是,人性中都有想解釋一件事的,或者說自己能夠看破一些事物規律的傾向。
但注意的是,這種長期經驗的總結也會包含一些心理學理論,只是沒有嚴格的理論支撐,大都是從經驗中歸納總結得來,簡單來說,就是不知道為什麼是這樣,從原因到結果的發展過程不清晰,比如性格決定命運,常有人(特別是年齡較大的長輩)會看一個人的性格然後判斷其以後的人生狀況,但卻很難講出所以然來,不知道清楚為什麼。
而心理學就會有比較清晰的理論依據來說明這個為什麼?找到源頭,進而才可能準確的幫助諮詢。
二、從識人這個效果來說
單從效果來說,覺得差距可能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巨大。因為識人本身是件挺複雜的事情,不是透過簡單的一些細節、微表情等分析就能完全認識一個人,心理學沒有達到一定功底,也很難做到準確,甚至有可能“中毒”,初學者比較容易發生,陷入到單一的分析中,比如我就見到我身邊學了一些觀察微表情細節的人,沉浸其中,過度分析解讀別人的行為,導致誤會。
而有些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卻能做到識人很準,這點比較容易體現在一些大公司的管理層身上,因為其職位特點需要這方面的能力,在不斷訓練中就會增長起來。
最後,從學習者的角度來說的話,心理學因為有其成形的框架體系,相對更適合系統的學習和了解。但如果是想具備識人這樣的能力,很重要的一個前提就是要實踐。也就是前面談到的為什麼兩者差距不巨大的原因,實踐才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途徑。
-
4 # 浦
識人術的研究範圍比心理學要更窄一點。
識人術,一頭是外貌特徵、行為習慣等外顯資訊,另一頭是為人處事的模式,透過一定的方法,在兩者之間建立公式,著重在於什麼樣的人是什麼性格。
而心理學的內容,既包括外貌、行為這些外顯資訊,還包括思維、記憶、情緒這些內隱資訊。心理學著重在於解釋人為什麼這麼做。
很明顯,心理學能夠解釋識人術,而識人術的原理離不開心理學的範疇。
再看,實踐中的應用。
識人術的目的是用人,用人就是預測人的未來行為。這方面,跟心理學一樣。
心理學的目的就是尋找行為形成的規律,從而預測未來的行為。
總的說來,識人術就是心理學規律的一種應用,是對特定的行為模式的一種結論。
回覆列表
一般識人術:是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就是各色人見得多了,再遇見這種人時,一眼就可以看出這是什麼樣的人。當然一般識人術有它的弊端就是,它只是從自己的過去經驗中得出答案,如果遇到自己之前沒見過的人,思想行事遠在自己之上的人,一般識人術的人是無法理解的。
代表人物:曹琴默
她很聰明,會揣摩人心,但是她的識人術是自己在宮裡熬油似的熬了這麼多年,見多了,從自己的角度揣摩出來的,而比他格局大的人物,如太后皇帝乃至甄嬛的心思她是揣摩不出來的。畢竟思想境界不在,也理解不了。
心理學識人: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這種識人當時就像沉浸式讀文學作品一樣,把自己全方位帶入別人,徹底讀懂他的底層邏輯,然後在用自己的判斷標準給別人下定義。
代表人物:端妃
她比甄嬛高出一籌的是,她同理心強,會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得出結論。劇中她有一次和甄嬛討論皇上害死曹琴默的事,說咱們算計得,為什麼皇上太后算計不得。說明她這個人可以現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看了之後得出自己的結論。而甄嬛當時還處於一般識人術的水平,覺得自己算計是被逼無奈,別人算計就是惡毒,不過等她二進宮的時候就好了。
心理學識人術 既有理論支援又有生活經驗,利用生活經驗而不依賴於它,會從別人的做事的底層邏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