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比如火影忍者這種有絕對反派的就比不上高達這種沒有人絕對正義的,這種說法正確嗎?
14
回覆列表
  • 1 # 墨茉陌莫

    謝邀,我覺得是的,同上,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對待事物的態度,動漫人物也是,而只是立場不同的動漫更能體現出每一個動漫角色的立場態度,以我魯殿舉例,原本是為了妹妹,化身zero,成為正義的標誌,但是當最後我魯殿成了王之後卻再也不代表正義了,當自己與全世界為敵時,魯殿選擇了犧牲自己,消除罪惡的根源,你能說那不列顛亞就是反派嗎,到最後,你會說魯殿是反派嗎。魯路修的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我毀滅了世界,又創造了世界”當自己成為魔王時,只有消滅罪惡的源頭,也就是自己。

    三國演義裡沒有好人壞人,只有立場,照樣經典

    反叛的魯魯修裡面沒有好壞,只有立場,照樣經典​​​

  • 2 # 駐馬店頭號貪汙犯

    這個,好像全世界的動漫都是正反鮮明,只有日本例外,這其實是日本文化中非常醜陋的一面,進行的美麗包裝。

    日本動漫中,沒有絕對的正義,實質上是日本的死不認錯的民族性,以及二戰的經歷造成的。

    之前日本曾經要美華人就廣島長崎道歉,讓我驚掉了下巴,作為侵略者,從未就南京大屠殺道歉,從未就慰安婦道歉,居然要美國道歉?

    但是在日本動漫文化裡,就是這樣認為的。日本主流價值觀是,二戰是日本發動的,但日本也受到慘痛代價,所以大家都是受害者,完畢。

    這個價值觀投影到動漫裡,就出現了日本特有的,沒有絕對正義的動漫。其始祖,大概就是騙了無數華人眼淚的《螢火蟲之墓》。其實很奇怪,很多華人,從來沒有為中國三千萬軍民的死亡落淚,卻為一個虛構的餓死的日本小姑娘落淚,感覺她太可憐了,不得不說這就是軟實力。

    而且日本動漫的沒有絕對正義,又不是向《西線無戰事》,《戰爭之王》之類歐美電影裡,最終大家發現雙方都是邪惡的,沒有一個人是屁股乾淨的。

    日本動漫的沒有絕對正義,反而是雙方都是正義的,比如《高達seed》,比如《叛逆的魯魯修》,比如《死亡筆記》,比如《浪客劍心追憶篇》。然後每個人都是為了貫徹自己的正義而在努力,而在戰鬥,而在殺人。

    這實際是日本文化非常醜惡的一面,本質就是死不認錯(就算認錯了,日本人也認為既然已經鞠躬了,那這個事就結束了),自己為自己開脫。

    但是日本動漫軟實力太厲害了,反而包裝成很深邃的思想內涵,讓你懷疑你從小到大養成的正義觀。

  • 3 # 三叔侃侃

    這個世界上,除了“人一定會死”之外,別跟我說+1S。貌似沒有什麼事情是絕對的吧?哦搞不好過幾年人都可以永生了。

    所以呢,這個命題就很難成立了。絕對善惡的作品,跟不分善惡的作品都有很多,為啥我們一定要分個高下呢?

    決定一部作品是否厲害的,難道不是劇情好不好看嗎……

    高達跟火影哪個好看,這種東西到底是怎麼想出來啊……

    同樣都是善惡無絕對的作品,我就覺得《航海王》表現得要比很多輕改動畫強。因為後者就是莫名其妙地幾句嘴炮洗白了,BOSS看起來好像毫無立場,如果是個妹子的話還會立刻被收入後宮,那還有啥看頭。但是海賊呢,你可以黑赤犬殺了艾斯,但是海軍殺海賊有啥問題嗎?

    同樣都是絕對善惡的作品,你說火影那個的確是不錯,但像是什麼《甲鐵城的卡巴內利》啦之類的,那種絕對善惡就弄得很可笑,因為BOSS簡直沒有智商啊。

    當然了,作品好不好看,還是得自己去判斷,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嘛。

    但是最後我還是挺支援前面有名同學說的,日本善於透過二次元文化強調“啊,大家都不是壞人”的理念,這個還是比較可怕的事情。畢竟犯下大罪之後,只要洗白了就好像沒問題了,這是一種嚴重毀三觀的行為。

    其實說起來,你們都知道一方通行吧?這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角色塑造,因為一方從頭到尾都沒有“洗白”,而是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動而已。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殺害妹妹們的行為是對的,是可以被原諒的,所以之後的行為基本都是為了贖罪。這就比較合理了。如果是輕易拋去過去黑歷史的,那才叫真正無腦劇情了呢。

  • 4 # 遊戲追夢人

    一個單親父親為的給孩子看病,去藥店搶藥,街上搶劫殺傷對方。對別人來說他是惡,對孩子來說他是善。他被抓到的,3年有期徒刑再教育,事件給曝光的。有好心人幫助孩子。但是幾個月以後年多以後,好心人給的錢用完了。孩子還是離開的醫院,回到的家。最後還是死的。真實故事有興趣的可以百度。

    好心人固然沒錯,不可能一直給予幫助,畢竟都有自己家庭。醫院也沒錯,畢竟醫院並不是醫生說的算。上面還有管理者,股東。男人為的孩子也沒錯。警察也沒錯,為的社會治安抓壞人。

    但是結局還是讓大家感覺到的世界的殘酷和心寒。

    世上那裡有什麼絕對的善,絕對的惡。

  • 5 # 無所不能242387865

    對於這種說法嚴重表示呵呵。可以說一個人物角色的設定是有多面性的,但是什麼時候關乎人民利益的三觀總體取向也有可迴轉的餘地了?這麼說豈不是給恐怖分子的惡行主動請纓找藉口?

  • 6 # 阿正說動漫

    基本靠譜。

    因為這比較符合人們的認知思維模式,從“正邪分明”到“沒有絕對的善惡”差不多就是人們的思想從幼稚到成熟的過程。

    不過,光這兩點還不完全,人們從幼稚到成熟所經歷的思想階段其實有四個,各位可以看看自己正處於哪個階段,這幾個階段分別是:一、二元;二、多元;三、相對;四、取捨。

    一、二元

    最幼稚的階段就是二元思維模式。處於這種階段的人,他們認為世界是二元對立的,非對即錯,非黑即白。

    在他們眼中,世界上只存在兩種人,一種是好人,另一種是壞人,而且好人是絕對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點,壞人是絕對邪惡的,沒有任何優點。像阿政有次逛心理學的專欄,看到了一則帶有現實魔幻色彩的故事——

    我勒個擦,這不就是典型的二元思維嗎?

    在那個男的心裡,美女就是女神啊,而心中女神是絕對完美的,不存在任何瑕疵,如果發現她身上有任何瑕疵的話(比如大便),美女立刻就從女神的神壇給跌落下來了,那男的就把美女給趕到對立面去了,之前所有的優點都變成了缺點,其結果就是立刻分手。

    雖然這種思想超搞笑,但帶有這種思想的人確實也存在,不信的話,你在知乎上都能搜出不少這類問題——

    (額,這思想,阿政已經無力吐槽了)

    而那些低齡動漫就是帶著這種思維模式。

    裡面的人物只有好人和壞人,壞蛋總是壞到無可救藥,沒有任何優點,甚至整個世界都因為這個壞人而瀕臨毀滅。

    而主角就是悲天憫人的偉光正聖人,身上不會有任何汙點,整個故事都是在講好人如何擊敗壞人來拯救世界——

    典型的就像現在很多中國產動漫作品,但那些東東不光是劇情幼稚,連畫面都慘不忍睹,放出來實在辣眼睛。

    阿政挑了一部製作得還不錯的,就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1937年的《白雪公主》

    這個故事相信所有人都耳熟能詳,裡面的劇情就是簡單的二元思維

    白雪公主永遠是完美的、無暇的、正義的,自帶魅惑光環,能吸引周邊所有人來幫助她,不管是動物、追殺她的獵人還是那七個小矮人,全都無條件地幫助白雪公主。

    而惡毒的母后彷彿打孃胎裡出來就是個壞人,一肚子壞水,整天想著用各種姿勢乾死白雪公主。

    並且,白雪公主與惡毒母后之間的矛盾完全不可調和,一定要以一方的消失為收場,最後的結局也是惡人消失,好人迎來天下太平。

    這種二元的思維模式很簡單也很危險。

    說簡單,是因為帶有這種思想的人習慣把所有事物都歸類成好的和壞的,而且好壞不可融合,他們認為只要把壞的排除掉,留下好的就能一切幸福。

    說危險,是因為這種思維模式會矇蔽人的雙眼,只看到對和錯這兩種情況,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

    網上的噴子就是這樣,一遇到熱點事件,他們立馬分成兩撥開始盲目撕逼,譬如前段時間支援王寶強的和討厭王寶強的,挺中醫的和反中醫的,支援網紅的和痛罵網紅的。

    他們認為世界永遠都一分為二,並且雙方都認為自己絕對正確,對方絕對錯誤,雙方的矛盾也絕對不可調和,一定要分出個對錯高下。他們一開始興許還會講道理,等道理講不過就變成了噴子。

    這些人的思想說好聽點是狹隘,說難聽點就是傻X,他們看不到也不肯接受外部世界的複雜性,也不管自己的觀點是否合理,只會盲目堅信,到了最後,吃虧的只會是他們自己。

    而如果能跳出侷限,認識到外部世界的真實樣貌,那自己的思想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多元

    二、多元

    處於這個階段的人開始領悟到世界的複雜性,他們知道現實世界並非是一分為二的二元世界,而是具備多種可能性的多元世界

    他們開始認可人身上既會有優點也會有缺點,對待觀點也不再是隻有支援和反對這兩種態度,用前面的例子來說就是終於能接受美女也是會大便的了。

    帶有這種思維模式的動漫作品就像《火影》。

    題主說《火影》裡有絕對的反派,在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是這樣的。

    最開始裡面人物的好壞也是涇渭分明,像裡面的人物大蛇丸,他性格殘忍,以自己為中心,為了實現目標不擇手段,典型的反派。

    他發動了戰爭偷襲木葉村,並害死了曾為自己老師的三代火影——

    為了實現長生不老的目的,奪取別人的肉體進行轉生——

    為了研究忍術,不把別人的性命當回事,做了很多傷天害理的人體試驗——

    可是,到了《火影》的劇情後期,大蛇丸的人物性格開始複雜起來,不再是單純的惡人,還會出手幫助主角一行人,也就是吃瓜群眾們常說的洗白

    比如大蛇丸在後期幫助佐助召喚出了歷代火影解答了佐助的疑惑——

    還順便拯救了五代火影綱手的性命——

    甚至還參加了最後的忍者大戰,為打倒幕後黑手出了一份力——

    如大蛇丸般複雜的人物在《火影》中還有不少,像長門、藥師兜還有宇智波帶土等等,這些人物不再是單純的善和惡,他們壞事做了很多,同時也做了不少好事;他們傷害了許多人,但也拯救了好多人;他們談不上善良,可也不能說絕對邪惡。

    人性複雜如斯,社會更是如此。

    不過呢,這種多元化內容的存在會讓人增加模糊感和不確定性

    人們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多面性,但也會因為過於複雜而無法明確地判斷是非,比如你可以嘗試評價一下這位仁兄的功過——

    大科學家牛頓20多歲就發現了牛頓三大定律,奠定了現代物理的基礎,推動了科學革命。但晚年卻開始迷戀神學和鍊金術,一個大科學家在偽科學上耗費了大半生的精力。

    你會怎樣評價上面這位仁兄呢?

    處於多元階段的人對具有多面性的事物是很難得出一個確定性評價的。他們思來想去最後把自己都給搞糊塗了,很可能只會說,存在即合理嘛,任何事物、任何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恩,就這樣了。

    這種說法有點像鄭板橋的傳世名言“難得糊塗”。

    清朝乾隆年間的文學家鄭板橋在官場上想實現公正廉明,立志做個好官,可當時的官場過於黑暗,腐敗橫行。自己想改變現狀,卻不知從何下手,只好說“難得糊塗”。

    處於多元思維階段的人在面對複雜事物時,就喜歡感嘆“難得糊塗”。他們接受了世事無常、萬物複雜,可心裡總有些不是滋味,僅僅是迫於現實壓力才接受,最後只能說糊塗也挺好,難得糊塗。

    不過,如果是更高思維階段的人,根本就不會糊塗,因為他們能把事物看得更透徹。

    三、相對

    思維到達這一階段的人對事物的認知進一步加深,他們開始認識到背景的重要性

    這些人看待任何事物都會結合背景情況來看,他們不僅僅知道事物存在即合理,同時也知道為什麼合理,以及在哪種背景情況下相對合理。

    比如牛頓三大定律是公認正確的物理學定律,但它也僅適用於我們平時生活的宏觀世界,如果換一個背景,切換到原子、分子這種微觀層面,牛頓定律就失效了,要換量子力學上場。

    這其實就是題主說到的“沒有絕對的善惡”,不過高達系列我看得比較少,我還是挑我熟悉的動漫來聊一下吧。

    呈現這種思維模式的的動漫作品就有《Fate/Zero》

    這部作品中,人物的善惡都是相對的,登場的每一個人物站在他們自己的立場上都沒有錯,即使是裡面的大反派言峰綺禮也一樣。

    言峰綺禮可以說是整個故事的罪魁禍首,他暗殺了自己的恩師,引發了聖盃戰爭後的大火災,害死了眾多無辜者,更一手造成了主角衛宮家兩代人的悲劇。

    可要是考慮一下他的個人立場呢?

    言峰綺禮這個人天生就有缺陷。他無法感受到正常人所能感受到的快樂,普通人至少都會有些興趣愛好,能從自己的興趣愛好上找到快樂的感覺,像有人覺得攝影很開心,有人覺得繪畫很開心。

    可言峰綺禮卻什麼都感覺不到,他從小就不知快樂為何物,也不知道自己該去追求什麼。

    (言峰綺禮從來沒感受過快樂)

    所以當聖盃選中他參加聖盃戰爭的時候,他很困惑,因為被選中的參戰者都有著強烈的理想和追求,而他卻沒有。

    不過,在英雄王吉爾加美什的開(tiao)導(jiao)下,他終於發現,自己也是有追求的,他追求的是快樂,只不過,他唯一能感受到快樂的地方卻是別人的痛苦。

    在聖盃戰爭的最後,他看到了聖盃所造成的漫天火海,無數人在火海中痛苦、掙扎、嚥氣,他從這宛如地獄的景象中感受到了無上的喜悅。

    言峰綺禮接受的是正常教育,也有著正常人的倫理觀,所以他也清楚這樣的自己簡直就是活生生的惡魔,當他發覺自己的異常後,甚至自嘲道“我父親難道是日了狗,才生出了我嗎?”

    不過,生來如此,他又能怎麼樣?

    追求快樂是人的本能,就像人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一樣,既然他唯一的快樂之源便是別人的痛苦,那為了追求快樂他就只能選擇讓別人去痛苦。

    如果換位思考,自己也有那樣的缺陷,那自己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所以才說,善惡只是相對的。

    也不僅是人物的善惡,這部作品中人物的實力強弱也是相對的,這裡面沒有絕對強大,只有相對的強大。

    好比裡面公認最強的英靈吉爾加美什,他的實力可以碾壓絕大多數對手,然而強大如斯,在屬性相剋的情況下,也會陷入危機。

    像他在與英靈蘭斯洛特的戰鬥中,力量被壓制,戰況很不利,要不是戰鬥被強行中斷,打到最後,勝負難料。

    而在十年後的第五次聖盃戰爭中,他更是遇到了堪稱天敵的英靈衛宮,在屬性上被全面剋制,即使是半藍狀態下的英靈衛宮也有信心把吉爾加美什拉到固有結界裡胖揍一頓。

    (英靈衛宮有信心把吉爾加美什海扁一頓)

    另外,在HF線的故事中,吉爾加美什在對付間桐櫻時,大意之下更是被瞬間秒殺——

    (估計吉爾加美什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死在這個小女孩手上)

    還有像公認最弱的英靈Assassin

    如果是正面戰鬥的話,估計贏不了其他對手,可在第五次聖盃戰爭中,Assassin卻大放異彩,先是利用環境優勢幹掉了實力非凡的lancer,而後又成功汙染了強大的saber,讓saber黑化。

    (saber被汙染)

    這部作品中處處都體現出了一種相對的思維模式,實力、善惡等等永遠都是相對而言的,沒有一個絕對的情況。

    擁有相對思維的人看待事物不會再糊塗,因為他們知道只要結合背景來看,任何事物、任何人都有其合理性,比如前面關於牛頓的例子——

    牛頓作為一個大科學家卻沉迷神學在表面上看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背後卻是同一個邏輯,那就是他試圖用科學的方法來解讀上帝留給人類的資料。

    牛頓認為無論是神學還是自然界都是上帝留下的寶物,而三大定律就是他研究自然界所得出的結論,所以他研究神學也不奇怪。

    不過,處於這一階段的人雖然在看待外部事物時不會再糊塗,但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就是,他們沒能看清楚自己。如果在這個階段的基礎上,看清楚自己的話,那就能進入下一階段。

    四、取捨

    思維到達這一層次的人不僅認清楚了外部的事物,還認清楚了自己。

    他們知道外部世界無比複雜,無所謂對錯,只有適合和不適合,但個人必須選擇出最適合自己的。就好比自己只能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的工作來生活,而不是同時參加多種工作。

    處於這一階段的人們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會根據目標來進行取捨,捨棄不適合的,只留下最適合自己的。

    有著這種思維模式的動漫作品就像《命運石之門》

    主角岡部倫太郎在故事中做出了太多艱難的取捨

    這是一個關於時間穿越的故事,主角岡部倫太郎一開始抱著玩樂的心態在陰差陽錯之間創造出了時間機器,並用時間機器改變了很多事情。

    比如他改變了過去,讓本應死於意外的女主角牧瀨紅莉棲活了下來,並與她共度了三個星期的時光。

    (岡部倫太郎目擊了牧瀨紅莉棲的死)

    還幫助了自己的好友菲利斯,讓很早就喪生於交通事故的菲利斯父親倖存,使得自小喪父的菲利斯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也幫助了朋友漆原琉華,把從小就希望成為女生的漆原琉華真正變成了女生。

    (這貨是男的)

    岡部倫太郎用時間機器實現了眾多朋友的願望,似乎一切都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然而,世界是極其精巧的,任何一點點輕微的改動都會造成巨大的變化,而濫用時間機器的後果就是,他的青梅竹馬椎名真由理死於意外。

    而且,這個結果是使用時間機器以後必然出現的,根本無法迴避,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將時間機器的影響全部消除,為了拯救自己青梅竹馬的性命,他必須做出取捨。

    最終,他下定決心拯救椎名真由理,打算消除時間機器的影響。

    岡部倫太郎先是踐踏了好友菲利斯的願望,用時間機器讓菲利斯的父親繼續死在那場事故之中。

    (岡部倫太郎對菲利斯的千言萬語都化作了一聲對不起)

    而後岡部倫太郎也想將漆原琉華變回男人,可他發現,漆原琉華想變成女人,是因為TA對自己有著超越友誼的感情。

    但是,岡部倫太郎最後還是堅持選擇了椎名真由理,割捨掉了漆原琉華對自己的感情,讓漆原琉華恢復男兒身。

    可是在最後,在面對牧瀨紅莉棲的時候,他實在是難以做出取捨,因為他在這三個星期與牧瀨紅莉棲的相處中,已經愛上了牧瀨紅莉棲。

    而要讓椎名真由理活下去,讓一切重回正軌,就必須使牧瀨紅莉棲死在最開始的意外之中,讓這三個星期的時光都煙消雲散。

    在艱難的抉擇後,他還是選擇了椎名真由理,因為他為這個結果已經付出了太多,踐踏了太多朋友們的願望,在這裡放棄的話,一切努力、一切艱辛都將付之東流。

    (岡部倫太郎終於回到了原本的生活)

    所謂的取捨思維就是認準自己最需要的,其餘的即便再好也要忍痛割捨掉。能體現這種思維的故事,不管是動漫、小說或影視內容都能得到大家的青睞。

    另外,由於取捨思維主動割捨掉了很多不必要的內容,所以在自己眼中,複雜的世界開始簡化,自己不需再顧慮其他,只需按照最重要的原則去行動就行了,思想重新由複雜變回簡單,人們常說的返璞歸真就是這個意思。

    很多領域的高手都具備這種思維。他們做人做事的心法往往非常簡單,卻卓有成效。像在風險投資的領域中,普通投資者要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往往需要綜合衡量公司業績、行業發展、現金流量等等巴拉巴拉一大堆東東。

    而高階投資人就能把這些繁雜至極的內容精煉成短短几句話,有一句是這樣說的——

    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只需要持續監控人才流向就可以了,如果高階人才從這家公司流向同行,就是壞公司,反之則是好公司。

    不過呢,值得注意的是,在簡單程度上,取捨思維與第一階段的二元思維非常相似。它們都是按照某個標準選擇一個立場,然後沿著選定的方式走下去,但是,這二者之間有本質上的不同。

    第一階段的思維處於封閉狀態,處於那個階段的人看不到外在事物變化,只是盲目地一條路走到黑,單純地認死理,不會自我調整,這種人就是那種只會一頭撞到南牆上的人。ㄟ( ▔_▔ )ㄏ

    而第四階段的思維處於開放狀態,處於那個階段的人隨時都把握著外界情況的變化,他們會權衡多種可能性和後果,並根據外在環境的變化而隨時調整自己的前進步伐,這種人能先看到南牆,然後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是迴避還是乾脆把南牆撞破咯。(ง •̀_•́)ง

    結語:

    總結一下, 一個人從幼稚到成熟差不多就要經歷這四個階段:二元、多元、相對和取捨。

    託網際網路時代的福,網路天然促成了百家爭鳴的情況。

    等思想多經過幾次激盪,大腦多經過幾番顫抖之後,思維模式便能得以提升。所以,現在思維模式處於二元階段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大家很容易進入到多元和相對階段。

    但是,思維能進入取捨階段的人還是少數。因為要想進入這個階段,必須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然後根據目標來進行取捨,但問題是許多人都很迷茫,不明白自己一輩子究竟想做什麼。╮(╯_╰)╭

    對於這些迷茫的人,阿政的個人建議是,可以多看看符合成年人思維模式的內容,品位一下處於取捨階段的人會經歷怎樣的人生,從中或許能得到一些寶貴的經驗。(。-`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第一次養狗邊牧和柯基選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