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惠宗讓皇帝(清稱恭閔惠皇帝)朱允炆 與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鈺是明朝十六帝中最具悲劇的皇帝,而明惠宗的人生更加滄桑痛苦,明代宗雖被 哥哥明英宗廢去帝號、以帛勒死,但仍保留景泰年號,且十八年後被侄子憲宗皇帝恢復帝號,上尊諡恭仁康定景皇 帝,修繕陵寢,祭饗視諸陵。而明惠宗被四叔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推翻,革除建文年號,終明之世一直未恢復,無陵寢祭饗。一直到南明安宗弘光元年(1645年)才追崇建文帝尊諡號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上廟號惠宗。清乾隆元年(1736年)詔廷臣集議,追諡恭閔惠皇帝。" A9 S8 p& B; z) D. m0 q: \ 一 燕王造反(靖難之役)釀悲劇 + R1 n( r) x u. Y/ e) u a. F. R 明惠宗讓皇帝朱允炆 ,太祖嫡孫。興宗孝康皇帝(懿文太子)朱標嫡子,洪武十五年(1383年)五月太子朱標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九月,太祖冊立孫朱允炆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朱元璋駕崩,據遺詔,皇太孫朱允炆登基即位,成為大明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史稱建文帝。惠宗自幼聰穎好學、誠純至孝,立為皇太孫後隨太祖省決奏章,學安邦治國之策,改洪武律偏重條款,天下頌揚。即位後,改洪武急政為仁政,但諸叔父手握兵權,不把年輕孱弱且無安邦治國經驗的侄皇帝放在眼裡,不恭之詞常出王府,多不守法。尤其是燕王朱棣,手握重兵,時刻覬覦至高無上的帝位。8 q1 n K( `. ^% w+ h 為消除藩王尾大不掉之勢,鞏固中央集權,惠宗聽信採取黃子澄、齊泰效仿漢平七國之亂,削去藩王勢力。洪武三十一年八月,首先將周王朱橚押解至京廢為庶人,禁錮獄中。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接連將岷王、齊王、代王三位親王先後被廢為庶人,囚禁高牆。湘王舉家自焚。使其他諸王俱為震恐。尤其是燕王愈覺禍將臨頭,以詐瘋避禍,同時積極準備以備不測。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公然起兵造反,下令削去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二年,自署官屬。並援引太祖《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佞,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直指齊泰、黃子澄為奸佞,自稱舉兵為“靖難”。此即明朝歷史上朱家皇室內爭奪皇權著名的“靖難之役”。“靖難”之初,建文帝對頻傳的敗訊並不在意,僅採取常規防範措施,削去朱棣屬籍,廢為庶人,詔告天下。命年已古稀,實難勝任的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為副率師十三萬(號稱三十萬)征伐。雙方主要戰役有: (一)滹沱河北戰役:八月中秋之夜,燕王乘朝廷軍隊不備,襲破雄縣,全殲朝廷先頭部隊,接著在滹沱河北大敗耿炳文主力,耿倉皇逃至真定。副將李堅、寧忠等俱被生擒。敗績傳至京師,建文帝不顧齊泰反對,聽信黃子澄建議,任命缺勇寡謀,素不知兵的曹國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殘部,並調集諸路五十萬兵馬,進兵河間。遼東方面軍隊受命進攻並圍困朱棣控制的永平。 X6 T( r$ C) c- w ( 二)北平戰役:九月,燕王以計馳援永平,引誘李景隆深入進攻北平。李景隆久攻不下北平,而燕王朱棣擊敗遼東朝廷軍隊,又計破大寧後,回師北平,與堅守城內的世子朱高熾裡應外合,對李景隆軍隊展開全面反擊。李景隆獨自逃亡德州,主帥逃命,朝廷軍隊無心再戰,丟盔棄甲,狼狽逃竄。4 _! J& S/ r6 A8 a; U8 g ( 三)白溝河戰役,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再次誓師德州,會同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率師六十萬,與燕王朱棣在白溝河展開惡戰,李景隆又慘敗,潛逃德州,郭英西逃,朝廷軍隊死者達十餘萬人,丟失輜重兵械無算。燕軍乘勝追擊,兵圍德州,李景隆又棄德州逃亡濟南。燕王軍隊窮追不捨,李景隆倉皇迎戰,十餘萬大軍旋被沖垮 。 李景隆接連敗績,損兵折將, 建文帝只好命左都督盛庸接替。 ( 四)東昌(今山東聊城)戰役,朝廷軍隊首次大敗燕王軍隊,此後一年餘,雙方各有勝負。但局勢整體仍向不利於朝廷方面發展。3 w { c, p7 u5 ^* j# ^ ( 五)燕王軍隊進取京師之役: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燕王朱棣悉知京師空虛,決定不計一城一地得失,揮軍南下,直搗京師。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軍過關斬將,乘勝節節南進。擊敗淮水南的盛庸軍隊,勝利渡過淮水,直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屯兵鎮江,隨時渡江進擊京師。建文帝君臣束手無策,慌作一團,只好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與燕王軍隊議和,被斷然拒絕。六月三日,燕王朱棣揮師渡江,江面旌旗獵獵,鼓聲震天,朝廷軍隊嚇得魂不附體,棄甲而逃,全線崩潰。建文帝見大勢已去,只好再次派人赴燕王軍隊議和又被拒絕。燕軍直抵京師城下,把守京城金川門的燕王之弟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門投降,燕王軍隊蜂擁入城陷京師。宮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終,後世有三種說法。一說與皇后馬氏投火自盡,明史有云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另一說建文帝由地道逃出京城,隱姓埋名,剃度為僧浪跡天涯數十年,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其為僧時往來足跡。還有史載,朱允炆在正統朝被迎入西內,壽終正寢,葬於北京西山。正德、萬曆、崇禎朝,諸臣請續封帝后,及加廟諡號,皆下廷議,不果行。直到南明弘光朝才追崇廟諡號。9 U# K) X6 j" y2 w: c 二、靖難之役建文朝失敗的原因+ t! f& w5 e" B9 ]4 P( z) J. b4 l+ S 明史稱建文帝天資仁厚,踐祚之初,親賢好學,招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除軍衛單丁,減免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可見建文帝並非暴虐之君。按照常理,平定鎮守一方造反的燕王理應不成問題,但事實卻是執掌天下的建文帝卻被叔父燕王推翻,實屬罕見。建文帝失敗的原因,筆者總結有三。 ( 一)建文帝才智與其四叔燕王朱棣相差甚遠,太祖處理皇子皇孫關係不當。$ x$ H- B! \" l( H, L. ~ 建文帝朱允炆生性仁孝寬厚固然不假,但過於懦弱,優柔寡斷,可謂優缺點均酷類乃父。故太祖很是擔憂,而燕王朱棣智勇兼備,屢立戰功,深受太祖喜愛,故而一度太祖曾想立燕王為皇太子,但在廷議時遭到大多數群臣反對,翰林學士劉三吾就抗奏:“皇孫年富,且系嫡出,孫承嫡統,乃古今通禮,若立燕王,將置秦王、晉王於何地?弟不可先兄,臣意不如立皇孫。”,經過一番爭論,太祖只好屈於祖制通禮。冊立孫朱允炆為皇太孫,燕王心中自然憤憤不平,洪武三十一年,秦王朱棢與晉王朱樉先後去世,太祖乃命燕王總領諸王,燕王權柄日增,兵強馬壯,加之封地在故元都城燕京,燕王更加野心勃勃,覬覦天下。可以說燕王爭奪建文帝天下的根源在於太祖處理不當,若立燕王,則可以王賢立之,不必拘泥於祖制通禮。若立皇太孫,則必削燕王權兵柄,使其不足以威脅皇太孫。如此可使天下免遭四年靖難塗炭。 ( 二)建文帝庸懦,削藩失策所致。 削藩本身沒有錯,諸叔父手握兵權,且多不守法度,削藩理所當然,只是舉措失當。首先慮事不周,事機先漏。建文帝聽信齊泰、黃子澄仿漢平七國的故例削藩,但不幾日削藩的流言便傳遍朝野,使燕王及早作準備,使削藩一開始就陷入被動局面。其次,削藩太急,本末倒置。從洪武三十一年秋八月,尤其是建文元年 四月,將周王、岷王 、代王、齊王四位親王廢為庶人,囚錮高牆,湘王全家自焚。五位親王均為叔父,如此處事確實太急太殘,使其他諸王震恐,建文帝在宗室中的人心已喪。後來燕王以靖難之名起兵造反,諸王內心是支援燕王的,建文四年燕王軍隊逼近京師,谷王朱橞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陷落。其實如果建文帝削藩範圍小些,專削不法藩王,甚至專削燕王,只要處事周全,削燕王是完全能夠實現的,只要燕王解決,其他諸王自然迎刃而解。然而建文帝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終釀悲劇。再次建文帝對謀反的燕王態度矛盾,束縛了前方將士手腳。燕王舉兵靖難,下令削去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二年,自署官屬。而建文帝對燕王卻是:一方面祭告太廟,削去朱棣屬籍,廢為庶人,進行討伐。另一方面卻又似宋襄公婦人之仁,竟然諭令前方將士,“今爾等將士,與燕王對壘,亦須善體此意,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故而燕王勝則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燕軍士氣大振。敗則親自斷後,掩護軍隊撤退,朝廷軍隊亦不敢急追。無疑困住了將士的手腳,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J, ~* P" n# ?, B! ?. ^ (三)建文朝無賢臣良將,人才匱乏。太祖在世時,為了鞏固大明江山,對功高蓋主,驕橫不法威脅皇權的功臣大加誅殺,經過胡惟庸、藍玉等要案大案,開國功臣所剩無幾,等燕王謀反時,建文帝環顧滿朝文武百官,竟找不出一個合適人選,只好任命雖是追隨太祖打天下的元功宿將,但年已古稀難以勝任的耿炳文為帥討燕。滹沱河之役慘敗後,又任命無勇少謀的膏粱子弟李景隆為帥,結果敗得更慘。後來雖改派左都督盛庸,雖初期偶有勝利,但敗局旋即不可扭轉。縱觀雙方將帥謀略,朝廷方面確實遜色。建文朝既無禦敵致勝良將,又無安邦治國賢臣,在燕王軍隊屯兵鎮江,朝廷危難關頭,建文朝的許多要臣乘機紛紛要求到外地守城,離開京師,有的乾脆向燕王暗通訊息。就連齊泰、黃子澄見性命難保,也藉口出外募兵,不經建文帝允許就匆匆逃往蘇、杭。方孝孺為輔佐大臣,為著名的文學博士,為官正直,但書生氣十足,當燕王起兵謀反,前方敗績頻傳,他與建文帝不去關注國家命脈的軍國大事,卻坐而論道,研究起效仿周朝法度,改革官制等不疼不癢的小事,真乃迂腐儒生。而燕王陣營,燕王勇猛果斷,才智雙全,謀士有解縉、袁珙、李友直、金忠等運籌帷幄,將領張玉、朱能、丘福等皆為能征善戰之將。靖難之役取勝絕非偶然。* ?9 x5 [/ K( ~" L% ^: w 建文帝平庸懦弱,優柔寡斷,朝無謀略賢臣,又無禦敵良將,外有強藩造反靖難,被趕下臺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一代寬厚仁慈的君主一明惠宗讓皇帝悽慘地結束了一生,令人無限感慨!
因為他的爺爺是朱元璋,他的父親是太子,他是典型的富三代。如果他不是生活在帝王家,他會生活無憂。如果他不是皇帝,而是一名王爺,他也會生活無憂。
明惠宗讓皇帝(清稱恭閔惠皇帝)朱允炆 與明代宗景皇帝朱祁鈺是明朝十六帝中最具悲劇的皇帝,而明惠宗的人生更加滄桑痛苦,明代宗雖被 哥哥明英宗廢去帝號、以帛勒死,但仍保留景泰年號,且十八年後被侄子憲宗皇帝恢復帝號,上尊諡恭仁康定景皇 帝,修繕陵寢,祭饗視諸陵。而明惠宗被四叔燕王朱棣靖難之役推翻,革除建文年號,終明之世一直未恢復,無陵寢祭饗。一直到南明安宗弘光元年(1645年)才追崇建文帝尊諡號嗣天章道誠懿淵功觀文揚武克仁篤孝讓皇帝,上廟號惠宗。清乾隆元年(1736年)詔廷臣集議,追諡恭閔惠皇帝。" A9 S8 p& B; z) D. m0 q: \ 一 燕王造反(靖難之役)釀悲劇 + R1 n( r) x u. Y/ e) u a. F. R 明惠宗讓皇帝朱允炆 ,太祖嫡孫。興宗孝康皇帝(懿文太子)朱標嫡子,洪武十五年(1383年)五月太子朱標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九月,太祖冊立孫朱允炆皇太孫。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閏五月太祖朱元璋駕崩,據遺詔,皇太孫朱允炆登基即位,成為大明第二位皇帝,年號建文,以明年為建文元年,史稱建文帝。惠宗自幼聰穎好學、誠純至孝,立為皇太孫後隨太祖省決奏章,學安邦治國之策,改洪武律偏重條款,天下頌揚。即位後,改洪武急政為仁政,但諸叔父手握兵權,不把年輕孱弱且無安邦治國經驗的侄皇帝放在眼裡,不恭之詞常出王府,多不守法。尤其是燕王朱棣,手握重兵,時刻覬覦至高無上的帝位。8 q1 n K( `. ^% w+ h 為消除藩王尾大不掉之勢,鞏固中央集權,惠宗聽信採取黃子澄、齊泰效仿漢平七國之亂,削去藩王勢力。洪武三十一年八月,首先將周王朱橚押解至京廢為庶人,禁錮獄中。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接連將岷王、齊王、代王三位親王先後被廢為庶人,囚禁高牆。湘王舉家自焚。使其他諸王俱為震恐。尤其是燕王愈覺禍將臨頭,以詐瘋避禍,同時積極準備以備不測。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公然起兵造反,下令削去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二年,自署官屬。並援引太祖《祖訓》:“朝無正臣,內有奸佞,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直指齊泰、黃子澄為奸佞,自稱舉兵為“靖難”。此即明朝歷史上朱家皇室內爭奪皇權著名的“靖難之役”。“靖難”之初,建文帝對頻傳的敗訊並不在意,僅採取常規防範措施,削去朱棣屬籍,廢為庶人,詔告天下。命年已古稀,實難勝任的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為副率師十三萬(號稱三十萬)征伐。雙方主要戰役有: (一)滹沱河北戰役:八月中秋之夜,燕王乘朝廷軍隊不備,襲破雄縣,全殲朝廷先頭部隊,接著在滹沱河北大敗耿炳文主力,耿倉皇逃至真定。副將李堅、寧忠等俱被生擒。敗績傳至京師,建文帝不顧齊泰反對,聽信黃子澄建議,任命缺勇寡謀,素不知兵的曹國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殘部,並調集諸路五十萬兵馬,進兵河間。遼東方面軍隊受命進攻並圍困朱棣控制的永平。 X6 T( r$ C) c- w ( 二)北平戰役:九月,燕王以計馳援永平,引誘李景隆深入進攻北平。李景隆久攻不下北平,而燕王朱棣擊敗遼東朝廷軍隊,又計破大寧後,回師北平,與堅守城內的世子朱高熾裡應外合,對李景隆軍隊展開全面反擊。李景隆獨自逃亡德州,主帥逃命,朝廷軍隊無心再戰,丟盔棄甲,狼狽逃竄。4 _! J& S/ r6 A8 a; U8 g ( 三)白溝河戰役,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再次誓師德州,會同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等率師六十萬,與燕王朱棣在白溝河展開惡戰,李景隆又慘敗,潛逃德州,郭英西逃,朝廷軍隊死者達十餘萬人,丟失輜重兵械無算。燕軍乘勝追擊,兵圍德州,李景隆又棄德州逃亡濟南。燕王軍隊窮追不捨,李景隆倉皇迎戰,十餘萬大軍旋被沖垮 。 李景隆接連敗績,損兵折將, 建文帝只好命左都督盛庸接替。 ( 四)東昌(今山東聊城)戰役,朝廷軍隊首次大敗燕王軍隊,此後一年餘,雙方各有勝負。但局勢整體仍向不利於朝廷方面發展。3 w { c, p7 u5 ^* j# ^ ( 五)燕王軍隊進取京師之役:建文三年(1401年)十二月,燕王朱棣悉知京師空虛,決定不計一城一地得失,揮軍南下,直搗京師。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軍過關斬將,乘勝節節南進。擊敗淮水南的盛庸軍隊,勝利渡過淮水,直下揚州、高郵、通州(今江蘇南通)屯兵鎮江,隨時渡江進擊京師。建文帝君臣束手無策,慌作一團,只好以割地分南北朝為條件與燕王軍隊議和,被斷然拒絕。六月三日,燕王朱棣揮師渡江,江面旌旗獵獵,鼓聲震天,朝廷軍隊嚇得魂不附體,棄甲而逃,全線崩潰。建文帝見大勢已去,只好再次派人赴燕王軍隊議和又被拒絕。燕軍直抵京師城下,把守京城金川門的燕王之弟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門投降,燕王軍隊蜂擁入城陷京師。宮中大火,建文帝不知所終,後世有三種說法。一說與皇后馬氏投火自盡,明史有云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屍於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另一說建文帝由地道逃出京城,隱姓埋名,剃度為僧浪跡天涯數十年,後滇、黔、巴、蜀間相傳有其為僧時往來足跡。還有史載,朱允炆在正統朝被迎入西內,壽終正寢,葬於北京西山。正德、萬曆、崇禎朝,諸臣請續封帝后,及加廟諡號,皆下廷議,不果行。直到南明弘光朝才追崇廟諡號。9 U# K) X6 j" y2 w: c 二、靖難之役建文朝失敗的原因+ t! f& w5 e" B9 ]4 P( z) J. b4 l+ S 明史稱建文帝天資仁厚,踐祚之初,親賢好學,招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銳意復古,除軍衛單丁,減免蘇、松重賦,皆惠民之大者。可見建文帝並非暴虐之君。按照常理,平定鎮守一方造反的燕王理應不成問題,但事實卻是執掌天下的建文帝卻被叔父燕王推翻,實屬罕見。建文帝失敗的原因,筆者總結有三。 ( 一)建文帝才智與其四叔燕王朱棣相差甚遠,太祖處理皇子皇孫關係不當。$ x$ H- B! \" l( H, L. ~ 建文帝朱允炆生性仁孝寬厚固然不假,但過於懦弱,優柔寡斷,可謂優缺點均酷類乃父。故太祖很是擔憂,而燕王朱棣智勇兼備,屢立戰功,深受太祖喜愛,故而一度太祖曾想立燕王為皇太子,但在廷議時遭到大多數群臣反對,翰林學士劉三吾就抗奏:“皇孫年富,且系嫡出,孫承嫡統,乃古今通禮,若立燕王,將置秦王、晉王於何地?弟不可先兄,臣意不如立皇孫。”,經過一番爭論,太祖只好屈於祖制通禮。冊立孫朱允炆為皇太孫,燕王心中自然憤憤不平,洪武三十一年,秦王朱棢與晉王朱樉先後去世,太祖乃命燕王總領諸王,燕王權柄日增,兵強馬壯,加之封地在故元都城燕京,燕王更加野心勃勃,覬覦天下。可以說燕王爭奪建文帝天下的根源在於太祖處理不當,若立燕王,則可以王賢立之,不必拘泥於祖制通禮。若立皇太孫,則必削燕王權兵柄,使其不足以威脅皇太孫。如此可使天下免遭四年靖難塗炭。 ( 二)建文帝庸懦,削藩失策所致。 削藩本身沒有錯,諸叔父手握兵權,且多不守法度,削藩理所當然,只是舉措失當。首先慮事不周,事機先漏。建文帝聽信齊泰、黃子澄仿漢平七國的故例削藩,但不幾日削藩的流言便傳遍朝野,使燕王及早作準備,使削藩一開始就陷入被動局面。其次,削藩太急,本末倒置。從洪武三十一年秋八月,尤其是建文元年 四月,將周王、岷王 、代王、齊王四位親王廢為庶人,囚錮高牆,湘王全家自焚。五位親王均為叔父,如此處事確實太急太殘,使其他諸王震恐,建文帝在宗室中的人心已喪。後來燕王以靖難之名起兵造反,諸王內心是支援燕王的,建文四年燕王軍隊逼近京師,谷王朱橞開金川門迎降,京師陷落。其實如果建文帝削藩範圍小些,專削不法藩王,甚至專削燕王,只要處事周全,削燕王是完全能夠實現的,只要燕王解決,其他諸王自然迎刃而解。然而建文帝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終釀悲劇。再次建文帝對謀反的燕王態度矛盾,束縛了前方將士手腳。燕王舉兵靖難,下令削去建文年號,仍稱洪武三十二年,自署官屬。而建文帝對燕王卻是:一方面祭告太廟,削去朱棣屬籍,廢為庶人,進行討伐。另一方面卻又似宋襄公婦人之仁,竟然諭令前方將士,“今爾等將士,與燕王對壘,亦須善體此意,勿使朕有殺叔之名”。故而燕王勝則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燕軍士氣大振。敗則親自斷後,掩護軍隊撤退,朝廷軍隊亦不敢急追。無疑困住了將士的手腳,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 J, ~* P" n# ?, B! ?. ^ (三)建文朝無賢臣良將,人才匱乏。太祖在世時,為了鞏固大明江山,對功高蓋主,驕橫不法威脅皇權的功臣大加誅殺,經過胡惟庸、藍玉等要案大案,開國功臣所剩無幾,等燕王謀反時,建文帝環顧滿朝文武百官,竟找不出一個合適人選,只好任命雖是追隨太祖打天下的元功宿將,但年已古稀難以勝任的耿炳文為帥討燕。滹沱河之役慘敗後,又任命無勇少謀的膏粱子弟李景隆為帥,結果敗得更慘。後來雖改派左都督盛庸,雖初期偶有勝利,但敗局旋即不可扭轉。縱觀雙方將帥謀略,朝廷方面確實遜色。建文朝既無禦敵致勝良將,又無安邦治國賢臣,在燕王軍隊屯兵鎮江,朝廷危難關頭,建文朝的許多要臣乘機紛紛要求到外地守城,離開京師,有的乾脆向燕王暗通訊息。就連齊泰、黃子澄見性命難保,也藉口出外募兵,不經建文帝允許就匆匆逃往蘇、杭。方孝孺為輔佐大臣,為著名的文學博士,為官正直,但書生氣十足,當燕王起兵謀反,前方敗績頻傳,他與建文帝不去關注國家命脈的軍國大事,卻坐而論道,研究起效仿周朝法度,改革官制等不疼不癢的小事,真乃迂腐儒生。而燕王陣營,燕王勇猛果斷,才智雙全,謀士有解縉、袁珙、李友直、金忠等運籌帷幄,將領張玉、朱能、丘福等皆為能征善戰之將。靖難之役取勝絕非偶然。* ?9 x5 [/ K( ~" L% ^: w 建文帝平庸懦弱,優柔寡斷,朝無謀略賢臣,又無禦敵良將,外有強藩造反靖難,被趕下臺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一代寬厚仁慈的君主一明惠宗讓皇帝悽慘地結束了一生,令人無限感慨!